导读:本文包含了全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电泳,双向,定量,褐色,蛋白质,旋毛虫。
全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利,阿衣则克然木·依明,Michelle,Thunders,邱江平,李银生[1](2019)在《砷污染胁迫对蚯蚓全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砷(A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元素,我国部分地区土壤砷污染形式严峻。蚯蚓是土壤中的大型动物,污染物进入蚯蚓体内后,主要集中在对该污染物较敏感的靶标位置,发挥其毒性作用。目前针对砷污染对蚯蚓全蛋白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来研究砷胁迫下蚯蚓全蛋白的表达差异,鉴定蚯蚓体内响应砷胁迫的重要蛋白,为寻找砷污染对蚯蚓的主要毒性效应及探讨其毒性机理提供线索。土壤中人为添加不同浓度的砷(0、5、10、20、40和80mg·kg~(-1))老化28d,接种蚯蚓并培养60d,之后用双向电泳法对蚯蚓全蛋白质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选取表达量差异达到2倍及以上作为显着差异蛋白点,在处理组和对照组中共有36个差异蛋白点,其中成功鉴定出的蛋白点有24个。鉴定出的蛋白根据其功能分为七大组,(1)代谢相关蛋白,如ATP结合蛋白、金属结合蛋白,蚓激酶和肌动蛋白,占总数的33%;(2)应激反应蛋白,如热休克蛋白(HSP)等,占总数的8%;(3)运输相关蛋白,如蛋白质的转运和脂质运输的转铁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占总数的13%;(4)信号转导类蛋白,如中间丝蛋白,占总数的6%;(5)调节类蛋白,如扣带素蛋白,占总数的13%;(6)预测和假设蛋白,占总数的8%;(7)其他类蛋白,如抗肌萎缩蛋白等,占总数的13%。这些差异蛋白与砷胁迫下蚯蚓行为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肌动蛋白与蚯蚓的运动可能有直接关系,能与ATP结合的蚓激酶的表达下调,这说明蚯蚓在砷胁迫下ATP合成能力下降,有可能引起蚯蚓体重下降。抗肌萎缩蛋白的表达变化可能与蚯蚓在砷胁迫下蚯蚓的形态变化有关。以上结果说明,在土壤砷污染情况下,蚯蚓体内多种蛋白质的表达受到影响,这可能是砷胁迫下,蚯蚓形态变化、体重下降胁迫症状出现的原因。(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刘莹洁,王瑛丽,王琴,杨方云,周常勇[2](2018)在《褐色橘蚜全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及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有效分离褐色橘蚜(Toxoptera citricida)全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进而筛选鉴定褐色橘蚜中与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结合的蛋白受体。通过比较、改进饱和酚抽提法、叁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丙酮沉淀法、直接裂解液法和Tris-HCl法,同时对电泳上样量、聚焦条件和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胶条等方面进行条件优化。结果发现,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全蛋白存在显着差异,其中TCA/丙酮沉淀法和直接裂解液法获得的蛋白浓度分别为(4.25±0.40)μg/μL和(4.03±0.46)μg/μL,显着高于饱和酚抽提法和Tris-HCl法,且TCA/丙酮沉淀法所提取的蛋白种类丰富度最高,适用于提取褐色橘蚜全蛋白。采用该抽提方法时,当蛋白上样量为100μg时所得蛋白质点多,分辨率高,背景清晰。同时进行除盐3h,等点聚焦量45 000V·h,并选用pH值=3~10非线性IPG胶条,横向拖尾现象少,蛋白点相对清晰,分布均匀。本研究所建立的双向电泳体系,结合银染,可从褐色橘蚜全蛋白中识别出(1 264±32)个蛋白点,且重复性研究匹配率高,可用于后期褐色橘蚜蛋白质组学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刘莹洁,王瑛丽,王琴,杨方云,周彦[3](2018)在《褐色橘蚜全蛋白双向电泳体系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有效分离褐色橘蚜Toxoptera citricida全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比较了饱和酚抽提法、叁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丙酮沉淀法、直接裂解液法和Tris-HCl法4种蛋白提取方法,以及蛋白上样量、聚焦条件和固相p H梯度(immobilized p H gradient,IPG)胶条对褐色橘蚜全蛋白双向电泳的影响。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法和直接裂解液法获得的全蛋白浓度分别为4.25、4.03μg/μL,显着高于饱和酚抽提法和Tris-HCl法,且TCA/丙酮沉淀法所提取的蛋白种类丰富度最高。采用TCA/丙酮沉淀法获得全蛋白,当上样量为100μg时,所得蛋白质点多、分辨率高、背景清晰,除盐3 h,等电聚焦量45 000 V·h,并选用p H 3~10非线性IPG胶条时,双向电泳图谱中横向拖尾现象少,蛋白点相对清晰,分布均匀。表明所建立的双向电泳体系,结合银染,可从褐色橘蚜全蛋白中识别出1 264个蛋白点,且重复性研究匹配率高,可用于褐色橘蚜蛋白质组学研究。(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闫玉洁,李会,王向栋,马洋,史劲松[4](2018)在《Bacillus mucilaginosus荚膜多糖脱除与全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胶质芽孢杆菌全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分别比较了荚膜多糖去除方法,不同菌体蛋白提取方法,不同类型IPG胶条以及不同等电聚焦程序对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先使用低浓度的盐酸多次处理能够完全去除荚膜多糖,然后采用TCA-丙酮与酚抽提结合法提取胶质芽孢杆菌全蛋白的效果最佳。采用17 cm pH 4~7的线性IPG胶条,在程序Ⅱ下获得了背景清晰,分辨率较高,且无明显横纵条纹的胶质芽孢杆菌全蛋白双向电泳图谱。采用以上条件,所得图谱约分离得到700个蛋白质点,该双向电泳图谱的构建为胶质芽孢杆菌双向电泳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余焙佳,蔡理,赵晓峰,陈恩生,左芳芳[5](2018)在《叁水白虎汤干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全蛋白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标:利用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经叁水白虎汤处理后的人类风湿滑膜成纤维细胞(h-RASFs)样本中包含定量信息的蛋白质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对叁水白虎汤(SSBH)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提供参考方向。方法:将h-RASFs分为10%SSBH、20%SSBH、20%NS叁组,每组重复3次。利用蛋白提取技术分别提取各组总蛋白,通过将TMT标记、高效液相色谱分级技术以及基于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对h-RASFs样本进行蛋白组学定量,并对包含定量信息的蛋白质进行蛋白功能分类、富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1)本项研究一共鉴定到5403个蛋白质,其中4371个蛋白质包含定量信息。以1.2倍为变化阈值,p<0.05为标准,在定量到的蛋白质中,20SSBH/NS比较组中147个蛋白表达发生上调,379个蛋白表达发生下调(其他比较组差异蛋白结果见表1);(2)G0功能分类:20%SSBH与20%NS相比,差异表达蛋白在连接、催化活性、转运蛋白活性、结构分子活性、分子转导活性、信号传感器活性及转录因子活性,蛋白质结合等分子功能分布情况中,下调蛋白较上调蛋白分布多,而上调蛋白还涉及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功能,下调蛋白则涉及电子载体活性、抗氧化活性的功能。(3)GO分子功能富集:20%SSBH与20%NS相比,上调蛋白在染色体组织、细胞周期、染色体分离、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延伸、正常调控DNA模板转录延长以及来自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延伸的正调控等富集程度较高,而下调蛋白在呼吸电子传输链、电子传输链、氧化磷酸化、ATP合成耦合电子传递、线粒体ATP合成耦合电子传递及ATP代谢过程等代谢过程中富集程度高。(4)KEGG富集分析:20%SSBH与20%NS相比,上调蛋白在基础转录因子通路和核糖体通路中富集程度较高,而下调蛋白在氧化磷酸化、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亨廷顿病等通路富集程度高。结论:利用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能充分有效地分析叁水白虎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干预过程中所涉及的特异性肽段、蛋白,并揭示它对这些蛋白的影响,可获得较为丰富的生物学信息,能为更深入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和机制探讨提供方向。(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3-30)
王娜,向清豪,赵肖荣,李博生,聂中良[6](2018)在《螺旋藻全蛋白与家族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实验的方法对螺旋藻全蛋白进行定性分析,并选用合理的统筹归类方法对其进行实用性归类。结果表明,共定性检测到螺旋藻蛋白质数为2 085个,其中已知蛋白1 562个;通过序列分类法将869个蛋白共分成233个蛋白超家族与87个(均为已知蛋白)蛋白家族;根据蛋白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可分成7大类,发现蛋白超家族在抗氧化、抗癌、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和医药等领域。由此可见,螺旋藻活性蛋白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16期)
顾盼,胡仁建,王玲玲,周康森,吴胜昔[7](2017)在《抗HPV16E6全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制备特异性识别HPV16E6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HPV早期诊断试剂盒提供有效试剂,通过细胞融合、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克隆、多次亚克隆得到稳定分泌抗体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法大量制备腹水,过UNOsphere SuPrA~(TM)柱和ENrich~(TM)SEC650分子筛柱纯化,通过蛋白电泳鉴定其纯度并测定抗体浓度,并采用Western Blot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验证纯化后HPV16E6抗体与HPV16型阳性Caski细胞和HPV18型阳性Hela细胞特异性结合。建立了亚型为IgG2a的单克隆HPV16E6-4D4杂交瘤细胞株,两步纯化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抗体,可特异性识别HPV16型阳性的Caski细胞中的E6蛋白,不与Hela细胞反应,为在蛋白水平上检测HPV16型病毒提供了新手段。(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费宏,秦玉兰,吴玲燕,徐立新,宋小凯[8](2017)在《全蛋白组水平预测旋毛虫分泌蛋白及其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蛋白组水平预测并分析旋毛虫分泌蛋白的特征。利用软件预测旋毛虫蛋白组范围分泌蛋白,并统计和分析其序列特征,最后利用数据库信息注释分析分泌蛋白功能。结果:预测得到414个经典途径分泌蛋白和245个非经典途径分泌蛋白,占蛋白组2.40%。MEME统计经典分泌蛋白信号肽中存在可能的3个基序。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旋毛虫分泌蛋白及其信号肽主要由疏水性氨基酸组成,而信号肽剪切位点主要由亲水性氨基酸组成,信号肽剪切位点-3和-1两个位点氨基酸保守性高,可能是相关酶识别关键点。在对分泌蛋白的功能进行注释分析中发现,与核酸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相关的蛋白比例较高。研究结果为旋毛虫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7年04期)
吴玉香,沈少炎,郑郁善[9](2017)在《福建柏叶片全蛋白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适于福建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全蛋白样品制备的最优方案。[方法]以福建柏叶片为材料,利用3种全蛋白提取方法:TCA/丙酮法、酚提法和TCA/酚提结合法,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福建柏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结果]TCA/丙酮法制备的蛋白点数较少,为285个,蛋白质在制备过程中流失较多;酚提法得到的蛋白点最多,为1 226个,蛋白点较清晰但p H中端部分有轻微的蛋白堆积;TCA/酚提结合法得到了813个蛋白点,蛋白点较清晰,无明显的蛋白堆积现象。[结论]在福建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酚提法更适于福建柏全蛋白的制备,且酚提法明显优于TCA/酚提结合法。(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胡志辉,杜振海,陈禅友[10](2016)在《不同耐湿性长豇豆开花结荚期和苗期叶片全蛋白电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进的低温液氮样品制备技术,运用SDS-PAGE方法对24个不同耐湿性基因型豇豆在开花结荚期和苗期做叶片全蛋白电泳图谱分析。根据两个时期各参试品种的亚基信息分别进行聚类分析,获得了2个系统聚类树。结果表明:在开花结荚期受湿涝害后,24个不同耐湿性的长豇豆品种叶片蛋白质亚基分布存在着明显差异。其聚类成4个品种群,中等耐湿的16个品种在0.40距离处首先聚为一类,对湿涝极敏感的美国地豆独成一簇且在最大距离0.81处才与其余23个品种最终聚为一类。在开花结荚期和苗期两个时期间,长豇豆品种叶片蛋白质亚基分布差异很大,而同一时期内差异较小,12个品种的聚类树明显依两个时期聚为不同的簇,在0.39距离处苗期所有品种聚为一簇,而在0.63距离处开花结荚期所有品种聚为另一簇,两簇在0.75距离时聚为一类。说明长豇豆植株蛋白质表达的时序性差异大于基因型差异,因此不同时期鉴定可能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苗期叶片蛋白质类型丰富,是植物生长发育最活跃而复杂的时期,故选择苗期鉴定具有鉴定方便和信息丰富等优势。(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6年11期)
全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建立有效分离褐色橘蚜(Toxoptera citricida)全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进而筛选鉴定褐色橘蚜中与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结合的蛋白受体。通过比较、改进饱和酚抽提法、叁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丙酮沉淀法、直接裂解液法和Tris-HCl法,同时对电泳上样量、聚焦条件和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胶条等方面进行条件优化。结果发现,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全蛋白存在显着差异,其中TCA/丙酮沉淀法和直接裂解液法获得的蛋白浓度分别为(4.25±0.40)μg/μL和(4.03±0.46)μg/μL,显着高于饱和酚抽提法和Tris-HCl法,且TCA/丙酮沉淀法所提取的蛋白种类丰富度最高,适用于提取褐色橘蚜全蛋白。采用该抽提方法时,当蛋白上样量为100μg时所得蛋白质点多,分辨率高,背景清晰。同时进行除盐3h,等点聚焦量45 000V·h,并选用pH值=3~10非线性IPG胶条,横向拖尾现象少,蛋白点相对清晰,分布均匀。本研究所建立的双向电泳体系,结合银染,可从褐色橘蚜全蛋白中识别出(1 264±32)个蛋白点,且重复性研究匹配率高,可用于后期褐色橘蚜蛋白质组学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亚利,阿衣则克然木·依明,Michelle,Thunders,邱江平,李银生.砷污染胁迫对蚯蚓全蛋白表达的影响[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2].刘莹洁,王瑛丽,王琴,杨方云,周常勇.褐色橘蚜全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及条件优化[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3].刘莹洁,王瑛丽,王琴,杨方云,周彦.褐色橘蚜全蛋白双向电泳体系条件优化[J].植物保护学报.2018
[4].闫玉洁,李会,王向栋,马洋,史劲松.Bacillusmucilaginosus荚膜多糖脱除与全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8
[5].余焙佳,蔡理,赵晓峰,陈恩生,左芳芳.叁水白虎汤干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全蛋白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C].第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6].王娜,向清豪,赵肖荣,李博生,聂中良.螺旋藻全蛋白与家族分类[J].食品科学.2018
[7].顾盼,胡仁建,王玲玲,周康森,吴胜昔.抗HPV16E6全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
[8].费宏,秦玉兰,吴玲燕,徐立新,宋小凯.全蛋白组水平预测旋毛虫分泌蛋白及其功能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7
[9].吴玉香,沈少炎,郑郁善.福建柏叶片全蛋白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7
[10].胡志辉,杜振海,陈禅友.不同耐湿性长豇豆开花结荚期和苗期叶片全蛋白电泳分析[J].种子.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