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烃组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分,烷基苯,松科,馏分,表面张力,石油,地球化学。
烃组分论文文献综述
侯贺晟,张金昌,张交东,王稳石,杨立伟[1](2019)在《松科二井轻烃组分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对深部油气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辽盆地深部油气已成为今后油气战略性接替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松科二井连续取样的6042组103种单体的轻烃组分数据显示,轻烃组分垂向分布特征呈现明显的分段性,整体可划分为6个区段:Ⅰ段(井段470~1000 m)罐顶气峰面积小,出峰个数少,主要以甲烷为主,重烃较低,为浅层低熟油气段。Ⅱ段(井段1000~2800 m)罐顶气峰面积小,出峰个数多;甲烷含量中等,重烃含量普遍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处于成熟阶段,为常规油气段。Ⅲ段(井段2800~3320 m)罐顶气峰面积小,出峰个数较少、零散;甲烷含量整体较高,重烃含量与Ⅳ段相似,表明该段气源可能来源于Ⅳ段。Ⅳ段(井段3320~5940 m)罐顶气峰面积大,集中分布在3400~3800 m和5200~5400 m井段,明显高于Ⅲ段和Ⅴ段;为Ⅲ型烃源岩,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Ⅴ段(井段5940~6200 m)罐顶气峰面积、出峰个数低;甲烷和重烃含量较低。Ⅵ段(井段6200~7018 m)出峰个数、罐顶气峰面积低;甲烷含量较高,重烃含量中等,其总体特征与Ⅳ和Ⅴ段不同,推测深部可能存在气源。上述垂向分布特征反映了白垩系、侏罗系和前侏罗系在油气成因类型、成熟度和含气性及其油气来源等具有不同的特征,为松辽盆地深部非常规天然气探索拓展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陈子健[2](2019)在《吸附法分离饱和烃组分在石油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饱和烃组分的石油地球化学分析需求,本文开展吸附法分离试验,发现利用5A分子筛能够实现对饱和烃中正构和异构分子的吸附分离,可以提高饱和烃组分分析精度。(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胡云,刘宝生,汪芯,刘娟霞,胡天玮[3](2018)在《基于气测烃组分的储层流体相快速识别评价方法——以渤中19-6构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处于气液同存交错状态的复杂油气藏,存在油层出气与气层出油的普遍现象,流体相态识别难度非常大,流体类型的混淆会给后期储量的提交带来严重阻碍。为了快速识别油气同存的储层内流体相态,根据气测烃类组分特征差异,提出了星形图法、Bar图法和FLAIR油气水指数法,可有效识别储层内流体相变化特征。利用该方法对渤中19-6构造深埋低孔渗砂砾岩及潜山储层进行快速流体相分析,研究表明深部储层的流体相为气相特征,局部交错发育油环,流体性质主要为凝析气含凝析油。利用该法分析所得结论与试油结论完全相符。实践证实,基于气测烃组分特征差异的流体评价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解释评价复杂结构储层内的流体相态。(本文来源于《石油钻采工艺》期刊2018年S1期)
邓瑞健,齐桂雪,谭肖,李鹏冲[4](2018)在《烃组分对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CO_2-EOR原油组分对混相能力影响的问题,应用界面张力消失法设计了不同碳数烃组分、不同族烃组分、不同含量烃组分混合模拟油与CO_2的最小混相压力实验,分析不同族烃组分与CO_2最小混相压力的变化规律,探寻原油中影响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关键组分。研究表明:原油中不同组分与CO_2的最小混相压力不同,相同碳数烃组分最小混相压力依次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同族烃的碳数越小,最小混相压力越小;相同碳数烃类的混合组分模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小于单一烃组分的最小混相压力;原油中低碳数烷烃含量增加,最小混相压力降低,高碳数芳香烃含量增加,最小混相压力升高。该研究结果为多种类型油藏实施CO_2驱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数据材料及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期刊2018年06期)
刘传[5](2018)在《凝析气中痕量重烃组分对稳定轻烃终馏点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稳定轻烃的质量受终馏点所影响,终馏点的作用在于对产品之中的重烃组分含量进行控制。如果其含量过高,则会致使终馏点的温度出现偏高,从而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周龙龙,薛秋红,邓可,郭兵,张演庆[6](2018)在《基于能力验证结果分析液化石油气烃组分检测中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目前液化石油气检测相关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组织了液化石油气烃类组分能力验证,收集参加实验室对样品的C_3,C_4和C_5组分含量的分析结果,对液化石油气烃组分检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各实验室均使用同一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测,采用Z值评价实验室结果,比对结果表明C_3组分、C_4组分和C_5组分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满意率在85%~100%。本次能力验证表明,目前国内大多数实验室对液化石油气的检测未使用标准方法,而采取内部检测方法,各种方法之间差异较大,部分实验室结果出现偏离。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差异,分析了偏差原因,填补了国内液化石油气能力验证空白,可为液化石油气检测方法改进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化学分析计量》期刊2018年05期)
李媛媛,曾海伟,张添龙,朱辉[7](2018)在《新疆原油全烃组分和温度对饱和蒸气压和蒸发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烃类组分和温度是影响原油储罐呼吸损耗的2个关键参数。应用气质联用仪对新疆油田4种原油油样进行了全烃色谱分析,根据4种原油油样的克拉珀龙-克劳修斯公式,考察了烃类组分和温度对原油饱和蒸气压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温度下原油蒸发量结果,探讨了损失率的降低与所对应的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原油油样中3个样品含有较多的饱和烃,其中1#样品和2#样品的组分和含量较为接近,轻烃含量较大,3#样品含有相当量的芳香烃。饱和蒸气压与原油中轻烃的含量和温度成正比关系,蒸发量也随饱和蒸气压的增大而增大。对于4种原油而言,当温度从80℃降低到40~50℃时,已经减少了大部分的损耗率(约为50%~60%)。而若要将原油的蒸发损耗降低70%,需要将温度进一步降低到30~40℃以下。(本文来源于《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期刊2018年08期)
陈捷[8](2018)在《石油烃组分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的分布规律与迁移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烃类污染物组分复杂,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很大,其在土水系统中的平衡分配也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选取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的正十二烷、菲和苯酚分别作为脂肪烃、芳香烃和含杂原子化合物的代表性组分,通过批平衡实验,研究了石油烃类污染物组分正十二烷、菲和苯酚共存体系在华南地区土壤土水系统中的分配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饱水带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组分的溶出释放特征,为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与修复标准制定、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治理修复以及环境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得到以下新的认识和结论:(1)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水样中正十二烷、菲和苯酚的方法,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检出限均满足分析要求。该成果对石油烃类污染物或者同类型有机复合污染物的检测具有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2)叁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大小为:正十二烷>菲>苯酚。共存体系中叁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强度与污染物的疏水性大小有关,土壤对叁种污染物的吸附强度为:正十二烷>菲>苯酚。解吸动力学试验表明,叁种石油烃类组分在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留,并存在缓慢释放造成持续污染的可能。(3)共存体系中正十二烷、菲和苯酚的初始浓度分别在0.01~0.2ppm、0.05~1ppm和0.5~10ppm范围内时,正十二烷和苯酚在土壤中的吸附符合Freundlish吸附模型,菲在土壤中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且正十二烷和菲在土壤中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苯酚在土壤中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土壤对叁种组分的吸附均以化学吸附为主。(4)正十二烷在土水系统中的平衡分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着的线性正相关(R~2=0.94);菲的吸附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线性正相关(R~2=0.85),苯酚的平衡分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着相关关系(R~2=0.31)。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正十二烷的吸附率大小顺序为:粉(砂)粒>黏粒>细砂粒>粗砂粒,菲的吸附率大小顺序为:粉(砂)粒>细砂粒>黏粒>粗砂粒,苯酚的吸附率大小顺序为:黏粒>粉(砂)粒>细砂粒>粗砂粒。不同粒径组分中正十二烷的吸附率差异不显着,土壤粉(砂)粒和细砂粒对菲的吸附强度较大,苯酚在吸附过程中易与土壤中的矿物质特别是黏土矿物或者黏粒组分发生作用。(5)石油烃类组分正十二烷、菲和苯酚在饱水带中的溶出释放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叁种组分的溶出释放规律受染物组分疏水性的影响,连续观测一个月,各组分的累计溶出释放率大小为苯酚(2.90%~10.41%)>菲(0.03%~0.10%)>正十二烷(0.00030%~0.01%),其中土壤中残留的菲的释放速率未发现有下降趋势,需进行更长时间的观测。本研究发现,容重对叁种污染物组分溶出释放的影响因土壤质地而异,土壤容重改变时,不同质地土壤中孔隙结构的变化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影响污染物溶出释放;在流速较小条件下(1.0 cm/d),土壤质地对疏水性较弱的污染物溶出释放有显着影响,评估不同土壤质地对污染物的溶出释放的影响时,需考虑污染物疏水性以及地下水流速的影响;在讨论地下水流速对污染物的溶出释放的影响时,需考虑污染物疏水性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流速较大条件下(1.5 cm/d),疏水性较弱的组分的溶出释放较多。建议在石油烃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过程中,充分收集污染物组分构成及其性质、场地土壤质地类型、孔隙结构、地下水流速等信息,在分析石油烃污染物在土水系统中的环境行为时,应考虑以上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陈泽洲[9](2018)在《煤加氢液化催化剂及相关条件下烃组分的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的加氢液化是煤制油中的一个重要工艺,近些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像我国这样有着丰富煤炭储量的国家,就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现有的煤直接液化项目出产的油品在质量以及经济性上还无法与石油竞争。想要提高煤加氢液化产品的质量以及该技术的竞争性,许多工艺过程中的科学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主要包括催化剂的组成和形态与活性的关系、煤中典型组成(结构)的反应特征、产物油在液化过程中及后续加工过程中的结焦行为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优化煤加氢液化工艺所需要深入理解的问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论文研究了煤加氢液化催化剂及相关条件下烃组分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讨论:1、主流催化剂的形态演变规律及其与四氢萘脱氢和煤加氢液化活性的关系;2、以烷基苯代表煤中烷基芳烃一类结构,通过对烷基苯热解的研究反映煤中相应化学键的键合关系。重点考察烷基苯裂解的自由基历程及自由基诱导的裂解;3、研究了烷基苯在热解过程中的成环(芳构化)反应,推演煤在热解时脂肪碳向芳香碳转化的可能路线;4、以一种高沥青质含量的重油作为煤重油的模型物,研究其热解结焦的自由基特征及动力学。论文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煤加氢液化催化剂对于煤加氢的催化活性顺序与其对于四氢萘常压脱氢的催化活性顺序相同,因此可以用简单、准确的四氢萘常压脱氢反应来评价煤加氢液化催化剂。无论是高度分散于焦上(模拟担载在煤上)还是单独制备的微米级纯态颗粒,铁(Fe)、钼(Mo)和钴(Co)催化剂的前驱体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在反应气氛下(含H2S和H2)都经历了先被H2S硫化后被H2部分还原的过程。它们经历还原阶段后的剩余硫含量有关与四氢萘催化脱氢得到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以及煤催化液化得到的煤转化率和油收率成正比关系。(2)烷基苯在煤催化加氢液化温度范围的裂解可以分为直接裂解和自由基诱导的裂解,后者的速率大于前者。烷基苯的直接裂解可用对其的一级反应描述,自由基诱导的烷基苯可以用二级反应描述(对烷基苯一级、对直接裂解产生的自由基一级)。正丙苯、正戊基苯和正己基苯的直接裂解仅发生一处C-C键断裂(烷基侧链的β键),正十二烷基苯直接裂解发生多处C-C键的断裂,除了烷基侧链的β键外,还有脂肪侧链。自由基诱导裂解量取决于直接裂解产生的自由基数量。对正丙苯、正戊基苯和正己基苯来说,自由基诱导的裂解主要增加了 α-侧链自由基中间体的含量。对正十二烷基苯来说,自由基诱导的裂解主要增加了 γ-侧链自由基中间体的含量,裂解后的长链烃类气体或者自由基会进一步裂解生成小分子烃类气体。(3)直链烷基苯的热解历程包括脂肪侧链的环化(生成萘),在3个、4个、5个、6个和12个碳(C)的直链烷基苯中,正丁基苯热解生成的萘含量最高,可能与其直接裂解产生的自由基夺取正丁基苯侧链上的H所形成的δ-正丁基苯侧链自由基有关,该路线的环化能垒小于直接裂解产生的自由基重组再环化的能垒。(4)重油(煤加氢液化或煤热解焦油的模型物)在煤加氢液化或焦油加工温度下生成的焦在反应过程中不断演化,可以通过其在氯苯和甲苯两种溶剂中的溶解程度将其归为两类:氯苯不溶物(CI,硬焦)和甲苯不溶物(TI,硬焦+软焦)。其中TI在350℃开始形成,CI在440℃开始形成,二者的生成可以分别用二级反应以及二级反应+自催化反应描述。高于440 ℃时,软焦(TI-CI)逐渐向硬焦转化。硬焦和软焦都经历了裂解缩聚的过程,硬焦的缩聚程度更高,整体的芳环数更高。软焦的形貌主要是小球颗粒状,硬焦的形貌主要为熔融的片状。(5)CI和TI中均包含电子自旋共振仪(ESR)可直接测定的稳定自由基。在440 ℃-500 ℃范围(硬焦为主),稳定自由基的生成可以用对油一级的动力学描述;在350 ℃-440 ℃范围(软焦+硬焦,且软焦为主),稳定自由基的生成更适合用对油二级的动力学描述。(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20)
李凯[10](2017)在《裂解粗汽油C5和C9单体烃组分的测试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乙烯装置规模的迅速扩大,乙烯的产能不断增长,其副产物裂解C5和C9馏分资源日趋丰富。充分利用好裂解C5和C9馏分资源对于有效利用副产品,降低乙烯生产成本,同时获得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提高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独山子天利实业总公司开工建成裂解C5和C9馏分生产装置,用于裂解C5和C9馏分资源的综合利用。目前,乙烯裂解C5和C9馏分主要用于橡胶和石油树脂的生产。其中裂解C5馏分中的苯乙烯、异戊二烯、异丁烯和间戊二烯等单体烃是合成橡胶及C5石油树脂的原料。裂解C9馏分中含有不少双环戊二烯、茚、茚满等组分,这些单体烃也是宝贵的化工品原料。因裂解生产装置或使用原料的不同会导致馏分中单体烃的含量也会有很大变化,对橡胶和石油树脂的加工过程、产品种类和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了解裂解C5和C9馏分的详细单体烃组成对于优化加工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扩大产业链发展有重要作用。裂解C5和C9馏分虽然属于汽油馏分,但是该样品中含有大量的烯烃甚至二烯烃组分,目前没有分析标准或方法对其能进行单体烃测定。本文针对裂解C5和C9馏分中的单体烃的组成进行研究,考察了HP-1等6根色谱柱对于裂解C5和C9馏分的分离能力,通过优化色谱参数使其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根据色谱参数对色谱仪和阀系统进行简单的改造,最后进行定性定量、重复性、回收率、检出限及可行性的考察。实验选出HP-1作为裂解C5馏分的预分离色谱柱,分析柱为Al_2O_3/KCl和PONA色谱柱;HP-88作为裂解C9馏分的预分离色谱柱,两根分析柱均为PONA色谱柱。串联两台色谱仪使其具有独立的控温功能以满足分析柱的温度控制要求。设计十通阀系统,充分利用前后进样口,实现一台仪器满足裂解C5和C9馏分两种样品的分析。通过质谱、加入已知组分等方法,确定了36种裂解C5馏分单体烃色谱出峰顺序,验证了数据的重复性和检出限,方法重复性大于95%,最低检出限为0.01%。研究柱色谱制备技术,以获取较纯的裂解C9芳烃和非芳烃馏分;通过质谱、标准物加入法,提纯馏分反证等方法,确定了43种裂解C9馏分单体烃色谱出峰顺序;以此方法验证了天利实业6个典型样品,方法重复性大于95%,最低检出限为0.03%。(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烃组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合饱和烃组分的石油地球化学分析需求,本文开展吸附法分离试验,发现利用5A分子筛能够实现对饱和烃中正构和异构分子的吸附分离,可以提高饱和烃组分分析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烃组分论文参考文献
[1].侯贺晟,张金昌,张交东,王稳石,杨立伟.松科二井轻烃组分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对深部油气的指示[J].中国地质.2019
[2].陈子健.吸附法分离饱和烃组分在石油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分析[J].石化技术.2019
[3].胡云,刘宝生,汪芯,刘娟霞,胡天玮.基于气测烃组分的储层流体相快速识别评价方法——以渤中19-6构造为例[J].石油钻采工艺.2018
[4].邓瑞健,齐桂雪,谭肖,李鹏冲.烃组分对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8
[5].刘传.凝析气中痕量重烃组分对稳定轻烃终馏点的影响分析[J].石化技术.2018
[6].周龙龙,薛秋红,邓可,郭兵,张演庆.基于能力验证结果分析液化石油气烃组分检测中关键技术[J].化学分析计量.2018
[7].李媛媛,曾海伟,张添龙,朱辉.新疆原油全烃组分和温度对饱和蒸气压和蒸发量的影响研究[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8
[8].陈捷.石油烃组分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的分布规律与迁移特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9].陈泽洲.煤加氢液化催化剂及相关条件下烃组分的反应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10].李凯.裂解粗汽油C5和C9单体烃组分的测试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