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杰[1]2011年在《中山邮政函件广告公司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函件业务是中国邮政的一项基础业务,主要通过投递信函的形式传递物品或信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电子通信快速发展,固话通信和移动通信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人们已经逐渐放弃了通过信件来沟通,邮政函件业务出现了极大的萎缩。为了应对危机,1999年,中山邮政商函广告公司正式成立,函件业务的市场战略也随即改变,从面向民用转变为面向企业,发展商业信函业务。在本世纪初,这一战略使中山邮政函件业务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达,商业信函的多种业务再次被电子通信产品所替代,直接导致公司的业务收入连续几年停滞不前。本文从公司的背景、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市场营销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对公司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公司宏观环境分析,可以了解到函件业务的发展关系到邮政企业履行国家所赋予的普遍服务的义务,因此,公司必须要为函件业务找到出路。通过对行业竞争的分析,可以了解到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很多函件服务的替代产品,这些产品具备极大的优势和生命力,是公司发展停滞的主要原因。通过公司的SWOT分析,可以为公司找到电子通信产品所没有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在某些目前仍未被重视的市场上,公司仍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本文结合了公司优势资源和能力,运用科学的管理知识,重新确定中山邮政商函广告公司的市场定位,明确了公司各种不同产品的营销战略,针对特定的市场做精做细做牢。并且围绕着这一总体的经营战略目标提出具体的市场营销战略,包括资源和能力战略、市场战略、产品战略、品牌战略和企业联盟战略。本文最后还提出了营销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保证战略能成功实施的控制与评估的一系列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希望能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确定方向,并且使公司走出现在的经营困境,以新的市场营销战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高速发展。
李倩倩[2]2012年在《中国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程度研究》文中提出在持续了50余年的关于跨国公司全球标准化和本土适应性战略的选择和均衡问题上,最终全球本土一体化战略(Glocalization)以其包容性和灵活获得了广泛认同。尽管如此,在如何实施该战略的问题上却仍存在尚待研究的空间。尤其是当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BRICs)等新兴市场国家具有地域广阔、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均衡、文化差异大等不同于传统市场的特点。一方面,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对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全球主流文化的代表,即全球产品和品牌有较高的追求,力图通过消费行为获得某种全球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传统的文化和长期习惯的影响又使其在某些方面倾向于保持本国传统特色。这两方面在消费者偏好方面就体现为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或分散。而消费者偏好的多重特点又给本就难以均衡的跨国公司全球标准化或本土适应性战略提出了更多难题。本研究以中国为研究情境,因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共同特点,致力于解决消费者需求趋同与否及程度差异对跨国公司的的全球标准化与本土适应性产品战略的影响。基于文献综述和理论建构,本研究提出,根据产品从满足消费者生理需求到社会需求的不同,以对全球和本土产品及品牌态度和购买行为为代表的消费者偏好的全球趋同程度有所差异,两者呈正向相关。而地区现代化、消费者特质和市场定位是影响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和跨国公司产品战略制定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以上基本研究问题,本研究分别进行了消费者需求和公司战略两方面研究:中国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和跨国公司在华产品战略分析。其中,消费者偏好趋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调查数据包括覆盖中国从东部较发达到西部较不发达叁大地带、2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829个有效样本;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则采用案例分析,对快餐、服装和消费电子叁大代表性行业主要跨国公司的在华产品战略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消费者调查中,以消费者对全球和本地产品及品牌的偏好程度为结果变量,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829份有效消费者答卷,通过社会统计软件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对相关假设和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地区现代化与消费者偏好趋同之间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全球身份认同在两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另外,需求偏好的行业差异得到验证,越倾向于满足消费者社会需求的产品,其需求趋同程度越高。同时,依赖型自我、社会渴望程度等也对消费者偏好趋同,即对全球产品和品牌尤其是全球产品的积极态度,有显着影响。在对跨国公司在华产品战略的研究中,对主要行业中的领先跨国公司进行了分析比较,包括:快餐业的肯德基和麦当劳,服装业的H&M,Zara, C&A,和CC&DD,以及消费电子行业中的松下、索尼和苹果。研究显示,总体而言,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适应性产品是现在及未来的趋势。但是,行业间展示出较大差异,餐饮业实施本土化战略更容易获得高绩效;消费电子如手机、笔记本行业要求跨国公司实施更高程度的本土研发甚至反向创新;而在服装行业,国际品牌作为国际时尚的引导者,倾向于实施全球高度标准化战略,但也有国际品牌开始在华实施本土战略,这可以看做该行业的新趋势。另外,本研究认为,高端定位需要实施全球标准化产品战略以维持品牌形象引领潮流的案例,如苹果。而这一结论支持了关于市场定位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和公司战略的重要因素的理论假设。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全球和本地产品态度、全球和本地品牌态度并非同一构念的两极,而是两个独立构念。即,消费者可能同时对全球产品和本土产品有偏好,或同时对全球品牌和本土品牌有偏好。2.中国消费者对本土适应性产品的偏好程度明显高于对全球标准化产品的偏好程度。产品偏好体现了较高的地区差异,品牌偏好则体现个性特质差异。3.中国消费者对本±品牌具有更强的支持态度,对全球品牌表现出更高程度的喜爱。对全球品牌的购买意向与实际购买行为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4.在中国市场,国际品牌几乎等同于名牌,说明在中国市场,国际品牌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往往在消费者心中代表着名气、声誉、质量等。5.中国地区现代化程度与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正相关。随着中国内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其消费偏好会进一步趋同,但存在行业间、地区间趋同程度的差异。6.行业方面,与消费者生理需求如包装食品、餐饮、家居等关系密切的产品,消费偏好全球趋同程度较低;对服装、手机等除了使用功能外兼具社会功能的产品,偏好趋同程度更高。7.在中国情境中,构念维度和内涵与西方国家有差异。独立型自我解释被分为独立性和个性两方面,分别强调不依赖他人、自力更生和展现与众不同的特点。两者在西方文化中属于同一维度。另外,全球身份认同中“世界公民”的两个问项被独立出去。这说明了东方文化中个性特质构成的差异。本研究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包括:1.发现了中国情境中构念维度差异。对全球身份认同和自我解释概念维度和测量的发现,解决了今后研究中涉及到两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构念测量的同一性(equivalence)问题。2.有助于澄清消费趋同还是分散的争论。在澄清和确认了交叉趋同的基本观点的同时,进一步解释了交叉趋同中趋同和分散可能发生的条件。3.探究了消费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对中国消费者偏好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假设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是采用定量数据、以消费者对全球产品的偏好程度为测量标准对消费趋同所作的实证研究,与多以宏观经济数据为测量指标的其他研究有很大区别,更具实践指导性。4.丰富了全球消费文化的研究。身份认同是消费文化领域的重要构念和研究主题,本研究对中国消费者全球身份认同和消费偏好的研究,丰富了全球消费文化的研究。5.提出了基于行业的需求-战略匹配模型,有助于解决全球本土化战略中本土化和标准均衡的难题。该理论模型和研究结果是对现有跨国公司全球营销战略的理论体系有所补充和延伸的重要理论贡献。6.丰富了新兴市场的营销战略研究。本研究的情境是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同样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广阔区域的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特点,丰富了关于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7.扩展了跨国研究中的行业类型。根据产品满足社会功能的强度,进行了行业分类,通过叁大代表性行业,提出了行业特征与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程度的关系。通过该特征对行业和产品进行分类,对今后研究中涉及行业比较的研究有很大借鉴作用。最后,研究还对实践启示和局限及方向进行了讨论。主要实践启示包括:跨国公司产品战略制定;跨国公司广告沟通战略和策略;本土公司如何在处于先天劣势时寻找突破口与跨国公司竞争等。
张艺熙[3]2011年在《创毅视讯公司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叁网融合政策的不断深入,移动互联网产业及相关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产品不断升级,作为上游产业的移动终端产品芯片行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核心作用显的更为重要。目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信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也列入国家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产业。截至2010年6月,全球移动用户达44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10亿,而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也达到了4.2亿,手机上网用户达2.77亿,居于全球第一位,随着新一代移动网络的成熟,移动互联网应用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各个领域,短信、图铃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随着终端应用的不断发展,提供完整的用户体验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TD-LTE终端基带芯片与应用处理平台芯片作为产业基础。创毅视讯创立于国家通信信息产业大发展的时机,以研发设计通信终端芯片为核心基础,研发出CMMB手机电视接收芯片,TD-LTE终端基带芯片,以及正在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处理芯片,致力于提供多功能,低功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产品,以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通信终端产业环境,包括CMMB产业,移动互联网及TD-LTE产业的特点,通过对创毅视讯公司内部进行SWOT分析,对企业自身的优劣势和外部竞争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及行业内存在的机遇和威胁。并以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为基础,分析企业营销定位与战略定位,提出相关的问题与实施措施。论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第二章分析创毅视讯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对移动互联网,TD-LTE,CMMB产业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运用相关理论和产业链分析方法研究产业链组成,根据创毅视讯所处的产业链现状来详细说明企业战略管理方式、企业发展战略的定位,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自身优劣势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第叁章对创毅视讯内部管理,产品线、营销组合进行深入研究,详细说明创毅视讯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战略。第四章总结出企业实施战略管理保障,通过分析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优化等方面并提出保证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方法。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同时展望企业未来发展。
滕露[4]2005年在《中国铁通湖南分公司产品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湖南铁通自从进入社会公众电信市场经营以来,产品发展思路一直不很明晰。为解决这一问题,论文从分析电信产品公用性、时效性、生产与消费的统一性等特点,以及电信消费者的需求、动机、个人和集团客户的购买行为入手,结合中国电信业近几年快速发展,业务结构多元化,异质竞争效应明显的状况,总结出未来电信产品的发展趋势;并运用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湖南铁通现有产品的竞争力、发展状况、营销服务和创新性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同时基于湖南铁通当前的人力资源、网络资源、财务状况、电信市场的整体经营环境,找出公司业务拓展的优势、弱势、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公司未来几年产品应定位于发挥自身优势,为不同的客户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在重点区域和重点用户中建立特色业务的“根据地”;优化当前的产品结构,实现各项业务平衡发展、效益增长:做好新产品的开发,打造湖南铁通的产品品牌。 最后论文还提出了湖南铁通产品发展策略实施在人、财、物等方面所需提供的保障要求,包括提高全员素质、完善薪酬体系、拓宽融资渠道、适当调整组织机构、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等,实现公司快速发展的远景目标。
范颐辉[5]2013年在《JZ集团国际化战略下微波电子产品的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越来越深入且全面的进入到全球性的竞争中,像JZ集团这样的国企也一样需要在目前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国际形势下,不断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作为对集团军工,空管,通信,卫星导航等主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微波电子行业,面对着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者和国内不断涌现的同行,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微波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打响名堂,提高认知度,获得国外客户认可,突破销量和产值的瓶颈,并且在国际上取得一席之地。本文在第二章先对公司情况和微波电子产品行业的专业性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其面临的大经济环境和激烈竞争的行业背景从广义到狭义逐渐收窄地做了分析,特别针对国内外竞争者的现状和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市场购买行为作了具体解析,中间用很多事实来支持章节的内容。接下来针对需要解决的微波电子产品的营销战略问题,首先,在第二章第二节的内部环境分析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剖析和总结,得出技术力量和资金支持两大重要资源对产品获得关键的营销机会的意义。然后,在针对这样的营销机会的基础上,从微波电子产品应该采取的营销战略的形成到战略的选择和组合做了详细探讨。产品战略、品牌战略、竞争者战略这叁个战略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特征特点,和营销战略的组合效果,说明这叁个战略是符合企业特点,行业特点,市场环境的战略组合。最后说明这样的战略组合是适合微波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环境下的营销战略。本文力求解决国内微波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推广的困境,力求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营销思路,力求探讨微波电子产品走向国际化的前景和意义,同时希望此文不仅能对公司的产品营销拓展有所帮助和突破,而且希望能结合从业经验和营销理论,对在这个行业里其他的国内同行总结并探索出有参考意义的营销战略。
付邵斌[6]2011年在《湖南联通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迅猛,经过改革重组,电信领域已经打破了垄断的局势,湖南联通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主要集中在湖南联通、湖南移动着两个方面。湖南移动公司通过强大的先发优势牢牢占据市场的有利位置,湖南联通也凭借自己在WCDMA等技术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本文首先介绍了湖南联通的基本情况,之后运用PEST分析方法,从外部宏观环境入手,分析了湖南联通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并分析了湖南联通内部存在的人力资源情况、财务情况、资源与能力状况;还运用了SWOT战略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湖南联通公司的优势、弱势、机会、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联通公司近期内要达到的总体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该战略目标,本文设计了市场营销战略及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在提升技术与服务的同时,丰富市场营销战略,全方位进行品牌建设,与国内制造商结成战略联盟,并力争政府政策额倾斜,尽可能为湖南联通创好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本文的研究不仅对湖南联通,也对国内其他通信企业的经营战略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跨行业的经营战略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唐宇[7]2009年在《辽宁联通商务语音通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信业第叁次重组结束和3G时代的到来,辽宁联通、辽宁电信和辽宁移动叁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集团客户成为叁大全业务运营商争夺的焦点。商务语音通产品是“固网+移动网”的融合业务,能够稳定在网集团客户,增加客户的黏度,提高客户忠诚度。因此有必要对辽宁联通商务语音通产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本文运用了现代市场营销以及营销管理等理论,以笔者所服务的辽宁联通商务语音通产品为研究对策,遵循营销策略分析、营销策略制定、营销策略实施与控制的研究思路,对辽宁联通商务语音通产品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首先运用营销管理理论对商务语音通产品营销的外部环境、行业环境以及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找出了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发现了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务语音通产品营销策略目标。在STP战略框架下,将商务语音通产品的市场进行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并对其进行市场定位。运用4PS理论,实行产品品牌建设,提高服务水平,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综合运用多种促销策略,并加强分销渠道建设。最后,为了保障商务语音通产品的顺利推广,提出了辽宁联通商务语音通产品营销策略实施与控制。
陈庭翰[8]2017年在《21世纪日本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路线已经过去二十载,其合理性因经济危机爆发而再受质疑。对制造业地位的再认识促使美、中、日、德等传统制造业大国再次围绕制造业发展勾织蓝图。不过,在市场调节处于基础配置作用的全球化时代,国家制造业竞争力是各制造业企业实力的综合表现,企业能否运用合适的竞争战略来适应产业变化趋势、充分发挥自身能力是各国制造业振兴的关键问题。日本作为世界上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在制造业领域遭受诸多挑战,从而采取了深刻的竞争战略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战略效果。实际上,日本企业的战后振兴到21世纪初的新一轮竞争战略调整对中国企业都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战后日本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调整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战略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竞争战略调整,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汽车与电子企业。本文以波特通用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战略)理论为基础,“五力模型”、“钻石体系”以及“价值链”为主要分析方法,对日本制造业企业战后半个多世纪的竞争战略调整的战略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日本汽车与电子企业实现战后振兴的核心是企业对异质性资源与能力进行持续与偏重培养,在战后初期以组织创新为能力积累的主要方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以技术创新来实现全球竞争地位的提升,并最终以创新为核心占据全球产业分工的价值高点。在这种战略逻辑下,日本企业的战略路径主要表现为由总成本领先战略与成本导向的集中战略相结合向差异化战略与总成本领先战略惯性相结合的战略演化。在这一战略路径下,日本企业的产业链地位也随着差异化战略进程而由低端向中高端演变,生产运营由本土化向全球化演变,技术研发由引进、模仿向跟随、领先创新演变,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末构建起发展水平最高的产业集群之一。21世纪以来,日本汽车与电子企业在面对新局势采取了即具共性也具特性的竞争战略调整,共性主要体现在:为应对全球模块化战略兴起与全球产业价值链解构,日本企业皆采取了以模块化战略为主要战略类型的战略结合。特性则表现为:日本汽车企业采取了主动性的模块化战略,电子企业相反,采取了被动性的模块化战略,因而决定了两者的战略特征与战略效果的迥异。日本汽车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供应商网络特点、垂直一体化企业异质性能力构建了基于模块整合效率的模块化战略,并有条不紊的进一步挖掘模块整合能力。这种模块化战略理念有别于西方汽车企业,使日本汽车企业成为汽车产业模块化体系的规则制定者与推动者之一,从而使汽车产业成为21世纪以来日本制造业里少数竞争力持续性增强的产业部门之一。电子企业受相对更加封闭的过往战略惯性与路径依赖而在向模块化转型的过程中出现反应滞后的问题,从而陷入战略被动。电子企业于经济危机爆发前后才开始频繁布局模块化战略,并根据自身高价值模块的提供能力与核心价值模块的特点实行了更强调封闭性与国内制造地位的日本特色“开放与封闭”战略模式。然而,战略展开的滞后性与价值链构成的历史性缺陷使日本电子企业的模块化战略效果远远不如汽车企业。除采用模块化战略来实现总成本领先与差异化战略结合外,基于顾客价值的价值创造成为日本制造业企业在差异化战略展开分立竞争战略调整的价值动力,主要调整领域是生产业务差异化领域与服务差异化领域。通过重新定义顾客价值集聚区间,日本企业在生产业务差异化领域采取了对自身产品竞争优势的再定义与服务差异化的扩展。在自身产品竞争优势转变上,日本汽车企业将21世纪产业新需求作为构建全新差异化优势的基础;日本电子企业则发现,产业链专业分工体系的建立、全球收入阶层分布格局的变动引发了顾客需求价值变化,提供了通过参与新型产业链合作与产品档次转换构建新差异化优势的可能性。由此,在产品结构上,日本汽车企业采取了由传统能源汽车向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的整体转型,日本电子企业采取了由最终消费类电子产品向B2B业务的转型。在服务差异化领域,日本企业基于顾客价值扩展推动价值由产品向服务的转移,展开了服务增强战略,包括B2B市场内解决方案业务类型由系统贩卖向方案贩卖的转型以及B2C市场内服务实践向服务渗透战略的转移。通过对产业贸易层面与企业经营层面的量化分析发现,日本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调整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第一,从产业贸易竞争力来看,日本汽车企业实现了21世纪以来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不过在汽车零部件、摩托车与非机动车领域的竞争优势受到挑战。日本电子企业则落入竞争力持续衰退的困境中,还面临着产业开放化的弊端。第二,从企业经营状况来看,日本汽车企业在经济危机后实现竞争力的提升,不过对新兴市场特殊性战略应对的匮乏与本土产业空心化问题也日益明显。日本电子企业出现了营业规模与盈利能力的非正向相关性,表现出企业保守姿态的转换,使盈利能力得到显着恢复。不过保守姿态无助于市场势力的下滑,并损伤与扩张能力相关的异质性资源与能力,将会有损未来盈利路线的稳定性与战略选择的多样性。日本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调整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中国坚持制造业立国提供了依据,表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并未随“去工业化”思潮而降低。结合日本企业制定竞争战略的经验与教训,中国企业一方面应结合所在产业特点与自身资源与能力优势构建中长期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应重视对所在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与应对,避免因近年来制造业快速发展现状而降低对未来挑战的识别能力,增强竞争战略规划的前瞻性并积极布局应对措施。政府方面也应结合日本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规制金融服务、解决企业现实问题、推进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宏观政策支持。
李志[9]2006年在《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战略管理理论、SWOT分析方法,对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业典型企业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设计了战略管理模式及其实施措施。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其次,阐述了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包括战略管理模式及企业发展战略的层次框架模型和SWOT方法。然后,以中兴、华为、烽火叁个典型企业为案例,对叁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有状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探索。通过分阶段研究和SWOT分析方法,对3个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战略管理思路进行了总结和对比研究,由此逐步显露出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战略管理思想的差异带来的企业发展差异。接着,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层次模型,对叁个公司发展中的各项战略进行了归纳总结,由此得出适合国有通信企业战略管理的模式,并提出对当前我国通信制造企业战略发展的建议。最后,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指出了文章的一些不足和今后研究的展望。
宣丰[10]2016年在《军民融合背景下S公司民品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军民融合的发展早已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而目前军工企业在军民融合方面的发展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军工企业的产销参与市场竞争较少,市场营销的思路不会在军工企业中体现,因此军工企业对于营销战略的制定更是无从谈起,军工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必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军工企业如果去参与市场竞争,又该如何在军民融合背景下去制定营销战略,这对于军工企业来说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然这对军工企业适应当前市场的竞争氛围都是有着较大的意义,同时对营销战略进行研究还能够提升军工企业的营销理论水平,同时能让军民融合真正在军工企业中生根发芽。在当前军民融合的背景上,军工企业如何能够应对当前社会的竞争,保持自身的优势,进而制定较为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战略,是当前军工企业需要重点去考虑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法以及对比分析法对国内外的军民融合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以S公司为例,首先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关于军民融合方面发展现状以及相关营销理论;其次通过对S公司当前军民融合发展的描述分析了S公司的内外环境,同时对S公司进行了SWOT分析,确定了S公司的产品战略框架;第叁则是在对S公司内部环境以及SWOT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S公司目标市场的分析、定位,确定了S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最后从完善体系机制、建设市场营销体系以加大研发力度以及培养人才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S公司顺利实施营销战略的措施。当前对军民融合营销战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S公司的营销战略分析,填补了对军民融合的军工企业在营销战略方面研究的空白;同时希望通过本文对S公司营销战略的研究,不仅能够为S公司民用产品的营销战略制定以及实施指明方向,更能够为其他同类企业制定营销战略时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山邮政函件广告公司营销战略研究[D]. 李弘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11
[2]. 中国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程度研究[D]. 李倩倩. 复旦大学. 2012
[3]. 创毅视讯公司营销战略研究[D]. 张艺熙. 吉林大学. 2011
[4]. 中国铁通湖南分公司产品发展策略研究[D]. 滕露. 中南大学. 2005
[5]. JZ集团国际化战略下微波电子产品的营销战略研究[D]. 范颐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13
[6]. 湖南联通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付邵斌. 中南大学. 2011
[7]. 辽宁联通商务语音通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唐宇. 东北大学. 2009
[8]. 21世纪日本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调整研究[D]. 陈庭翰. 吉林大学. 2017
[9].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战略管理研究[D]. 李志.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10]. 军民融合背景下S公司民品营销战略研究[D]. 宣丰. 安徽大学. 2016
标签: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消费者偏好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融合通信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品牌理论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通信论文; 移动互联网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湖南联通论文; 产品战略论文; 中国联通论文; 湖南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