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记小说论文_李云侠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笔记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笔记,小说,语言,儒道,文化,块钱,文学史。

新笔记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李云侠[1](2019)在《1980年代“新笔记小说”的兴起及其文学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1980年代兴起的“新笔记小说”为考察对象,首先梳理其兴起的背景、命名由来及随后开创的批评空间;然后再在重返文学史现场的期刊策划、选本编纂、作家创作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新笔记小说的文学史意义。本文认为,以往研究受限于“新笔记小说”概念范畴的笼统认识,忽视了新笔记小说既受制于新时期文学意识,又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在主题与文体方面都有所拓展的复杂性。而只有在对这一复杂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总结新笔记小说的具体创作实践经验,才能更深入地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写作和研究方面关于古典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换等重要问题。绪论部分说明选题缘由与研究综述,指出目前学界对新笔记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艺术特征的研究上,忽略了新笔记小说命名背后被遮蔽的相关文学史问题。另外对论文涉及的相关重要概念——“笔记”、“笔记小说”、“新笔记小说”做出涵义辨析与界定。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新笔记小说兴起的过程。首先溯源新笔记小说的兴起背景,即老一代作家自觉的创作意识、“寻根热”与“向内转”在1980年代文学场中的持续升温与发酵,在此基础上,由青年批评家林焱和李庆西在1986年明确发明了“新笔记小说”这一概念。然后,本章尝试分析批评界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热烈讨论,进而指出对新笔记小说理论层面的探讨如何推进了新时期文学在相关问题上的思考,讨论中的共识与分歧又如何折射出这一概念命名背后有待进一步明晰的问题。第二章以南京《雨花》杂志1987年开始推出的“新世说”专栏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笔记小说命名后出现的“新世说”对新时期文学发展作出了怎样的回应。首先,由叶至诚对专栏的策划着手,指出笔记小说范围内的“新世说”在1980年代中后期产生重大影响更多是由于主题题材与文学思潮紧密关联,然后在专栏篇目整理的基础上,以“伤痕文学”为参照说明作家作品如何化用古典文体形式,在题材上持续推进与突破“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主题,并以《世说新语》为参照,分析“新世说”独特的讽刺艺术。第叁章以八九十年代之交相继出现的几本新笔记小说选本为研究对象,从编者都聚焦“文体意识”的编选依据中,发现选本如何延着“文体创新”的批评理论视角持续以“形式革命”的方式推进新时期文学发展;而选篇中广泛驳杂的题材及其与1980年代各文学思潮间的紧密联系,又如何体现了“新笔记小说”并不局限于文体层面的文学史意义。本章将结合选本中的具体作家作品,探讨新笔记小说如何对“伤痕-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乡土风俗文学、寻根文学思潮与流派创作做出了拓展与推进。第四章聚焦新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家林斤澜,通过分析其对古典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探讨1980年代“新笔记小说”批评范畴在阐释具体创作实践时的局限性。首先在对林斤澜“矮凳桥风情”系列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发现他对“笔记体”、“传奇体”等多种古典传统资源的借鉴与转化;然后再在与相关理论批评的对话中指出,如要继续彰显新笔记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应当从作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艺术体系着手激活“新笔记小说”这一批评范畴对于创作的具体经验启示。结语部分概括新笔记小说对新时期文学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对论文所关涉的古典资源承续问题作出扩展性探讨。(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荆棘[2](2019)在《莫言的“新笔记小说”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一斗阁笔记》中,可读出一个更全面的莫言。槐树分国槐与洋槐。国槐花籽可入药,能治风症。吾家曾养一猪,因去势而染破伤风,牙关紧咬,身体僵直,平躺在地,不能站立。兽医云,必死无疑。吾母曰:死猪当成活猪医吧。遂将槐米灸末,混以米汤,用兽用针管自嘴角灌之,半月后竟愈。之后此猪狂吃疯长,邻人曰,其报恩也。数十年后,我爬上北海公园白塔所(本文来源于《齐鲁周刊》期刊2019年Z1期)

牟亦玮[3](2015)在《新笔记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笔记小说出现在1980年代,代表作家有孙犁、汪曾祺、林斤澜、贾平凹、阿城、何立伟、聂鑫森、孙方友、谈歌、阿成、魏继新、李庆西、韩少功等。它取材广阔,视角独特,如故人往事、冷暖悲欢、善恶鬼怪、食器俗艺等。新笔记小说继承并扩充了古代笔记志人、志怪、琐闻杂谈的基本范畴,常于细微处落笔,发掘40年代以来渐渐被遗忘、被忽视的天然的人生样态。不仅关注田园趣味、市井趣味与文人趣味,极其重视民间生活自在的生命情调与审美意趣,更对人的生存境遇、神秘复杂的内心世界、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作出艺术性、哲理性兼备的探讨。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即通过对新笔记小说表现视域的分析,试图还原其建构的民间世界。本论文的第二部分从语言、结构等文体特征进行分析。新笔记小说在语言上打通了古与今、雅与俗的界限,并灌注以地域文化特色,普遍呈现出节制简淡、雅俗交融的韵味;在结构上,突出对闲笔与缺笔的使用,许多文本不重视叙述的完整、情节的起伏与矛盾冲突的激烈,而能够在亦小说亦散文的体式中自由流转。其文体风格呈现为朴素简洁的言说方式、宽厚通透的审美态度及典雅丰富的文化意趣。本论文的第叁部分是在前两部分研读基础上对新笔记小说整体的审美意趣进行深入分析。新笔记小说在叙述语言、结构方式、意蕴情调上回到了民族传统,从笔记小说、诗歌、散文、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中寻找、继承了有效资源,如以神摄形、虚实相生、笔墨意趣、气韵生动等。尤其在将其与《世说新语》的艺术精神相比较时,更能发现其继承且超越的对于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厚眷恋,这种美感的苏醒在1980年代至今都具有重要意义。且比起其他短篇小说,此种文体艺术品格的完成更依赖于新笔记作家群体所具有的文人化、艺术化的生活方式与生命情调。所以它复苏了当代小说缺失已久的诗心诗性,传承了中国古典艺术与人文精神,是一种浪漫的、自由的、心灵化的短篇小说体式。即使它长期被放置在小说的主流之外,但不可否认它具有开阔的艺术视野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时时回望,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观念还是文化价值建构上,它都能给我们以诸多启示。(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5-06-30)

顾建新[4](2015)在《传承·拓展——孙方友“新笔记小说”谈片》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记小说"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种有特色的文体。解放后,汪曾祺与孙犁都写过这种小说,也留下了一些名篇。但是,在数量上,与河南作家孙方友都无法相比。同时,他们也是属于一种"客串"——即偶尔为之,孙方友则是作为一种终生的追求,一种执着不懈的探索。从1985开始,孙方友历时30年,洋洋洒洒写下了756篇小说,形成了《陈州笔记》与《小镇人物》两个系列。他用心血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笔记小说的王国,一个蔚然(本文来源于《中州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刘艳娥[5](2014)在《新笔记小说语言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笔记小说是文学变革时代的产物,体现了更加浓厚的文化风格,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风格。在新笔记小说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了陈述性的语言和东方美学的语言特色,整体的小说语言特点有自身独特的文化风格。本文将从新笔记小说的特点出发,结合具体的小说作品,分析新笔记小说中的语言特点,探讨其小说语言的风格特点。(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4年20期)

童可[6](2014)在《1980年代新笔记小说创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笔记小说发端于1980年代初。自孙犁、汪曾祺分别发表了《鸡缸》、《故乡人》等小说起,笔记小说这一被遗忘的文体开始重新活跃于文坛,并吸引了批作家参与其中。这些小说在形式上,篇幅短小,简洁平实;在内容上,丰富广博,贴近现实生活,多描写凡人琐事,不以情节取胜,具有散文化的特征;在艺术风格上,多使用白描手法,行文散淡,继承了传统笔记小说的美学风貌。由于这样的小说文体脱胎于传统的笔记小说,它被称之为“新笔记小说”。1980年代是新笔记小说的黄金时代,参与新笔记小说创作的作家数量众多,许多优秀的新笔记小说作品脱颖而出。其中,孙犁、汪曾祺、林斤澜的创作最具代表性,作品的文学价值最高。《芸斋小说》、《矮凳桥风情》和以《故乡人》、《故里叁陈》为代表的一批汪曾祺的小说作品,都是新笔记小说的代表佳作。尽管作家们在形式上和美学风貌上不同程度地继承了笔记小说的传统,但是新笔记小说的时代特征却也不容忽视。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新笔记小说,还需要结合时代因素,展开对小说作者叙事心理、文体意识的研究。而新笔记小说之所以“新”,其核心正是在于其不同以往的文化蕴涵,这也正是研究新笔记小说的重点。叙事心理指的是叙事主体的心理状态或进行叙事的心理支撑。新笔记小说的作者在新时期产生“弃民”身份之感,他们在创作中采取“边缘策略”,将自己置身于边缘作家之列。在孙犁等作家开始创作新笔记小说之时,已步入老年阶段,他们具有浓浓的怀旧情绪,通过怀念过往的美好来逃避现实的不安全感。此外,由于深受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的影响,由儒家思想而来的中正平和的心态和由道家思想而来的闲适淡然心态共存并相融于这些作家身上,对他们形成散淡的审美趣味产生了重要影响。新笔记小说篇幅短小,承载的容量少;情节淡化,主题性不强。作者在对故乡和故人的叙写中体现新笔记小说的文化蕴涵。故乡书写在新笔记小说中占有很大部分,回忆中的故乡掺杂了一切美好因素,使作者心向往之,在回忆中寻求精神的慰藉。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多与故乡、往昔有关,作者叙写故人的品质和人性,代表着作者的价值判断,也表现出作者对故乡、往昔美好生活记忆的留恋。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有意识地关注小说的叙述和语言。他们叙述过去、故乡等遥远的事,构成较远的心理距离,除尽火气和感伤主义,收到心平气和的效果。此外,他们运用中断和空白、虚实相生等手法,为小说增添解读空间和艺术魅力。由于在小说语言中融入文言,引用方言,小说具有韵致,并体现出地域特征。1980年代的新笔记小说创作为文坛贡献了许多优秀作品。它在对故乡和故人的文化观照中寄寓作者的现代意识和历史思考,也表现出在新时期作家对传统美学境界的主动追求。但是,作家们对于现实的回避态度和新笔记小说自身形式的局限,都使新笔记小说无法承载起更多的现实内容,它在更大程度上是作家寄寓人生感悟、挥洒笔墨情趣的载体,因此新笔记小说在文学史的地位不宜高估,也不会成为主流。(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4-05-01)

周云青[7](2014)在《孙方友新笔记小说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孙方友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被称作是"当代笔记体小说的泰斗"、"小小说之王",学界对他的作品研究除了文本形式特征研究之外,主要集中在孙氏作品的民间文化意义层面,但研究程度并不深入。(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4年04期)

劳马[8](2012)在《新笔记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说家族中,最见作家功底的恐怕还是短篇小说。因为在这狭窄的叙述空间中,容不得任何多余闲笔,人物不精练的对话,以及散漫的小说布局。都德的《最后一课》虽然短小,却是紧凑的全景式的伟大小说。它把历史剧变浓缩为短暂一幕,使读者在一种近乎窒息的简洁(本文来源于《西部》期刊2012年13期)

王海舒[9](2012)在《试论高晓声的新笔记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作家高晓声出生于江苏武进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童年时期在其父的影响下接触古典文学,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文坛崭露头角后不久,便因为“探求者”文学社团事件蒙受冤屈,遣返家乡劳动改造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重回文坛,先后发表了描写农民生活的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等,并因塑造了像陈奂生这样有着典型意义的中国农民形象而引发文学评论界和读者的强烈共鸣,连续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迅速成为八十年代初大红大紫的作家之一几乎与之同时,以及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高晓声又陆续发表了诸如《钱包》《鱼钓》等与“陈奂生”系列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迥异的文学作品。这种趋势贯穿高晓声后半生的写作终始,且伴随时间推移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成就了其别具一格的文学审美趣味。高晓声的这一类颇具古代笔记体小说神韵的创作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孙犁、汪曾祺、林斤澜等人被定性为“新笔记小说”的作品存在过一定程度的合流,但在以往众多的评述里,研究者将注意力过度集中于对李顺大、陈奂生等少数几个农民形象反复进行揣摩和解读,而对高晓声此类数量不菲作品的关注仅仅局限于零星散论,缺乏从“新笔记小说”角度着眼的系统分析与阐释,这不能不说是高晓声研究的一点缺憾。在汲取前人众多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力图开辟新的思路,以细读作家作品、考察其生平经历为切入点,运用叙事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通过丰富的文本话语引证全面剖析高晓声新时期以来的笔记体小说创作,归纳总结出高晓声笔记体创作的时代价值,客观评估其在文学史中的应有地位,为开拓高晓声作品的研究视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全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作为绪论部分,首先立足于对“笔记”“小说”“笔记小说”“新笔记小说”等几个关键概念加以细致、准确地诠释,进而罗列出高晓声所有符合笔记体文学特征的小说和部分实属“新笔记小说”范畴却被收入散文集的作品并从整体上把握高晓声“新笔记小说”的写作背景、成因,凸显出“新笔记小说”在高晓声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章和第叁章分别从“对古代笔记体小说传统的承继”和“作品中的思想内涵”这两大框架出发,依照作品篇幅、题材选择、实录写作、叙述视角、语言风格的次序从五个角度系统梳理高晓声“新笔记小说”的主要特征和艺术渊源。再由浅入深指出作品里普遍隐藏着的强烈的民间乡土意识以及热衷于描述离奇的故事情节、刻画悲剧性的人物背后所体现出的对社会矛盾、现代人精神状态曲折隐晦地反映等写作主旨,全面具体地揭示其作品蕴含着的哲理深意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第四章围绕高晓声创作中“小说—散文”界限模糊性与两重性的现象开展论述,分析说明高晓声“新笔记小说”里的传统内核以及西方文学流派中的意识流等手法对高晓声创作实践产生的影响,着重于探讨高晓声的笔记体创作在由传统走向当代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转化与整合。结语部分将叙述重心收回至“新笔记小说”大量涌现时的社会背景,点明高晓声的此类作品兼具寻根与先锋文学的艺术特质,是在古典文学和现代思潮的融合之下绽放的一朵奇葩。从文学史的高度肯定高晓声此类作品的艺术追求和历史意义,宣告其“新笔记小说”存在的不朽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3-01)

刘文良,宋泽松[10](2011)在《儒道相济 雅俗共赏——聂鑫森新笔记小说中文化品格的表现与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聂鑫森作为当代文坛的短篇小说名家,其很多作品因为既富含浓郁的古典美学情调,又体现着新的时代气息和创新倾向而被人们称为"新笔记小说"。在他的小说中,儒家正直自强、仁爱担当的品格与道家飘逸淡薄、通透超脱的思想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丰富的文史信息与优雅的诗情画意,不仅拓宽了小说文本的视阈,也提高了小说的审美层次。聂氏"新笔记小说"的创作,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与招魂,也是作者作为一个热爱祖国且清醒着的知识分子的良知所在。(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新笔记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一斗阁笔记》中,可读出一个更全面的莫言。槐树分国槐与洋槐。国槐花籽可入药,能治风症。吾家曾养一猪,因去势而染破伤风,牙关紧咬,身体僵直,平躺在地,不能站立。兽医云,必死无疑。吾母曰:死猪当成活猪医吧。遂将槐米灸末,混以米汤,用兽用针管自嘴角灌之,半月后竟愈。之后此猪狂吃疯长,邻人曰,其报恩也。数十年后,我爬上北海公园白塔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笔记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云侠.1980年代“新笔记小说”的兴起及其文学史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荆棘.莫言的“新笔记小说”实验[J].齐鲁周刊.2019

[3].牟亦玮.新笔记小说研究[D].西北大学.2015

[4].顾建新.传承·拓展——孙方友“新笔记小说”谈片[J].中州大学学报.2015

[5].刘艳娥.新笔记小说语言特点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4

[6].童可.1980年代新笔记小说创作研究[D].南京大学.2014

[7].周云青.孙方友新笔记小说研究综述[J].文学教育(上).2014

[8].劳马.新笔记小说[J].西部.2012

[9].王海舒.试论高晓声的新笔记小说[D].华东师范大学.2012

[10].刘文良,宋泽松.儒道相济雅俗共赏——聂鑫森新笔记小说中文化品格的表现与接受[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论文知识图

北京鲁迅博物馆附表(1)北京鲁迅博物馆附表(2)北京鲁迅博物馆附表(3)北京鲁迅博物馆附表(4)北京鲁迅博物馆附表(5)·年鉴信息选载·二十一、中国书的第一部

标签:;  ;  ;  ;  ;  ;  ;  

新笔记小说论文_李云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