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口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600
【摘要】目的:对小夹板联合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尺挠骨干双骨折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索适合尺挠骨双骨折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本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尺挠骨干双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所有患者均在2015年12月之前出院,共1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出院后三个月的跟踪随访,分析其恢复情况。结果:在接受小夹板联合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患者中,完全康复患者102例,占85%;好转患者15例,占12.5%;3例患者疗效不明显,占2.5%。结论:尺挠骨干双骨折病情复杂,对于治疗手段要求较高。小夹板联合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康复率较高,满意度高,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夹板;U型石膏;外固定;尺挠骨干骨折
前臂的功能复杂,对其骨折处理应该以恢复旋转功能为前提。前臂有自己的独特的旋转功能,其手术处理必须以保持旋转功能为前提,所以前臂骨折后的处理必须考虑这一特殊性。为探讨小夹板联合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对尺挠骨双骨折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现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尺挠骨干双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本医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尺挠骨干双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共选取患者120例,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35例,分别占70.83%和29.17%,患者年龄范围在15岁至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6岁。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并且在患者出院三个月内对其进行跟踪随访。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受伤部位功能恢复、愈合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固定方法如下:骨折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关系到固定方法的选择。因此,进行固定之前首先确定患者的骨折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对于骨折线在同一平面的患者,分骨垫的中部对准骨折线,以保证骨折线上下分骨垫长度相等为基本原则,否则将会影响固定效果【1】;骨折线不在同一平面者,则必须准确找到两骨折线的具体位置,分骨垫放在两骨折线之间【2】。此类骨折患者经常会发生骨折原有侧方移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便会加大固定难度。此时通常选择2点加压法放置压垫,但是,如果患者出现了角移位的情况,处理方法则不尽相同,此时应选择3点加压法放置压垫,重要的是采用4块夹板与之配合。夹板长度也很重要,必须以与患者前臂相等为基本原则,随后用4条布带绑扎固定,前臂置于中立位【3】。
对于出现了术后肿痛的患者,应该酌情选择药物。切记在固定之后对患者手指颜色、疼痛感、灵敏程度等进行密切关注。
2.结果
2.1疗效判断标准
完全康复:伤口愈合良好,患处功能已经完全恢复或者基本全恢复。有所好转:患处未完全愈合,但已开始愈合,功能开始恢复。疗效不明显:患处愈合效果不明显或者未愈合,功能没有得到恢复。
2.2治疗效果
在接受小夹板联合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患者中,完全康复患者102例,占85%;好转患者15例,占12.5%;3例患者疗效不明显,占2.5%。
结果如下表:
3、讨论
尺桡骨干双骨折的发生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外固定治疗的方法,尤其是小夹板联合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尺挠骨干双骨折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这一方法与过去的方法相比较而言,优势较为明显,克服了只能使前臂固定在中立位,不能根据骨折类型而固定在所需位置上这一缺陷。这一方法的使用使得所有参与前臂旋转的关节都得到固定,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骨折后的重新错位,保证了治疗效果,使患者免受痛苦。
我们认为,这一方法最为显著的优势体现在集中了小夹板和石膏托各自的长处,将患者的痛苦大大减轻。尤其是对于传统治疗方法必须选择使用内固定的患者。本实验的患者选择这一治疗方法通过手法复位进行了内固定,患者康复效果较好,满意度较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夹板联合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尺挠骨干双骨折的适应范围广泛。
总之,尺挠骨干双骨折病情复杂,对于治疗手段要求较高。小夹板联合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康复率较高,满意度高,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汉吉健,于乐文,王瑞国.小夹板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86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5(4):345-346.
[2]植至荣.不同治疗方法对尺桡骨干双骨折前臂功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432-434.
[3]SrivastavaA,GhoshS.Reduced-ordermolecular-dynamicsmodelforpolystyrenebyequivalent-structurecoarsegraining[J].Physicalreview.E,Statistical,nonlinear,andsoftmatterphysics,2012,85(2pt.2):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