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气候特征分析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气候特征分析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利用全球季风低压系统路径资料和ERA-Interim逐6小时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全球季风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和结构特征,并着重分析了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气候特点,进一步比较了与印度季风低压和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垂直结构的区别。1979–2012年5–10月期间,季风低涡(monsoon lows)、季风低压(monsoon depressions)和季风强低压(deep depressions)经过东亚热带季风关键区(100°–160°E,0–20°N)的数目分别为379、313和261个。在三种等级的低压系统中,季风低涡的强度最弱,平均持续时间为7天且空间分布分散,在中南半岛和南海北部生成密度较大,较另外两类低压系统在陆地上生成更多。东亚季风低压的平均生命期为10天,主要集中在南海和热带西太平洋区域生成。东亚季风强低压的平均生命期为14天,绝大多数在热带西太平洋上生成。季风低涡和季风低压均为上暖下冷的温度结构,低层冷心限制了低压系统的发展,而季风强低压整层被强大的暖心控制,为低压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热力条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1979–2012年5–10月260个生成于季风槽中的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东亚热带季风低压大多于每年的7–10月在南海北部和菲律宾群岛附近生成,平均生命史为10天。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垂直结构在中心轴线两侧对称分布,结构紧凑并且没有明显的倾斜,水平尺度约1000 km,温度场呈现上暖下冷的特征,近地面有冷心存在。进一步,我们将东亚热带季风低压按照移动路径划分为东移型、西移型、转向型和西北移型,四种路径的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活动规律存在差异。东移型季风低压大部分于5–6月在南海地区生成,平均生命期为10天;西移型季风低压生成于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平均生命期为9天;转向型和西北移型季风低压主要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区域,平均生命期分别为11.6天和11天。同时,对比了不同移动路径的东亚热带季风低压在发展、强盛和衰减三个阶段的三维结构的差异。东移型和转向型季风低压在强盛和衰减阶段的垂直结构向东北方向倾斜,而西移型和西北移型季风低压在整个移动过程中没有明显倾斜,相对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另外,转向型季风低压的异常海温场呈现显著的El Ni?o特征,而西移和西北移型季风低压的海温异常呈现较弱的La Ni?a特征。最后,比较了东亚季风低压与印度季风低压和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异同。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生成月份呈现典型的双峰分布,第一个峰值出现在5月份,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有关,随着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第二个峰值在8月出现。而印度季风低压的生成月份呈单峰分布,每年的6–7月生成较多并达到峰值。印度季风低压平均维持9天左右,持续时间与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相当。印度季风低压的水平尺度约1500 km,明显大于东亚热带季风低压,但是强度比东亚热带季风低压弱,并且随高度向西南方向倾斜。另外,东亚热带季风低压和印度季风低压都存在冷心结构。但是,印度季风低压的冷心更加深厚且位于低压中心东北象限,而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冷心浅薄且位于低压中心附近。西北太平洋台风近地面不存在类似季风低压的冷心结构,在对流层整层都受巨大的暖心控制,这种强大的暖心结构更有利于系统的发展。台风的垂直风切变比季风低压弱的多。台风平均的环境垂直风切变约为9 m/s,而季风低压的平均环境风垂直风切变为13 m/s。由此看来,环境垂直风切变较大造成东亚热带季风低压高空的暖心无法增强,使其无法发展成台风强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印度季风低压气候特征
  •     1.2.2 南海季风低压气候特征
  •     1.2.3 季风低压的生成和发展机制
  •     1.2.4 季风低压的移动及其机理
  •     1.2.5 季风低压与其他热带低压系统的异同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2 方法介绍
  •     2.2.1 动态合成
  •     2.2.2 计算异常场
  •     2.2.3 相关系数
  •     2.2.4 T检验
  •   2.3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与FNL资料的比较
  • 第三章 东亚热带低压系统的气候特征分析
  •   3.1 低压系统等级及划分标准
  •   3.2 三种等级低压系统的时空分布
  •     3.2.1 三种等级低压系统的空间分布
  •     3.2.2 三种等级低压系统的生命期和生成月份
  •   3.3 三种等级低压系统的结构特征
  •   3.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气候特征分析
  •   4.1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挑选
  •   4.2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整体气候特征
  •     4.2.1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空间分布
  •     4.2.2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生命期和生成月份
  •     4.2.3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三维结构
  •   4.3 不同移动路径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气候特征
  •     4.3.1 路径划分依据
  •     4.3.2 不同移动路径下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空间分布
  •     4.3.3 不同移动路径下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生命期和生成月份
  •     4.3.4 不同移动路径下东亚热带季风低压在不同演变阶段的结构特征
  •   4.4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海温异常
  •   4.5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降水特征
  •     4.5.1 夏季降水的气候态特征
  •     4.5.2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降水特征
  •     4.5.3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500 km以内的降水特征
  •   4.6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与其它热带系统的比较
  •   5.1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与印度季风低压的比较
  •     5.1.1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和印度季风低压的空间分布
  •     5.1.2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和印度季风低压的生命期和生成月份比较
  •     5.1.3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和印度季风低压的垂直结构区别
  •   5.2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比较
  •     5.2.1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与西北太平洋台风垂直结构差异
  •     5.2.2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与台风垂直风切变差异
  •   5.3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东亚热带低压系统的气候特征分析
  •     6.1.2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气候特征分析
  •     6.1.3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与其它热带系统的比较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胡艺

    导师: 温敏,李论

    关键词: 热带低压系统,东亚热带季风低压,气候特征,垂直结构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 P424

    总页数: 78

    文件大小: 8052K

    下载量: 44

    相关论文文献

    • [1].季风低压引发的紫金县持续性降雨过程分析[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8(12)
    • [2].“18.8”粤东暴雨中心极端强降水“列车效应”分析[J]. 暴雨灾害 2019(04)
    • [3].一次华南季风低压连续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 广东气象 2019(06)
    • [4].2018年8月深圳一次连续暴雨过程初步分析[J]. 广东气象 2020(02)
    • [5].中国地区水汽输送异常特征及其与长江流域旱涝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08(05)
    • [6].盛夏青藏高原热源与菲律宾海对流活动的联系[J]. 大气科学 2017(04)
    • [7].两次西行台风登陆对凉山州影响对比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0(03)
    • [8].山南地区夏季旱涝年份及其影响机制分析[J]. 西藏科技 2008(04)

    标签:;  ;  ;  ;  

    东亚热带季风低压的气候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