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型湖区论文-祁闯,方家琪,张利民,雷波,汤响成

藻型湖区论文-祁闯,方家琪,张利民,雷波,汤响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藻型湖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湖,藻积层,生物易降解物质,微电极

藻型湖区论文文献综述

祁闯,方家琪,张利民,雷波,汤响成[1](2019)在《太湖藻型湖区沉积物中生物易降解物质组成及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富营养化湖泊藻型湖区沉积物中生物易降解有机质的组成及其垂向分布特征,选取太湖竺山湾湖滨带和开敞湖区采集沉积物柱状样,利用微电极技术测定沉积物-水界面理化指标的剖面特征,并对沉积物中含水率、烧失量、色素含量、总有机碳、总氮以及生物易降解物质(总蛋白、总糖和总脂)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处溶解氧、pH和氧化还原电位在垂向剖面上呈现出随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湖滨带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pH和氧化还原电位显着低于开敞湖区,而沉积物-水界面H_2S浓度在垂向上则表现为随深度先降低而后升高的趋势.此外,藻型湖区沉积物中生物易降解有机质的组成和分布同样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组成上以脂类(7.7 mg/g)为主,其次是糖类(4.5 mg/g),蛋白质(0.8 mg/g)含量最低;空间上,湖滨带沉积物中生物易降解有机质含量显着高于开敞湖区,表层15 cm以上沉积物含水率和烧失量较高,有机质含量丰富.(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蒲旖旎,贾磊,杨诗俊,秦志昊,苏荣明珠[2](2018)在《太湖藻型湖区CH_4冒泡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冒泡是甲烷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为量化太湖藻型湖区CH_4冒泡通量及其占总通量的比例,本研究采用静态箱—便携式温室气体自动分析仪方法对春、夏季太湖梅梁湾进行了多日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太湖藻型湖区春、夏季CH_4冒泡通量均存在白天高于夜间的日变化特征.春、夏季CH_4冒泡通量分别为1.843、104.497nmol/(m~2·s),占总通量的比例分别为31.2%和68.6%,即冒泡是夏季CH_4排放的主要方式,而春季CH_4排放则以扩散为主.在小时及日尺度上,CH_4冒泡通量与温度(气温、表面水温和底泥温度)和气压显着相关,且随着温度升高、气压降低,CH_4冒泡排放分别呈指数增加和线性增加趋势.本研究可为准确估算太湖流域CH_4总排放量及明确我国湖泊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郑小兰,刘敏,文帅龙,刘德鸿,钟继承[3](2018)在《冬季太湖草、藻型湖区N_2O的生成与排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太湖典型草(包括沉水植物及挺水植物湖区)、藻型湖区水-气界面N_2O排放通量、水柱溶存浓度、泥-水界面通量以及3个湖区的水柱及沉积物理化性质进行了原位观测及实验室分析研究,并针对影响N_2O生成与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室内的微环境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气界面N_2O释放通量及泥-水界面N_2O释放通量为藻型湖区>沉水植物湖区>挺水植物湖区((123.10±11.43)μg/(m~2·h),(79.19±4.90)μg/(m~2·h),(53.45±4.22)μg/(m~2·h)和(29.60±0.20)μmol/(m~2·h),(10.89±1.66)μmol/(m~2·h),(3.83±0.30)μmol/(m~2·h));水体溶存N_2O浓度均为藻型湖区>挺水植物湖区>沉水植物湖区((0.0247±0.0003)μmol/L,(0.0236±0.0003)μmol/L,(0.0219±0.0001)μmol/L);室内微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冬季升高温度能够显着地提高N_2O的生成潜力,高盐度对3种生态类型湖区沉积物N_2O的生成速率总体表现出抑制作用,藻型湖区及挺水植物湖区沉积物N_2O释放潜力在添加Cl—组明显高于控制组,氮盐度过高会抑制沉积物N_2O产生,而沉水植物湖区沉积物N_2O产生受到抑制;随添加NH_4~+-N和NO_(—3)-N等营养盐浓度升高,藻型湖区及沉水植物湖区沉积物中N_2O生成速率增加,挺水植物湖区N_2O生成速率降低,而乙酸盐作为微生物活动的碳源和能源对N_2O生成表现出抑制作用.冬季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N_2O排放存在显着差异,冬季草/藻型湖区N_2O生成主要受冬季低温的限制,另外也受水柱无机氮形态及浓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郑小兰,文帅龙,李鑫,龚琬晴,刘德鸿[4](2018)在《夏季太湖草/藻型湖区N_2O生成与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生态类型湖泊N_2O生成与排放的空间异质性给准确地估算湖泊N_2O通量及评估湖泊N_2O排放的重要性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关多生态类型湖泊N_2O生成与排放特征及内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对夏季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水-气界面N_2O通量、水体溶存浓度以及水-土界面N_2O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及室内分析,并针对影响N_2O生成与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室内微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夏季水-气界面N_2O通量、水体溶存N_2O浓度及水-土界面N_2O通量大致上呈现为挺水植物湖区>藻型湖区>沉水植物湖区,水-气界面通量分别为(115.807±7.583)、(79.768±1.842)和(3.685±0.295)μmol·(m2·h)-1;水体溶存N_2O浓度分别为:(0.051±0)、(0.029±0.001)和(0.018±0)μmol·L~(-1),水-土界面通量分别为:(178.275±3.666)、(160.685±0.642)和(75.665±1.016)μmol·(m2·h)-1;空间差异原因可归结为生长的植物以及水体中无机氮浓度的差异.水-土界面微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外加硝酸盐及有机碳源可以显着增加沉积物N_2O生成潜力,而上覆水中高浓度NH+4-N会抑制沉积物N_2O生成,随温度升高,沉积物N_2O生成速率显着增加,这表明夏季水-土界面N_2O的生成与排放主要受硝酸盐及有机碳的限制,同时也受温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贾磊,蒲旖旎,杨诗俊,苏荣明珠,秦志昊[5](2018)在《太湖藻型湖区CH_4、CO_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太湖藻型湖区温室气体CH_4、CO_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改进的静态箱法,对太湖梅梁湾春、夏季的CH_4、CO_2通量进行观测,并分析其影响要素.主要结果为:观测地点春、夏季CH_4、CO_2通量具有明显日变化动态.春季,CH_4通量白天大于夜间,夏季夜间大于白天;春、夏季,CO_2吸收通量均白天大于夜间.梅梁湾藻型湖区春、夏季为CH_4源,且CH_4释放通量在夏季明显高于春季,春、夏季的平均通量分别为4.047 nmol·(m~2·s)~(-1)和40.779 nmol·(m~2·s)~(-1);该区域春、夏季为CO_2汇,且春季CO_2吸收大于夏季,春、夏季的平均通量分别为-0.160μmol·(m~2·s)~(-1)和-0.033μmol·(m~2·s)~(-1).在小时尺度上,CH_4释放通量与气温和水温呈显着正相关(r=0.20,P<0.01;r=0.34,P<0.01),当风速<6 m·s-1时,与风速呈显着正相关(r=0.71,P<0.01);CO_2吸收通量与气温和风速呈显着正相关(r=0.14,P<0.01;r=0.33,P<0.05),与气压和太阳辐射呈显着负相关(r=-0.41,P<0.01;r=-0.35,P<0.01);CO_2释放通量与风速呈显着正相关(r=0.40,P<0.05),与太阳辐射呈显着负相关(r=-0.35,P<0.01).在日尺度上,CH_4释放通量与水温和气温呈显着正相关(r=0.83,P<0.01;r=0.78,P<0.01).(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程冬梅[6](2014)在《太湖草型/藻型湖区底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分别是草型湖区和藻型湖区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对微食物网结构与功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调查分析了太湖草型湖区(东太湖)和藻型湖区(梅梁湾)柱状沉积物样品垂直分层中环境因素的差别,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PLFAs)的图谱分析技术,比较分析了草型湖区和藻型湖区的底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并采用线性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解释了不同生境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及其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东太湖湖区和梅粱湾湖区的微生物总生物量和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结果表明梅粱湾湖区表层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与TOC、TN、TP和Chl a呈正相关关系,底层沉积物的则呈负相关关系。因此,TOC, Chl a, TN和TP的浓度是导致梅粱湾湖区微生物群落垂直差异的主要原因;(2)梅粱湾湖区的微生物生物量明显高于东太湖湖区的。RDA结果表明东太湖湖区底栖微生物群落结构与pH呈正相关关系;反之,梅粱湾湖区底栖微生物群落结构与pH呈负相关关系。因此,pH是影响东太湖湖区和梅粱湾湖区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3)沉积物中细菌的相对丰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8:2ω6和20:4ω6分别是真菌和原生动物的生物标记物,主要发现于表层沉积物中,说明细菌的相对丰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源性竞争和捕食压力的控制。通过构建六组室内微型生态系统:草型沉积物系统:草型沉积物对照(草组),草型沉积物+苦草碎屑(草草组),草型沉积物+微囊藻碎屑(草藻组);藻型沉积物系统:藻型沉积物对照(藻组),藻型沉积物+苦草碎屑(藻草组),藻型沉积物+微囊藻碎屑(藻藻组),研究了不同沉积物系统中不同碳源对底栖细菌群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藻型沉积物系统实验组对营养物质的消耗量显着多于草型沉积物系统实验组,说明藻型沉积物系统细菌的生产力高于草型湖区的。并且,添加蓝藻碎屑实验组的营养盐消耗量大于添加苦草实验组,说明蓝藻碎屑对细菌生产力的刺激效应大于苦草碎屑;(2)PCoA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草型系统的细菌群落在面临外界碳源压力时有更好的稳定性。(3)在各处理组中,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均为最高,但在藻型沉积物系统实验组的相对丰度高于草型沉积物实验组,说明Proteobacteria更喜欢利用藻类作为能量来源来维持自身生长的需求。本研究表明碳源的含量和质量以及环境因子是影响底栖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4-06-30)

王永平,朱广伟,洪大林,秦伯强[7](2013)在《太湖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环境特征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太湖草、藻型湖区进行冬、夏两季多点采样,分别对采样点的水环境特征、泥面以上5 cm上覆水中营养盐以及沉积物的含水量、中值粒径、有机碳、氮、磷、金属元素和溶解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夏季藻型湖区表层水体pH高于中、底层,冬季草型湖区各层水体pH高于藻型;草型湖区水体浊度夏季低于藻型,冬季反之;藻型湖区上覆水中的硝态氮和磷酸根浓度显着高于草型;草型湖区沉积物中含水量冬季显着高于夏季;草型湖区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显着高于藻型;Fe、Zn、Ca、Pb、Na和K等元素在草、藻型湖区间差异显着;沉积物中溶解氧表现为冬季深于夏季,藻型深于草型的规律.(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王永平,朱广伟,洪大林,秦伯强[8](2013)在《太湖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厚度及环境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太湖草、藻型湖区采样,分别测定了1,3,5,10,15cm 5层沉积物和沉积物表面以上5,20,35cm处及水表面以下20cm处4层水的多项指标.结果表明:草型湖泊水柱中SS总、SS有机、Chl-a、TN、TDN、TP和TDP等指标显着低于藻型湖区;草型湖区水柱中SS总、SS有机、TN、TDN和TP都呈现出越往下浓度越高的趋势,而藻型湖区各水层间差异不明显.两类湖区沉积物的TN、TP、TOC和粒径都在3~5cm处出现拐点;草型湖区沉积物溶解氧层厚度(<1mm)小于藻型湖区(<2.5mm).可见在不同的生境类型以及不同的指标体系下,沉积物-水界面的厚度也相应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01期)

刘笑菡,冯龙庆,张运林,赵林林,朱梦圆[9](2012)在《浅水湖泊水动力过程对藻型湖区水体生物光学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0年7月底至8月初对太湖藻型湖区梅梁湾沿岸带水域不同风速条件下水下光场的原位连续高频观测,通过对水下辐照度、光束衰减系数、吸收系数、相关理化参数及气象水文参数的测定与分析,揭示了该区域水体的生物光学特性变化及其与水动力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总颗粒物吸收系数ap(440)、非色素颗粒物吸收系数ad(440)、浮游植物吸收系数aph(440)及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吸收系数aCDOM(440)在小风(30 min内平均风速<3 m.s-1)、中风(3 m.s-1<风速<5 m.s-1)和大风(风速>5 m.s-1)作用下分别为3.97、3.97、6.58 m-1;1.69、2.17、4.20 m-1;2.28、1.80、1.33 m-1;1.05、1.04、1.08 m-1,其中变幅最大的为非色素颗粒物,CDOM吸收系数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差别不大.水体各组分在PAR波段积分值的贡献率的变化规律为:小风速下浮游植物吸收系数的贡献最大(达42.5%),随着风速的增大,CDOM、浮游植物、纯水吸收系数的贡献率均有降低的趋势,而非色素颗粒物的贡献率则显着增大,分别为33.0%、41.7%、52.0%.PAR漫射衰减系数与10min平均风速呈显着线性相关,风速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对PAR漫射衰减系数的影响显着,从小风到大风,PAR漫射衰减系数增加了80.0%,对应真光层深度降低了42.2%.PAR漫射衰减系数、750 nm波长处的光束衰减系数、总悬浮物浓度与风速、波高、波切应力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其中又以PAR漫射衰减系数的相关性最为显着.高频观测结果揭示了浅水湖泊藻型湖区水动力过程通过引起沉积物再悬浮、浮游植物的混合及迁移显着改变水体生物光学特性短期变化.(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2年02期)

张蓉[10](2006)在《太湖草、藻型湖区水环境特征对比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太湖和梅梁湾是太湖的两个典型湖区,虽然同处一个湖泊中,有着相似的物理、外源负荷和气象、气候条件,然而它们却分别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草型清水状态”和“藻型浊水状态”。这就是有名的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的“双稳态现象”。 文章从趋势分析、营养水平评价、时空相关分析和主控因子分析四个方面对草型湖区和藻型湖区的水环境分别进行了分析。其中趋势分析采用2002年实测资料;营养水平评价参考太湖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标准,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评价方法;时空相关分析基于相关系数进行;主控因子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结果表明:草型湖区水环境主要受“水体浊度”、“N、P营养水平”和“水深”的影响,受藻类生物量的影响较小;生长期内水质明显好于非生长期,生长期水质的空间分异也明显大于非生长期;春季水体营养水平最高,而藻类生物量却最低。藻型湖区水环境主要受“C、N、P元素”、“藻类生长和有机污染”、“水体浊度”及“水温”的影响,受藻类生物量的影响较大;生长期水质明显差于非生长期,生长期水质的空间分异也明显小于非生长期;水体中藻类生长与其营养水平一致。 无论从全湖平均还是从典型点来看,草藻型湖区水体水环境差异都很显着。文章从两湖区藻类生物量及水体N、P元素含量角度分析了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两湖区N元素含量差异显着,草型湖区大大低于藻型湖区,但二者P元素含量差异不大;草型湖区水体藻类生长受N元素影响较大,P元素影响较小,藻型湖区却正好相反;春季草型湖区藻类生长的抑制可能与水体中可利用态N(NH_4~+-N、NO_3~--N)含量的低值有关。 查阅相关文献,文章还对近几十年来草藻型湖区的状态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东太湖的“草型清水状态”有所波动,而梅梁湾的“藻型浊水状态”却日趋稳定。这一方面警示人们维持草型湖区“清水态”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迫使藻型湖区跳出“浊水态”的艰巨性。(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期刊2006-06-01)

藻型湖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冒泡是甲烷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为量化太湖藻型湖区CH_4冒泡通量及其占总通量的比例,本研究采用静态箱—便携式温室气体自动分析仪方法对春、夏季太湖梅梁湾进行了多日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太湖藻型湖区春、夏季CH_4冒泡通量均存在白天高于夜间的日变化特征.春、夏季CH_4冒泡通量分别为1.843、104.497nmol/(m~2·s),占总通量的比例分别为31.2%和68.6%,即冒泡是夏季CH_4排放的主要方式,而春季CH_4排放则以扩散为主.在小时及日尺度上,CH_4冒泡通量与温度(气温、表面水温和底泥温度)和气压显着相关,且随着温度升高、气压降低,CH_4冒泡排放分别呈指数增加和线性增加趋势.本研究可为准确估算太湖流域CH_4总排放量及明确我国湖泊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藻型湖区论文参考文献

[1].祁闯,方家琪,张利民,雷波,汤响成.太湖藻型湖区沉积物中生物易降解物质组成及分布规律[J].湖泊科学.2019

[2].蒲旖旎,贾磊,杨诗俊,秦志昊,苏荣明珠.太湖藻型湖区CH_4冒泡通量[J].中国环境科学.2018

[3].郑小兰,刘敏,文帅龙,刘德鸿,钟继承.冬季太湖草、藻型湖区N_2O的生成与排放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8

[4].郑小兰,文帅龙,李鑫,龚琬晴,刘德鸿.夏季太湖草/藻型湖区N_2O生成与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18

[5].贾磊,蒲旖旎,杨诗俊,苏荣明珠,秦志昊.太湖藻型湖区CH_4、CO_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2018

[6].程冬梅.太湖草型/藻型湖区底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4

[7].王永平,朱广伟,洪大林,秦伯强.太湖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环境特征差异[J].湖泊科学.2013

[8].王永平,朱广伟,洪大林,秦伯强.太湖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厚度及环境效应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3

[9].刘笑菡,冯龙庆,张运林,赵林林,朱梦圆.浅水湖泊水动力过程对藻型湖区水体生物光学特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2

[10].张蓉.太湖草、藻型湖区水环境特征对比及成因分析[D].河海大学.2006

标签:;  ;  ;  ;  

藻型湖区论文-祁闯,方家琪,张利民,雷波,汤响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