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茶棚学区曹东庄小学066300
摘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提升教学质量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研究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分析,分别阐述对课堂的课前准备工作、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以及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以实现小学体育教育达到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高效性
一、课前准备工作
1.课程准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自行熟读教材的整体内容,了解教材的教学要求及目的,把握教学的方向,确定教学的目标,再根据学生的理解状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分解和分节教授的安排,设计符合学生需求并且有趣的教学方式,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入教学内容当中,并对教授的内容形成自主性的思考,以期实现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教学达到优秀的课堂质量。
2.日常积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使得要求教学内容需要得到提升,教学方向也会出现相关改变,教学的方式更是需要教师不断跟进发展的步伐和学生的思维。在信息多样化和全面化的今天,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方面获取信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认知,加高自己的知识堡垒,还需要通过各渠道了解和学习他人的授课方式,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方式,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首先教师的体育活动技术和专业素养要过硬,对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能够引起学生的崇拜和学习,教师再通过在日常的教学和活动过程中要具有亲和力且不失分寸感和威严,在教学示范时对学生给予耐心和细心,在与学生交谈时给予充分的尊重,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对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课堂结束后对学生给予适当的关心。当良好得师生关系建立后,学生对教师的喜欢,会转换成对于学科的喜欢,从而使得教学任务有效推进,达到教学质量的高效。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1.更新教学方式。在教学模式当中,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学生作为主体,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教学以引导为主要方式,培养学生对于学习进程中产生疑问、思考疑问并且解决疑问的能力,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对学识进行自主猎取,这也使教师在教学工作的执行中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2.培养运动观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为中心,围绕体育教学内容,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观念,培育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对运动的潜能开展教学工作,促使学生在课程活动中形成运动的观念,养成运动的爱好和习惯,最终引导学生在体育课程开展时抱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才能达到高效的教育目标。
3.合理选择教学器材与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在需要统一教学的课程,选择学生学年段适合的运动器材,检查器材的安全状况并对学生进行安全使用器材的讲解说明,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在自由活动中,可以针对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兴趣不同和性别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选择其合适的运动器材,对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给予充分的安全指导,确保学生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运动。
4.体育动作引导学生兴趣。在保证安全和课程教授内容及目标能够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教授或示范学生喜欢、崇拜、感兴趣的运动动作。让学生对体育活动有特殊情感,这能够有效集中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关注力度,引导学生加入体育活动中,了解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更主动和全面地进行理解和运用。
四、构建科学的双向教学评价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并且有效的双向教学评价机制。学生秉持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对教师的教授课程是否理解以及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为内容进行评定,得到的评定数据能够促进教师的教授方式和教授内容得到及时准确的改善分析,也能够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教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以及掌握程度进行评价,使得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如何进行改进。构建科学合理的双向教学评价机制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有效传递,也能对双方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要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不断学习的习惯,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完善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不断更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培养运动观念,选择合适并且安全的教学器材和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合理并且有效的双向教学评价机制,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这些是使得小学体育实现高效性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宋娟实现小学体育教学高效性的途径[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11):57。
[2]刘树国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153。
[3]张瑞.探究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J].考试周刊,2016,(4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