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与生态建设措施研究

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与生态建设措施研究

周嵘(北京市潮白河管理处)

摘要:北京山区是首都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已成为山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因此,应积极开展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建设清洁生态小流域,采取多种生态建设措施,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此,本文依据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具体的山区生态建设措施,以期为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北京山区水土保持规划功能区划生态建设措施

0引言

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十一五”期间,中央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并把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明确把水土保持列为生态保护十大重点课题之一,成为促进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1]。

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的北端,全市总面积16.410km2,其中山区10.072km2,占61.4%,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727km2[2]。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会造成水质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3],也会对首都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北京山区是首都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已成为山区建设的主要任务[4]。因此,应积极开展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建设清洁生态小流域,采取多种生态建设措施,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充分发挥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供给功能。然而,目前有关水土保持规划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小流域尺度[5-7]或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技术应用[8-9]的研究,省市级别的水土保持规划特别是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与相关生态措施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为此,本文对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具体的山区生态建设措施。

1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三道防线,建设清洁生态小流域、人水和谐小流域、绿色产业小流域”的工作思路,综合运用法律、政策、工程、管理等手段和措施,提高山区生态涵养功能,促进山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功能区划分与布局

规划范围为北京市全部7个山区县的山区部分,共划分为4个区。

2.1密云怀柔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区(Ⅰ区)

主要包括密云、怀柔的大部分山区、东北部山区以及昌平北部部分山区。总面积约3,961平方公里,其中密云水库上游面积约3,436平方公里,怀柔水库上游面积约525平方公里,共约涉及201条小流域。

2.1.1规划区主要特征

本区北部和西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多为中山和低山,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原生水土流失严重且治理难度大。主要岩石为花岗岩、石灰岩和火山岩,土壤以淋溶褐土为主。植被多为灌草,覆盖率在70%左右,人口密度一般为50-100人/平方公里。

本区南部的怀柔水库上游和东部密云水库上游境内多为缓坡丘陵区,人口密度较大,为200-400人/平方公里,土层相对较厚,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人为活动频繁,地表植被覆盖率偏低,水土流失严重。

本区北部有汤河盆地。云蒙山地区为全市暴雨中心之一,中南部和西南部泥石流沟道众多。

2.1.2规划总体思路

本区西部和北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和水源涵养区,以满足城市发展对水源和水质的要求为目标,以水源保护为核心,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山洪泥石流防治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拦沙坝、护村护地坝等工程,有计划地进行生态移民,严格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采取封禁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措施,保护和恢复植被,涵养水源。

东部密云水库上游和南部怀柔水库上游缓坡丘陵区作为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核心,以保护饮用水源,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采取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2.2燕山水土保持区(II区)

包括平谷山区的全部、密云怀柔水库下游及山前地带、昌平的大部分山区。总面积约2,416平方公里,约涉及127条小流域。

2.2.1规划区主要特征

本区西、北部乡村旅游度假设施建设较快,人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东部平谷山区土层较厚,人为活动频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畜禽养殖较为发达。本区人口密度较大,一般为400-600人/平方公里。

2.2.2规划总体思路

本区东部以发展绿色产业为核心,建设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特色的绿色产业,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本区西部和北部以预防保护为核心,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水环境治理,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同时采取封禁治理等措施,加强植被的保护,营造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绿色产业。

2.3太行山水土保持区(III区)

包括门头沟和房山山区,以及丰台、海淀和石景山的山区部分。总面积约2,992平方公里,约涉及169条小流域。

2.3.1规划区主要特征

本区多为中山和低山,山高陡峻,土层浅薄,植被多为灌草,采石场和煤矿较多,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水土流失治理难度大。本区西部有东灵山、百花山和十渡风景区,其中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全市最高点,房山猫耳山东北为全市暴雨中心之一。本区人口密度一般为50-100人/平方公里。

2.3.2规划总体思路

本区西部高山地区以生态修复为重点,坚持“小治理,大封禁”,在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恢复生态的同时,加强沟道整治和村镇环境整治,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中东部地区要加强小流域治理,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制度,遏制开矿造成的水土流失。实施生态移民,加强采空区搬迁力度。

2.4妫水河流域水源保护区(IV区)

官厅水库上游妫水河流域1,049平方公里,约涉及50条小流域,西部有妫水河川区。

2.4.1规划区主要特征

本区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邻官厅水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妫水河自东向西注入官厅水库。周围山地,中部盆地,山地与盆地过渡地带为黄土覆盖冲积地貌或起伏不大的石灰岩丘陵。山麓、山区以人工植被为主,林木覆被率为67%。妫川盆地人为活动频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种植业和畜禽养殖较为发达。本区人口密度约170人/平方公里。

2.4.2规划总体思路

妫水河川区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无公害农业和绿色产业,保护和恢复湿地,加强点面源污染防治。山区要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3生态建设措施

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思路,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拦、蓄、灌、排、节、治(污)综合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防治污染,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重点做好山前丘陵岗地、河道沿线和水库周边及上游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地区的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工作,涵养水源,改善环境,支持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1分区治理规划

密云、怀柔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0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87条,其中新增治理60条,改善提高27条。

燕山水土保持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50条,其中新增治理35条,改善提高15条。

太行山水土保持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0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48条,其中新增治理30条,改善提高18条。

妫水河流域水源保护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16条,其中新增治理15条,改善提高1条。

3.2主要治理措施规划

3.2.1生态修复措施

在山高坡陡、人烟稀少地区实施封禁治理工程,通过封禁培育,充分发挥植被特别是灌草植被的生态功能,在各小流域最上游形成第一道生态防线,以达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之目的。主要在封山育林范围和出入封山育林区的路口设置防止家畜进入的路障和警示牌,杜绝在封山育林范围内从事放牧等人为活动;在植被状况较差的地区,实施人工播种、栽植等措施,以促进植被恢复。

3.2.2生态治理措施

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山麓、坡脚等农业生产区域,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强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与水源保护相适应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减少面源污染。加强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在村庄及旅游景点等人类活动和聚居区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人居环境。

3.2.3生态保护措施

以河道两侧及湖库周边为重点,保育植被,恢复湿地,清理河道垃圾、障碍物,恢复景观生态,有效发挥灌木和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维护河道及湖库周边生态平衡。

4结语

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划的完成和生态建设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治理全市的水土流失面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生态建设成果,以适应北京宜居城市定位和小康社会的要求。当然,工作的开展需要强有力的组织、资金、科技和法律保障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1]林助金.“十一五”为水土保持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5.44-45.

[2]陆大明.段淑怀.北京市数字水土保持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7.9.55-57.

[3]毕小刚,段淑怀,李永贵.等.北京山区土壤流失方程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4).6-13.

[4]刘大根,姚羽中,李世荣.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管理[J].中国水土保持.2008.8.15-17.

[5]唐莉华,张思聪.北京市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模块开发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4.4.28-31.

[6]张永江,张瑞.水土保持规划中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方法——以三川河流域为例[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6.1.16-18.

[7]缪驰远,何丙辉,陈晓燕.多目标线性规划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省石柱县密麻沟小流域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3).223-227.

[8]李军虎.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J].测绘标准化.2008.24(1).46-48.

[9]陆芳春.包中进.线性规划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4.114-15.

标签:;  ;  ;  

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与生态建设措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