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榕[1]2004年在《中国少儿歌曲创作百年轨迹》文中认为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开始了中国少儿歌曲曲折发展的百年历程,从早年的填词编曲到后来的词曲创作,从比较单一到愈益丰富多样的情感表现,逐渐成为中国音乐创作,尤其歌曲创作的重要方面军。然而,关于20世纪少儿歌曲发展轨迹的研究至今却非常薄弱。 本课题以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背景为依托,对中国少儿歌曲100年的历史作近代,现代和当代的分期,同时从艺术创作特点与时代同步分出初萌期,转型期,繁荣期,萧条期和复兴期等五个时期,力争既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还针对少儿歌曲本体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分叁个层次深入研究,第一层次:从政治经济背景,时代思潮,音乐观念,创作主体的构成及艺术教育思想等方面分析其文化内涵;第二层次:从少儿歌曲审美形态,如歌词,曲调,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曲式和发展手法,题材和体裁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其典型特征:第叁层次:从少儿歌曲审美风格的总体印象和审美心理的不断变化来探析其基本特点。 本课题通过对少儿歌曲在不同历史阶段典型作品的分类整理和研究。总结其百年来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规律,从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的意义而言,将填补我国人民20世纪歌曲发展史中少儿歌曲研究这一空白,从而为新世纪少儿歌曲的创作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参考依据。
柏华[2]2016年在《古蕴与新声:中国现代歌词意象研究(1904-1929)》文中指出现代歌词自发生起便受到瞩目,因特殊的中西文化碰撞的历史语境,发生期的现代歌词交织着古典情怀与时代新声。文章收集整理20世纪之初的近30年所发表的歌词,选取“意象”作为研究视角,细读歌词文本,具体分析现代歌词发生期的古代意象和新意象。首先,剖析古代意象表达了何种时代精神,并分析古代意象的流传原因。其次,发现新意象表达的新声,具体分析其在表达情感、行文方式等方面的古典情怀,探讨新意象在现代歌词中凸显的古典情怀的主要成因。本文认为,现代歌词发生期的意象既有古典诗词的文化积淀,也不乏时代的精神气质,歌词韵味深长,传承久远,成为文学性极强的新经典。反观当下,歌词存在古典情怀滥用、时代精神匮乏等问题,于此,发生期意象在表达内容、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或有一定借鉴意义。
常沛娴[3]2013年在《陈啸空歌曲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的中国音乐处在深刻的变革发展中。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音乐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音乐发生了激烈的碰撞;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产生了很多新的思想和思潮,提倡民主和科学,大力推行“白话文”、“新诗”,主张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等。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近代的新型音乐体裁创作开始兴起,其中歌曲创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20世纪初涌现的一大批音乐创作者中,陈啸空是其中富有才气的一位。陈啸空以写抒情歌曲见长,许多歌曲在当时流传甚广,更以一首《湘累》名闻天下。陈啸空也是一名音乐教育家,早年致力于基础音乐教育,因此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歌曲,为中小学编着了音乐教材,对20世纪中国新音乐发展和音乐教育都有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受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对陈啸空及其作品缺少系统的研究和客观公允的历史评价,因此本文选择将陈啸空及其歌曲创作作为研究对象。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包括陈啸空的生平经历和音乐贡献、艺术歌曲创作分析、儿童歌曲和音乐教材分析、歌曲创作的历史评价。通过对陈啸空不同体裁的歌曲作品进行音乐技法、表现手法、曲式结构的分析研究,概括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创作特征;在时代背景下分析历史对作品发展产生的影响;站在历史学和音乐美学的角度,对陈啸空的歌曲创作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论述,本文进一步揭示了中国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歌曲创作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音乐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希望对陈啸空音乐作品的研究,可以补充和丰富当今的中国音乐史学建设。
杨丽芹[4]2007年在《刘雪庵及其歌曲作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雪庵是中国现代音乐的拓荒者之一,他活跃在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国现代音乐事业和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富有成就的音乐创作作品中,歌曲占有重要的部分。本文主要以刘雪庵的歌曲为研究范畴,通过借鉴社会历史学、比较学和民族音乐学等研究方法探究其艺术特色,并从歌唱表演的角度揭示刘雪庵歌曲的重要特征,诣在如何诠释刘雪庵歌曲的问题上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刘雪庵的生平、创作生涯以及主要作品,详细阐述他的成长经历和创作背景,并对他的歌曲作品进行整理分类;第二章运用音乐分析的方法对刘雪庵歌曲的创作技法和创作特点进行探讨,认识刘雪庵题材风格和音乐风格的独特性;第叁章对刘雪庵进行客观公正的人物评价,并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其富有争议的代表作《何日君再来》,从而肯定他在中国音乐事业中的地位和作出的贡献;第四章根据刘雪庵创作歌曲的特点进行实际演唱技巧的具体分析,对如何诠释刘雪庵的歌曲提出一些探讨,该章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白芳[5]2014年在《儿童歌曲创作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儿童歌曲是我国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泼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是真正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音乐审美特征的声乐作品。儿童歌曲是儿童精神及情感世界的体现。在儿童歌曲中,我们能够看到迥异于成人世界的音乐观和价值观。儿童歌曲呈现出的艺术光彩,从另一个层面为我们揭示出了儿童内心的世界及其独特的心理色彩。正因如此,儿童歌曲总是能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慰藉。在欣赏儿童歌曲作品时,它所传递的真实情感,让我们每个人忘掉了烦恼,并融入到歌曲内容所营造的音乐氛围之中。从我国建国初期到现在,儿童歌曲的创作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在这六十多年当中,反映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时期儿童形象的音乐作品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在这些丰富的儿童歌曲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儿童歌曲创作的发展轨迹。直至今日,儿童歌曲飞扬的旋律仍然在伴随儿童的音乐世界和精神世界。在这六十多年当中,儿童歌曲的创作也经历了两次巅峰时期,正是这两次巅峰期促使我国的儿童歌曲创作步入了越来越成熟的阶段。在这几十年的创作变迁中,我国的儿童歌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产生了质的飞跃;无论是在创作内容上还是编创体裁上,都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今天,笔者以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以儿童歌曲的创作年代为枢轴,对不同时代的儿童歌曲创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儿童歌曲作品丰富的艺术形式呈现于本文中,以期促进我们对儿童歌曲作品的研究,帮助我们在针对儿童开展的声乐教学活动中能够更为全面的把握歌曲的内涵,进而促进儿童声乐教学的发展。具体到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是对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的综合论述;第一章是对五十年代我国儿童歌曲创作和发展的研究,并对这一时期的儿童歌曲发展进行了综合概括和评论。对其中的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二章是对六十年代初期的儿童歌曲创作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对这一时期的儿童歌曲创作内容、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其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第叁章是对特殊历史年代——“文革”时期的儿童歌曲创作的研究。此段时期左倾思想占主导地位,阶级斗争思想较为突出,意识形态领域甚至成为了当时的首要主题。因而笔者主要对这一时期儿歌歌词的艺术特征,尤其是对思想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后儿童歌曲创作情况进行的研究,改革开放是经济及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转折,对当时整个社会来说都意味着开天辟地的创举。对于知识分子、文化艺术的重新重视,可谓带来了艺术领域恢复和振兴的一个“春天”。笔者对改革开放后儿歌的创作历程、创作特点、发展前景进行了分别的分析和总结。结论部分是从儿歌发展全局的角度、从整体上进行的概括性、启发性的总结。
刘世虎[6]2016年在《当代歌曲与社会历史发展关系研究(1949-1989)》文中提出歌曲是人类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最直接、最重要的表达形式,它不仅真实的反映着人类内心世界的变化,而且它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歌曲的产生和发展处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剧烈变革阶段,重大历史事件频繁发生,其发展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命脉相连。本论文主要通过梳理当代歌曲的发展脉络,深入探讨其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总体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文化视阈下的当代歌曲历史发展研究综述,首先对当代歌曲的概念、社会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进行逐一的解读。运用历史的维度,在史学框架下对当代歌曲进行纵向分析,并对本论文的研究范畴进行准确全面的界定。深入探讨在大文化背景下当代歌曲的社会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并透过史学视角横向、纵向的综合分析当代歌曲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第二部分,繁荣、丰硕、影响深远:歌曲创作在新时代发展期方兴未艾。本部分重点介绍1949—1956年当代歌曲的发展历程,从建国初期的大业初兴到国家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逐渐恢复稳定发展,通过歌曲这一全新的视角,折射出社会发展的状态和变化。论文分别从抒情歌曲、边塞歌曲、战斗歌曲、电影歌曲四种歌曲类型来具体阐述和还原建国之初音乐发展的繁荣景象。第叁部分,高亢、隐忧、山雨欲来:歌曲创作在政治狂潮中沉浮。本部分重点介绍1957—1965年当代歌曲的曲折发展历程,主要围绕"大跃进"和"叁化"两个重要历史事件分别叙述。借助历史事实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通过曲折中前进的歌曲创作,深入分析社会动荡对歌曲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而梳理出这一时期当代歌曲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第四部分,沉寂、批判、感性回归:歌曲创作在文革时期亦步亦趋。本部分重点介绍1966—1976十年"文革"时期当代歌曲的艰难发展历程。这一时期,当代歌曲的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迫害,透过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音乐现象。如红卫兵的"语录歌""忠字歌" "造反歌"以及"战地新歌""知青歌"等营运而生的艺术形式的客观描述,结合音乐的客观发展规律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从而深入的分析特殊历史时期歌曲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紧密联系。第五部分,具体叙述了 1977—1989十二年间的当代歌曲创作复苏情况。"文革"之后,音乐界实现了在政治、组织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当代歌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歌曲的形式倾向抒情化和自主化,创作题材也更加丰富。这一时期当代歌曲的创作体裁多种多样,例如:群众歌曲、少儿歌曲、抒情歌曲、通俗歌曲、影视歌曲、艺术歌曲、合唱歌曲。种类繁多,百花齐放。第六部分,历史悲剧的狂欢记忆——以"文革"为例探讨当代歌曲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前五部分的系统、全面的分析叙述,运用音乐学的理论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总结归纳出当代歌曲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所在,并从正效应和负效应两方面进行举例阐述,进而形成准确的表达,客观的评价。本论文通过具体考量从1949年到1989年这40年间当代历史歌曲的发展历程,参考大量的史实及资料记载,运用音乐学的理论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实现跨界研究,通过社会历史的变迁,透过音乐形式和具体的音乐现象,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这对于音乐历史的研究和社会文化的研究具有实际价值和参考意义,同时符合音乐作品形成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它的研究意义不仅限于音乐本身,也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乃至史学的研究提供可参考性依据。
陈燕[7]2007年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文中研究表明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心[8]2014年在《民国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1912-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会,是近代社会伴随着“西方文明”传入中国的一种音乐表现方式。民国之后,音乐会成为人们从事音乐艺术和休闲娱乐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早期的音乐会主要出现在部分大城市,后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社会生活变迁,才逐步在国内较多城市传播,也成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一项鲜明标志。音乐会的兴起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中西音乐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生活的演进与变化。对于民国时期音乐会发展情况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从音乐文化层面加深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了解,揭示这一新的文化事象在近代生活方式和近代文明建构中的作用,对深刻认识音乐文化与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的关系,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近代中国的学校教师与青年学生,多是除旧布新的重要社会力量。也正因如此,20世纪初期,特别是民国之后学校举行的音乐会,成为了西方音乐文化进入中国社会的重要渠道之一。学校中知识分子聚集,他们对于外来文化的反应特点,以及音乐会在中国的演进轨迹,都能在学校音乐会的演变和发展中得到较为集中的反映。从目前学术界对音乐会的研究情况来看,研究成果数量还不多,很少有专文对这一事象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也更缺乏对音乐会历史作出跨区域、综合性的深度关注。正因为对于音乐会活动及其历史面貌,人们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存在着许多研究空白,这为本研究提供了探讨的空间。本文以音乐会在民国社会生活中的发展演变及其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和影响为中心,讨论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问题。在近代以来“西风东渐”的大潮中,中国社会的经济与文化发生深刻的转型,近代城市逐步形成与扩展,新的社会阶层相继出现,加之外国侨民文化生活的示范性影响,西方音乐会形式传入中国的条件已经形成。随着近代学校的兴办,音乐教育得以产生和兴起,使近代音乐发展在中国步入新的阶段。留学生群体对西乐的引进和推广,进一步为音乐会传入中国起了积极的宣传与推动作用。民国时期学校音乐会的兴起产生了多重效应。一方面音乐会作为教学活动不仅改进了教学,提升了学生艺术素养,还以新型音乐活动方式丰富了校园文化,以文明的欣赏方式陶冶了青年情操;另一方面学校音乐会还推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融汇中外艺术,促进各地交流,使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世俗化、本土化走向,也使其举行的音乐会从形式到内涵都有了新的变化。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过程中,民族音乐得到了新的发展。西方音乐的猛烈冲击使民族音乐面临着严峻的道路选择问题,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在碰撞中借鉴,在抗争中嬗变,在交流中发展,走出了传承传统文化,吸纳外来营养,融汇中西艺术,不断更新发展的道路。社会民众与音乐人对西方音乐艺术的认识,也经历了“新奇—认同—借鉴”的演进过程。近代社会重新建构的社会生活方式,促使新式音乐家群体逐步形成,他们的人生经历、艺术道路及其生存状态,反映了音乐文化在当时社会的发展态势,也折射出与此相关的某些时代特征(如动荡的社会局面、民族反侵略战争等都会作用于音乐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民国音乐人群体由其独特的社会角色,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着特有的作用,他们不懈的艺术追求与艰辛中的奋斗,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音乐会的发展和演变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着一定的关联。近代城市的形成、城市生活的出现、居民消费方式的演变等,使城市民众的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需要。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官吏阶层、工商业阶层,以及思想活跃、开放意识强烈的知识阶层,从不同的文化观、价值观、社会心理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音乐会形式的热情,推进了音乐会在城市文化领域中地位、功能与作用的提升。音乐会是近代文明在音乐文化的诉求和发展趋向上,具有自己时代特征和社会需要的产物。人们通过音乐会活动,传播着新的社会文化意识,音乐会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发挥着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与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中,显示出其推进文明与进步的积极作用。
丁洁[9]2013年在《改革开放后儿童歌曲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儿童歌曲创作在经历了学堂乐歌时期的萌芽、二十至五十年代的初步发展、六十年代的停滞之后,迎来了繁荣复苏的新阶段。儿童歌曲创作意识的增强、对培养儿童德育和美育的重视、儿童音乐创作研究与评论的深化、专业创作队伍的壮大等等,诸多因素都推动了儿童歌曲的创作。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背景与儿童歌曲所反映的内容是息息相关的。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儿童歌曲,同时也不乏旋律程式化、流行因素泛滥、内容脱离儿童心理特点的歌曲,这一现象也反映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在为儿童歌曲创作带来有利因素时,不利的因素也会掺杂其中。那么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的儿童歌曲从题材、体裁、作曲技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总结规律、探究得失。本文分为叁章。第一章为改革开放后儿童歌曲创作状况。主要综述改革开放后叁十多年中,儿童歌曲叁个发展阶段以及在题材、体裁和载体方面的创作情况。第二章为这一时期儿童歌曲的创作特点。主要论述儿童歌曲在题材、体裁、作曲技法和歌词方面的特点。第叁章为儿童歌曲创作发展的得与失。主要论述儿童歌曲创作取得的成绩与制约儿童歌曲创作发展的相关因素。笔者希望通过对改革开放后儿童歌曲创作各个方面的综合、深入分析,能为今后儿童歌曲创作提供良好的启迪和借鉴,同时希望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苏臻[10]2013年在《让孩子快乐歌唱》文中指出儿歌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身心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然而近几年,中国儿歌出现“无歌可唱”的状态。由于当代孩子心理成熟较早,造成他们对儿歌的欣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行歌曲以其强有力的时代感和亲和力征服了孩子,而大部分歌词都是写成人情感的,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被誉为“中国新儿歌之父”的彭野找到了吸引孩子的切入点,成功的借鉴流行音乐中的配器、编曲运用到儿歌的创作中,让孩子快乐的歌唱,让儿歌也流行起来,对中国儿歌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本文以彭野新儿歌为主要案例,分析其对中国儿歌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儿歌的发展方向的展望。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包含研究的缘起、研究综述报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四个方面的内容,明确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和范围。第一章,中国儿歌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对中国儿歌发展中所遇问题和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研究,引出“新儿歌”概念。第二章,彭野新儿歌的创作理念及特点。本章总结出彭野新儿歌的创作理念及特点,紧扣“让孩子快乐歌唱”的主题进行论述,让读者首先了解彭野新儿歌的创作理念。第叁章,彭野代表作品分析。本章共分为两个章节,第一节对彭野、其作品及取得的成绩做了一个简介;第二节用了四个典型作品从不同层面对作品进行了分析。本章是第二章的延伸探究,和对第四章总结的铺垫。第四章,彭野新儿歌对中国儿歌发展的影响和中国儿歌发展方向分析。通过以上几个章节总结出彭野新儿歌对中国儿歌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和影响,同时通过个案看到曙光,从而对中国儿歌发展方向做出一定研究。第五章,结论,是对本课题研究的发展与展望,并总结出不足之处,对全文做总结。笔者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立足于实践,以彭野新儿歌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查法、访谈法、概念分析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认真整理和分析彭野新儿歌的创作理念、特点、代表作品,总结出彭野新儿歌对中国儿歌发展的影响和对中国儿歌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独特见解。
参考文献:
[1]. 中国少儿歌曲创作百年轨迹[D]. 杨榕.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 古蕴与新声:中国现代歌词意象研究(1904-1929)[D]. 柏华. 暨南大学. 2016
[3]. 陈啸空歌曲创作研究[D]. 常沛娴. 浙江师范大学. 2013
[4]. 刘雪庵及其歌曲作品研究[D]. 杨丽芹.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5]. 儿童歌曲创作历程研究[D]. 白芳.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6]. 当代歌曲与社会历史发展关系研究(1949-1989)[D]. 刘世虎.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7]. 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8]. 民国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1912-1945[D]. 关心. 南开大学. 2014
[9]. 改革开放后儿童歌曲创作研究[D]. 丁洁. 曲阜师范大学. 2013
[10]. 让孩子快乐歌唱[D]. 苏臻. 曲阜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