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

郑勤砚[1]2004年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学堂教育出现之前,丰富的传统美术教育资源作为中国艺术得以承袭发扬的重要方式,沿续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古老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在艺术高峰迭起,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的中国古代美术史上,艺术家们积累了丰富的美术教育经验,这些传统美术教育中的优秀理论在今天的学校美术教育中依然闪烁着熠熠光辉。 本文从中国古代工匠美术教育、文人画美术教育、宫廷画院美术教育、官学与私学美术教育四个方面概述了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内容方式。第二部分则在广泛的文化氛围中挖掘并提炼出了传统美术教育中关于“教”和“学”的优秀理论及教学原则。第叁部分是以现当代西方的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来印证传统美术教育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凸现出其现代价值。第四部分重在论述传统美术教育优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说明它对现当代中国美术教育改革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在本文的最后,是对中国美术教育未来发展的预测和设想。本文由创新的角度出发,以传统美术教育的历史考察为史料基础,用现当代优秀的心理学、生理学等优秀理论为理论依据,并最终落实到实践应用。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案例追踪与分析的方法,是一项集理论、思辨、经验和实证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在后现代泛审美文化不断冲击当代教育观念的今天,重视课程的回归性(recursive)、丰富性(rich)、关联性(relational)及严密性(rigorou)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他国际教育新理念拓展着中国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同时也面对着重新肯定中国文化艺术的价值,提倡美术文化的民族主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国家第八次教育改革浪潮中,新课标研制并试行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再次审视传统美术教育理论,挖掘其中的深层价值。这是对传统美术教育资源的重新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极大地丰富现当代美术教育理论,并积极推进当今的学校美术教育体制深刻反省与改革。

夏晋[2]2016年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发展中的失语现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传统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口口相传、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逐渐被现代院校教育传承模式所取代。由此,带来了民族美术教育繁荣发展的景象。然而,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秉承“传承民族艺术精髓,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的我国高等民族美术教育却似乎“同时”遇到了民族美术教育发展的后“现代”烦恼,即一种民族美术教育多元文化价值与标准“抉择”的困惑。正是由于这种对于“他者”文化与文化“自我”的主动与被动选择的困惑,我国院校民族美术教育体系中也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少数民族文化“失语”的现象。民族院校的美术教育发轫于民族院校少数民族政训干部与专业技术干部培养的初衷,发展于服务社会、走向生活的文艺反思艺潮之中,同时也深深地卷入了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之中。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民族院校的美术教育发展的意识形态也逐渐走向趋同化且一体化了。院校调查与问卷的数据考量也深刻印证了这一变化,对已发展与壮大的民族美术专业教育而言,抑制其发展的主要不再是教育场域、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发展的具体问题,话语立场的“失衡”与教育价值选择的“失位”,才是造成当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发展失语现象的“本因”。民族美术教育“话语”立场选择与价值取向和其宏观社会层面的教育价值“语境”密切相关。民族美术教育“话语”的选择,即是一种话语立场的选择。它既包含了一种对于某种文化意识形态的选择,也是基于对这种文化的一种价值认同。然而,知识往往是价值负载的,其实质上总是与权力、利益、以及社会控制等联系在一起。因此,民族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主体在“主观”上去权衡选择“谁的知识最有价值”时,不可避免地以“权威性”、“时代性”、“受众性”等价值“杠杆”语境作为价值考量的“标准”,而趋于较为强势的权力主体,并依循主体价值体系的深入,逐渐沦为了这种强势主体权力的“代言人”与“传道者”。民族美术教育话语权力的分配往往与其教育价值取向“立场”有着密切的联系。少数民族美术教育的“话语”体系建构,其表面上是一个关系“说什么?”,以及“怎么说?”的语言表述问题,实质上也是一个涉及思想认同、价值立场、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研究认为,少数民族美术教育活动的价值主体在“主观”取向上对于“主流”美术意识形态趋于盲从的问题,是其自身对于少数民族美术话语建构的价值“主体性”不清所导致。当前,院校民族美术教育“主体”的双重属性,导致了院校少数民族美术价值主体评价的二元标准。而少数民族美术教育“本我”评价“标准”的价值建构,既是对这种相互矛盾的二维主体属性价值衡量标准的建构,也是对二者价值目标统一的追求。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美术教育“话语”的建构,其实是一个做“异己”还是做“自己”的选择过程,与其微观层面的教育价值建构的“语法”紧密相联。当前,民族美术教育价值“主体”意识的丧失,是造成失语现象产生的“主观”因素。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需求”与“认同”,往往取代而代之成为了教育价值选择与建构的主观“标准”。对集体话语(或他者话语)教育价值的“盲目”需求,极其容易造成教育价值立场的“异化”,而教育活动主体在“主观”上对于教育价值“主体性”的“认同”,也是这种“话语”建构的关键所在。因此,少数民族美术教育话语“本我”特色的建构与延续,既需要在“主观”上明确认同其话语主体的属性,坚持教育“本我”的价值立场,也需要在多元价值选择的现实羁绊与矛盾中,构筑其“本我”特色延续的生态“坐标”。推进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美术教育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与改革,要增强教育体系自身的主动性,明确“本我”特色的立场与方向,以“对话”主体的姿态,能动地协调和处理民族美术教育的内在发展逻辑与外在价值诉求之间的矛盾。在符合学科专业内在发展的逻辑基础上,不忘“初心”,主动建构一套自己讲起来有底气,听起来令人服气的少数民族美术教育话语体系,并依托其体系自身的平台优势,努力在社会发展实践“对话”的相遇中,展现与表达自己“多元”的声响。彻底改变那种“迎合”与“附和”的弱者姿态,在主动“参与”与实践“对话”的“自觉”中,实现少数民族美术教育自身的价值诉求。

应宜文[3]2013年在《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初期,中国美术教育呈现“中西兼学、博采众长”的局面,中国传统画院、师徒制美术教育模式和西画教学并行发展;国学思想与西方美术思想兼容并蓄,使中国美术教育进入探索与求真、借鉴与开拓、传承与改革的特殊转型时期。同一时期,西方国家经历一战后及二战前夕的社会变革、经济动荡而产生诸多问题,使西方美术教育及美术创作风格都出现重大改革,受表现主义和重建主义思潮影响呈现两种美术教育模式并行发展的趋势。本文研究以中西美术教育改革比较为视角,从宏观分析美术教育法规到微观研究美术教材、美术课程以及美术教育家的教学实践,探讨了20世纪初期中国美术教育转型的意义与影响。论文分五章。第一章对中国一千五百多年以来画学教育文献考辨与梳理,总结传统中国美术教育的特性、20世纪初期传统美术教育的改革举措及转型的历史根源。第二章考述了西方美术教育体系传入中国的历史、蔡元培西方美育思想溯源以及留学生引进西方美术教育体系对中国美术教育转型的影响。第叁章论述了美术教育家的西方美术思想接受研究及其对美术教育改革的贡献,并以西方美术教育家阿瑟·韦斯利·道为例,比较中西美术教育观念的异同。第四章解读西方美术教育法规文献并分析其优劣,总结1900-1936年中国美术教育法规与纲领文献的特点与转型观念,思考西方美术教育改革适合在中国推行的具体措施。第五章阐述了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出版的各类美术教材与画谱以及同时期西方畅销的各类美术教材或美术教学文献的整体状况与特点,结合中西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特点与转型的深远意义。本文立足于原始文献,一方面钩稽通行之史料,一方面到实地搜求西方美术教育文献材料。通过中西文献比较研究,思古论今、纵横中西,在比较研究中西美术教育法规、美术教育观念、美术教材与美术课程,总结20世纪初期中国美术教育转型的历史根源、特性、成果与历史意义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

姜殿坤[4]2016年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上半叶,清末民初的中国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随着封建王朝的解体与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教育步入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型过程。民国时期,中国近代新式美术教育开始萌芽,中国美术人才培养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形态的艰难转型。民国时期,曾经是一个大师层出不穷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美术不断探索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模式,在继承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优长的过程中,西方培养体系中有借鉴意义的部分也被成功移植和本土化。可以说,民国时期是中国美术教育继往开来,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黄金时期。论文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教育学、美术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交叉的视野,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力求还原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面貌。论文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理念、口标、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研究的核心目的是期望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及教训为重要的历史镜鉴,为当下创新我国的美术人才培养提供历史智慧和参考。尽管当前的美术人才培养的环境、条件与民国时期已经迥然相异,但是,当前美术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所要迎接的挑战却与民国时期有着诸多的相同点,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论文主体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就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溯源、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与目标驱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民国时期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展开论述。论文在结语部分对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培养体系与师资、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概括。本文研究跨度是1912~1949年而重点研究的是1912~1937年间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史实,特别探讨影响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涉及到清末及民国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美术家对美术教育的见解和思考,廓清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分析其主要特征,总结其经验,同时分析其历史局限性为当下我国美术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历史智慧。因此本文所侧重的重点在于民国时期与主流美术发展相适应的美术教育问题,而美术教育中所包含的美术人才培养则是重中之重,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研究,有利于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和教育实践发展历程的厘清总结,并对我国当下的美术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历史参照。虽然本文初衷为尽可能还原和再现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探求美术人才培养中所呈现的特殊规律性,但是局限于个人理论水平和客观规律呈现的复杂性,本论文还存在着众多不足,需在今后持续研究中努力改进。

王福荣[5]2012年在《美术理论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性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美术教育,作为国家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艺术拔尖人才外,还在为我国民族美术矗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美术教育的辐射力在国家“重教”政策的感召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然而,理性看待美术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应正视问题之存在:美术理论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得不到体现;师生思维中重技轻理现象严重,正如叔本华曾说:“人类总免不了会犯同样的错误。”今天的美术界,仍然很多人视美术理论为美术创作的附庸。认为“艺术家所需要的是灵感,是手上工夫,是情感的体验,而不是理论。”如是,随之而来师资结构层次矛盾突出;美术理论课程评价不合理,直接映射出学生创新能力不强,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教育宗旨相悖。美术理论是美术学科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源动力。在大众化教育发展背景下,现有师范或艺术院校经验性教育方法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形式已不适应美术教育。美术发展的新形势迫切要求美术理论更加深入研究。有人说,理论应该更加联系实际;有人说理论应该更加思辨;有人说理论是对实践的注释;有人说理论是美术观念的更新……凡此种种,笔者通过社会调查、查阅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高校美术理论教学为介入点,归类现时期高校美术理论教学的普遍现象、状况分析、失衡原因、指导价值、目标意义等五个方面来加以剖析。逐步从人们对美术理论课的社会知识现状入手,分析学生理论课程中的差异表现,探寻其失衡原因,正视理论课程设置的定位模糊实际;教学评价的不合理性,致使美术高考带来的“艺考热”之现象的反思。针对传统美术教育负面影响、高校师资结构矛盾及培养机制完善方面加以论证,重点突出“美、术、育”叁个大领域来阐述美术理论对于育人的重要意义。在探究过程中,提出一些定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的创新思路及尝试性的指导价值保障措施。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对美术教育的实质意义加深理解,倡导重新审视美术理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性价值,回归美术教育教学的初衷。合理定位,以教育为手段,以完善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寻找更加贴切和合理的美术理论教学的评价方法。同时,也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创新教育思维,活化美术理论的生命价值,与美术理论教育同行共勉,促进美术理论教学的合理有序,促成良性发展。突出美术理论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创新性。在努力中借以抛砖引玉,真正让美术理论归位于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本位思考,从而达到教育人、完善人、发展人的目标。当然,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虽然在导师、众多师友的启发和指引下,仍然做的差强人意。对问卷调查和相关访谈中存在的不够深入和不够系统也是本文的弱点。故此,也成了笔者的动力和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支点。由于本人在中学执教多年,并且一直特别关注美术教育问题,攻读硕士期间,受导师的细心教导,以严谨的研究方法、严格的治学态度和因材施教的育人思想影响,加强对此课题进一步深入思考,必将长期努力践行和深入研究开拓美术教学新思维。在此,真切地期望能够得到各位师友、专家、学者的赐教,为我国美术教育及至整个教育事业和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

范文南[6]2010年在《依附·探索苏联美术对中国油画教育的影响(1949-1976)》文中研究说明《依附·探索苏联美术对中国油画教育的影响(1949—1976)》详细介绍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油画从依附、借鉴、自我封闭到努力探索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史实案例论述了中国油画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本书邀请了数位留苏学生的优秀代表,以撰写回忆录的方式弥补文献资料所遗漏的细节,对史料采用了归纳整理和科学的比较分析法以及图像例举的方式,系统论证了苏联美术教育对中国油画的影响和中国油画自身的发展道路。

白珂宁[7]2017年在《艾斯纳的DBAE美术教育理论研究》文中提出DBAE全称是“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直译为“以科目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又称作“全面综合性的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教育模式,它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由美国的艺术教育家艾斯纳教授研究并提出。DBAE的出现打破了美国当时艺术教育僵化单一的现状,为美国的美术教育打开了崭新的局面。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在这一过程中,DBAE美术教育思想无疑对我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例如,教育部出台并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就借鉴一些了“以科目为中心的”的美术教育理念。新课标中要求“美术课程要改变美术学习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轻松快乐地学习,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获得尊重与关怀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1],“艺术能力需要在完整的艺术活动中形成,完整的艺术活动包括艺术感知、艺术创作和艺术反思联系起来……”[2]这些思想都体现出了DBAE美术教育理论的观点。从目前的研究看,虽然对艾斯纳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的论述比较多,但单独就其DBAE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并不太多。虽然随着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不断发展,DBAE理论也面临着不同层面的质疑和挑战,但立足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我国美术教育改革现状对这一理论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无疑也是必要的。本论文总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问题提出的理论与实践原因,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DBAE美术教育理论的系统完整的研究着作或者文章。对该理论的研究大多是比较简单的评述或者是与其他理论的比较研究。其次,绪论中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做了一个分析,指出目前研究的价值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两部分。第一章介绍了艾斯纳的主要美术教育思想,细致梳理了艾斯纳美术教育理论产生的历史过程,并总结了艾斯纳教授在美术教育价值论、课程论和教学论叁方面的观点;第二章共分为四节,重点从DBAE理论的概念、产生过程、特点以及具体内容等几个方面对该教育理论进行了细致剖析;并立足于美国本土的教学实践,分析了该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价值与问题。第叁部分主要论述DBAE理论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启示和影响。首先分析了建国后我国美术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论述了DBAE美术教育理论对这些问题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归纳和整理,对DBAE美术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再认识。

武小川[8]2012年在《迷失与重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着眼于20世纪中国高等专业美术院校中的美术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其肇造、发展、固化的演进过程,分析内在特征与影响因素,剖析实质,反思经验,提出构建当代专业美术教学模式的设想,并以具体的方案为依据进行论证。本文将在美术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的学理性思考。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专业美术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予以梳理,并对其在美术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与对人才培养的决定作用,予以分析,依据研究现状,界定核心概念与研究范畴。第二部分着重梳理20世纪美术教学模式的演进过程,辨析移植与仿制、正规化与学院派的轨迹。第叁部分剖析其西化的技术主张、评价标准、理论定位与西化的价值导向,揭示在被误读的西方与被改造的传统等结果的共同作用下,百年来中国美术教学延续的西化模式所造成的文化自我的迷失、价值判断的混乱、评价标准的单一等现象。第四部分以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重塑为理论前提,论证构建中国当代美术教学模式的思路与方案。分析主体性重塑是价值实现的前提、是自由实现的保障、是模式构建的基础等基本观点,支撑构建美术教学模式必须对应教育、文化与艺术的共同目标,以“强化中国美术内容、贯穿中国艺术方法、树立美术教学的多元标准”为构建思路。第五部分以人文为核心的艺术学科,建立“学科基础+实践创作”的教学模式,并以造型学科为例,对其中核心的四大课程板块的价值指向等进行论述;同时,提出体系开放的两阶段模式,保障有效实施的专业融通的工作室制,提出目标分类的学分制等运行机制与多元、独立的评价机制。第六部分得出本文的结论,建立从“科学”走向人文的学科理念,塑立从写实走向写意的艺术观念,整合从割裂走向整体的课程体系,实现从西化走向中国化的教学模式,坚定发展中国美术的文化立场,以此来实现中国美术之独特价值。

秦萌[9]2013年在《军队院校美术教育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受西方影响,在清朝末期出现了废科举兴学堂的“实利教育”和“倡美育设美院”的重艺教育局面,出现了一批典型的现代美术教育学校和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注重美术人才的培养,延安抗战时期就组建了着名的革命艺术圣殿—鲁迅艺术学院,培养了我党早期的革命美术人才。我军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中一直把军事美术工作作为我军强大的政治宣传武器的一部分着力发扬,涌现了大批脍炙人口的军事美术作品和杰出美术人才。建国后我军的军事美术教育工作从无到有,由业余培训逐步转变为院校专业培养,经历了曲折与辉煌,形成了以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提供专业美术教育,全军各级各类军事院校提供通识化美术教育的现实格局。军队院校美术教育是军院校教育大概念下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美术教育的一个特殊领域。目前,虽然我军建立了以院校专业化的美术教育和其他类别军校通识化的美术教育为代表的军校美术教育基本体系格局,但对军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系统化的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少,对军校美术教育的目的、含义、基本特征、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指导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系统化的梳理和研究。本课题力图运用现代军校教育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以解放军艺术学院为专业化美术教育院校蓝本以空军航空大学为通识化美术教育院校蓝本廓清军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从而为军校美术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和理论支撑。

田君[10]2004年在《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论述了自晚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约一个世纪中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从孕育到萌发的发展历程,内容集中于民国时期(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艺美术教育。其中渗透中国近现代,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各种社会思潮、教育思潮及教育家的代表思想。从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教育结构、办学形式等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欧美、日本的设计教育模式对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在广泛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基本脉络,总结其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分析。以期对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建设有所启发。论文的基本框架为:第一章,论述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背景。其中包括近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传统教育的危机与西方教育的影响、晚清工艺教育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论述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开展情况。按照叁段分期(1912-1927年为初创阶段、1928-1937年为发展阶段、1938-1949年为完善阶段)及工艺美术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展开论述。第叁章,归纳出民国时期工艺美术教育的特色。从培养目标、学科名称的变迁、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育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四章,分别介绍蔡元培、陈之佛、庞薰琹、雷圭元等着名教育家的美术和工艺美术教育思想及其影响。第五章,阐述民国时期工艺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传统观念、经济环境、政治因素等方面,分析其成因。第六章,介绍民国工艺美术教育与世界艺术设计教育潮流,以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和德国包豪斯学校为代表,重点分析后者对前者的影响。第七章,在分析我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民国时期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参考文献:

[1].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D]. 郑勤砚. 首都师范大学. 2004

[2].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发展中的失语现象研究[D]. 夏晋.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3]. 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D]. 应宜文. 浙江大学. 2013

[4].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D]. 姜殿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5]. 美术理论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性价值研究[D]. 王福荣. 广西师范大学. 2012

[6]. 依附·探索苏联美术对中国油画教育的影响(1949-1976)[D]. 范文南. 上海大学. 2010

[7]. 艾斯纳的DBAE美术教育理论研究[D]. 白珂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8]. 迷失与重塑[D]. 武小川. 西安美术学院. 2012

[9]. 军队院校美术教育理论研究[D]. 秦萌. 东北师范大学. 2013

[10].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D]. 田君. 清华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