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软化论文_聂军委

导读:本文包含了应力软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黏土,模型,贵阳,特性,应变,力学。

应力软化论文文献综述

聂军委[1](2019)在《考虑围岩应力释放及软化特征的圆形隧道弹塑性位移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根据收敛-约束法,围岩径向位移决定支护刚度,而其对围岩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基于后继屈服准则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并考虑围岩应力释放影响,分别推导了围岩径向位移的弹塑性解和黏弹性解。对比分析二者间差异,在弹塑性解中采用降低围岩力学参数方法即可较为准确求解围岩径向位移。对该方法的研究表明:黏聚力对隧道开挖界面附近的围岩位移影响较小;基于弹塑性理论的简化计算过程中,降低弹性剪切模量即可得到较为准确的围岩径向位移。此外,用降低围岩力学参数方法还可以将考虑掌子面作用的黏弹塑性叁维问题转化为弹塑性二维问题,简化了求解过程。通过算例分析,经修正参数后所得的围岩径向弹塑性位移为文献所得弹塑性解的上限,且为黏弹塑性解的下限,用降低围岩力学参数方法所得支护刚度适中,有利于保证隧道围岩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王凤云,钱德玲[2](2018)在《考虑中间主应力和软化的圆形隧道围岩弹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中间主应力在圆形隧道围岩承载力所发挥的作用,根据统一强度理论和塑性增量的非相关性流动法则,提出了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的应变软化围岩特征曲线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由于围岩的力学模型对特征曲线的影响较大,采用3种不同力学模型——弹塑性模型、弹脆性模型和应变软化模型,分别研究了中间主应力和支护力对圆形隧道围岩塑性区半径,应力分布和隧道洞壁处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围岩采用弹塑性模型时,计算的塑性区半径和洞壁处的位移均较小,没有考虑岩体强度在塑性区的弱化,建议慎重选择;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半径和洞壁处的位移发展均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在无支护状态下弹脆性模型的抑制作用最显着;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发展的抑制作用随着支护力的增加而减小;弹塑性交界处围压,应变软化模型下软化区与残余区交界面的围压均与支护力无关,且随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王钰轲,马露,曾长女,张冲博,陈灿[3](2019)在《主应力轴连续旋转下软黏土软化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DS空心圆柱扭剪系统对原状软黏土进行大周次循环扭剪试验,分析了在主应力轴旋转条件下不同有效围压和不同循环应力比下软黏土的软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循环次数下土体的剪切应力-应变滞回曲线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土体的剪切模量减小;在相同有效围压条件下,随着循环应力比的增大,土体轴向模量和剪切模量的软化指数降低;在相同循环应力比下,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大,土体受到的侧向约束增大,轴向模量和剪切模量的软化指数减小.(本文来源于《建筑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蕊,左双英,孙志强[4](2018)在《贵阳红黏土的应力-应变软化模型及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同含水量和不同围压下的贵阳红黏土进行叁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贵阳红黏土的软化特性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贵阳红黏土破坏形态具有明显的剪切带;应力-应变曲线出现了带有驼峰的应变软化现象,固结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与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剪切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与轴向应变呈双曲线型。研究认为,土体的结构屈服应力和固结不排水试验中产生的孔隙水压力是造成贵阳红黏土软化的主要因素。根据沈珠江、张尔齐等人的软化模型,对贵阳红黏土进行拟合,求解模型参数及置信区间,为贵阳红黏土进一步的数学模型建立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蒋洪波[5](2018)在《正常和STZ诱导糖尿病大鼠食管的应力软化及其恢复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久以来,学界普遍认为由反复循环加载导致的生物软组织的应力软化(Mullins效应)是不可恢复的。但近年来针对兔逼尿肌的一项研究对该观点提出了挑战,该研究揭示了氯化钾(KCl)激发的组织收缩可以显着恢复由应力软化引起的兔逼尿肌被动硬度损失和储存能量损失,并由此提出了生物软组织“可调整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的概念。食管位于消化道的起始段,是一个具有运动能力的管状器官。由于食管的蠕动及食团的运动过程都会不断地改变食管壁的几何特征以及应力和应变在食管上的分布,因此食管的生物力学特性是决定其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虽然前人已经对食管的生物力学特性和生长、老化及疾病所致的食管生物力学特性重构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目前针对正常食管和糖尿病状态下的食管应力软化及其恢复特性的研究尚属空白。食团在吞咽过程中行经食管时,食管的蠕动和食管壁的扩张-收缩运动一方面可驱动食团的运动,另一方面也使得食管组织在反复的变形过程中趋于应力软化,而在此过程中,食管在外力刺激下产生的收缩很可能恢复了由之前的应力软化引起的食管组织的储存能量和被动硬度损失,从而起到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以维持食管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之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可导致食管的生物力学特性发生明显重构。由此亦可推测,糖尿病所致食管生物力学特性的重构很有可能对食管的应力软化及其恢复特性产生显着影响,从而引发食管的生理功能障碍。基于以上的研究现状和假设,本文的研究工作综合应用了生物力学实验、数值计算、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方法对正常大鼠和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全层食管、食管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的应力软化及其恢复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正常大鼠全层食管的应力软化及其恢复特性的研究本部分研究以大鼠全层食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来揭示大鼠全层食管的应力软化特性并验证KCl刺激引起的组织收缩是否能恢复由应力软化引起的食管被动硬度损失和储存能量损失,并探讨大鼠食管可能存在的可调整被动生物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反复充压-泄压循环加载过程中,正常大鼠全层食管组织的储存能量损失和被动硬度损失主要由各最大充压压力水平下的第1次循环加载所导致;2)由应力软化导致的大鼠全层食管的储存能量和被动硬度损失在Krebs+溶液(含有Ca~(2+))中静置后无法得到恢复,但由粘弹性软化引起的储存能量损失可以得到恢复;3)在Krebs+溶液中经KCl活化后,由应力软化引起的大鼠全层食管组织的储存能量损失和被动硬度损失均可以得到显着恢复。2.正常大鼠分层食管的应力软化及其恢复特性的研究大鼠食管是一个典型的多层组织模型。通过细致的显微操作,可以把大鼠食管分为完整的肌层和粘膜-粘膜下层并且可以保证两个分离的结构层不会发生明显的损伤。因此,基于第1部分的研究结果,本部分研究通过对正常大鼠食管进行分层操作以及对两层分层组织的同步循环加载测试,进一步探讨了大鼠食管的粘膜-粘膜下层及肌层的应力软化特性以及KCl活化过程对两层组织的应力软化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分层状态下,正常大鼠食管肌层的硬度明显小于粘膜-粘膜下层,但具有比粘膜-粘膜下层更大的迟滞回线面积;2)KCl可激发大鼠食管肌层产生高振幅的剧烈收缩以及粘膜-粘膜下层产生低振幅强直性收缩;3)正常大鼠食管粘膜-粘膜下层及肌层在KCl活化过程中的收缩特征的差异可能与平滑肌组织在这两个结构层中的含量和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相关;4)正常大鼠食管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在Krebs+溶液中经KCl活化后,由之前加载过程的应力软化引起的组织被动硬度以及储存能量损失都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3.糖尿病对大鼠食管应力软化及其恢复特性的影响研究基于第1和第2部分的研究结果,本部分研究采用生物力学实验方法,同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方法来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对大鼠全层食管、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的应力软化以及其恢复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糖尿病大鼠的全层食管、食管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在KCl刺激下产生的收缩强度显着弱于正常大鼠的食管组织;2)KCl活化过程无法恢复糖尿病大鼠的全层食管、食管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由应力软化所致的储存能量损失和被动硬度损失;3)糖尿病导致的大鼠食管组织硬度的改变主要发生在食管肌层;4)糖尿病会提高大鼠食管肌层由应力软化引起的被动硬度损失的程度,同时显着削弱KCl活化对大鼠全层食管以及食管肌层被动硬度的恢复程度;5)在糖尿病大鼠食管组织中,AGE、RAGE、TGF-β1和TGF-β1R的表达显着上调,而BDNF和TRKB的表达显着下调,这些蛋白和因子可能与糖尿病抑制大鼠食管应力软化的恢复有一定关联。本文的研究是第一例关于正常和糖尿病大鼠全层食管、食管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的应力软化特性及其恢复特性的系统研究。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正常大鼠食管组织在KCl活化作用下的可调整被动生物力学特性以及糖尿病对大鼠食管各结构层的应力软化及其恢复特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更全面地理解食管生物力学特性及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糖尿病引起的消化道功能性障碍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9-01)

门正兴,周杰,郑金辉,马亚鑫,唐越[6](2018)在《TC18钛合金热压缩过程峰值应力及动态软化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预测TC18钛合金热模锻成形过程中金属流动规律,在温度为868~908℃、应变速率为0.001~1 s-1以及最大应变为0.7条件下,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TC18钛合金进行等温等应变速率热压缩实验,得到材料在相变点附近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线性拟合方法得到TC18钛合金Arrhenius峰值应力本构模型,用于TC18钛合金热塑性变形过程中金属流动规律的宏观分析及最大载荷的预测;通过多元非线性拟合方法得到TC18钛合金加入软化因子的Fields-Backofenb本构模型,用于材料热塑性变形过程中金属流动规律的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及应变速率范围内,TC18钛合金Arrhenius峰值应力模型以及Fields-Backofen模型预测值均接近实验值。(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董卫,邵兵,闫怡飞,闫相祯[7](2018)在《高压注水井地层吸水软化效应及井筒应力状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井高压注水增产措施会导致地层吸水软化,改变地层应力状态,从而使井筒受力状态发生变化。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对岩心样品进行浸泡及压缩实验,结果表明:浸泡后的岩样弹性模型和抗压强度均发生大幅降低,证实了高压注水措施对地层的软化作用。进一步建立地层、水泥环及套管的叁重耦合有限元模型,讨论了高压注水工况下下套管及水泥环的应力状态以及套管壁厚、注水压力等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变化井筒围岩弹性模量的方式模拟井筒围岩的吸水软化作用,并分析套管、水泥环应力变化,结果显示地层软化作用下对套管及水泥环的应力增加非常明显。实验及计算结果为高压注水井井筒受力及套损的理解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赵亦婷[8](2017)在《贵阳红黏土应力—应变关系及软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黏土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域性土,大面积分布于云贵高原及其毗邻的广西中、西部等地,具有较差的物理性质却有较好的力学性质。作为贵州工程建设中涉及的主要土类,红黏土常被应用于地基基础、水利公路、边坡等工程中。虽然我国现阶段对红黏土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强度与变形方面,其研究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土类薄弱较多,在红黏土的应变软化特性及力学特性方面的研究亦显不足。论文以贵阳市恒丰中心深基坑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含水率的原状、重塑土进行室内叁轴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不固结不排水(UU)、固结不排水(CU)、固结排水(CD)试验方案下原状红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特性,分析含水率对红黏土变形及强度指标的影响,对比分析原状土和重塑土在应力应变曲线、强度及破坏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以固结不排水试验为例,引入南京水科院非线性模型拟合原状红黏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探讨软化特性,并在FLAC~(3D)软件中进行数值试验,为工程应用提供计算模型。主要内容包括:1、对红黏土进行常规物理力学试验及室内叁轴压缩试验,试验内容包括59%、41%、35.2%、31.5%含水率原状土的UU、CU、CD试验及重塑土的CU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叁种试验条件下原状红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变形特性、分析了含水率对红黏土应力应变关系、强度指标及破坏形态方面的影响。2、根据41%含水率原状红黏土和重塑红黏土固结不排水试验数据,知两种状态的土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抗剪强度、应力路径、破坏形态、孔隙水压力和固结排水量等方面有所不同,其中原状土呈应变软化特性、而重塑土呈应变硬化特征。原状土抗剪强度大于重塑土。原状土呈剪切破坏、重塑土呈鼓状破坏等。初步推测由应力历史及红黏土胶结物质的干燥不可逆性形成的结构性差异是引起两种土在强度及变形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3、引入南京水科院非线性模型,在41%含水率的原状红黏土固结不排水试验数据基础上,计算模型参数,并求出原状红黏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根据数学表达式,绘制软化模型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模型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拟合度较高,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表达贵阳原状红黏土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特性。4、建立标准圆柱状土样FLAC~(3D)数值试验模型,将南京水科院非线性模型计算出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代入FLAC~(3D)软化模型中,进行原状红黏土叁轴压缩的数值试验,数值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曲线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南京水科院非线性模型可较准确反映贵阳原状红黏土软化特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6-30)

张恒[9](2017)在《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流动应力软化及热加工参数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既具有传统方法制备的Ti_2AlNb基合金的优异物理、力学性能,又避免了铸造和铸锭方法制备过程的缩松、缩孔和加工复杂的等问题,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轻质高温结构材料。热机械加工是一种有效提高粉末冶金材料性能的方法,并且对合金进行流动应力研究在确定热加工工艺参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热加工参数又对工件的机械性能和显微组织有着巨大影响。本文针对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材料,进行了温度区间为995-1075oC、应变速率区间为0.001-1.0s-1的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流动应力特征及其软化行为。利用热加工图技术,结合对合金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的分析,研究了Ti-22Al-25Nb合金在不同热加工区间内的热加工性能,达到了优化热加工参数的目的。基于以上研究,通过有限元模拟平台的二次开发,使构建热加工图必需的重要参数在热成形过程(功率耗散效率因子和失稳参数)的分布与演变规律能够实现动态可视化表征。通过对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热模拟压缩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合金的流动应力及其软化行为。建立了包含动态再结晶(DRX)临界发生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的本构方程,并通过组织观察和统计学误差分析对模型进行了相关评估。结果表明,DRX是Ti-22Al-25Nb合金热加工过程中的主要软化机制,其变形的宏观激活能Q=410.172kJ/mol,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测量值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2,平均误差只有2.8MPa,平均相对误差为0.9%,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准确性,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该合金的高温流动和应力软化行为。通过观察Ti-22Al-25Nb合金热变形后的显微组织,并构建该合金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和Prasad准则的热加工图,分析了合金在不同参数下的可加工性。结果表明,在应变速率0.01-0.1s-1范围内,功率耗散效率η值比较大,随着温度的增加,先略减小后又恢复至最高值,此时的试样组织细小均匀。此外,高η值区域未出现失稳现象,失稳区域的η值虽然较高,但试样组织存在显微裂纹。经过综合比较,1050-1065oC/0.01-0.1s-1区域为Ti-22Al-25Nb合金的最优热加工区间。基于以上研究,通过Fortran语言编译了Abaqus有限元软件的二次开发子程序,对Ti-22Al-25Nb合金热压缩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试样压缩变形的3个典型特征区域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显微组织的对比结果吻合良好;η值在试样中的分布与3个变形特征区域相对应,且中心Ⅱ区的η值始终是3个区域的最大值集中区;整体而言,η值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失稳参数ξ的分布情况变化单一,只有在热加工参数处于加工图失稳区域时,失稳因子ξ<0的区域才会稳定存在并发展变化。(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崔涛[10](2017)在《循环载荷作用下HGM/ER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空心玻璃微珠(HGM)/环氧树脂(ER)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填充型复合材料,由于具有比重轻、比强度高、多功能性等优点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及仿生设计等领域。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HGM/ER复合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力学性能的劣化,分析了软化现象,讨论了不同因素下的软化效应。首先,制备了五种体积分数和叁种粒径范围的填充空心玻璃微珠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了弹性模量和屈服极限强度。不同体积分数和粒径范围的弹性模量、屈服极限强度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然后,设定了载荷形式并进行了应力软化实验。通过分析应力软化曲线特征发现,复合材料的应力软化分应力快速软化、稳定软化、软化几近停止等叁个阶段。不同体积分数和粒径范围下的应力软化率不同,与弹性模量大致呈反比例关系。小粒径范围填充颗粒的集聚现象、大粒径范围的补强效果以及颗粒与基体界面层的初始缺陷率等是造成应力软化规律不同的主要原因。最后,设计并执行了控制试验力幅值的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应变软化实验。典型的应变软化曲线分为应变快速软化和稳定软化两个阶段。峰值应变增大系数和应变软化率作为表征应变软化的参数,其大小均与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成反比例关系。通过比较分析峰值应变增大系数-循环次数曲线和应变软化率-循环次数曲线发现,不同体积分数和粒径范围组合下的应变增大系数和应变软化率变化规律不同,在小粒径范围且体积分数较小时和大粒径范围且体积分数较大时取较大值。(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7-05-01)

应力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中间主应力在圆形隧道围岩承载力所发挥的作用,根据统一强度理论和塑性增量的非相关性流动法则,提出了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的应变软化围岩特征曲线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由于围岩的力学模型对特征曲线的影响较大,采用3种不同力学模型——弹塑性模型、弹脆性模型和应变软化模型,分别研究了中间主应力和支护力对圆形隧道围岩塑性区半径,应力分布和隧道洞壁处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围岩采用弹塑性模型时,计算的塑性区半径和洞壁处的位移均较小,没有考虑岩体强度在塑性区的弱化,建议慎重选择;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半径和洞壁处的位移发展均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在无支护状态下弹脆性模型的抑制作用最显着;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发展的抑制作用随着支护力的增加而减小;弹塑性交界处围压,应变软化模型下软化区与残余区交界面的围压均与支护力无关,且随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的增加而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力软化论文参考文献

[1].聂军委.考虑围岩应力释放及软化特征的圆形隧道弹塑性位移解[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王凤云,钱德玲.考虑中间主应力和软化的圆形隧道围岩弹塑性分析[J].煤炭学报.2018

[3].王钰轲,马露,曾长女,张冲博,陈灿.主应力轴连续旋转下软黏土软化特性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9

[4].赵蕊,左双英,孙志强.贵阳红黏土的应力-应变软化模型及参数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8

[5].蒋洪波.正常和STZ诱导糖尿病大鼠食管的应力软化及其恢复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8

[6].门正兴,周杰,郑金辉,马亚鑫,唐越.TC18钛合金热压缩过程峰值应力及动态软化本构模型[J].锻压技术.2018

[7].董卫,邵兵,闫怡飞,闫相祯.高压注水井地层吸水软化效应及井筒应力状态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8].赵亦婷.贵阳红黏土应力—应变关系及软化特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7

[9].张恒.粉末冶金Ti-22Al-25Nb合金流动应力软化及热加工参数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10].崔涛.循环载荷作用下HGM/ER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软化[D].燕山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有限元计算结果含水率与单轴抗压强度的关系速率突变法的负荷施加过程图接触面本构的理想模型不同频率下软化指数发展直接剪切仪②试验结果及分析

标签:;  ;  ;  ;  ;  ;  ;  

应力软化论文_聂军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