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实主义理论论文_吴怀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现实主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现实主义,小说,理论,国际,文学,美国,变量。

新现实主义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吴怀中[1](2019)在《美国学界对日本安全政策的理论研究——兼论沃尔兹的新现实主义预言是否终将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后,尤其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其国家安全政策成为国际关系学界的经典研究命题之一,也是相关论争的重要案例和现实焦点。典型现象就是建构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之间展开的解释"日本之谜"的"20年论争"。"日本之谜"是冷战后由建构主义者针对"沃尔兹预言"即日本强大后理应成为典型军事大国的论断而提出并加以驳论的议题,现实主义者当初处于守势。但时移事异,趋势变为建构主义的势力范围愈显逼仄,其解释力在21世纪的新事态面前渐失优势,而现实主义则逐步扩大了对日本安全政策的话语权重,对建构主义展开了"否定之否定"的理论竞争。与此相关,由于现实主义理论的逻辑较有力地解释日本最重要的安全政策及实践场域,自由制度主义似只能解释日本的"非核心"与"外围"政策,这种理论研究范式与路径的演化,使人联想肯尼斯·沃尔兹的"论断"是否在长线上终将预言日本的战略走向?当然,国际关系理论的高度简约性决定了一种理论往往只解释国际关系的某一方面,"后叁大理论"时代亟须对日本安全政策进行更多元复合、折中主义的理论探析。这对中国学界从理论上探究、完善对日本安全政策的解释并以此指导战略预测提出了新使命。(本文来源于《日本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苗雨时[2](2018)在《创构“新现实主义”理论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杨立元先生的《新现实主义小说论》近日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对当今文学发展极为适时的、颇具创见的学术着作。新现实主义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或者说是一种文学潮流。它此前并无理论的张扬,然而在多样文学的繁杂的角(本文来源于《唐山劳动日报》期刊2018-05-24)

张连营[3](2018)在《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深化与延展——评杨立元教授新着《新现实主义小说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杨立元教授的新着《新现实主义小说论》以创造性学术姿态和更为宏阔的批评视野,解读了世纪之交现实主义小说的最新景观,其深邃的理论探索和精辟独到的见解,使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得以深化与延展,也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后续书写提供了可贵的参照。《新现实主义小说论》最显着特色是有意识地规避纯粹抽象思辨和坐而论道式学理诠释思维方式,摒弃依靠突发奇想和借助语词化妆表演以(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8年05期)

侯立[4](2017)在《争论中的国际机制理论——新现实主义的分析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关系学界对于国际机制的定义、作用和观察指标存有很大的分歧。通过运用新现实主义理论路径,着重分析国际机制中的权力因素,将其视为在一定时期内发挥独立作用的干预变量,另外,在观察国际机制具体案例时应当考虑国家权力的作用。只有明确这几点界定才能把握国际机制的理论核心,推动国际机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徐崇利[5](2016)在《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现实主义秉承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传统,基本上否认国际法之于世界政治的独立性,认为国际法只是国际权力结构的附属品,其对国家行为的制约作用也是边缘性的。在该学派中,进攻性现实主义给国际法提供的空间比之防御性现实主义要更小。在有限的空间内,新现实主义也发展出了有关国际制度和国际法的理论,其中,霸权稳定论、防御性地位论和工具性权力论是新现实主义学派有关国际制度和国际法的叁种具体理论。应言之,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法批判以及在有限范围内和有限程度上承认国际法作用形成的理论,对挖掘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跨学科研究原理,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期刊2016年00期)

苗雨时[6](2016)在《创构新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话语——评杨立元《世纪之交语境中的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杨立元先生由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的理论专着《世纪之交语境中的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是一部对当今文学发展极为适时的、颇具创见的学术成果。以刘醒龙和河北"叁驾马车"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小说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它此前并无理论的张扬,然而在多样文学的繁杂的角逐中,却于不经意间悄然崛起,并迅速地填充了人们的某种审美需求,拓展出一片崭新的文学空间。这些作家们,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当(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6年03期)

高杨予兮[7](2015)在《美国与亚太盟国的太空合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为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确保其太空优势、实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太空军事网络布局、制衡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中国,与亚太盟友开展了一系列太空国际合作。然而,奥巴马政府的太空战略虽然看似较小布什政府时期更为温和,其根本目的仍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美国的太空霸权,与盟友的太空合作正是美国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与过往太空合作基本局限于民用层面不同,此次美国与亚太盟友的太空合作更多聚焦于太空军事利用。在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牵引下,美国不断整合亚太盟友的太空军事力量,在全球定位、太空监视和导弹防御系统叁个主要方面加强与盟友的合作,力图在节约美国太空军备资金的同时拓展美国的太空军备力量,在亚太地区形成美国领头、盟友跟随的雁阵型太空合作模式。这样的太空合作实际上构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太空军事联盟,而这种具有强烈霸权色彩的联盟行为不仅不会促进太空的和平利用,反而更加刺激了亚太国家在太空领域开展军备竞赛,加剧了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不利于地区内太空合作机制的产生和国际太空合作的良性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摆脱美国的太空制衡,通过倡导和平有序的太空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促进地区和平与共同繁荣。本研究首先从对新现实主义联盟理论的梳理出发,将联盟理论划分为联盟的原因、联盟的模式、联盟的维系、联盟的困境四大部分,分析联盟理论与美国当前和亚太盟国进行太空合作行为的契合性。通过联盟的原因这一理论视角揭示美国谋求太空霸权和维护全球霸主地位的战略意图。继而总结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引下的美国太空联盟模式,研究当前美国领头、盟友跟随的雁阵型太空合作模式的性质、布局和运用。然后通过列举美国与亚太盟国太空合作的主要措施,从全球卫星通信导航系统、情报监视侦察共享体系和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叁个方面探讨美国对其亚太太空联盟的维系。最后从联盟的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境两个层次分析美国与亚太盟国的太空合作给太空安全和地区局势带来的后果,揭露其引发太空军备竞赛、激化地缘紧张局势、挤压中国太空合作空间的真实面目。在文章的结尾,本研究根据对美国太空合作行为的全面把握,针对美国太空联盟的主要目的和不良影响,建议中国应当努力突破美国的太空围堵,将“一带一路”战略融入太空发展,同亚太国家一道开拓“天基丝路”,在促进国际太空透明与信任机制建设的同时提高我国太空威慑实力,维护我国的太空安全和国家利益。(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12-01)

宋东泽[8](2015)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冲突与合作——用新现实主义理论分析当前国际体系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和二战以后霸权两级之一苏联的解体,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陷入了解释力不足的困境,这使得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处于主流地位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争论仍在继续;以其独特之处周旋于两种理论之间的建构主义也成为一个日益壮大的新流派。因此,当前国际关系领域形成了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叁足鼎立的局面。其中,新现实主义作为对国际关系理论中最古老、影响最大的现实主义的"科学的修正和补救",无疑对当前国际体系的变革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将利用新现实主义理论分析当前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5年31期)

刘常喜,王家榜[9](2013)在《新现实主义理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现实主义的基本前提假设是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状态的,认为国际体系是由不同的独立国家组成,主权是物质先验存在的,即没有一个像国内的那样存在中央权威机构(利维坦)凌驾于国家之上来领导国际社会。因此,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国际社会就是一种"霍布斯式"的自然状态,即"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1]。任何大国都认为所有其它大国是潜在的敌人而不是朋友,各自的预防又为其它大国误解为是增加军事力量谋求更多权力,这样的相互猜疑与误解循环往复造成国家永远走不出"安全困境"。在新现实主义的眼里,中国的和平崛起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国际体系是不是像新现实主义所描述的这样,我们将通过结构、单元、单元之间的互动和权力竞争的分析思路论证"和平崛起"是可能的和现实的。(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3年12期)

熊谦[10](2013)在《新现实主义国际合作理论视角下的当前国际体系的变化与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现实主义是在新的国际背景下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修正和补充,国际合作理论是其中重要的理论发展之一。新现实主义内部有着不同的国际合作观,但它们之中也存在着共通性。本文将国际合作分为全球性合作,发达国家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以及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利用新现实主义国际合作理论及其共通性来分析国际合作在冷战后与2008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变化,并进行前景展望。(本文来源于《重庆与世界(学术版)》期刊2013年07期)

新现实主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杨立元先生的《新现实主义小说论》近日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对当今文学发展极为适时的、颇具创见的学术着作。新现实主义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或者说是一种文学潮流。它此前并无理论的张扬,然而在多样文学的繁杂的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现实主义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吴怀中.美国学界对日本安全政策的理论研究——兼论沃尔兹的新现实主义预言是否终将实现?[J].日本学刊.2019

[2].苗雨时.创构“新现实主义”理论话语[N].唐山劳动日报.2018

[3].张连营.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深化与延展——评杨立元教授新着《新现实主义小说论》[J].唐山文学.2018

[4].侯立.争论中的国际机制理论——新现实主义的分析路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

[5].徐崇利.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原理[J].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016

[6].苗雨时.创构新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话语——评杨立元《世纪之交语境中的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J].唐山文学.2016

[7].高杨予兮.美国与亚太盟国的太空合作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

[8].宋东泽.无政府状态下的冲突与合作——用新现实主义理论分析当前国际体系的变化[J].法制与社会.2015

[9].刘常喜,王家榜.新现实主义理论与中国“和平崛起”[J].社科纵横.2013

[10].熊谦.新现实主义国际合作理论视角下的当前国际体系的变化与前景[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

论文知识图

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2006年度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科研课题2006年度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科研课题2006年度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科研课题2006年度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附录2000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

标签:;  ;  ;  ;  ;  ;  ;  

新现实主义理论论文_吴怀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