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央文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管官告院,元丰改制,官员,监都进奏院
中央文官论文文献综述
俞任飞[1](2017)在《南宋中央文官储才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王朝下,官僚制度是国家进行日常统治的重要工具。为保障官僚制度的高效,国家设立了一整套复杂的行政机制。储才制度作为其中一项,目的在于考察与选拔贤能才俊,进而促进官僚队伍的新陈代谢,在整个官僚体制中占有重要意义。历代官僚制度以宋最为复杂,而储才制度在史料中又较为零碎,因此对宋代储才制度的认识一直较为模糊。以往宋代官制研究,存在着重高官轻基层、重北宋轻南宋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南宋中央基层文官储才制度为对象,借助史料爬梳南宋中央储才制度的机构沿革、设置,储才官员的选任、升迁等方面,着重分析储才制度变迁后的政治意图及其影响。全文共分五部分展开:第一章讨论南宋储才制度的渊源,主要侧重馆阁储才制度。北宋承袭前制,以馆阁等秘书机构为储才场所,注重考察官员的文学才能。仁宗朝后,磨勘原则引入馆阁制度,使原本作为差遣的馆职开始具有贴职性质。元丰改制拆分了馆阁的职事与品位功能,其储才意义开始退却。其后哲宗、徽宗虽屡次改革馆阁制度,但成效不大,馆阁官无可避免的走向衰落。第二章讨论南宋储才制度发展的背景。北宋末期,随循资原则的渗透,与馆职选拔标准的过时,馆阁逐渐走向边缘化。南宋政权新立,馆阁制度无法满足政府吸引人才的要求,为笼络士人,稳固政权,宋廷以基层文官为核心,重新构建了六院四辖,六部监门、架阁等新的中央储才场所。第叁章讨论六院四辖的储才功能。六院四辖是中央九寺五监下的事务部门,其中多数为理财机构。基于部门性质,院辖官的选任强调官员的基层经历,重视官员的政务能力。院辖官在迁转上,以郎官、知州等中央、地方中坚官员为主,并逐渐形成了六院四辖——察官——卿监——侍从的升迁模式,以期进一步提升官员的行政水平。南宋后期,院辖官的地位逐渐下降,尤其是四辖官,受任期与士风影响,逐渐沦为六院的储备官,储才功能大大减弱。第四章讨论六部监门、架阁的储才功能。六部监门与六部架阁库是南宋新设立的,直属尚书省的职事部门。监门与架阁在储才上互为补充,各司其职。选任方面,监门官以京朝官为主,架阁官则取自幕职选人,监门高于架阁,体现了两者储才对象上的等级性。职能方面,架阁官以文档管理工作为主,职闲事轻;监门官则掌六部出入管理之责,事务繁杂,往往疲于奔波。因此在迁转上,架阁官很快后来居上,高官屡出。监门与架阁的区别反映了南宋储才制度文——吏参用的双轨并行机制。第五章讨论储才制度的衰落。南宋后期,储才体系遭到破坏,储才官调任频繁,迁转放缓,地位远不如前。储才制度的失败原因有二。一方面,堂除作为储才职位的差除手段,受权相擅政影响,越来越成为了宰辅滥授私恩的手段,丧失了破格拔才,增重职选的本意。另一方面,官阙矛盾激化下,循资原则不断侵蚀储才制度,致使其实际职事功能渐趋丧失,官员无以施展才干,最终表现为储才职务的品位化。(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0)
李军[2](2013)在《名实错位 认知欠缺——《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之学理批评与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是一部由学位论文出版的专着。该书研究制度对文学的影响,虽然颇受奖掖,但实际是部名与实错位、认知有欠缺的产物。论题之"文官制度"作为学术术语,指的是官员仕途管理的人事制度;但全书所写之制度,实为决定政务机关职能的机构制度。从题目与内容的错位可知专着作者对"文官制度"的认知存在重大欠缺,有贪大求异之心而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与把握,对既有成果也缺乏深入思辨。该专着的出现为交叉研究留下了值得警醒的经验与教训。(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3年11期)
彭世亮[3](2011)在《前秦中央文官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族政权,在十六国时期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前辈学者很少有对十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官制进行系统研究,少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军事制度方面,鲜有对中央文官的研究。本文分四章对前秦的中央文官制度进行研究,对前秦的诸公、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人员构成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与曹魏和西晋时期的相关官员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参考近代人的理论成果,详细的考述了前秦时期诸公、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职掌,指出前秦中央文官制度是对魏晋制度的继承,并有所变化发展。全文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新的观点:第一,前秦初期的宰相机构仍是诸公,到苻坚时尚书省才成为宰辅机构;第二,前秦的中书省虽然职权较重,但不能认为前秦政归中书;第叁,前秦的门下省在魏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有了参与谋议和谏诤的权力。说明了前秦中央文官制度是沿袭魏晋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有变化发展,且影响了北魏的中央文官制度建设。(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1-04-20)
叶晔[4](2009)在《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论文的首要目的,是还原馆阁制度及其文化内涵下的中央士大夫文学,修正文学史上相对传统、保守、体现权力意志的僵化形象。避免文学主流被文学史叙述边缘化,还原其应有的文学地位;避免作家作品被文学史概念模式化,强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文学元素的流动,进而挖掘其多维度的文学意义。第一章重点论述明代翰林院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考察国家如何通过翰林院的职掌,来有效地掌控中央文学权力。首先,介绍翰林院作为中央文化机构的诸多职能,强调政治空间中的应用型文学,从而将文学纳入政府体制的范畴。主要表现为规范诏诰表笺的格式,推进行政公文改革;借经筵、顾问二事,塑造帝王的文学观念,引导帝王的文学旨趣;主持两京乡试及会试,矫正中央科场文风,形成由上及下的普泛影响;通过《元史》、《实录》的编纂,掌握历史话语权,明确官方文学态度,为作家的文学行为定论。其次,介绍翰林官员作为文学侍从的诸多职掌,探讨政治空间中应制型文学的泛文化功用。根据创作主动性的差异,分应制、进呈两大类型,论述各自的功能、心态及历时发展变化;根据制度背景的差异,分朝贡献纳、祥瑞呈报、节候赐观、扈从游幸、礼制仪用、启导规诫六种类型,详细考察各类主题的创作情况和文化意义,以及非馆阁文人对这一非职掌范围内的文学形态的态度。最后,介绍翰林院的文风导向功能,突出馆阁内部诗文体式的“正”与“变”,强调“台阁体”、“馆阁体”、“翰林体”叁者的细微区别,介绍万历以后翰林官员发起的“文归馆阁”运动。又以馆阁博洽学风为例,挖掘其丰富内涵,探讨馆阁、山林两种不同源的学术风气是如何互动的。第二章重点论述明代庶吉士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考察国家如何通过庶吉士的培养,在翰林院基层建立一套官方文学标准。首先,介绍庶吉士馆选制度,挖掘其中潜在的文学元素及影响。作为政治家与文学家共有的荣耀之路,新科进士对馆选一事趋之若鹜,体现出强烈的翰林情结。由此产生馆阁认同感,而对非正统出身的“野翰林”和贬外自放的“谪翰林”持明显的文学非我态度。其次,明代庶吉士教习先后以《文章正宗》、《唐音》、《唐诗正声》为范本,对馆阁文章学、诗学传统的巩固和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教习权力掌控者的阁师与馆师,也从士大夫修养、知识结构、泛文学、纯文学四个层面对当科庶吉士进行导正,其个人作用不容忽视。最后,庶吉士教习过程中的阁试和馆课,专习古文辞、唐诗,与科举制度的八股文体系迥然有异。通过不同文章体类的学习,为官方文学作文体功能上的区分和定位;通过不同诗歌套式的学习,从帝王、政治、文学叁个层面依次规范,以确立标准化的官方文学思想及风格。而在馆阁之外,整个社会对庶吉士馆课的真实看法,以及它是否存在文学史价值,也有必然作一考察。第叁章以同馆、同曹、同年、同乡为四条主线,以线代面,考察明代叁百年来京城的士大夫诗文集会活动,提出明代馆阁、郎署、山林叁层文学结构的理论。首先,对明代馆阁雅集的发生场景作政治空间、公共空间、私人空间上的区别,并根据制度背景分为斋宿唱和、宿直唱和、院闱唱和、史馆唱和、到任赋诗、例赠赋诗、节会唱和、赏花题咏、瀛洲雅会九种类型,透过京城诗会的大环境变化,来看明代馆阁作家的身份转化与文柄旁落。其次,考察明代郎署机构的文学发生环境,勾勒出成化以后逐步形成的刑部文学传统。以两京郎署诗会的发展为线索,描绘出一个文学权力不断分化、文学重心阶段性下落的动态过程。借郎署诗会的去馆阁化,表现馆阁与郎署的互动,借南曹诗会的去政治化,表现郎署与城市、山林的互动。然后,考察明代京师同年会的制度背景,勾勒出明代同年会的举办流程,再现当时官员们的宴会唱和场景,在此基础上,探讨作家之间的同年身份对明代文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分别介绍同乡会的常态模式和特殊模式,并以安福、苏州两个京城同乡会为个案,展现地域文学对中央士大夫文学的上行冲击,再结合馆阁及地方上的耆老会传统,反映中央士大夫文学对地域文学的下行渗透。第四章选取辞赋、四六文、箴体、连珠、乐章体词曲五种纯文学的文体样式,考察它们在明代馆阁背景下的历时发展趋势。既在“政”、“道”思维模式下固守儒家文学本位,又展现出多方面的功能创新特征。首先,以明代馆阁赋为例,探究政治空间中士大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书写,与一般公共空间、私人空间的不同,特别是“文以载道”的观念,如何以馆阁文体为中介,建构起多层次的官方文学秩序。其次,馆阁应用文学、应制文学的兴衰,对明代四六文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馆阁四六曾因明初公文改革的去骈策略而销声匿迹,又因嘉靖年间的青词风气而率先崛起,进而通过对其它文体的侵蚀,逐步向社会下层及私人空间拓展。然后,以箴体、连珠二种规诫类文体为个案,考察馆阁文体中传统规谏功能的本位固守及变异,以及在非馆阁思维影响下所产生的功能突破及私人化倾向。最后,从礼乐制度切入,结合礼部、翰林院等中央文化机构的职掌,考察明代各类官方礼仪中乐章、乐歌的创作及文体变化,重现乐章这一被忽略的文学样式在明代的发展历程,进而探讨其对宋元以来兴起的词、曲等俗文学文体的借鉴与改造意义。(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04-15)
刘晓东[5](2008)在《王府文官与明初中央集权》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府文官制度的设立与完善,是朱元璋等明初诸帝,在实行"分封建国"的政治背景下,力图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藩王控制的一项重要举措。朱元璋通过对王府文官的倚重、保障其政治前途等一系列措施,在加强对王府文官有效控制的同时,也极大促动了王府文官"忠君"大于"事王"的基本政治取向的形成,并在靖难之变中较为突出地展现出来。不过,由于明初藩王势力的相对过大,使王府文官系统对藩王的约束还主要停留于规谏层面,而未能形成更为完善的制衡与制约机制,因而也就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藩王势力对皇权的挑战。(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5期)
姚春海[6](2007)在《论日本近代中央文官制度(1885—1924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日本近代中央文官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的是日本近代文官制度产生,发展,以及中央文官制度本身的各项制度。文官制度内容包括文官任用制度,文官管理制度,文官考试制度,文官组织机构等。本文试图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日本近代中央文官制度进行分析论述,力求做到对近代日本中央文官制度有一个整体而全面的把握。本文认为日本文官制度产生于日本近代,是在一定的政治、思想前提下,向西方引进文官制度而形成的。建立起来的文官制度从各项内容来看,完全具备西方资产阶级性质的近代文官制度,但作为天皇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其日本独特的一面。(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4-20)
陶六一[7](1994)在《贞观时期中央文官制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贞观时期中央文官制度初探陶六一唐承隋制。贞观时期,唐太宗在隋制的基础上,对中央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使我国封建制国家的中央文官制度达到了成熟阶段,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文官制度,而且还具备了近代国家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很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本文...(本文来源于《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4年03期)
中央文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是一部由学位论文出版的专着。该书研究制度对文学的影响,虽然颇受奖掖,但实际是部名与实错位、认知有欠缺的产物。论题之"文官制度"作为学术术语,指的是官员仕途管理的人事制度;但全书所写之制度,实为决定政务机关职能的机构制度。从题目与内容的错位可知专着作者对"文官制度"的认知存在重大欠缺,有贪大求异之心而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与把握,对既有成果也缺乏深入思辨。该专着的出现为交叉研究留下了值得警醒的经验与教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央文官论文参考文献
[1].俞任飞.南宋中央文官储才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李军.名实错位认知欠缺——《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之学理批评与辨析[J].学术界.2013
[3].彭世亮.前秦中央文官制度研究[D].鲁东大学.2011
[4].叶晔.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9
[5].刘晓东.王府文官与明初中央集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6].姚春海.论日本近代中央文官制度(1885—1924年)[D].吉林大学.2007
[7].陶六一.贞观时期中央文官制度初探[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