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熟软化论文_李伟明,陈晶晶,段雅婕,胡会刚,庞振才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熟软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果实,水杨酸,甜瓜,猕猴桃,淀粉,京白梨,番荔枝。

后熟软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明,陈晶晶,段雅婕,胡会刚,庞振才[1](2018)在《番荔枝果实后熟过程多糖代谢与果实软化和采后裂果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AP番荔枝正造果后熟过程中多糖代谢与果实软化和采后开裂的关系,本研究以AP番荔枝正造果为试材,用乙烯利、1-MCP、高锰酸钾处理采后果实,测定淀粉、可溶性糖、蔗糖等糖类含量以及果皮和果肉中果胶含量和细胞壁代谢相关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分析果实多糖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抑制了原果胶的合成,促进了原果胶向可溶性果胶的转化,提高了果皮中PG、Cx和PME活性,造成果皮开裂;同时乙烯利促进果肉中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并加速果肉中原果胶的降解,提高果肉中PG和Cx活性,加快果肉的软化和开裂。而1-MCP和高锰酸钾一定程度上延缓果实软化和开裂,其中1-MCP的作用略大于高锰酸钾。番荔枝后熟过程中果皮中原果胶同时存在合成和降解。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果皮开裂相关性最高的是原果胶含量,其次是果皮中的PG、Cx和PME活性;而与果肉软化和开裂相关的主要是淀粉、原果胶含量,果肉中的PG、Cx活性。其中PG和Cx既参与果实软化,又参与果实开裂;而PME参与果皮开裂。(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匡盛[2](2017)在《果胶降解相关PG/GAL与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后猕猴桃果实硬度呈下降趋势。猕猴桃果实采后软化既是必要的步骤,以达到可食程度;同时,过度的/快速的软化,则不利于采后贮藏。因此,果实软化始终是猕猴桃采后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前期已有大量论文报道了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过程的生理变化及相关基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美味猕猴桃'海沃德'(Actinidia deliciosa 'Hayward','HWD')和中华称猴桃'红阳'(Actinidia chinensis 'Hongyang','HY')为材料,以果实软化过程果胶降解为主要关注对象,利用乙烯(ETH)以及1-甲基环丙稀(1-MCP)处理,分析果实软化过程不同类型果胶等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果胶降解相关的两个重要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活性及其变化规律;基于猕猴桃基因组数据库,分离了 PG和β-Gal编码基因,分析了它们的表达情况,并鉴别了参与猕猴桃果胶降解的重要候选成员;利用酵母单杂交筛库体系和烟草双荧光素酶体系,初步探究重要候选成员之一 AdPG1的转录调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后熟软化过程猕猴桃果实细胞壁多糖组分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果胶的变化规律,发现两种猕猴桃果实中水溶性果胶(WSP)含量逐渐上升,而离子型果胶(ISP)和共价结合型果胶(CBP)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同时,细胞壁物质含量、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ETH和1-MCP处理可分别加速和减缓上述过程,与果实软化显着相关。2.PG和β-Gal的活性分析。两个品种中,随着果实的软化,PG和β-Gal活性均呈上升趋势,ETH处理可显着诱导PG和β-Gal活性,而1-MCP处理显着抑制了 PG和β-Gal活性。结果表明,PG和β-Gal与果胶降解和果实软化显着相关。3.PG和β-Gal编码基因分离与表达分析。基于'红阳'基因组数据库和RNA-seq,分离得到13个PG新基因,分别命名为AdPG1-13,聚类分析发现AdPG1和已报道的CkPGC同源性较高;获得了 9个β-Gal基因,分别命名为AdGal1-9,其中AdGal3全长序列包含了前期报道的β-Gal片段序列。通过表达分析,获得了与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密切相关的PG和Gal成员。CkPGC和AdPG1受ETH诱导('HWD'和'HY'果实),且受1-MCP抑制('HWD'),它们的基因表达与酶活性的相关系数(R2)在'HWD'达到0.861和0.813,在'HY'中为0.738和0.863。而其他PG成员不仅有酶活性变化的相关性较小,且绝对表达量也较低。与PG基因不同,β-Gal基因在两个品种中表达不尽相同。'HWD'中AdGal1、2、5,8与果实软化密切相关,既受ETH上调且受1-MCP下调。综合绝对表达量和相关系数,上述基因中AdGal1可能是影响β-Gal活性和'HWD'果实软化的最重要候选β-Gal基因。与'HWD'不同,'HY'果实中AdGal1虽受ETH上调,但其表达与酶活性的相关系数(R2)仅为0.418。通过上述分析,CkPGC、AdPG1和AdGal1是参与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的重要候选基因,但不同成员在不同品种中可能存在差异。4.利用酵母单杂筛库,初步分析了参与调控AdPG1的转录因子。利用AdPG1的启动子序列进行酵母单杂筛库实验,获得3个转录因子:AdBPC1,AdBPC2,AdBPC3。酵母单杂单一验证表明AdBPC2和AdBPC3可结合AdPG1启动子。利用双荧光素酶体系发现,AdBPC2和AdBPC3对AdPG1的启动子具有抑制效应。上述结果表明,转录因子可能参与了软化相关基因调控,但具体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系统分析。(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3-01)

吴芳[3](2016)在《1-MCP和SA处理对杏果实后熟软化的影响及PG和PM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新疆特有“赛买提”品种杏果实为原料进行试验,研究外源物质1-甲基环丙烯(1-MCP)和水杨酸(SA)处理对采摘后的杏果在后熟软化期间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情况,主要包括低温贮藏品质、常温货架期品质、低温贮藏期细胞壁相关物质代谢情况,并对软化关键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水平的研究,初步探索PG和PME基因在杏果实软化中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调节控制机理。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温贮藏时期,1-甲基环丙烯(1-MCP)和水杨酸(SA)处理均能有效保持杏果采摘后的品质,减缓其软化程度的加深。与对照组(CK)相比较,1-甲基环丙烯(1-MCP)和水杨酸(SA)处理的杏果品质指标,包括失重率、SSC、细胞膜的渗透率都较低,其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同时,减缓叶绿素和TA的下降程度,杏果的硬度得到较好维持,其中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杏果实的试验结果要优于水杨酸(SA)。(2)同对照组未处理的杏果相比,低温贮藏期,1-甲基环丙烯(1-MCP)和水杨酸(SA)处理能有效延迟PG、PME、β-葡萄糖苷酶活力值的上升和Cx活力值的下降,显着地控制杏果原果胶(PP)的下降速率以及杏果可溶性果胶(SP)的升高趋势,具有积极的抑制杏果软化、延缓其成熟衰老的作用。(3)在杏果冷藏后的货架期间,1-甲基环丙烯(1-MCP)和水杨酸(SA)均可不同程度延迟货架期杏果相关指标的升高,包括失重率、细胞膜渗透性、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延缓杏果的硬度、TA、叶绿素的下降,提高“赛买提”杏果的商品率,且1-MCP处理效果优于SA,但是对“赛买提”杏果的SSC含量影响不显着。(4)以“赛买提”杏果作为试验材料,克隆到一个序列全长为1182 bp的基因PaPG1(Genbank数据库的登录号为:KR153990)和一个序列全长为1114 bp的基因PaPME1(Genbank数据库的登录号为:KR153991)。(5)通过QRT-PCR定量检测技术发现,1-甲基环丙烯(1-MCP)和水杨酸(SA)处理后的杏果PaPG1、PaPME1基因表达量均低于CK,说明1-MCP和SA均可以较好抑制PG和PME两个基因表达量的上调,而且1-MCP处理效果优于SA。(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齐秀东,魏建梅,赵美微,彭红丽,张海娥[4](2015)在《‘京白梨’果实后熟软化与糖、淀粉代谢及其基因表达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糖和淀粉代谢及其基因表达与京白梨果实软化的关系,为果实贮藏保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京白梨’果实为试材,经低温和1-MCP处理,测定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硬度、呼吸速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并对其关键酶基因(AM、SPS、SS和AI)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采后‘京白梨’果实淀粉快速降解,与硬度下降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低温和1-MCP处理极显着抑制了淀粉含量的下降,降低了其与硬度间的相关水平。同时,淀粉酶(AM)活性快速增加,与硬度和淀粉含量变化极显着相关,且AM的表达量也迅速积累,淀粉酶活性和AM表达量的增加均显着受到低温和1-MCP处理的抑制。常温下,可溶性糖中唯有葡萄糖含量显着下降,果糖和蔗糖含量则有所增加,低温和1-MCP处理则显着抑制了葡萄糖含量的下降以及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增加。蔗糖代谢酶中仅酸性转化酶(AI)活性与果实软化显着相关,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的增加时期主要表现在呼吸跃变后期,滞后于AM。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与硬度变化相关性不显着,但随果实软化均表现较高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与蔗糖和果糖间相关性显着,受到低温和1-MCP处理的显着调节。【结论】淀粉降解与‘京白梨’果实软化的关系较为密切,AM是果实软化初期的重要酶;蔗糖代谢参与了‘京白梨’果实后熟软化,AI主要作用于果实后熟软化的后期阶段,SPS和SS能通过调控可溶性糖分的组成和含量来参与果实软化的生理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3期)

程曦[5](2015)在《振动胁迫对杏果实采后后熟软化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通过模拟汽车运输过程中杏果实的振动胁迫情况,研究不同振动时间和不同包装方式对杏果实运输品质、贮藏品质、后熟软化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了振动胁迫和包装方式对杏果实采后后熟软化的影响,为减轻杏果振动损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模拟常温下汽车振动运输过程,以不振动果实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运输过程中振动胁迫显着加快杏果实呼吸速率、膜透性、乙烯生成量、可溶性固形物和丙二醛含量上升,会使叶绿素、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显着下降。受振杏果实网套包装较无网套包装呼吸速率、丙二醛含量、膜透性、乙烯生成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缓慢,而叶绿素、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则明显较后者高。说明振动胁迫会加速运输过程中杏果实品质劣变,而网套包装能有效减轻运输过程中振动胁迫对杏果实品质的不良影响,能较好地保持杏果实品质。(2)模拟4℃低温下汽车运输过程,分别振动12 h、24 h、48 h杏果实在4℃低温下贮藏,以不振动果实作为对照,定期测定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振动胁迫会显着加速杏果实膜透性、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可溶性果胶含量和PG、Cx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的上升,会使杏果实叶绿素、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含量、硬度和发病率显着下降,同时加快杏果实原果胶、纤维素的降解和呼吸速率、乙烯生成量的变化。受振杏果实网套包装较无网套包装膜透性、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可溶性果胶含量、呼吸速率、乙烯生成量、PG、Cx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以及原果胶、纤维素的降解速度上升缓慢,而叶绿素、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含量、硬度和发病率则明显较后者高。说明振动胁迫会加速贮藏过程中杏果实品质劣变和软化进程,而经过振动后的杏果在贮藏过程中网套包装比无网套包装更能显着减缓果实品质劣变和后熟软化进程。(3)模拟4℃低温下汽车运输过程,分别振动24 h、48 h杏果实在4℃低温下贮藏,以不振动果实作为对照,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杏果实贮藏初期、贮藏中期和贮藏后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贮藏初期,杏果实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细胞核等细胞器结构完整,细胞质膜完好,没有破裂现象的发生。从贮藏中期杏果实细胞超微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出现细胞变形及细胞器解体,细胞间隙大,细胞内含物减少,空腔化等现象。说明振动胁迫加快了杏果实细胞的损伤,而振动后的杏果在贮藏过程中网套包装能较无网套包装更好地维持细胞超微结构的完整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敬媛媛,李娜,王英,朱璇[6](2015)在《采前水杨酸处理对甜瓜果实后熟软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采前水杨酸处理延缓采后甜瓜果实后熟软化的机理。方法以"金甜蜜"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1.0 mmol/L的水杨酸溶液分别在甜瓜幼果期(花后2周)、膨大期(花后3周)、网纹形成期(花后4周)及采收前48 h等4个生长期进行喷施处理。甜瓜采摘后在低温下(温度为(7±1)℃,相对湿度为85%)贮藏,定期测定果实硬度、纤维素含量、原果胶含量、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结果采前进行水杨酸(1.0 mmol/L)处理可以有效抑制甜瓜在贮藏过程中硬度和原果胶含量的下降,减缓可溶性果胶含量的上升,抑制PG、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有效延缓甜瓜果实的后熟软化。结论水杨酸处理可通过抑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PG等酶的活性有效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延缓甜瓜果实的后熟软化。(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5年09期)

张瑞明[7](2014)在《桃果实后熟软化机理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桃果实的成熟软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发育过程,其间经历了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包括细胞壁的降解、乙烯的释放以及其他的代谢变化。对桃果实成熟软化方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与桃果实成熟软化过程相关的细胞壁酶以及乙烯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的作用,并对软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综合表明,果实的成熟软化过程受多种基因调控作用的影响。对果实成熟软化机理的探讨可为果实的贮藏及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3期)

李红卫,韩涛,晋彭辉,陈璧州[8](2014)在《冬枣后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多糖降解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冬枣采后成熟过程中,果实硬度、呼吸强度、细胞壁物质和不同细胞壁多糖组分的单糖含量的变化。在不同的贮藏阶段(0 d和60 d)提取果实的细胞壁物质和8种细胞壁多糖组分,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部分细胞壁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实硬度缓慢下降,呼吸强度逐渐升高。后熟过程中果肉细胞壁多糖组分量减少,贮藏前、后Na2CO3-1、CDTA-1和KOH-1溶性多糖量的减少率均呈显着差异(P<0.01),其中Na2CO3-1和CDTA-1溶性果胶细胞壁多糖减少尤为显着,表明冬枣果肉软化与CDTA和Na2CO3溶性多糖组分的降解密切相关。Na2CO3和CDTA溶性果胶多糖的单糖组分中,富含阿拉伯糖。贮藏前、后阿拉伯糖降解明显,表明支链的降解促进了果实的软化。半纤维素组分(KOH-1、KOH-2、KOH-3细胞壁多糖组分)在成熟过程中下降,但贮藏前、后KOH溶性半纤维素多糖分子质量峰值几乎没有变化,推测其参与果实软化的进程较复杂。(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李佩艳,周刚,周巧丽,赵静,郑小林[9](2013)在《草酸钾处理对‘华特’毛花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毛花猕猴桃‘华特’(Actinidia erianth aBenth‘Walter’)果实采后经50和75mmol·L-1草酸钾处理后在常温下贮藏,果实腐烂率显着低于对照,贮藏15d比对照分别降低6.7%和10%,贮藏中后期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显着高于对照;草酸钾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前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推迟了呼吸跃变,抑制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木聚糖酶(Xyl)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活性,这些生理效应与草酸钾处理有效延缓果实后熟软化进程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张瑞[10](2013)在《甜瓜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代谢及其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甜瓜是一种重要的园艺作物。薄皮甜瓜果实生长期短、果皮较薄,且收获期多处于高温季节,常温下生理代谢旺盛,果肉软化快,导致采后果实营养品质和商品质量下降迅速,限制了薄皮甜瓜的贮藏运输及商品的货架寿命。本试验以甜瓜‘脆梨’为材料,进行以下试验处理:1.采前用130μL/L AVG(乙烯合成抑制剂)喷洒果实;2.果实采收后用1μl/L 1-MCP(乙烯作用抑制剂)熏蒸果实24 h;3.用10μl/L乙烯处理果实24 h;4.未处理果实为对照。将处理后果实分别置于室温(24℃~29℃)、5±2℃下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贮藏中薄皮甜瓜果实硬度、乙烯生成量、细胞壁多糖组分及其相关降解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探讨乙烯因子和低温对甜瓜果实软化及细胞壁多糖代谢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为指导甜瓜采后处理和贮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后熟过程中甜瓜果肉硬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常温下果实硬度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8d前为快速软化期,之后下降趋缓;AVG和1-MCP处理可显着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贮藏前期(8 d)1-MCP处理的效果稍好于AVG处理。乙烯处理和对照果实硬度差异不明显。低温可显着抑制贮藏甜瓜果实硬度下降。2.常温下不同处理甜瓜果实的乙烯生成量变化呈前期缓慢升高,之后急速下降趋势。AVG和1-MCP处理可显着抑制甜瓜乙烯释放,延缓后熟衰老进程;外源乙烯处理可促进果实的乙烯生成。1-MCP处理的甜瓜低温贮藏保鲜效果最理想。3.常温贮藏中甜瓜CWM呈逐渐下降趋势。AVG和1-MCP处理显着抑制了常温甜瓜CWM含量的下降。乙烯则促进果实CWM含量的增加。低温可延缓贮藏过程中甜瓜果实CWM的降解。常温贮藏1-MCP处理甜瓜果实CWM含量一直高于低温对照果。说明1-MCP处理可替代部分低温作用,低温贮藏更利于甜瓜果实CWM含量保持。贮藏中甜瓜果实纤维素含量与CWM含量有类似变化趋势。4.贮藏中甜瓜果实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呈上升趋势。AVG、1-MCP和低温处理可显着延缓甜瓜果实贮藏前期(14 d)WSP含量的增加,乙烯则加速贮藏后期果实WSP含量的上升,贮藏后期各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5.甜瓜果实共价结合果胶(CSP)呈初期上升(14 d前)、后期下降趋势。AVG和1-MCP处理有利于贮藏前期果实CSP的保持,贮藏后期作用不大。乙烯处理和对照果无明显差异。低温处理可延缓甜瓜CSP含量的增加。短期贮藏时1-MCP处理可替代部分低温作用。贮藏中甜瓜果实紧密结合半纤维素与CSP有类似变化趋势。6.不同处理甜瓜离子结合果胶(ISP)呈前期略上升,中期下降,后期回升趋势。AVG和1-MCP处理可以显着抑制常温贮藏甜瓜ISP含量增加,乙烯处理与对照果实无明显差异。低温贮藏中甜瓜果实ISP含量增长平缓,且1-MCP处理可抑制果实ISP含量上升。7.常温下各处理甜瓜果实疏松结合半纤维素含量总体变化平缓。AVG和1-MCP处理可抑制贮藏前期(8 d)疏松结合半纤维素的降解。乙烯处理和对照果实差别不大。低温贮藏甜瓜果实疏松结合半纤维素含量变化趋势与常温相似。低温可抑制果实疏松结合半纤维素含量的降低,低温1-MCP处理果与对照果无明显差异。8.常温贮藏过程中,甜瓜果实PG活性逐渐降低。PME活性则在贮藏前期升高并达到峰值(14 d),之后下降。果实β-gal活性和PME有类似变化趋势。AVG、1-MCP及低温均可抑制β-Gal、PME和PG活性提高,延缓果实后熟软化。乙烯处理和对照果实的PG、PME和β-Gal酶活性无明显差异。9.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硬度与乙烯产生量及细胞壁组分水溶性果胶、纤维素含量变化关系密切。温度是影响果实细胞壁成分降解的关键因素。乙烯合成抑制剂AVG显着抑制果实乙烯产生和细胞壁各组分的降解。乙烯相关调控因子(AVG、1-MCP、低温)均可通过抑制乙烯产生,阻止纤维素降解,延缓果实细胞壁组分水解和果实软化。甜瓜果实PG酶与乙烯产生、细胞壁组分和结构变化引起的果肉软化关系密切,而PME酶和β-Gal酶可能仅在果实软化的不同阶段起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3-05-01)

后熟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后猕猴桃果实硬度呈下降趋势。猕猴桃果实采后软化既是必要的步骤,以达到可食程度;同时,过度的/快速的软化,则不利于采后贮藏。因此,果实软化始终是猕猴桃采后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前期已有大量论文报道了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过程的生理变化及相关基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美味猕猴桃'海沃德'(Actinidia deliciosa 'Hayward','HWD')和中华称猴桃'红阳'(Actinidia chinensis 'Hongyang','HY')为材料,以果实软化过程果胶降解为主要关注对象,利用乙烯(ETH)以及1-甲基环丙稀(1-MCP)处理,分析果实软化过程不同类型果胶等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果胶降解相关的两个重要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活性及其变化规律;基于猕猴桃基因组数据库,分离了 PG和β-Gal编码基因,分析了它们的表达情况,并鉴别了参与猕猴桃果胶降解的重要候选成员;利用酵母单杂交筛库体系和烟草双荧光素酶体系,初步探究重要候选成员之一 AdPG1的转录调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后熟软化过程猕猴桃果实细胞壁多糖组分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果胶的变化规律,发现两种猕猴桃果实中水溶性果胶(WSP)含量逐渐上升,而离子型果胶(ISP)和共价结合型果胶(CBP)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同时,细胞壁物质含量、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ETH和1-MCP处理可分别加速和减缓上述过程,与果实软化显着相关。2.PG和β-Gal的活性分析。两个品种中,随着果实的软化,PG和β-Gal活性均呈上升趋势,ETH处理可显着诱导PG和β-Gal活性,而1-MCP处理显着抑制了 PG和β-Gal活性。结果表明,PG和β-Gal与果胶降解和果实软化显着相关。3.PG和β-Gal编码基因分离与表达分析。基于'红阳'基因组数据库和RNA-seq,分离得到13个PG新基因,分别命名为AdPG1-13,聚类分析发现AdPG1和已报道的CkPGC同源性较高;获得了 9个β-Gal基因,分别命名为AdGal1-9,其中AdGal3全长序列包含了前期报道的β-Gal片段序列。通过表达分析,获得了与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密切相关的PG和Gal成员。CkPGC和AdPG1受ETH诱导('HWD'和'HY'果实),且受1-MCP抑制('HWD'),它们的基因表达与酶活性的相关系数(R2)在'HWD'达到0.861和0.813,在'HY'中为0.738和0.863。而其他PG成员不仅有酶活性变化的相关性较小,且绝对表达量也较低。与PG基因不同,β-Gal基因在两个品种中表达不尽相同。'HWD'中AdGal1、2、5,8与果实软化密切相关,既受ETH上调且受1-MCP下调。综合绝对表达量和相关系数,上述基因中AdGal1可能是影响β-Gal活性和'HWD'果实软化的最重要候选β-Gal基因。与'HWD'不同,'HY'果实中AdGal1虽受ETH上调,但其表达与酶活性的相关系数(R2)仅为0.418。通过上述分析,CkPGC、AdPG1和AdGal1是参与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的重要候选基因,但不同成员在不同品种中可能存在差异。4.利用酵母单杂筛库,初步分析了参与调控AdPG1的转录因子。利用AdPG1的启动子序列进行酵母单杂筛库实验,获得3个转录因子:AdBPC1,AdBPC2,AdBPC3。酵母单杂单一验证表明AdBPC2和AdBPC3可结合AdPG1启动子。利用双荧光素酶体系发现,AdBPC2和AdBPC3对AdPG1的启动子具有抑制效应。上述结果表明,转录因子可能参与了软化相关基因调控,但具体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系统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熟软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伟明,陈晶晶,段雅婕,胡会刚,庞振才.番荔枝果实后熟过程多糖代谢与果实软化和采后裂果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报.2018

[2].匡盛.果胶降解相关PG/GAL与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D].浙江大学.2017

[3].吴芳.1-MCP和SA处理对杏果实后熟软化的影响及PG和PM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新疆农业大学.2016

[4].齐秀东,魏建梅,赵美微,彭红丽,张海娥.‘京白梨’果实后熟软化与糖、淀粉代谢及其基因表达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15

[5].程曦.振动胁迫对杏果实采后后熟软化影响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

[6].敬媛媛,李娜,王英,朱璇.采前水杨酸处理对甜瓜果实后熟软化的影响[J].包装工程.2015

[7].张瑞明.桃果实后熟软化机理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

[8].李红卫,韩涛,晋彭辉,陈璧州.冬枣后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多糖降解特性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4

[9].李佩艳,周刚,周巧丽,赵静,郑小林.草酸钾处理对‘华特’毛花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的影响[J].园艺学报.2013

[10].张瑞.甜瓜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代谢及其调控[D].河南农业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1-MCP处理对20℃下猕猴桃果实后熟软

标签:;  ;  ;  ;  ;  ;  ;  

后熟软化论文_李伟明,陈晶晶,段雅婕,胡会刚,庞振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