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地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理学,植物,临沧,泽库,毛茛,升麻,豆科。
植物地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胡翠华,李庆凤,吴世祥,刘守江[1](2019)在《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实践课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对植物地理学的实践教学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实践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并提出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评价方式,从而实现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提升植物地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38期)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2](2019)在《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探讨——以博格达山北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植物地理野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的综合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博格达山地区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为例,结合多年来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实践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探讨博格达山地区植被分布情况,分析野外实习教学内容,讨论植物标本的采集以及植物群落调查,为把博格达山地区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建设成创新型的实习课程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17期)
刘守江,胡翠华,张桥英,孙海宁,吴世祥[3](2019)在《高师地理教学中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践教学在地理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实践教学在模式上通常比较单一.根据当前教学的实际环境与条件,结合以往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总结,通过建立校园实习站,开展校园植物地理实践教学;拓展近郊实习基地,奠定野外实习基础;开展实习前培训,完善暑期野外实习内容与体系;改革实习总结和考核评估机制等方式,实现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形成一套新的较为完善、综合及全面的植物地理学教学模式.(本文来源于《高师理科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詹玲[4](2018)在《缺齿蓑藓遗传多样性和植物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缺齿蓑藓(Macromitrium gymnostomum Sull.&Lesq.)是亚热带、暖温带广布的藓类植物。由于该种分布较广泛,存在较大的形态变异。为掌握该种遗传多样性和形态变异特点、不同地理来源种群的形态分化情况,以及这种变异是否具有遗传背景,是否受地理来源的影响,本文从浙江、广西、福建、贵州、台湾境内采集了缺齿蓑藓共25个地理来源的140份样本,测定了32个叶片性状数据,并获取了这些样本的ITS2序列,开展了缺齿蓑藓遗传多样性、分子亲缘地理学、形态变异式样及地理来源间分化的研究;同时为了解该种潜在地理分布范围,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该种分布区可能的变迁,开展了该种地理分布预测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测定了缺齿蓑藓25个地理居群140份样本的32个形态性状。按变异系数大小,发现枝叶基部宽度、下部细胞宽度、中上部细胞长度、枝叶基部长度和枝叶下部长度是五个变异最强烈的形态学性状;而中肋长度、枝叶褶皱数目、枝叶基部细胞的宽度、枝叶角度和背卷数目等是相对稳定的性状;在检测的140份样本中,共有93份具有芽胞,占全部样本的66.43%。芽胞在不同地理来源种群上存在明显分化,采自岛屿环境的样本常缺乏芽胞,而采自福建,贵州和广西的样本中有95%芽胞分化。2.基于形态数据,将140份样本聚成八组。32个性状中,除了背卷数目(P=0.949)外,其他的性状在8个组之间均存在极显着的差异(P<0.001),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聚类分析对140号样本具有良好的分组作用,也说明31个性状在各组间存在明显的分化。基于形态数据对140份标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在二维空间上将样本分成二组,第I组包括贵州荔波和江口,及少量广西、台湾和福建的样本,第II组主要是浙江舟山和东部沿海山地的样本。3.25个群体140个个体的核基因ITS2转录间隔区测序,共检测到21个单倍型。物种水平的单倍型多态性(h)为0.688,核苷酸多态性(π)为4.21×10~(-3)。单倍型H1为中国广布单倍型,25个中国的群体中有16个群体有单倍型H1,12个地理组中有8个地理组都有分布,在浙江,广西,台湾和福建都有分布。单倍型H2在国内是第二大广布单倍型,分布于5个地理组的7个群体中,在浙江和贵州有分布。单倍型H3于浙江省内陆(不包含舟山群岛)均有分布。南投(NT),龙湾潭(LW)和茂兰(ML)都有单倍型H4的分布。单倍型H5分布在良源(LY),茂兰(ML)和江口(JK)群体。单倍型H6,H8,H11仅分布在浙江所属群体。单倍型H7,H9,H10主要分布在贵州(QK&ML)群体。单倍型H12仅分布于舟山群岛(HN,AS&CT)群体,单倍型H13仅分布于贵州群体(ML&JK)群体。其他单倍型都是群体内特有单倍型,只分布在某一个群体中。单倍型H1,H2,H3处于单倍型网络的内部,属于古老单倍型,这叁种单倍型频率比其他单倍型高。单倍型谱系整体表现为双星状分支格局,H1和H2分别位于两个星状分支的中心,其他位于单倍型网络外部的单倍型都是由这两个单倍型演化而来。基于单倍型数据分析发现,各居群存在一定的地理亲缘关系,表现在东部内陆及舟山岛屿间、内陆西部地区间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4.基于形态、遗传和地理距离的叁个相似性矩阵,相关性分析表明,缺齿蓑藓的形态变异受地理来源的影响(P<0.01),但是缺乏基于ITS2的遗传背景。反映出大的气候因素可能引起缺齿蓑藓形态分化,但是这种形态变化并没有固定下来,具有地理上的可塑性。5.基于温度、雨量、日照、蒸发等38个环境因子,运用MaxEnt模型预测了缺齿蓑藓中国潜在分布区。结果发现,在当前气候、日照和植被条件下,缺齿蓑藓主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的浙江、安徽和江西、华南地区的福建、台湾和两广地区,以及在西南地区的贵州、重庆、四川东部和云南东部边缘。38个环境因子对该种地理分布的影响是不同。影响缺齿蓑藓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年平均雨量(贡献率26.5%)、8月水分蒸发(贡献率16.7%)、混交林(贡献率14.2%)、最冷季度平均温度(贡献率12.7%)、12月的太阳辐射(贡献率9.7%)、3月的太阳辐射(贡献率8%)、5月的太阳辐射(贡献率2.9%)、最热月份最高温(贡献率2.8%)、最干季度平均温度(贡献率1.8%)。基于7个生物气候指标,缺齿蓑藓在我国当前、2050年和2070年气候背景条件下缺齿蓑藓分布地理区进行预测,发现当前,2050年,2070年的综合生境适宜指数分别为0.980,0.937,0.908,呈现逐步变小的趋势表明缺齿蓑藓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在呈现缩小的趋势。与当前分布范围相比,2070气候状态下缺齿蓑藓主要在安徽,浙江北部,福建南部,广东,广西,湖南和湖北南部的会有大幅度退缩甚至消失。(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1)
李斌科[5](2017)在《云南临沧和青海泽库中新世豆科(合欢属、豆荚属、紫荆属)化石及古植物地理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地区由于其纬度低,年温差小,降水充沛等自然条件原因,其植物资源异常丰富。无论是化石植物还是现生植物,该地区都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自然资源宝库。云南临沧和青海泽库分别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和东北缘,青藏高原隆升和环境效应历来都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植物化石可为青藏高原隆升和古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证据。本文对采自云南临沧和青海泽库中新统的化石做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鉴定了合欢属的一个修订种,一个相似种和一个未定种。它们分别为:Albizzia scalpelliformis Guo,Li and Xie Emended.,Albizzia cf.kalkora(Roxb.)Prain和Albizzia sp.,并讨论了合欢属的起源及迁移路线。推测合欢属化石从始新世起源于非洲地区,根据豆科植物具有远洋迁移和耐盐特点,该属植物从非洲地区跨经印度洋,迁移至印度板块,始新世印度板块与亚欧大陆碰撞对接,该属植物才得以从印度次大陆登陆到欧亚大陆,中新世云南、山东、韩国、日本等地都有该属的分布,证明该属先迁移至云南地区,随着中新世气候普遍转好,该属向北扩散迁移。上新世以后该属化石分布减少。识别出了豆荚属的一个已知种Podocarpium podocarpum(A.Braun)Herendeen 1992。总结了各时代豆荚属的分布范围及变化,推测其地质历史时期可能存在的迁移路线及变化。即:最早出现在始新世,渐新世图尔盖海峡逐渐关闭,豆荚属从亚洲迁移至欧洲地区,中新世,中纬度欧亚大陆的气候条件普遍良好,豆荚属在亚洲、欧洲地区都有广泛分布,上新世化石记录变少,仅有几处。上新世之后没有了化石记录,推测其可能灭绝了。鉴定出了紫荆属的一个已知种—华紫荆Cercis miochinensis Hu et Chaney。并总结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记录,推测了该属的起源与迁移路线,即:紫荆属始新世起源于北美,后经北大西洋陆桥进入欧洲地区,渐新世分离欧洲和亚洲的图尔盖海峡逐渐关闭,紫荆属才得以进入亚洲地区,在中新世,干旱带在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逐渐消失,紫荆属在全球分布范围最广。(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6-01)
罗江平,杨亲二,袁琼[6](2016)在《大叁叶升麻在湖北西部的发现及其植物地理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标本和野外居群活植物观察,确认以前在我国仅记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的大叁叶升麻(毛茛科)在河北东北部、湖北西部、山东东部也有分布,属于典型的我国中部-东北部间断分布现象。讨论了这一间断分布类型形成的可能原因。(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李兆孟[7](2016)在《国产赖草属的系统学与植物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查阅了赖草属的研究文献,对此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然后概括了其研究简史;最后进行了形态学、解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植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根据这些学科所得的研究证据,对赖草属物种间的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观点,对该属的地分布、起源及扩散路线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先前报道的国产赖草属24个物种、72个代表居群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观测,结果发现原国产赖草属物种在旗叶长宽、叶片被毛状况、花序直曲和长宽、穗轴每节小穗数、每小穗小花数等15个外部形态性状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属内种间差异可为该属系统演化的研究提供丰富信息。同时应用SPSS软件进行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参试物种可被区分为3个不同的组,其中多穗组含4个物种、少穗组含17个物种、单穗组含3个物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类群间性状差异的比较,探讨了赖草属属下类群间的系统演化关系。2.以常规叶表皮解剖法,利用Olympus观察了赖草属24个物种的叶表皮微观特征,发现它们的叶表皮皆由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细胞和刺毛所组成,表现为典型的狐茅型;同时还发现它们在长细胞的长度和壁的波曲程度,短细胞的分布式样,副卫细胞的形状及刺毛的类型等性状上具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外部形态特征,探讨了赖草属组间和部分物种间的系统演化关系。3.系统发育树构建。以旱雀麦为外类群,利用国产赖草属的ITS序列、rbcL序列、trnH-psbA序列,应用最大简约法分别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参试赖草属物种不仅明显分成3大分支,而且赖草属属下类群划分和演化关系与前面利用外部形态特征和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获得的结论基本一致。4.利用国产赖草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地史及气候等因素,结合类群演化关系的综合分析,推测阿尔泰地区可能是赖草属植物的起源地,起源时间大概在中生代。同时阿尔泰地区与青藏高原的唐古特地区是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其现今地理分布格局是通过两个阶段和叁条路径扩散而成。第一阶段是青藏高原隆起前期由阿尔泰地区向北扩散到亚洲北方和欧洲;第二阶段是青藏高原隆起后由唐古特向周边扩散,包括叁条路径,一条以青藏高原为起点,逐渐向东扩散到华北地区,在华北局部地区扩散,一支扩散到我国东北地区,另外一支扩散到华东地区;另一条是经喜马拉雅山脉后向西扩散到中亚高地;南部扩散路线由于受喜马拉雅高山的阻隔,该属植物只能在高原地面进行扩散,没有类群沿南道出境。(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王宁[8](2016)在《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在实践基地建设、指导教材建设、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的时空限制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各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实践基地建设为基础,针对性地编写实践指导教材,发展指导教师队伍;野外实践基地与科研基地相结合增加教师参与野外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突破实践教学的时空限制。(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6年10期)
顾洪亮[9](2016)在《地方高校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根据多年的植物地理教学和实习实践经历,分析了植物地理学教学特点,得出当前存在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重理论教学,轻实验和实践教学等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植物地理学课程需要优化实验实践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健全考核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6年01期)
付旭东,张桂宾[10](2015)在《植物地理学教材更新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20 a来,植物地理学研究已从描述走向解释和分析,并在不同水平不同时空尺度上全面地探究植物的分布格局、形成过程和机制。然而,国内现行的植物地理学教材仍然沿袭20世纪60~70年代的结构体系,内容陈旧、时效性差,明显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在分析植物地理学教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1在现行教科书的结构和内容上增加全球变化对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和植物地理学的实践应用2个版块;2删减教科书中常见的植物学、生态学知识以及植物区系和植被专着的内容;3在绪论中补充近20 a来该学科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国内外刊登该学科研究的重要学术期刊简介,在每章末尾增加一个建议阅读书目和文献;4用彩色照片更新教科书中的黑白图片;5制作质量精良的教学课件和光盘;6编写与教科书相互呼应的实习教材,补充和更新植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植物谱系地理学研究方法、植物群落取样设计与野外监测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植被遥感与植被制图等。(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植物地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植物地理野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的综合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博格达山地区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为例,结合多年来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实践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探讨博格达山地区植被分布情况,分析野外实习教学内容,讨论植物标本的采集以及植物群落调查,为把博格达山地区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建设成创新型的实习课程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地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1].胡翠华,李庆凤,吴世祥,刘守江.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
[2].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探讨——以博格达山北坡为例[J].高教学刊.2019
[3].刘守江,胡翠华,张桥英,孙海宁,吴世祥.高师地理教学中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高师理科学刊.2019
[4].詹玲.缺齿蓑藓遗传多样性和植物地理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5].李斌科.云南临沧和青海泽库中新世豆科(合欢属、豆荚属、紫荆属)化石及古植物地理学意义[D].兰州大学.2017
[6].罗江平,杨亲二,袁琼.大叁叶升麻在湖北西部的发现及其植物地理学意义[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6
[7].李兆孟.国产赖草属的系统学与植物地理学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
[8].王宁.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
[9].顾洪亮.地方高校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2016
[10].付旭东,张桂宾.植物地理学教材更新刍议[J].地理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