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论文-刘天禄,杨琦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论文-刘天禄,杨琦

导读:本文包含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液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ABS废水,芳香族化合物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论文文献综述

刘天禄,杨琦[1](2019)在《乳液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废水特征污染物和生物降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激光粒径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乳液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废水中悬浮物(SS)颗粒粒径和污染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在缺氧段溶解氧(DO)质量浓度小于0.1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0 min,好氧段DO质量浓度大于2 mg/L、HRT为300 min的条件下,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膜法对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进行了生物降解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SS颗粒粒径偏大,宜采用混凝气浮法进行预处理;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为腈类有机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经A/O工艺生化处理后,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小于10 mg/L,氨氮质量浓度小于5 mg/L,腈类有机物在反硝化过程中可以被降解生成氨氮,芳香族化合物在反硝化过程中降解量较少,但在好氧条件下可以得到快速降解。(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郏梁,周家辉,陈翔[2](2019)在《用于包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用于包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混物(ABS)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研究TPU流动性和硬度对其与ABS之间粘合强度的影响以及硅酮粉用量、光稳定剂HA10/紫外线吸收剂UV-P/抗氧剂1010体系和抗氧剂1098/168/626体系对TPU耐磨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U与ABS之间的粘合强度随着TPU熔融指数增大而增大,随着TPU硬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TPU的邵尔A型硬度为85度时,粘合强度达到最大,为16 N·m-1;硅酮粉可以提高TPU的耐磨性能,光稳定剂HA10/紫外线吸收剂UV-P/抗氧剂1010体系可以使TPU灰度等级小于4的试验时间延长至380 h,抗氧剂1098/168/626体系可以有效提高TPU的耐磨性能和耐老化性能。(本文来源于《橡胶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崔永岩,朱晓蒙,杨翰,高文敬,段盛元[3](2018)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共混体系的动态硫化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动态硫化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乙烯基硅橡胶(ABS/MVQ)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含量硫化剂对ABS/MVQ共混物流变性、耐热性、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硫化使共混体系黏度增大,流体假塑性增强,流动性下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硫化剂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DHBP)用量的增大,共混体系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动态硫化使ABS/MVQ体系的相容性变好,成炭量增加;当硫化剂含量为0.04%时,ABS/MVQ体系综合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李前进,诸葛祥群,赵俊,于文海,田伟[4](2018)在《石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导电3D打印复合耗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胶粉、苯乙烯-丙烯腈(SAN)高胶粉和石墨鳞片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不同石墨鳞片粉含量的3D打印复合耗材。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耗材的导电性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显微硬度也明显增强,但断裂延展率和冲击强度有所下降。当石墨粉含量达到3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可用以制成导电3D打印耗材。(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8年11期)

郭正虹,申瑜,方征平[5](2018)在《聚苯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共混合金的结构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苯醚(PP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并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增容剂,采用哈克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冲击和拉伸试验、热重分析等研究了PPO/ABS共混合金的加工流动性、相形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发现,PPO和ABS属于热力学不相容聚合物,SMA可以在PPO/ABS合金中起到较好的增容作用; PPO/ABS合金中ABS的含量越高,合金加工流动性越好,SMA可以使PPO/ABS合金的转矩明显降低,但其含量对转矩的影响较小; PPO/ABS合金的力学性能较差,加入适量SMA后合金的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都有较大改善; PPO/ABS共混合金中PPO的含量越高,合金的热稳定性越好,SMA对合金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孙彩虹,毕静利,张超,张艳君,张伟[6](2018)在《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合金冲击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合金,综合分析PC熔体流动速率、ABS胶含量、PC与ABS比例、增韧剂等因素对合金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C的熔体流动速率越小,合金冲击强度越高。在实验范围内,不同熔体流动速率PC制备的合金冲击强度最大差距达10kJ/m~2;PC/ABS质量比为65/35时,冲击性能最佳;ABS胶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合金冲击性能的改善,使用胶质量分数45%的ABS制备的合金冲击性能最佳;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添加质量分数6%时对合金增韧效果最明显,合金冲击性能提高15%。(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18年08期)

王宇超,陆书来,陈明,曹志臣,兰苗宇[7](2018)在《注塑环境评价抗氧剂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叁元共聚物热氧老化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叁元共聚物(ABS树脂)在注塑加工过程中,树脂在料筒中容易滞留老化,使制品外观颜色变差,因此高温环境下的色度变化日益成为衡量ABS树脂耐热氧老化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而抗氧剂往往能够在聚合物加工过程中提高ABS树脂的耐热稳定性。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在ABS树脂中添加了618、3052、1076和3114等不同种类的抗氧剂,利用高温色差△E、氧化诱导温度、热失重等一些性能测试方法,研究抗氧剂类型对ABS树脂的热氧老化及最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350℃的温度范围下,抗氧剂3052由于结构上特有的丙烯酸酯基团和分子内氢键作用,可以使ABS树脂在长期热氧老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更为优越的热氧稳定性能和耐黄变性能,在180~210℃的高温环境下,抗氧剂618由于特有的亚磷酸酯结构可以有效降低ABS树脂的黄色指数,并维持较好的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8年07期)

王毅,黄文涛,李威,赵泽军,王玉岩[8](2018)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缺口试样悬臂梁冲击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变不同的测试条件,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缺口试样悬臂梁冲击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发现试样在状态调节与铣缺口操作先后顺序条件下的状态调节时间、铣缺口的工艺和不同摆锤能量对ABS树脂缺口试样悬臂梁冲击强度测试值影响不大,试样缺口中心相对台钳平面距离是影响ABS树脂缺口试样悬臂梁冲击强度测试值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刘红梅,王建军,倪红军,米乐,姚尧[9](2018)在《3D打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叁元共聚物件超低温处理后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应对3D打印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叁元共聚物(ABS)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机械性能破坏的情况,尝试对ABS试样进行超低温恒温冷藏处理。室温下,将试样分4批放置在深冷箱内冷却至-190℃,并分别保持恒温3、6、9和12h,然后回至室温,对各组试样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与未处理试件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深冷处理能有效提升试样的抗拉强度;超过6h的处理会降低试样的延展性;深冷处理时间超过9h后,可以提高ABS试样的耐磨性;深冷处理能改变ABS试样的结晶度,使试样中高分子链排列得更加致密、有序。(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8年02期)

江畹兰[10](2017)在《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羧基胶乳生产条件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制定了制备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羧基胶乳(БСНК-40/32.5/26/1.5)的生产配方及生产工艺。该胶乳的特点是,未硫化胶乳薄膜的力学性能良好,具有耐热聚集稳定性,在-40℃下仍能冻结-融解,该胶乳的可应用领域甚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橡胶工业》期刊2017年12期)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用于包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混物(ABS)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研究TPU流动性和硬度对其与ABS之间粘合强度的影响以及硅酮粉用量、光稳定剂HA10/紫外线吸收剂UV-P/抗氧剂1010体系和抗氧剂1098/168/626体系对TPU耐磨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U与ABS之间的粘合强度随着TPU熔融指数增大而增大,随着TPU硬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TPU的邵尔A型硬度为85度时,粘合强度达到最大,为16 N·m-1;硅酮粉可以提高TPU的耐磨性能,光稳定剂HA10/紫外线吸收剂UV-P/抗氧剂1010体系可以使TPU灰度等级小于4的试验时间延长至380 h,抗氧剂1098/168/626体系可以有效提高TPU的耐磨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论文参考文献

[1].刘天禄,杨琦.乳液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废水特征污染物和生物降解研究[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9

[2].郏梁,周家辉,陈翔.用于包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研究[J].橡胶科技.2019

[3].崔永岩,朱晓蒙,杨翰,高文敬,段盛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共混体系的动态硫化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4].李前进,诸葛祥群,赵俊,于文海,田伟.石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导电3D打印复合耗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8

[5].郭正虹,申瑜,方征平.聚苯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共混合金的结构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6].孙彩虹,毕静利,张超,张艳君,张伟.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合金冲击性能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8

[7].王宇超,陆书来,陈明,曹志臣,兰苗宇.注塑环境评价抗氧剂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叁元共聚物热氧老化能力的影响[J].塑料工业.2018

[8].王毅,黄文涛,李威,赵泽军,王玉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缺口试样悬臂梁冲击强度研究[J].化工科技.2018

[9].刘红梅,王建军,倪红军,米乐,姚尧.3D打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叁元共聚物件超低温处理后的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8

[10].江畹兰.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羧基胶乳生产条件及其性能研究[J].世界橡胶工业.2017

标签:;  ;  ;  ;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论文-刘天禄,杨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