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吸力论文_王志超,许宇星,竹万宽,杜阿朋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水吸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吸力,土壤水,土壤,雷州,入渗,林分,墒情。

土壤水吸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超,许宇星,竹万宽,杜阿朋[1](2019)在《雷州半岛粗皮桉蒸腾耗水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正确认识桉树旱雨季蒸腾耗水规律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为桉树栽培抚育提供指导。【方法】在广东雷州半岛地区选择11a生桉树林设置20m×20m样地,根据每木检尺结果按径阶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粗皮桉样木3株,于2017年6-10月(雨季)和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旱季),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德国,SF-G)对样木的蒸腾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同步观测林分气象因子、林内降雨及土壤水吸力动态,分析0~100cm土层土壤水吸力与降雨量及粗皮桉蒸腾耗水与日潜在蒸散量和土壤水吸力的关系。【结果】各土层(0~100cm土层每20cm为一个土层)土壤水吸力与降雨量均呈极显着负相关,受降雨影响,雨季平均土壤水吸力(21.28kPa)显着小于旱季(510.44kPa);不同土层水吸力在观测期内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差异较大。粗皮桉蒸腾速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雨季是桉树蒸腾耗水的主要时期,日平均蒸腾速率是旱季的1.8倍,各月平均单株蒸腾耗水量9月>8月>7月>6月>10月>11月>12月>1月,雨季显着大于旱季;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日潜在蒸散量均与蒸腾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雨季蒸腾速率与各层土壤水吸力无显着相关性,但旱季与土壤水吸力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土壤水分在旱季成为粗皮桉蒸腾耗水的主要限制因子;旱季不同土层土壤水吸力与蒸腾速率相关性差异较大,相关系数大小为40~60cm>20~40cm>60~80cm>80~100cm>0~20cm。20~80cm土层是11a生粗皮桉的主要水分利用层。【结论】在雷州半岛地区,旱季土壤水分是限制粗皮桉蒸腾的主要因子,与潜在蒸散共同决定粗皮桉蒸腾;在无法改变光热的条件下,旱季适当补充水分,可有效提高桉树林分蒸腾,进而提高林分生产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苓[2](2016)在《不同掺混比例、不同土壤水吸力对控释尿素氮素释放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释放期的控释尿素按照不同质量比进行掺混后的释放特征会受到不同掺混比例的影响。为了探究掺混比例对控释尿素掺混后释放期的影响,以3种养分释放期不同的控释尿素为供试肥料,按照叁种不同比例掺混后,采用《控释肥料》行业标准(HG/T4215-2011)中规定的25℃静水浸提凯氏定氮法和100℃快速浸提凯氏定氮法,研究了不同养分释放期控释尿素的不同掺混比例对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不同土壤水吸力以水分能量的方式表示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不同土壤水含量条件下,土壤孔隙中的空气相对湿度可以水汽饱和度来表示,设置6种不同的土壤水吸力,分别为:1)ADS,风干土;2)SWS525(即为土壤水吸力为525 kPa,下同);3)SWS260;4)SWS75;5)SWS30;6)SWS0即土壤饱和水处理。依此布置以下室内模拟试验,6个处理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蒸馏水。将自封塑料袋中的水土充分混匀,同时将5.0 g控释尿素装入尼龙网指形袋,然后分别放入不同土壤水吸力处理的自封袋土壤中。将自封塑料袋密封后放入25℃恒温培养箱中。盆栽试验水分处理同恒温模拟实验,分为种植和不种植黑麦草两种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释放期不同的2种或3种控释尿素按不同比例掺混后养分释放率的实测值与按比例加权值计算的释放率相当,不同释放期的控释尿素掺混后其释放期仍和较长释放期的那一种控释尿素相同,养分释放高峰点出现时间与不同释放期控释尿素所占比例有关。2.恒温模拟试验中,土壤水吸力为75 kPa、30 kPa和0 kPa时测定的土壤孔隙中空气相对湿度均为95%以上,土壤水汽饱和,释放期基本相同,表明土壤水分条件已不再是影响控释尿素养分释放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吸力525 kPa和260 kPa时,土壤孔隙中空气相对湿度分别为84%和91%,释放期分别为416.4天和120.0天,相对于土壤水饱和时释放期(63.6天)的相对相差分别为146.8%和59.1%,超过了《控释肥料》行业标准规定的允许差(20%),表明控释尿素的释放率和释放期受到土壤水吸力过高的抑制。3.盆栽试验中同一土壤水吸力下,种植与未种植黑麦草的处理释放期基本相同,盆栽试验释放规律与模拟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由于盆栽试验期间平均温度为21℃,测定的释放期稍长于恒温(25℃)模拟试验。(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6-05-24)

白宏洁,吕桂军[3](2010)在《利用土壤水吸力自动灌溉节水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自动灌溉的取水动力,利用试验装置模拟了土壤湿润体的一个纵剖面,研究了土壤水吸力及土壤水入渗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水头高差由1 cm变为0、再变为-2 cm,相同时间内的出水量越来越小,湿润体体积也越来越小,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入渗率逐渐减小,最终趋于一个稳定值;土壤湿润体类似于椭球体的一部分,长半轴在垂直方向,短半轴在水平方向;相同入渗时间内,湿润体的体积依次为1 cm正压灌溉、无压灌溉、-2 cm负压灌溉。(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0年04期)

信秀丽,张佳宝,朱安宁[4](2008)在《土壤水吸力空间分布规律的时间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分析了潘店乡(PDV,32 km2)和封丘站(FQS,0.05 km2)两个尺度下的土壤水吸力的时间稳定性,潘店乡布设39个测点,封丘站布设44个测点。每个测点埋设两根张力计,深度分别为20 cm和40 cm。PDV于2004年3月至5月共测定19次;FQS于2004年3月至7月共测定27次。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个尺度下土壤水吸力都具有一定的时间稳定性,FQS明显优于PDV。灌溉对时间稳定性影响很大,土壤水吸力的稳定性在干湿交替时最差。PDV土壤水吸力的时间稳定性只在一个灌溉周期内存在,而FQS的时间稳定性可在整个灌溉周期、不同作物条件下持续。(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刘庆生,刘高焕,苏海滨[5](2007)在《现代黄河叁角洲30cm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关系特征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在2005年4月7日—11月23日期间获得的布设于现代黄河叁角洲的18个长期野外水盐观测井的30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水吸力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内30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相关性不显着;2005年4月7日—6月6日期间(即植物生长初期、农作物播种期),仅DZ05、DZ16和DZ17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呈显着正线性相关关系,DZ08、DZ13和DZ15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可用曲线方程拟合;2005年9月30日—11月23日期间(植物生长末期),DZ01、DZ02、DZ04、DZ06、DZ10、DZ12、DZ14、DZ15和DZ18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可用曲线方程拟合,DZ07和DZ16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呈显着负相关,DZ03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呈显着正相关。由此可见植物生长末期是现代黄河叁角洲研究野外实测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的最佳时期。(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7年09期)

孙红红[6](2003)在《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吸力与灌水频率对马铃薯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土壤水吸力、不同灌水频率对马铃薯的生长特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块茎品质和叶片养分含量等的影响,取得以下结果: 马铃薯株高随灌水频率的增加而增高。在块茎形成期,灌水频率为1次/6d、1次/8d的马铃薯地上部分(茎和叶)干物质、块茎鲜重较高;块茎膨大期和淀粉沉淀期,灌水频率为1次/d时,地上部分干物质和块茎鲜重较高,并且1次/d处理的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块茎鲜重增长在整个生育期内最快。 不同土壤水吸力处理的马铃薯株高并不随土壤水吸力的降低而增高,当灌溉起始点的土壤水吸力值高于或低于25KPa时,株高都将降低。马铃薯在块茎形成期,土壤水吸力为55KPa时,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块茎膨大期和淀粉沉淀期,25KPa处理的最高;灌水起始点的土壤水吸力为15Kpa~25KPa时,块茎鲜重在整个生长时期都较高;土壤水吸力为25KPa的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块茎鲜重的增长都较高。 马铃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频率的增加而增加,1次/d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最高,达3163kg/亩,当灌水频率由1次/d降低至1次/8d时,产量下降了10%~29.2%。灌水起始点的土壤水吸力为25KPa时马铃薯产量最高(2985.8kg/亩),比其余水吸力处理的高4.2%~29.8%;土壤水吸力处理的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并不随土壤水吸力的增高、灌水量的减少而增加,土壤水吸力最高的处理(55KPa)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47.7kgmm~(-1)mu~(-1)),25KPa处理的次之(26.3kgmm~(-1)mu~(-1)),土壤水吸力最低处理(15KPa)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20.5kgmm~(-1)mu~(-1))。 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沉淀期土壤水吸力为55KPa时,叶片叶绿素a、b含量都最高,收获时随土壤水吸力的增高叶绿素a、b含量随之降低。当灌溉起始点的土壤水吸力为25KPa时,块茎粗蛋白含量最高(14.44%),淀粉含量最高的处理是55KPa(66.35%)。块茎形成期和淀粉沉淀期的叶绿素a、b含量在灌水处理为1次/d~1次/2d时较高。灌水频率为1次/6d时,块茎中的粗蛋白最高,为13.71%;块茎中淀粉含量最高(64.62%)的灌水频率处理是1次/2d。 马铃薯叶片氮素含量当灌水频率为1次/Zd时,在整个生育期内始终最高;叶片磷素含量在块茎形成期至淀粉沉淀期,灌水频率为1次/4d处理的最高,收获时,1次/d处理的最高;叶片钾素含量在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均是1次/6d处理的最高,淀粉沉淀期,最高的处理为1次/d,而收获时,1次/Zd的处理最高。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水吸力越低、叶片氮素含量越高;叶片磷含量在块茎形成期,土壤水吸力为25KPa时最高;块茎膨大期和淀粉沉淀期,55KPa处理的最高;收获时,35KPa处理的最高。马铃薯叶片钾素含量在土壤水吸力为35KPa一45KPa范围内时较高。(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3-05-01)

刘建平,陈劼[7](2002)在《土壤水吸力传感器在灌区墒情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土壤水吸力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安装、率定方法、测量的范围及其在墒情数据自动化采集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水利水文自动化》期刊2002年01期)

葛菁萍,霍云鹏,蔡柏岩[8](1999)在《大棚土壤水吸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定点大棚内,其土壤水吸力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0~30cm层次大棚土壤水吸力底层大于表层,表明土壤水分运动方向是从底层流向表层.水吸力在100~400×102Pa时,土壤水分处于田间持水量到毛管断裂含水量之间,水分有效性最大.但受人工灌水方式的影响,这种情况只占水分状况的41.8%,其余水分状况或多或少,表明大棚土壤的水分状况不理想.水吸力在4~10月份的生长期内呈周期性变化.(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2期)

孔凡哲,王晓赞[9](1997)在《利用土壤水吸力计算潜水蒸发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潜水蒸发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潜水蒸发规律;利用土壤水吸力,探求了计算潜水蒸发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水文》期刊1997年03期)

土壤水吸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同释放期的控释尿素按照不同质量比进行掺混后的释放特征会受到不同掺混比例的影响。为了探究掺混比例对控释尿素掺混后释放期的影响,以3种养分释放期不同的控释尿素为供试肥料,按照叁种不同比例掺混后,采用《控释肥料》行业标准(HG/T4215-2011)中规定的25℃静水浸提凯氏定氮法和100℃快速浸提凯氏定氮法,研究了不同养分释放期控释尿素的不同掺混比例对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不同土壤水吸力以水分能量的方式表示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不同土壤水含量条件下,土壤孔隙中的空气相对湿度可以水汽饱和度来表示,设置6种不同的土壤水吸力,分别为:1)ADS,风干土;2)SWS525(即为土壤水吸力为525 kPa,下同);3)SWS260;4)SWS75;5)SWS30;6)SWS0即土壤饱和水处理。依此布置以下室内模拟试验,6个处理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蒸馏水。将自封塑料袋中的水土充分混匀,同时将5.0 g控释尿素装入尼龙网指形袋,然后分别放入不同土壤水吸力处理的自封袋土壤中。将自封塑料袋密封后放入25℃恒温培养箱中。盆栽试验水分处理同恒温模拟实验,分为种植和不种植黑麦草两种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释放期不同的2种或3种控释尿素按不同比例掺混后养分释放率的实测值与按比例加权值计算的释放率相当,不同释放期的控释尿素掺混后其释放期仍和较长释放期的那一种控释尿素相同,养分释放高峰点出现时间与不同释放期控释尿素所占比例有关。2.恒温模拟试验中,土壤水吸力为75 kPa、30 kPa和0 kPa时测定的土壤孔隙中空气相对湿度均为95%以上,土壤水汽饱和,释放期基本相同,表明土壤水分条件已不再是影响控释尿素养分释放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吸力525 kPa和260 kPa时,土壤孔隙中空气相对湿度分别为84%和91%,释放期分别为416.4天和120.0天,相对于土壤水饱和时释放期(63.6天)的相对相差分别为146.8%和59.1%,超过了《控释肥料》行业标准规定的允许差(20%),表明控释尿素的释放率和释放期受到土壤水吸力过高的抑制。3.盆栽试验中同一土壤水吸力下,种植与未种植黑麦草的处理释放期基本相同,盆栽试验释放规律与模拟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由于盆栽试验期间平均温度为21℃,测定的释放期稍长于恒温(25℃)模拟试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水吸力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超,许宇星,竹万宽,杜阿朋.雷州半岛粗皮桉蒸腾耗水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王苓.不同掺混比例、不同土壤水吸力对控释尿素氮素释放特征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6

[3].白宏洁,吕桂军.利用土壤水吸力自动灌溉节水技术研究[J].人民黄河.2010

[4].信秀丽,张佳宝,朱安宁.土壤水吸力空间分布规律的时间稳定性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

[5].刘庆生,刘高焕,苏海滨.现代黄河叁角洲30cm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关系特征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7

[6].孙红红.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吸力与灌水频率对马铃薯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3

[7].刘建平,陈劼.土壤水吸力传感器在灌区墒情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2

[8].葛菁萍,霍云鹏,蔡柏岩.大棚土壤水吸力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9].孔凡哲,王晓赞.利用土壤水吸力计算潜水蒸发初探[J].水文.1997

论文知识图

保水剂对不同土壤水吸力下滤液...5月20日的土壤水吸力空间插值图2种布点方式预测的平均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吸力测定Fig.2-5Determi...灌水控制上限土壤水吸力与单次...4 等级相关系数与平均土壤水吸力...

标签:;  ;  ;  ;  ;  ;  ;  

土壤水吸力论文_王志超,许宇星,竹万宽,杜阿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