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价值观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研究

当前我国价值观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研究

何明茂[1]2004年在《当前我国价值观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价值观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概念,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要求、生活的规范和理想目标,着眼于影响社会意识,协调人际关系,强调人的内在自觉意识,并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形成并体现出来。也可以说,它是人们确证自身存在意义和行为合理性以及对人对事进行善恶评价的观念体系,是一种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建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格局、政治格局以及文化格局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与此相应,我国传统的价值观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震荡,许多传统的、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在逐步地发生着转变,同时也涌现了一些新的价值观。价值观多样性是当今时代特征。 本文就当前我国价值观的多样性与统一性问题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全文共分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揭示价值和价值观的科学内涵。首先概述价值的科学内涵;其次概述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第二部分:论述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当前我国价值观多样性表现和产生原因。首先,分析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当前我国价值观的多样性表现;最后,分析当前价值观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第叁部分:探讨构建我国价值观调控机制,实现价值观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协调,是本文的主体和重点。研究构建我国价值观调控机制的必要性、应注意的问题,论证了坚持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观为导向,必然会实现我国价值观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协调。

洪冰[2]2015年在《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多样性和统一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价值和价值观的研究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无论是对个体还是群体,价值和价值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其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关乎国家、民族的复兴,必须用合理的价值体系加以引导。本文首先研究和阐述价值及价值观的概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价值和价值观进行探讨。认为正确理解和认识价值观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需要结合主体需求和客观事物发展的特征进行分析。价值观同其他物质一样既有多样性的特征,又有统一性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价值和价值观与以往哲学价值观的最大不同在于实践性。其次以网络时代为背景,分析了网络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的正面及负面影响。从政治观、人生观、职业观和消费观等具体现象,梳理了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和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探讨了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多样性与统一性问题。最后,研究了如何构建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统一性问题,本人认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运用正确的舆论、合理的制度、娴熟的网络管理技巧从众多方面构建大学生价值观宏观调控机制。

谢宏忠[3]2010年在《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分析文化多样性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影响,力求把握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探寻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下,如何处理好文化领域中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如何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国民教育之中,引导大学生在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辨别力、判断力和选择力,以使他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格局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论文提出,文化多样性在开阔大学生视野,催生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也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权威,模糊了价值评判标准,造成价值困惑乃至迷失方向。从而干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弱化了主流文化的吸引力,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话语权,冲击社会主导价值观。当前,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多样性格局,我们必须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更加凸显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特征,使其在“多样化”的过程中,真正担负起“主旋律”的责任,使党的“指导思想”的功能具体地体现为社会文化主导的功能。为此,应高度重视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导向中的作用,防止大学生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中迷失方向,帮助他们提高文化辨识力。在大学生价值观导向中,以先进文化引领多样性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文化育人的全过程,以多方联动的整体思维防控大学生的价值失范。从而引导大学生在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刁鲲[4]2009年在《论当代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当代我国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的选择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与此同时在人生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上也出现了一些困惑与问题。理清当代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是本文的重点,并主要从叁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部分主要对与价值与人生价值相关的一些基础性概念作出界定。在本文看来,所谓价值是指客观事物与人的关系,是外界事物对人而言的有用性。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也就是价值的客体以其自身的结构、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有益,有意义,主体也需要利用客体的结构与属性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需要与需要被满足的关系就是价值。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多元性、时效性。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人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人具有二重性;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既具有社会价值,又具有自我价值。所谓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人对社会的积极的、肯定性的作用和奉献,是人对社会的意义。所谓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人的存在和行动对自身的意义。通俗地说,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他人、集体、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个人需要一定程度的满足,以及自己对自己的尊重。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的。对人的价值的认识是受人的价值观念所制约的。在本文看来,所谓人的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义利、美丑、善恶、荣辱等基本观念,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人生价值观念的核心有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追求或价值取向;二是价值尺度。第二部分主要对当代我国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概括。总的说来,当代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自由、竞争、公平、效率的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满坚定的决心和信念。这是当代我国大学生基本的政治立场、政治理想与信念。以这种基本政治理念为基础,当代我国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价值追求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也在不断变化,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是:(1)主体性意识由缺失到主体意识的增强;(2)价值目标由务虚向务实的转化;(3)价值理想、奋斗目标由单一转向多样。当代我国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上在出现上述可喜变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与急待解决的缺陷与问题。主要是:(1)主体意识的个体化、片面性倾向;(2)在价值取向上的理想与现实的割裂与冲突的倾向;(3)价值取向上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相脱离的倾向。第叁部分就如何引导当代我国大学生选择并实现科学而合理的人生价值观作了一些新的思考。本文认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导向,引导他们选择科学而合理的人生价值观,主要是要借助于叁个方面的力量:家庭、学校与社会,并使之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经过长期努力方能办到,即(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构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条件;(3)高校所有教师都应当把育人摆在首位。我国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与造就人才的殿堂。高校所有的教师最为神圣的职责有两个:一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二是教育学生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事。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最基本的与首要的。因此,引导当代我国大学生克服在人生价值选择上的片面性、缺陷,就成了当前我国高校所有教师的头等重要的任务。对此:其一,在教育内容上,要把一般的理想、信念的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把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其二,在教育引导的方式与方法上应有所创新,主要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使之真正做到辩证的统一:(1)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统一;(2)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3)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统一。当代我国大学生要充分实现其人生价值,还必须创新途径,针对当代我国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创造新的途径必须从以下叁个方面着手:(1)引导当代大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首先要引导他们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2)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证明和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引导当代大学生抓住时机,从实际出发,构筑实现人生价值的现实平台。

宁莹莹[5]2013年在《政府主导时期的英国公民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民教育作为一项与当代社会密切相关的教育议题,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公民教育对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性。但中国公民教育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因此,借鉴他国公民教育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大有裨益。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英国公民教育一直处于随意性状态,缺乏政府的统一管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针对国内出现的一系列社会和道德问题,政府意识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关注公民教育。《1988年教育改革法》出台后,公民教育成为学校五个“跨学科主题”之一,公民教育开始走向国家议程。1997年工党上台后把公民教育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其直接组织成立的公民教育研究小组于1998年发布了最终研究报告,即《科瑞克报告》。该报告论述了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出了学校公民教育的目标、设定了每个关键的教学成果、构建了具体的内容体系及实施路径,为2002年公民教育正式在学校内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可行性方案。公民教育成为国家法定学科后,政府继续跟进其在学校内的实施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革。2007年的《课程检视:多样性与公民身份》报告就是在总结英国公民教育实施以来的经验和不足、结合英国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发布的,报告在《科瑞克报告》提出的公民教育叁项核心内容基础上增加了“身份与多样性教育”内容,旨在通过传授多样性内容和统一价值观促进更为和谐的英国社会生成。同时,2007年课程改革提出了身份与多样性教育的实施路径。对英国政府主导下的公民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发现,英国公民教育大致呈现以下特点:管理主体由民间团体转移到中央政府;课程体系由零散到逐渐完善;实施情境教育与参与教育结合的教育方式;重视社会资本对公民教育的促进作用。同时,英国公民教育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价值观教育问题,部门政策如何协调问题,社会公平与排斥问题等等。吸收英国优秀经验,同时总结其不足,从中可以得出一些有利于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启示。

李芳, 戴圣鹏, 徐媛媛[6]2016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文化都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价值属性,二者在性质上具有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文化建设在功能上具有互动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建设内化与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践的多样性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引领带来挑战,但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着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性质上的一致性与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一元性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践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可调和、可统一的内部矛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陈凤林, 周晓燕[7]2015年在《宗教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妥善把握的几个关系》文中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包括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党派、不同阶层的全体公民。宗教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要求,需要正确认识和妥善把握两个基本关系:一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二是国法与教规的关系。

叶平[8]2014年在《基于生态伦理的环境科学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生态伦理视角的环境科学,肩负着变革传统理论观念与建构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实践观念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为此,对环境科学的整体定位进行了重新确证,认为环境科学的体系结构是兼容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以及环境自然科学、环境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门类的超级学科群落。它的特征在于观念的继承性和革命性、研究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学科发展的发散性和收敛性、文化的批判性和先导性、结果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环境科学共同体不应局限于自然科学,还应扩展到环境交叉学科,形成大环境科学共同体,明确环境科学研究的人文范式,并以“一个地球,两个世界”协同进化的生态世界观、地球“资源”和“根源”并存的生态价值观、从“社会契约”到“自然契约”的生态权利观,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和理论工具。分析环境科学不同层面的理论观念问题,认为环境自然观不应当建立在自然终结论的基础上,而应当坚持自然有机体论、进化自然论,主张敬畏自然,其依据在于“自然界最懂自然”、“生物利益的自我保护性”和“大自然的报复性”;在环境保护观上,分析了“极端的环保”观点产生的原因,其症结在于坚持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并忽视环境保护的时-空异质性、经济发展区位的差异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度在于“益于人类,促进生态”的双标尺度;在“循环型经济还是节约型经济”的环境社会观的争论上,对二者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循环型经济”适合于产业发展模式,不适合于环境社会发展模式;节约型经济是针对经济社会的物欲消费提出的,包括循环。循环的目的在于节约,突出环境社会的伦理自觉,即在于物质上的节制主义、生活上的简约主义。对环境科学的实践观念问题展开研究。一方面,分析城市环境友好型产业产生的背景和工业生态化应确立的实践观念,认为环境友好型产业是工业生态化的范例,不可能自动实现,依据在于“整体支配并决定部分”、“外部不经济性”、“工业生态化并非企业自愿”和“取-予平衡”等环境观念。特别是“小水泥”为摆脱“落后产能”而开展的处理城镇生活垃圾的工艺创新,尽管环境评价和水泥质量监测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但是其社会正当的商品生产和生态生产的名分仍未确定,其症结在于缺乏“实践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态度,以及正确的评价标准。“耗能”、“环保程度”、“地方水泥需求状况”以及企业本土化程度应当成为评价的标准。另一方面,从生态伦理视角,对“荒野环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以及“河流生命伦理及其建构的实践思维方式”进行论证,认为荒野属于环境关系集合体,其内涵不在于有无人居住,而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性。其特征在于:原发自然性与建构自然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稳定性与波动性、局部斗争性与整体和谐性。荒野的本质在于野性。野性是自然历史过程中积累的成就。确立荒野概念并作为决策观念,有助于改变仅从森林,或湿地,或河流等局部进行的“条块分割的决策”。生物多样性属于环境关系的属性,它与文化多样性相互制约,并以此为出发点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进行探讨,发现生物多样性不等于生物多样,而是多样生物的本质属性。认为人类与其他生物都有“生存环境的依赖”,而人类科学理性则把多样的“生活世界”变成了单一的物质世界,用简单的机械物理运动代替生命运动形式,这是今天生物多样性破坏的文化本质。实质上,任何生物包括人类,都有存活属性和种属属性。保护存活属性的共性和种属属性的差异性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本质。基于生态伦理研究河流环境实体,在地球水圈图景中透视河流“活的”生命形态,目的是确立以“河流生命健康”观念为特征的河流生命管理方式。认为河流生命概念符合非平衡生态学和复杂性理论,特别是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的机体模型解释,体现自然界活的系统是自组织系统,具有协同的整体性和进化的方向性。由此,把机械系统存在的因果关系与有机系统存在的功能关系相区别。河流生命的根是水,其命脉是超循环流动,有其自身的生存和健康方式。对河流生命的管理应坚持协同的整体论、进化的价值论和“像河流那样思考”的伦理思想特征。河流生命是一个新概念,是绿色知识创造和传播体系中的一个范畴。其实践思维方式体现在对河流生命意义的重要性、表达和理解的叁个维度。环境科学肩负着为人类终极关怀服务和为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的使命,其任务在于形成大环境科学共同体并促进环境学科的交叉研究,特别是当前需要开展环境科学史的基础研究。

黄元丰, 张美琴[9]2015年在《论个体化社会背景下多元社会价值的整合》文中指出个体化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伴随着个体化社会的兴起,社会价值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对社会价值整合提出了挑战。在个体化社会背景下进行多元社会价值整合,对于化解当前价值认同危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在个体化背景下进行多元社会价值整合,必须坚持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价值观多样性与统一性相协调的原则,把利益整合、制度整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增强社会凝聚力。

刘子云[10]2015年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团结教育”因与社会政治议题存在密切关联,通常被狭隘地理解为权力再生产的工具、意识形态的象征符号。实质上,民族团结教育及其模式,是在时代需要的背景下和复杂环境的孕育中,由政治话语的建构、历史主体的实践、制度伦理的规范等多重环境要素共同作用而生成与建构的概念、行动和运行方式。其宗旨是教青年和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以及地球共同体中所有个体所具有的相似性与彼此关联的命运。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但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中,鉴于人们的文化符号、文化归属认同以及利益诉求的差异,导致“不平等、歧视、分离主义、极端势力”等破坏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力量在学校和社会公共领域中的事实性存在,威胁着个体的生存、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秩序。同时受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性增强、非传统安全威胁等因素的影响,各族人民在交流、交换和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的传统的民族问题与民族矛盾,或持续存在或转换为经济纠纷、文化差异等产生的新的矛盾与冲突。为了个体与他者的共同安危,民族团结教育致力于用平等、民主、正义与和谐的教育理念、实践方法,培养青年及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以消除民族歧视、抵制破坏、修复分离主义导致的情感裂痕、避免暴力冲突引致的伤害,以维护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平等地位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秩序。本文将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理念、方式、过程、效果”等5个要素纳入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范畴,从历史、政策、实践和理论反思的层面,对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秉持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考察民族团结教育现象,及反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并进行尝试性的理论建构。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之缘由、意义、内容与方法,从多学科和中外比较的视野审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状况。第二章主要从多学科视角审视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意义。其中主要是从人类学视野中的族群认同理论、民族学中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民族政治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理论、社会学中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以及象征人类学中的象征理论等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新的阐释,理解和反思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宗旨是一致的。第叁章具体分析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概念,从政治论、利益论、工具论、价值论等不同的论说,以及从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再审视,分析了民族团结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认同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之间的交迭与差异,确立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内涵。重点分析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生成逻辑,即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正当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工具论和价值论两个维度阐释了民族团结教育生成的价值。第四章从宏观上阐释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的基本样态。历史地审视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理念和目标,分别简述了主体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两者民族团结教育理念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文化相互交融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理念。虽然我国民族团结的理念早已蕴藏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但作为教育实践却是近代之事。本文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划分为叁个阶段:萌生阶段(18401949年);伴生阶段(1949—-1978年);独立阶段(1978—至今),不同阶段,其目标、主体、方式、政策具有不同的特点。为避免研究的主观偏见,对广西、北京和湖南的中小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由此形成了第五章内容,即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坚持主位研究,主要以团结模范省区的广西作为研究背景,对南宁市五所中学的143名教师和7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对百色市、来宾市等各地民宗局、民委的民族教育管理者,那良镇中心小学、滩散小学、新兴民族学校等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及对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等进行深度访谈。在使用调查资料时,尽量做到价值中立,以还原民族团结教育的“真实”,并呈现了广西生态视阈下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状况,包括各族师生等不同主体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对象、课程教学、教材、师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总结了广西整体的民族团结教育经验。第六章对我国与以色列、马来西亚、美国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描述性总结。各国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团结教育所采取的具体理念、目标和行动方式有所不同,但在促进国家统一、消除民族歧视和促进社会民主、公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我国与外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在理念、制度和实践上具有相同之处,在目标、方式和实践上有一定差异,从总结的经验来看,民族团结教育需要注重理念上的包容性和实践上的灵活性。第七章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遭遇的困境进行了反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理念、主体认识、实践过程、方式选择、质量效果和评价等存在认识上和操作层面的困惑,尤其是不同范式主导下人们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的偏差较大。第八章探讨了如何解决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中关于理念、主体等要素的认识困境,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的方法探讨和路径分析。根据广西、北京、西藏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可以将经验归纳为课程、活动、文化、情感等四种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第九章从人类学视角对民族团结教育进行了理论反思。根据民族团结教育形式特点,将民族团结教育分成权力、理性和文化支配等叁种类型。不同民族团结教育类型各有优劣,其中文化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是最适合当下社会所需要的类型。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来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应将学校视为一个类社会的公共场域,充分利用学校的民族文化符号,挖掘其象征意义,通过精心的教育选择,为各族学生建构一个富有中华民族文化隐喻的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公共领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形塑各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爱国情怀,促进彼此的尊重、理解和沟通,达至民族团结与和谐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当前我国价值观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研究[D]. 何明茂. 西南师范大学. 2004

[2]. 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多样性和统一性研究[D]. 洪冰. 北京邮电大学. 2015

[3]. 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 谢宏忠.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4]. 论当代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D]. 刁鲲. 西南大学. 2009

[5]. 政府主导时期的英国公民教育研究[D]. 宁莹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关系研究[J]. 李芳, 戴圣鹏, 徐媛媛.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6

[7]. 宗教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妥善把握的几个关系[J]. 陈凤林, 周晓燕.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

[8]. 基于生态伦理的环境科学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问题研究[D]. 叶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9]. 论个体化社会背景下多元社会价值的整合[J]. 黄元丰, 张美琴.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0].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D]. 刘子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当前我国价值观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