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传播的部落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后真相时代,再部落化,舆情反转
传播的部落化论文文献综述
郭洁[1](2019)在《后真相时代:“再部落化”传播下的舆情反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牛津词典的定义,"后真相"(post-truth)一词是指"客观事实在形成舆论方面影响较小,而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会产生更大影响"。麦克卢汉认为,社会形态经历"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3个阶段的演变。"再部落化"传播是后真相时代舆情反转的重要原因。大数据技术下的个性化推送为用户筑造起"信息茧房",加剧了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固化。舆论的选择与表达感性超越理性,新闻传播业发展进入辨识困境,舆情反转甚至有"常态化"的趋势。在这一现状下,相对主义思想、网络伦理的模糊与缺失使后真相时代"真相"的呈现愈加困难。虽然舆情反转是"再部落化"信息传播时代新闻真相呈现的另类范式,但"逆火效应"极有可能对舆情反转产生阻碍作用,加剧人们的不信任感。(本文来源于《新闻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李菁菁,洪燕[2](2018)在《“重新部落化”时代的“鼓点”——论融媒广播的社群化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社群化传播是以内容为核心,以社交关系为纽带,注重分享和互动的移动内容生产消费新模式。本文从广播在"重新部落化"生态中的现实触点——社群入手,论述了如何以主播或产品经理人为社群原点,众创网络声音产品,以及如何在社群化垂直传播与场景传播中实现融媒增益等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广播》期刊2018年01期)
汤天甜,刘聪,陈卓[3](2016)在《人际传播 部落归属 消费想象——再部落化媒介生态下微信营销传播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克莱·舍基指出,社会性软件使人与人之间充满人情味,变成黏性的、湿乎乎的存在。在一个黏性社会,人们不再单纯依靠制度被捆绑在一起,而是可通过情感交流联系在一起。微信作为社会性软件之一,其形式本身已经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甚至对群聚方式及社会形态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综合运用传播学、营销学、心理学等理论深度分析部落化社交模式下基于微信的人际传播和圈子式社交给用户提供的消费想象。结论表明:在微信的圈子式文化中进行的微信营销,以技术的支持、人际传播带来即时的强效果,同时给卖家提供了明确且有同质性的销售对象,满足了营销过程的诸多条件。(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6年06期)
周文娟,杨先顺[4](2014)在《微博传播部落化:后现代伦理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媒介信息传播到微博信息传播,是一个权威、控制、中心消解的过程,标志着"现代"的消融、"后现代"的确立。在"后现代"背景下个体游走于不同微博部落中。本文解析微博部落后现代化的表征:部落以共享的情感或符号为联系基础;权利分散于网络主体之中,没有绝对权威;部落存在具有脆弱性。最后,基于后现代伦理的视角对微博部落管理提出伦理反思:启用外部伦理监督机制,整合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作用。(本文来源于《新闻界》期刊2014年23期)
张保[5](2013)在《大学生SNS中的地域信息传播“部落化”——以人人网内蒙古用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以Web2.0为支撑的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SNS深入到大众生活领域,日益影响甚至塑造着当下的大众生活.大学生SNS中地域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众多,信息量庞大,倾向性强,传播者呈现"部落化"趋势,应受到关注.本文以人人网内蒙古用户为例,以内蒙古的地域信息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大学生SNS中的地域信息"部落化"传播特点,以期得到合理的认识.(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16期)
王湛[6](2012)在《非典型性部落化—Web3.0时代以社会化媒体为中心的网络传播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信息技术行业对Web3.0概念理解的叁个侧重方向入手分析,结合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和麦克卢汉先生提出的“部落化”理论,得出了Web3.0这一概念的内涵——Web3.0是一种以社会化媒体为核心界面的,基于云技术与移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个性化信息推介的网络技术时代;同时得出了Web3.0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将是麦氏预言的媒介“重新部落化”过程的重要佐证与里程碑的结论。随后,文章以Web3.0的概念为基础,总结出了Web3.0时代网络传播模式的“五重同心圆”拓扑结构,并对该结构中各层的要素及信息流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了以四类互联网使用者——一般使用者、推广者、专业传者、管理者——为中心的四种传播模式图样,从不同的角度对Web3.0时代的网络传播做了描述,并对Web3.0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明显影响的一些具体内容做了初步的分析。最后,文章在之前四个模式的基础上整合总结出了“Web3.0的部落模式”图样,对全网视域下的网络传播活动做了较为完整的体现,并对Web3.0技术的一些先天缺陷导致其“部落化的非典型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而为更好的理解Web3.0技术的内涵以及其可能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提供一点帮助。(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2-05-01)
洪晔[7](2007)在《网络人际传播与传播的“部落化”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人际传播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和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相对应的一种传播形式。作为传统人际传播在新媒介中的延伸,网络人际传播一方具备了传统人际传播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具备了诸多与网络媒介特征相吻合的传播特征。当今的信息背景下,人们对于网络人际传播的需求越来越多。在网络用户中,青年人群尤其是大学生,构成了一个特点鲜明、位置重要的群体。网络媒介平等、开放和互动的特性,大大激励了当代大学生的尝试心理和交流需要。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长春市大学生网络人际传播的实证性定量研究,对长春市大学生网络人际传播的动机、行为状况加以描述,并以传播学视角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描述长春市大学生网络人际传播活动特点以及网络人际传播对其传播行为的影响。最终以定量研究的方式验证麦克卢汉对人类传播历史的“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概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网络人际传播的特征符合传播学对人际传播的特征概括,同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的实证性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至少在长春市大学生群体范围内,网络人际传播活动的特征及其效果,都能够基于已有的面对面人际传播相应理论进行解释,并具备面对面人际传播的大部分要素。同时,由于网络媒介自身的一些特征,网络人际传播也具备了一些有别于面对面人际传播的特点。2.网络人际传播符合麦克卢汉对人类传播历史的“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概括。网络人际传播在信息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特点,使得人们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免受更多的感官割裂,从而获得了视觉、听觉和思维的有机平衡。网络已经成为面对面之外的重要人际传播媒介,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也是人们通过网络人际传播活动所表达的首要内容。同时,网络媒介具有高度的信息共享性和信息多样化的特征,使人类更有可能结为一体,成为宏观的全球文化中的“新部落人”。(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李冰[8](2007)在《分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部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传播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和策动者,丰富了大众文化,同时也创造着大众文化。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大,大量的西方思潮涌入国门,不仅仅体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上层,对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更是深远而巨大,在人际关系、休闲娱乐、消费、文化上尤其明显;科学、技术的进步。种种条件下,大众传播分众化趋势的加剧撼动着大众传播的根基,进而昭示着新的社会文化模式的肇始。本文从现实出发,对分众化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以探讨如何迎接新的分众时代的到来。本文以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对比当前分众化传播与大众传播、大众文化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作为分众化传播影响大众文化的研究脉络。课题以文化研究为基础,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批判,以期在新的世纪,新的传播时代来临之际引发人们对此的关注与思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4-10)
传播的部落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群化传播是以内容为核心,以社交关系为纽带,注重分享和互动的移动内容生产消费新模式。本文从广播在"重新部落化"生态中的现实触点——社群入手,论述了如何以主播或产品经理人为社群原点,众创网络声音产品,以及如何在社群化垂直传播与场景传播中实现融媒增益等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播的部落化论文参考文献
[1].郭洁.后真相时代:“再部落化”传播下的舆情反转研究[J].新闻论坛.2019
[2].李菁菁,洪燕.“重新部落化”时代的“鼓点”——论融媒广播的社群化传播[J].中国广播.2018
[3].汤天甜,刘聪,陈卓.人际传播部落归属消费想象——再部落化媒介生态下微信营销传播机制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
[4].周文娟,杨先顺.微博传播部落化:后现代伦理的视角[J].新闻界.2014
[5].张保.大学生SNS中的地域信息传播“部落化”——以人人网内蒙古用户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6].王湛.非典型性部落化—Web3.0时代以社会化媒体为中心的网络传播模式[D].广西大学.2012
[7].洪晔.网络人际传播与传播的“部落化”回归[D].东北师范大学.2007
[8].李冰.分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部落化[D].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