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值工程理论在机床设计工作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阳清[1](2021)在《存量规划导向下芜湖市工业遗产评价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如今社会的进步发展,城市扮演越来越多的职能角色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盲目地扩张发展是一种考虑不够全面的城市发展模式,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方能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中主张对城市的大拆大建、大兴土木这些做法,需要用一些合理的手段去改变它们,总的来说就是用“小修补”去替代“大规划”,以存量规划为手段优化调整城市发展策略,方能符合现今的发展形势。其中工业遗产作为城市的存量资源被提起重视,但是我国许多城市关于工业遗产研究方面还未能形成属于自己的完整体系,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与分析。尤其是在技术手段方面,仅仅依靠机械的规划设计并不能体现存量规划的特性,以及在工业遗产中的应用与可持续性发展,还需要使用各种政策手段与制度加以配合,让城市工业遗产更新工作有效推行。首先,本文通过解读城市存量规划含义以及工业遗产的相关理论,发现城市存量规划与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工作都遵循传承城市文化内涵发展这一特点,引入“文化基因”1理论,对工业遗产中的价值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工业保护利用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模式,为接下来的芜湖市工业遗产研究夯实基础。其次,通过对芜湖市工业发展脉络的整理,依据文献资料以及现场调研等手段梳理芜湖市工业发展历程,分别阐述了芜湖工业萌芽起步时期、风雨飘摇时期、整装待发时期、曲折前行时期、蓬勃发展时期的工业发展状况,其中尤以近代工业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芜湖市现存的工业遗存进行现场调研,以时间为轴,对它们的位置、现存主要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后进行分类研究。然后出于对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面临的问题思考,就芜湖市现存的较为完整的工业遗存进行认知情况方面的问卷调查研究,对最终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芜湖市工业遗产缺乏法定认定体系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通过芜湖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对芜湖市现存的工业遗存的整体价值进行评价,根据最终的评分结果进行工业遗产认定体系的搭建。分析芜湖市现有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状,提出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策略与利用策略,保护策略分为整体性保护、分层级保护与分类型保护,保护利用策略分为宏观与微观两种层面。最后,运用整体性思考与实践研究,以芜湖市造船厂为例,结合它的实际现状,进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设计,以前文中的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对造船厂进行总体分析,提出符合该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设计。通过对芜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际案例的研究,力求对芜湖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希望为芜湖市中心城区的存量用地的整合与改造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尤其是关于存量用地中历史文脉延续的部分。通过此次论文的研究,对城市存量规划建设中的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工作提出思考,希望引起各方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并借此文为芜湖市工业遗产的科学研究提供一定思路与可靠的借鉴参考,结合实际,制定针对不同形式种类的工业遗存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策略,力求展现出芜湖市工业记忆与文化脉络,增强芜湖中心城区工业遗存用地的活力,以更好地留住芜湖市的工业记忆和历史文化脉络,提高芜湖市中心城区的城市活力,实现芜湖中心城区的历史文脉构建,保护和利用好芜湖优秀的工业历史文化遗产。图[51]表[21]鉴[85]
张伶俐[2](2021)在《工匠精神视域下技工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6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将“工匠精神”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工匠精神培养得到了技工院校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成为热门话题,这是一大幸事。培养大国工匠需要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是什么?如何培养?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困扰技工院校的难点问题。对此,本文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工匠精神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可为技工院校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本文以工匠精神培育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如何有机融合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探寻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全面调研了工匠精神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现状,发现了存在的不足,分析深层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创新性构建了别具特色的“船舵”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型,并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为例,实践验证了“船舵”模式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确定了“船舵”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为技工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第一部通过文献分析确定本研究的研究目标。这部分充分分析了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过程中迫切需求大量大国工匠的当前形势,指出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与新时代要求不匹配的问题,在全面深入梳理工匠精神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在技工教育中工匠精神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融合鲜有研究,从而准确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思路以及研究重点及创新等。第二部分通过文献分析寻找理论支撑。对工匠精神内涵进行了准确界定,并阐释了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创新性构建工匠精神内涵模型,促进工匠精神与时代同步发展。对工学结合的含义做了解释,梳理了“工”与“学”的关系,明确两者结合的要求。经过充分的研究与对比,确立了建构主义理论、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杜威的“做中学”理论、能力本位思想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确保了本文研究的科学性、学术性、合理性。第三部分通过文献分析工匠精神培育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融合的现实依据。确定工匠精神培育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具有高度一致性,即两者存在实现目标一致、受益对象一致、价值取向一致、本质内涵一致、实践路径一致,以及工匠精神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校打造特色品牌、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等。第四部分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广西7所技工院校的师生、6家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以了解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情况。调查发现,目前技工院校工匠精神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存在这些突出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对工匠精神培养的要求不精准;二是企业参与不深入导致工匠精神培养缺乏合力;三是工匠精神渐进式成长的培养路线不清晰;四是工匠精神培养的体系不完善载体不丰富;五是工匠精神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为此,提出了系统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解决思路。第五部分创新性的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船舵”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文献结合调查结果,依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组成,构建了能为技工院校工匠精神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指导的标准化模式。第六部分依据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解决思路,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的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为例,详细展示了重构该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即融入工匠精神培养要求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三版块三载体”立体化育人版块群,按“三阶递进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利用课程矩阵法优化专业课程内容,系统设计“三阶段”企业实习,以及构建校企办学共同体、建立校企混编师资队伍、提升实习基地内涵建设、完善评价体系等。实践证明,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改革后该专业学生多方面发生积极变化,职业素养、技能水平显着提升,企业参与办学更加深入,对毕业生满意度显着提升,建设了一支道德高尚技能精湛的工匠之师,教学成果丰硕。
孟博洋[3](2021)在《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数控系统实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4.0的技术浪潮推动,边缘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服务技术等众多先进的制造业新技术,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模式。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机床数控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当前的智能化、网络化制造模式中,机床的数控系统不仅需要利用云端的计算和存储优势来收集、分析加工中的相关多源数据,而且更加需要通过云端丰富的技术资源优势,来指导和优化对应的加工过程。传统的云架构数控系统,由于数据传输中的延迟、稳定性、实时性等问题,难以满足机床云端的实时感知与分析、实时优化与控制等高实时性需求。这一问题也成为传统云架构数控系统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展了边缘计算架构数控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进行了智能感知与分析、智能优化与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根据边缘计算产业联盟提出的边缘计算3.0参考架构,本文分析了在智能制造环境下的边缘计算体系层级。从边缘计算在机床智能数控系统中的智能功能分析及物理平台搭建两个方面,完成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数控系统体系环境建模,并且提出了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方案。该架构在传统云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边缘计算设备端和边缘计算层级。通过基于边云协同交互的智能分析、智能优化等方法,完成了机床云端与设备端之间,高实时性任务的数据交互。以架构中的模块为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基础构成单元,对所提出的系统架构进行模块化开发。在各主模块的开发过程中,提出各子模块细分方法以及相互调用模式,详细介绍了各主模块在搭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分别从边缘运动控制模块、边缘逻辑控制模块、边缘计算服务器配置三个方面,提出了各主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针对边缘计算数控系统与机床原数控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三种对接运行模式,并给出了两个系统中各个执行子模块的具体对接方法和流程。同时,为了利用云计算的特点和优势,来提升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计算处理能力和远程服务能力。提出了边缘计算数控系统与云端交互部分的配置策略,并且搭建了相应的云计算服务器以及交互环境。在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智能感知技术应用方面,针对机床铣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位置信息,速度信息、形变信息等等多源加工信息数据,提出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智能数据感知方法。针对多源信息在高速实时性要求与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时钟波动等问题,导致采集数据的不准确、不一致等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多源数据智能调度及融合方法。通过高度一致性的数据协同,将多源信息根据对应关系进行映射,使得数据的基准可以从基于时间因素的基准投影到基于工件表面因素的空间基准。为了充分利用云端计算的硬件资源优势与边缘端计算的实时性优势,提出边云混合交互的多维关联数据智能分析方法,为边缘计算数控系统提供高效、实时的分析数据。在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铣削力优化技术应用方面,根据感知到的铣削力信息与加工工件的关联数据,研究了不同加工参数和刀具参数条件下的铣削力波动特性。建立了整体螺旋刃立铣刀的铣削力波动预测模型。提出三个与轴向切削深度和刀具参数有关的铣削力波动特性:一致性,周期性和对称性,并给出了详细的理论公式推导和证明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边云系统的铣削力优化方法。通过离线参数优化与在线铣削力控制两种方式,实验验证了所提出边缘计算数控系统实现及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汪志祥[4](2021)在《5G背景下ACE公司智能化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迈入二十一世纪,世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运用日益广泛,尤其是社会生产领域内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一个企业的信息水平对其生存与竞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直接反映出企业的生存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智能化是用于企业信息的集中管理系统。它对企业项目进行全面的信息管理,可以对企业相关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发展。本文针对于5G背景下企业智能化管理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分析和研究,以ACE公司为实际研究案例,首先分析ACE公司智能化管理的现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智能化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及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分析,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公司智能化管理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并对5G环境下工业应用情况分析,进而促进ACE公司智能化管理和运用水平提升,也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将帮助ACE公司提高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增强市场和品牌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下一步公司智慧工厂建设创造了条件。另外本文提出的企业智能化规划思路和方法对同类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董婉娇[5](2021)在《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设计及其精度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航空、航天和国防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高端装备及其关键件的小型化、轻量化、精细化和整体化要求越来越高。以国家急需的高性能惯性导航关键件整体式双平衡环挠性接头为例,其关键特征的细颈厚度只有30~50μm,尺寸与形位公差精度大多为1~2μm。但加工整体式双平衡环挠性接头等产品关键工序的超精密数控机床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极大制约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因此,加快研制支持微纳加工精度的超精密数控机床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超精密竖直滑台是实现超精密数控机床进给运动和进给精度的关键基础部件,是超精密数控机床最关键的组成部分。竖直滑台及其主轴等部件的运动方向与其重力方向一致,受力与工况条件复杂,制造难度极大,是制约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本文以超精密、大负载、高稳定性竖直液体静压滑台为研究对象,重点解决和攻克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的机械结构设计、静压支承设计理论,以及超精密运动精度控制方法三方面的难题。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概括如下:(1)提出了一种整体式静压滑块和整体式立柱组成的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新结构、不等面积的多油垫静压支承结构及其混联式控制(HFC)方法。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新结构为整体式竖直静压滑台结构(IVHS)。IVHS是一种将静压滑台与立柱相结合的整体式静压滑台结构,其中包括了将动滑块、随动滑块、油路、静压油垫、节流器及油膜压力测量系统集为一体的整体式静压滑块。不等面积的多油垫静压支承结构及其HFC方法主要用于降低竖直滑块因倾覆力矩产生的前倾量,以及导轨弹性变形对油膜厚度的直接影响。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的结构刚度、动态稳定性和重复定位精度,而且显着提升了超精密滑台的可制造性。(2)提出了变油膜厚度薄膜式(OFTV)静压支承计算方法。OFTV静压支承计算模型包括了系统误差驱动下的油膜厚度计算模型、变油膜厚度薄膜式润滑理论模型和面向竖直静压滑台的动力学计算模型三部分。建立了静压滑台承载能力、静刚性、抗振性、快速响应性及热稳定性等工作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模型,建立了等效油膜厚度、封油边尺寸、流量比、供油压力和运动速度五个设计参数与滑台工作性能的预测模型,并形成了基于设计参数的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性能控制方法,即,当五个设计参数中的供油压力足够小,且其它四个设计参数满足油膜液阻的倒数与节流器液阻之差正向趋于零的条件时,可以获得静压滑台性能综合最优的效果。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性能预测模型、控制模型与方法已在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的调试和测试中得到了验证。(3)提出了基于移动反射信号(MRS)的两轴联动误差测量方法,解决了球杆仪难以用于小范围联动误差的精密测量难题。构建了基于因子分解机(FM)的精度控制模型,实现了有限测量数据下两轴联动的高精度插补。测量得到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的定位精度为0.137μm,重复定位精度为0.083μm,联动误差为0.439μm。测量和补偿结果表明,相对插值算法,采用FM算法可使圆度精度和垂直度精度分别提高63%和34%。以上相关研究及其成果,已用于超精密曲面数控机床的研制及其精度测试实践。以典型的航天关键件为背景,设计了测试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以及超精密曲面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试件。其中,构造了加工阶梯表面的试件1,以测试并评价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的工作性能。加工测量结果表明,三个阶梯面加工后的尺寸精度为IT1,平面度和平行度的精度为2级。以航天惯性仪表关键件为基础,构造了具有梯形键的试件2,通过加工并测量梯形键斜面的角度误差,评价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与水平移动轴的联动工作性能。加工测量结果表明,梯形键斜面与测量基准面的最大、最小夹角分别为78.39°和78.55°,满足斜面与测量基准面夹角78.45±0.1°的设计要求。根据整体式双平衡挠性接头细颈的设计要求,加工挠性接头上一组两个直径为1.6 mm小孔形成的细颈。经测量,挠性接头的四组细颈加工后的最大、最小尺寸分别为40.8μm和40.0μm,即细颈尺寸的一致性为0.8μm,满足了细颈尺寸为40±1μm、一致性为2μm的设计要求。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以及研制的数控装备为实现整体式双平衡环挠性接头等高性能导航关键件的精密制造提供了坚实、自主可控的工作基础。对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建设,提高我国自主研发超精密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以及研制航天航空关键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李艺瑶[6](2021)在《面向数控外圆磨床系列产品的涂装设计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国家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给机床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机床涂装是机床产品设计外在形象的直接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机床涂装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机床产品的视觉形象、操作体验、安全性能、市场竞争力等。但目前国内机床的涂装设计存在涂装视觉样式混乱、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和系统形象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的数控外圆磨床系列产品为例,探讨机床涂装设计的系统性设计、优化与应用实践,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对机床涂装设计的行业现状和国内外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以用户及企业需求为主导,展开涂装设计系统流程管理研究。对企业和用户展开需求调研,总结出机床涂装的设计需求以及数控外圆磨床系列产品的涂装设计任务。结合产品形象识别系统理论,确定了设计需求与原则,围绕数控外圆磨床系列机床的型号样式、字体、标志设计、色彩搭配、整机涂装等展开了设计研究。(2)通过眼动仪实验对机床涂装设计方案进行定量化研究,分别对用户的聚焦区域、眼动轨迹以及眼动兴趣区等视觉特征进行实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最终设计方案的细节优化,完成了数控外圆磨床系列机床的涂装设计标准。(3)在涂装设计方案确定的基础上,开展实际应用研究。根据色彩管理的流程,确定最终方案的油漆配色和涂料配套方案,制作涂装样板并检验涂漆的呈色效果与涂装质量,完成了部分机床样机的喷涂,并制定了上海机床厂数控外圆磨床系列产品的涂装技术规范指导书。(4)为了提高设计方案的验证评价效率和降低操作成本,本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搭建了机床系列化产品的涂装设计虚拟现实平台,对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并为未来机床产品的涂装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有力参考。
吴悠溪[7](2021)在《基于混合原型技术的纱线转移设备构形分析与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国制造2025”划定的核心竞争领域,大型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国家科技实力之争,实质是装备制造业之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的介入,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实现成本的缩减、周期的加速和产品的升级。技术的进步使制造行业的设计师和工程师能够获得更先进的设计思路,为数众多的在以往只停留于概念或雏形阶段的新兴技术正羽翼渐丰,混合原型技术正是其中一道矫健的身影,对于传统制造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觑。本文首先对混合原型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研究,针对虚拟现实在工业设计领域的研究充分了解与分析。研究中通过深入分析目前市场对大型装备产品的各项设计新需求,对装备类产品的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其中,装备产品的构型作为文章重点,就寻线设计法则在大型装备产品设计的运用展开探讨。结合虚拟现实混合原型技术介入装备类产品构型设计的有效经验,通过两项实验,分别验证虚拟空间产品草图绘制的优势和虚拟空间中对于学生空间可视化技能的增益效果。通过研究与实验所获得的结论利用混合原型技术对一款装备产品进行构型设计,并在之后使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的结果加以理性评估与验证。得出结论如下:1.分析大型装备类产品设计要素,提出大型装备产品构型中寻线设计法则的运用。2.将寻线设计法则中,网格寻点法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两项实验得出虚拟空间的应用能够增强人的空间可视化技能,并且有助于空间立体草图的绘制。3.通过一款大型装备产品——自动落筒机的虚拟设计,加以寻线法改良,对设计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验证了寻线设计法则在大型装备产品构型设计上应用的可行性。本文旨在展现混合原型技术与装备制造产业相互碰撞出的闪光点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试图为该领域的设计人员带去新的思路与借鉴,提高产品设计效率,为装备类产品的生产创造更大价值。
孟博洋,李茂月,刘献礼,WANG Lihui,LIANG S Y,王志学[8](2021)在《机床智能控制系统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床智能控制系统是未来智能机床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传统数控系统,机床智能控制系统具有更高效、稳定地加工质量,以及可代替人工经验智能判断等优点。针对现有机床智能控制系统方面的综述性讨论较少的情况,通过分析机床控制系统发展历程中四个阶段的特点,提出机床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体系和架构。然后,从先进技术角度,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以及云服务等关键技术,在机床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分析智能机床面临的几大严峻挑战与应对之策,展望了未来机床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宋宇飞[9](2021)在《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复杂失效特征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天器、舰艇、数控机床等大型机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是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现代大型机电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和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系统中部件数量、种类剧增,而且部件、模块及子系统的功能和构成日益复杂。在设计、生产、服役过程中,由于实验不完备、设计缺陷、加工误差、认知局限及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复杂系统可靠性的不确定性信息更加多样化;同时系统部件、模块及子系统等相互间的作用关系高度耦合,导致复杂系统的失效特征更加复杂。但是,目前传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方法主要针对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和冗余系统共因失效,不满足以多源不确定性及相关失效为特点的现代大型机电系统可靠性评估需求。因此,为保证有效、准确地分析与评估现代大型机电系统的可靠性,开展综合多源不确定性及复杂失效特征的系统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为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的资助下,在研究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共因失效的基础上,以多源不确定性及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评估为核心,从多源不确定性统一量化、从属失效下可靠性评估、综合可靠性评估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建立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复杂失效特征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框架,并在工程实例中验证其可行性。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构建基于显式分析方法和β因子模型的区间贝叶斯网络,实现随机-参数不确定性下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区间贝叶斯网络是传统贝叶斯网络的一种拓展模型,可有效地表征随机不确定性和参数不确定性。同时,为综合评估共因失效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在贝叶斯网络中增添独立节点的方式,将β因子模型引入区间贝叶斯网络中,从而建立基于显式分析方法与β因子模型的区间贝叶斯网络。针对上述构建的区间贝叶斯网络无法分析多阶共因失效的问题,借助马尔可夫方法对相关失效系统的建模优势,构建非精确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通过仿真分析与实例验证,证明提出的方法可有效综合评估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共因失效下复杂系统的可靠性。(2)构建基于copula理论的非时齐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实现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马尔可夫模型中表征部件相关失效的状态转移率取值多依赖专家经验与主观假设,以致可靠性评估结果的可信度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将copula理论引入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中,详细阐述通过copula函数计算马尔可夫状态转移速率的方法,从而提出基于非时齐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的确定从属失效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同时,为综合评估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运用区间值表征部件寿命分布的不确定性参数。针对马氏链建模与求解时面临的状态爆炸问题,应用分层模型降低马氏链的规模。经仿真分析及实例验证,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从确定属失效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3)构建概率盒贝叶斯网络,解决系统可靠性分析中多来源不确定性的统一量化问题。针对实际系统可靠性建模中多种不确定性共存的问题,运用概率盒统一量化证据结构体、概率分布、区间分布、区间信息等多种表征形式的不确定性参数。结合贝叶斯网络对不确定性的建模与推理优势,提出一种概率盒贝叶斯网络,并明确定义网络的推理机制。通过仿真分析及实例验证,证明该模型可有效实现多源不确定性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4)构建基于copula理论的概率盒贝叶斯网络,实现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的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为综合考虑多种形式的不确定性参数及确定从属失效对复杂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建立基于copula理论的概率盒贝叶斯网络,该模型将求解多部件联合分布的m维积分运算转化为2m个差分运算,计算效率高。经仿真分析与实例验证,证明上述方法可有效地实现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5)构建基于仿射算法的概率盒贝叶斯网络,实现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非确定从属失效的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面对实际工程中更为常见的非确定从属失效问题,基于copula理论的相关性分析方法不再适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仿射算法的概率盒贝叶斯网络。通过与Frechet不等式对比,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不确定度小,效果更好。经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实现多源不确定性及非确定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从理论模型、数学推理、仿真与实例分析,均证明本文构建的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复杂失效特征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方法是有效的,对现代机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张露熹[10](2021)在《五轴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及精度可靠性评估》文中提出数控机床代表着精密制造的技术水平,其精度和可靠性是衡量加工零件质量和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保证机床的使用可靠性,对数控机床的发展和国家制造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误差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建模,并运用计算机计算、预测和控制在加工过程中人为制造一个相反的误差与之补偿,能实现机床加工精度的大幅提高。本课题详细介绍了误差补偿相关过程和技术,分析了旋转轴位置对机床综合误差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利用可靠性理论对机床精度可靠性进行评估。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介绍了误差补偿技术,分析误差补偿在提高机床精度方面的显着优势。从误差和误差来源、误差元素建模技术、误差检测和测温点的选择优化、机床运动模型及综合误差的建立以及误差补偿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案和效果检验等方面进行论述,显示出误差补偿的科学性和工程性。(2)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机床综合误差模型。首先利用齐次坐标变换,分析机床静止和运动状态得到机床静止和运动特征矩阵。其次考虑误差源的产生和对机床运动过程的影响,建立静止和运动误差矩阵。最后由刀具切削点和工件成型点的理想情况下和实际状态中的空间坐标关系得到机床综合误差模型。(3)基于正交多项式回归方法建立了可用于误差补偿的多项式模型。运用正交多项式对机床综合误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保留显着的回归项,计算回归系数并得到回归函数。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回归模型对于原数据点具有良好的拟合程度,其拟合残差与原始误差相比大幅减小且波动较低,在误差建模补偿中有较好效果。(4)基于可靠性理论和可靠度方法分析了机床精度的可靠性。运用验算点法对机床精度功能函数中的随机误差变量进行迭代,并得到允许误差内的可靠性指标,该指标表明机床精度具有较高可靠性。并运用蒙特卡洛法对误差变量进行抽样分析后,再次验证了验算点法的结论。
二、价值工程理论在机床设计工作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价值工程理论在机床设计工作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存量规划导向下芜湖市工业遗产评价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工业遗产的关注度日益提升 |
1.1.2 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
1.1.3 新政策背景下矛盾的转变问题 |
1.1.4 芜湖市工业遗产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存量规划 |
1.3.2 工业遗产 |
1.3.3 城市文化与工业文化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存量规划内涵研究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1.3 研究述评 |
2.2 工业遗产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国外工业遗产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理论研究 |
2.2.3 研究述评 |
2.3 相关基础理论 |
2.3.1 城市意象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 文化基因理论 |
2.4 存量规划背景下对工业遗产的探讨 |
2.4.1 存量规划与工业遗产的关联 |
2.4.2 工业遗产中基因要素的提取 |
2.4.3 工业遗产的存量资源属性 |
2.5 工业遗产相关实践研究 |
2.5.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相关实践 |
2.5.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相关实践 |
2.5.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
第三章 芜湖市工业发展史及工业遗存调查 |
3.1 芜湖市工业发展历史脉络研究 |
3.1.1 芜湖古代手工业发展 |
3.1.2 芜湖工业发展萌芽时期(列强入侵时期——萌芽起步) |
3.1.3 芜湖工业迂回发展时期(战争时期——风雨飘摇) |
3.1.4 芜湖工业起步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整装待发) |
3.1.5 芜湖工业曲折发展时期(文化大革命——曲折前行) |
3.1.6 芜湖工业快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蓬勃发展) |
3.2 芜湖市工业遗存现状资源调查 |
3.2.1 芜湖工业遗存总体概况 |
3.2.2 芜湖工业遗存布局分析 |
3.2.3 芜湖工业遗存分类 |
3.3 芜湖市工业遗存认知情况调查 |
3.3.1 芜湖工业遗存认知度调查方法 |
3.3.2 芜湖工业遗存认知情况分析 |
3.3.3 芜湖工业遗存认知度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芜湖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
4.1 芜湖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4.1.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理论依据 |
4.1.2 芜湖工业遗产价值评估的框架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
4.2.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的确立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4.3 评价指标各层次权重的确立 |
4.3.1 评价分析方法 |
4.3.2 评价指标因子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4.3.3 评价的总层次权重确定与一致性检验 |
4.4 芜湖市工业遗产整体价值评价模型 |
4.4.1 指标基准分值的确定 |
4.4.2 芜湖市工业遗产整体价值的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
5.1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状 |
5.1.1 芜湖新华印刷厂——新华958 文化创意产业园 |
5.1.2 芜湖益新面粉厂——大砻坊科技文化园 |
5.1.3 大砻坊历史文化长廊 |
5.2 芜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思路 |
5.2.1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发展目标 |
5.2.2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整体思路 |
5.2.3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 |
5.3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策略 |
5.3.1 整体性保护 |
5.3.2 分层级保护 |
5.3.3 分类型保护 |
5.4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
5.4.1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宏观策略 |
5.4.2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微观策略 |
5.5 芜湖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践 |
5.5.1 项目调查 |
5.5.2 项目周边要素分析 |
5.5.3 芜湖造船厂价值评价 |
5.5.4 芜湖造船厂保护利用方案 |
5.5.5 芜湖造船厂保护利用规划设计 |
5.5.6 芜湖造船厂保护与再利用策略实施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芜湖市工业遗存现状认知情况调查 |
附录B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专家问卷 |
后记或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工匠精神视域下技工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工匠精神的国内外研究 |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内外研究 |
3.工匠精神与工学结合人才培育结合的研究 |
4.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五)技术路线 |
(六)研究重点与创新 |
1.研究的重点 |
2.创新点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 |
1.工匠精神 |
2.工学结合 |
3.人才培养模式 |
(二)理论依据 |
1.建构主义理论 |
2.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4.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
5.能力本位思想 |
三、工匠精神培育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融合的现实依据 |
(一)工匠精神培育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具有高度一致性 |
1.实现目标一致 |
2.受益对象一致 |
3.价值取向一致 |
4.本质内涵一致 |
5.实施路径一致 |
(二)工匠精神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
1.有利于提升学校内涵打造特色品牌 |
2.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技双修全面发展 |
3.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管理 |
4.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
四、工匠精神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概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三)工匠精神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现状 |
1.人才培养目标对工匠精神培养的要求不精准 |
2.企业参与不深入导致工匠精神培养缺乏合力 |
3.工匠精神渐进式成长的培养路线不清晰 |
4.工匠精神培养的体系不完善载体不丰富 |
5.工匠精神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 |
(四)工匠精神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困境的解决思路 |
五、建构特色鲜明的“船舵”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
(一)工匠精神视域下技工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船舵”模式构建 |
(二)“船舵”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各部分构成及建设要领 |
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预备工匠 |
2.校企双元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
3.规划学生职业成长的三阶递进式发展路线 |
4.构建“三版块三载体”立体化育人版块群 |
5.建立“八合一”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
六、“船舵”模型的实践案例剖析 |
(一)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现有基础 |
1.专业概况 |
2.原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
(二)融入工匠精神培养要求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
1.行业企业调研 |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
3.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
(三)构建三阶递进的“三版块三载体”立体化育人版块群 |
1.构建“三版块三载体”立体化育人版块群 |
2.按照“三阶递进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
3.课程矩阵法优化专业课程内容 |
4.系统设计“三阶段”企业实习 |
(四)完善教学保障体系 |
1.打造校企办学共同体 |
2.建立校企混编师资队伍 |
3.提升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
4.完善评价体系 |
(五)实践总结 |
1.实践成效 |
2.实践启示 |
七、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及核心(关键)素质、能力表 |
附录三 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课程主要内容描述 |
附录四 过程考核量化表 |
攻硕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数控系统实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控系统架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云架构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
1.4 边缘计算架构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
1.4.1 边缘计算架构研究现状 |
1.4.2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技术应用 |
1.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体系架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智能制造下的边缘计算体系架构 |
2.2.1 边缘的概念与特点 |
2.2.2 边缘计算在智能制造中的体系层级 |
2.3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体系环境建模 |
2.3.1 数控系统中边缘计算智能功能 |
2.3.2 数控系统中边缘计算物理平台 |
2.4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5 机床数控系统模拟测试平台 |
2.5.1 机床执行端设备模拟 |
2.5.2 机床边缘控制模拟测试软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边缘计算架构数控系统的关键模块开发 |
3.1 引言 |
3.2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程序开发模式 |
3.2.1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边缘计算数控系统 |
3.2.2 子模块间交互调度及内部代码设计模式 |
3.2.3 插补子模块程序接口及代码调度示例 |
3.3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平台集成 |
3.4 边缘运动控制模块设计 |
3.4.1 Sercos-Ⅲ的通讯程序设计 |
3.4.2 基于Sercos的机床边缘运动控制技术 |
3.5 边缘逻辑控制模块设计 |
3.5.1 边缘逻辑控制模块的搭建 |
3.5.2 基于软PLC的边缘逻辑控制程序设计 |
3.6 边缘计算服务器搭建 |
3.6.1 云存储服务器搭建 |
3.6.2 云计算服务器搭建 |
3.6.3 工业云平台物联网接入 |
3.7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搭建与调试 |
3.7.1 边缘数控系统执行模块搭建及调试 |
3.7.2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云环境搭建及调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边云协同的数控系统感知与分析技术 |
4.1 引言 |
4.2 基于边云协同的数控系统感知与分析模块总体架构 |
4.3 数据实时感知技术基础 |
4.3.1 高速信号采集数据流模型 |
4.3.2 经典采样定理理论 |
4.3.3 高速信号采样通讯方式 |
4.3.4 RTX实时系统及时钟性能分析 |
4.4 数据实时采集周期的智能补偿策略 |
4.4.1 时钟周期累积误差智能补偿 |
4.4.2 时钟周期临界误差智能补偿 |
4.4.3 时钟周期优先级误差智能补偿 |
4.5 智能实时采样补偿策略应用与验证 |
4.6 多源感知数据的智能融合关联策略 |
4.6.1 多尺度感知数据的智能融合方法 |
4.6.2 多源数据的智能关联方法 |
4.7 智能融合关联策略实验验证 |
4.8 边云混合交互的多维关联数据智能分析 |
4.8.1 加工参数驱动的动态关联分析模型 |
4.8.2 基于边云混合的智能关联仿真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边云协同的加工优化与控制技术 |
5.1 引言 |
5.2 基于边云协同的铣削力优化理论研究 |
5.2.1 整体螺旋刃立铣刀铣削机理 |
5.2.2 铣削力波动建模 |
5.2.3 虚拟刃投影等效替换方法 |
5.3 铣削力波动特征理论推导 |
5.3.1 铣削力波动一致性 |
5.3.2 铣削力波动的周期性 |
5.3.3 铣削力波动的对称性 |
5.3.4 铣削力波动强度指数 |
5.4 铣削力波动理论实验验证 |
5.5 基于边云协同的铣削力优化知识集搭建 |
5.5.1 边缘端铣削力波动预测方法 |
5.5.2 基于边云协同的铣削力离线优化方法 |
5.6 边缘数控系统加工实验测试 |
5.6.1 基于边云协同的在线控制测试 |
5.6.2 基于边云协同的离线铣削力参数优化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G代码插补子模块代码程序开发示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4)5G背景下ACE公司智能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分析方法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和概念 |
一、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理论 |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用论 |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资产论 |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论 |
五、绩效管理基本理论 |
第二节 分析方法介绍 |
一、PEST分析法 |
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第三章 ACE公司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一节 ACE公司概况 |
一、ACE公司简介 |
二、ACE公司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分析 |
第二节 ACE公司智能化管理PEST分析 |
一、政治环境分析 |
二、经济环境分析 |
三、社会环境分析 |
四、技术环境分析 |
第三节 ACE公司智能化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一、ACE公司智能化管理的现状 |
二、ACE公司智能化存在的问题与影响 |
三、5G环境下工业应用情况分析 |
第四章 ACE公司智能化管理方案设计 |
第一节 智能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一、智能化管理的指导思想 |
二、智能化管理的目标 |
第二节 ACE公司智能化管理的方案设计 |
一、工时评估系统建设方案 |
二、多工种完工系统建设方案 |
三、绩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
四、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方案 |
五、滴滴物流系统建设方案 |
六、基于5G网络建设方案 |
第五章 ACE公司智能化管理推进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技术性保障措施 |
一、加强信息化宣传及培训 |
二、合理制定智能化管理方案 |
三、合理规划智能化网络建设 |
四、继续加强已有系统的应用 |
第二节 规章制度性保障措施 |
一、领导作用的真正落地 |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
三、全面提高员工的意识 |
第六章 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设计及其精度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重要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1 超精密竖直滑台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2 静压导轨结构及其流量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3 静压滑台工作性能优化方法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4 静压滑台运动精度控制方法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5 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超精密整体式竖直静压滑台的设计 |
2.1 整体式竖直静压滑台的结构设计 |
2.1.1 整体式立柱及静压滑块的设计 |
2.1.2 悬臂板导轨的设计 |
2.1.3 整体式竖直静压滑台的结构仿真研究 |
2.1.4 悬臂板导轨的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2.2 多油垫静压支承的结构设计及其流量控制方法研究 |
2.2.1 不等面积的多油垫静压支承结构设计 |
2.2.2 多油垫静压支承的混联式流量控制方法研究 |
2.2.3 混联式控制的多油垫静压支承的仿真研究 |
2.3 其它关键部件的设计 |
2.3.1 预压预调式单面薄膜反馈节流器的工作原理 |
2.3.2 驱动及位置检测系统的设计 |
2.3.3 竖直静压滑台重力平衡及自锁系统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油膜厚度的静压滑台工作性能综合控制方法研究 |
3.1 变油膜厚度的静压支承设计理论与模型构建 |
3.1.1 考虑系统误差的变油膜厚度计算模型构建 |
3.1.2 变油膜厚度的薄膜式润滑理论模型构建 |
3.1.3 竖直静压滑台的动力学计算模型构建 |
3.2 变油膜厚度的静压滑台工作性能预测模型构建 |
3.2.1 承载力预测模型构建 |
3.2.2 刚度预测模型构建 |
3.2.3 动刚度预测模型构建 |
3.2.4 快速响应时间预测模型构建 |
3.2.5 温度预测模型构建 |
3.3 静压滑台工作性能综合控制与实验验证 |
3.3.1 静压滑台工作性能的综合优化模型构建 |
3.3.2 设计参数对静压滑台关键指标的影响研究 |
3.3.3 静压滑台综合性能控制方法研究 |
3.3.4 静压滑台工作性能的测试实验 |
3.3.5 静压滑台工作性能的优化结果与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的精度测量与控制方法研究 |
4.1 考虑工况的竖直静压滑台运动精度控制方法研究 |
4.1.1 运动误差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
4.1.2 考虑温度变化的运动精度控制方法研究 |
4.1.3 考虑工作速度的运动精度控制方法研究 |
4.1.4 考虑温度和速度变化的运动精度控制方法研究 |
4.2 小尺寸圆的两轴联动精度测量与控制方法研究 |
4.2.1 基于移动反射信号的两轴联动误差测量方法研究 |
4.2.2 两轴联动误差评价方法研究 |
4.2.3 两轴联动精度控制方法及实验验证 |
4.3 基于因子分解机(FM)的精度控制方法研究 |
4.3.1 FM理论及其算法研究 |
4.3.2 考虑实际工况的两轴联动精度控制模型构建 |
4.3.3 基于FM的运动轴精度控制实验与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精密曲面数控机床的应用测试与评价 |
5.1 概述 |
5.2 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加工精度的测试与评价 |
5.2.1 考察静压滑台加工精度的试件设计 |
5.2.2 静压滑台加工精度测试与结果分析 |
5.3 竖直静压滑台与其它轴的联动加工精度测试与评价 |
5.3.1 考察两轴联动加工精度的试件设计 |
5.3.2 两轴联动加工精度测试与结果分析 |
5.4 挠性接头细颈加工及其精度评价 |
5.4.1 挠性接头特征及其精度要求 |
5.4.2 挠性接头细颈加工及其精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试件1尺寸精度原始测量报告 |
附件2 试件2关键特征值原始测量数据报告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面向数控外圆磨床系列产品的涂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项目背景 |
1.1.2 行业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2.1 文献检索情况 |
2.1.1 文献检索范围分析 |
2.1.2 文献检索结果分析 |
2.1.3 学术趋势分析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2.2.1 机床的涂装设计 |
2.2.2 产品形象识别系统 |
2.2.3 机床涂装设计视觉实验研究 |
2.2.4 机床涂装的色彩管理研究 |
2.2.5 验证机床涂装设计方案 |
2.3 文献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床涂装设计需求调研和任务分析 |
3.1 上海机床厂企业需求调研 |
3.1.1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简介 |
3.1.2 上海机床厂机床涂装设计需求及设计任务研究 |
3.2 机床涂装目标用户需求分析 |
3.3 机床涂装设计需求总结和任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床涂装设计产品形象识别系统研究 |
4.1 基于上海机床厂的产品形象识别系统涂装设计研究 |
4.1.1 产品形象识别系统基础理论 |
4.1.2 产品形象识别系统在机床涂装上的设计重点原则总结 |
4.2 设计方案展开 |
4.2.1 上海机床厂LOGO设计 |
4.2.2 数控外圆磨床系列机床型号字体设计 |
4.2.3 数控外圆磨床系列涂装设计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视觉实验的机床涂装方案优化 |
5.1 机床涂装视觉实验 |
5.1.1 眼动追踪技术概念 |
5.1.2 机床涂装眼动实验设计 |
5.1.3 实验阶段 |
5.2 数据分析 |
5.2.1 用户聚焦区域分析 |
5.2.2 用户眼动轨迹分析 |
5.2.3 兴趣区域 |
5.2.4 机床涂装方案优化选择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色彩管理的机床涂装应用研究 |
6.1 色彩管理概述 |
6.2 显示器色彩RGB色与油漆RAL色彩原理 |
6.2.1 显示器RGB色彩原理 |
6.2.2 机床涂装油漆RAL色彩原理 |
6.2.3 RGB与 RAL的差别 |
6.3 色域的概念及设计方案选择 |
6.3.1 色域概念和RGB与 RAL色域的不匹配性 |
6.3.2 色卡选择及机床涂装设计方案确定 |
6.4 样品试制与色彩校准 |
6.5 数控外圆磨床系列涂料配套及涂装工艺 |
6.6 色彩方案涂装试验 |
6.6.1 选择涂料产品 |
6.6.2 涂装面漆配比试验 |
6.6.3 色差检测与样机涂装 |
6.6.4 涂装技术规范指导书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机床涂装设计方案验证研究 |
7.1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机床涂装设计方案虚拟平台搭建 |
7.1.1 虚拟现实技术理论介绍 |
7.1.2 虚拟现实技术原理及软硬件介绍 |
7.1.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机床涂装模拟平台搭建相关设备 |
7.1.4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机床涂装模拟平台搭建 |
7.1.5 方案验证 |
7.2 基于用户评价的机床涂装设计方案验证 |
7.2.1 机床涂装方案用户评价问卷设计 |
7.2.2 机床涂装方案用户评价问卷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研问卷 |
附录B 涂装技术规范指导书 |
致谢 |
(7)基于混合原型技术的纱线转移设备构形分析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寻线设计法则的大型装备产品构型 |
2.1 大型装备概述 |
2.1.1 大型装备的概念 |
2.1.2 大型装备的发展与演变 |
2.2 大型装备的设计要素分析 |
2.2.1 形态分析 |
2.2.2 材质分析 |
2.2.3 色彩分析 |
2.2.4 人机分析 |
2.3 基于寻线设计法则的大型装备构型改良 |
2.3.1 寻线设计法则的概念 |
2.3.2 寻线设计法则改良流程 |
2.3.3 以一款大型装备为例的寻线法则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原型虚拟现实设计 |
3.1 混合原型技术 |
3.1.1 设计原型 |
3.1.2 虚拟现实混合原型 |
3.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
3.2.1 虚拟现实系统 |
3.2.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3.2.3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案例 |
3.2.4 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寻线设计法则虚拟现实空间应用验证实验 |
4.1 实验目的和意义 |
4.1.1 实验一 |
4.1.2 实验二 |
4.2 实验环境和设备 |
4.2.1 实验环境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流程 |
4.3.1 被试 |
4.3.2 预实验 |
4.3.3 正式实验 |
4.4 实验结果 |
4.4.1 实验前后问卷的回收与数据记录分析 |
4.4.2 虚拟空间技术对产品二维表现绘图的有效度分析 |
4.4.3 虚拟空间技术对空间可视化技能提升的有效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混合原型技术的自动落筒机设计实践 |
5.1 自动落筒机产品说明及工作原理 |
5.2 产品设计定位 |
5.2.1 实地调研分析 |
5.2.2 设计需求分析 |
5.3 设计要素分析 |
5.3.1 形态属性 |
5.3.2 材质属性 |
5.3.3 色彩属性 |
5.3.4 人机属性 |
5.4 方案设计流程 |
5.4.1 草图发散阶段 |
5.4.2 方案深化阶段 |
5.4.3 混合原型技术下的草图修改 |
5.4.4 自动落筒机设计模型构建 |
5.4.5 使用寻线设计法则进行初步模型的改良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设计方案评价与最终效果呈现 |
6.1 产品设计方案评价 |
6.1.1 评价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
6.2 方案评价 |
6.2.1 构建指标体系 |
6.2.2 层次分析法 |
6.2.3 模糊综合评价 |
6.3 最终设计方案呈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PQ临场感问卷 |
附录B MCT试卷 |
附录C 灰度直方图法计算图片相似度 |
附录D 虚拟现实设备使用疲劳度测试量表(实验前) |
附录E 虚拟现实设备使用疲劳度测试量表(实验后) |
附录F 落筒机设计需求问卷 |
致谢 |
(8)机床智能控制系统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机床控制系统及智能技术的发展 |
1.1 机床控制系统及制造业演变历程 |
1.2 机床控制系统的技术发展 |
2 机床智能控制系统技术体系架构 |
2.1 机床智能控制系统的内涵及特点 |
2.2 机床智能控制系统体系架构 |
2.2.1 机床智能控制系统的物理平台框架 |
2.2.2 机床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体系架构 |
2.3 机床智能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
2.3.1 人工智能技术 |
2.3.2 数字孪生技术 |
2.3.3 云服务技术 |
3 机床智能控制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 |
3.1 加工前工艺的智能决策 |
3.1.1 工艺方法的智能决策 |
3.1.2 工艺路线的自适应优化 |
3.1.3 加工轨迹的智能规划 |
3.2 加工后大数据知识的智能自学习 |
3.2.1 机床大数据知识的智能关联建模 |
3.2.2 机床大数据知识的智能分析 |
3.2.3 机床大数据知识的自学习成长 |
4 机床智能控制系统的数字孪生技术 |
4.1 刀具状态的数字孪生 |
4.2 工件状态的数字孪生 |
4.3 机床状态的数字孪生 |
4.4 切削状态的数字孪生 |
5 机床智能控制系统的云服务技术 |
5.1 云端智能设计服务 |
5.2 云端智能数据服务 |
5.3 云端智能控制与运算服务 |
5.4 云端智能维护服务 |
6 结论与展望 |
(9)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复杂失效特征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基于马尔可夫方法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不确定性及相关失效下系统可靠性分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考虑不确定性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考虑相关失效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共因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评估 |
2.1 随机-参数不确定性下的系统可靠性分析 |
2.1.1 区间贝叶斯网络基础 |
2.1.2 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在区间贝叶斯网络中的传播 |
2.2 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共因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分析 |
2.2.1 基于区间贝叶斯网络的共因失效系统可靠性建模与研究 |
2.2.2 基于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的共因失效系统可靠性分析 |
2.3 实例分析:某八旋翼无人机 |
2.3.1 某八旋翼无人机系统可靠性建模 |
2.3.2 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共因失效下的无人机可靠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评估 |
3.1 引言 |
3.2 基于连续时间马氏链的确定从属失效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
3.2.1 Copula函数的特性分析及选取 |
3.2.2 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 |
3.2.3 基于copula函数的非时齐马氏链建模 |
3.2.4 算例分析 |
3.3 基于copula函数的多部件从属失效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
3.3.1 多部件间的确定从属失效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 |
3.3.2 实例研究:某型装甲车辆悬挂系统 |
3.4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多源不确定性下的信息统一量化研究及系统可靠性评估 |
4.1 多源不确定性的量化与统一方法研究 |
4.1.1 概率盒的特点及分类 |
4.1.2 基于概率盒的多源不确定性量化及统一 |
4.2 多源不确定性在可靠性模型中的传播机制研究 |
4.2.1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部件寿命分布参数估计 |
4.2.2 概率盒在贝叶斯网络中的传播机制研究 |
4.2.3 算例分析 |
4.3 实例研究:某火灾探测器 |
4.3.1 某火灾探测器系统功能概述 |
4.3.2 火灾探测器系统可靠性建模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源不确定性及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 |
5.1 引言 |
5.2 多源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 |
5.2.1 基于概率盒贝叶斯网络的多源不确定性及确定从属失效分析 |
5.2.2 实例分析:某活塞式压缩机压缩系统 |
5.3 多源不确定性及非确定从属失效下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 |
5.3.1 基于仿射算法的非确定相关性建模研究 |
5.3.2 基于概率盒贝叶斯网络的非确定从属失效系统可靠性分析 |
5.3.3 实例分析1:某双动力刀架 |
5.3.4 实例分析2:某复杂机电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五轴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及精度可靠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误差补偿的发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2 数控机床可靠性的发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课题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 |
2.1 误差补偿技术概述 |
2.2 误差补偿基本特征 |
2.3 误差补偿基本内容 |
2.3.1 误差及误差源分析 |
2.3.2 综合误差模型的建立 |
2.3.3 误差检测和测温点的优化选择 |
2.3.4 误差元素建模技术 |
2.3.5 误差补偿控制系统的实施及检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机床误差建模方法 |
3.1 多体系统理论 |
3.1.1 多体系统理论概述 |
3.1.2 齐次坐标变换 |
3.2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分析 |
3.3 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的机床误差建模 |
3.3.1 五轴机床邻接体间运动特征分析 |
3.3.2 五轴机床综合误差建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正交多项式回归的机床误差建模方法 |
4.1 五轴数控机床关于旋转轴位置的误差分析 |
4.2 正交多项式回归方法 |
4.2.1 回归分析方法简述 |
4.2.2 正交函数与正交多项式回归的原理和关系 |
4.2.3 正交多项式回归建模方法和步骤 |
4.2.4 多元回归的正交多项式计算方法 |
4.3 基于正交多项式的综合误差表格化建模 |
4.3.1 回归函数类型的分析选择 |
4.3.2 基于正交多项式的综合误差表格化建模步骤 |
4.3.3 运用Matlab软件的误差程序建模和图像处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控机床精度可靠性评估 |
5.1 机构可靠性定义 |
5.2 可靠性理论和可靠度基本概念 |
5.3 单一失效模式构件可靠度分析方法 |
5.3.1 一次二阶矩法 |
5.3.2 蒙特卡洛法 |
5.3.3 响应面法 |
5.4 误差灵敏度分析 |
5.5 基于验算点法的机床精度可靠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课题总结 |
主要创新点 |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价值工程理论在机床设计工作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存量规划导向下芜湖市工业遗产评价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D]. 徐阳清.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工匠精神视域下技工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张伶俐.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数控系统实现方法研究[D]. 孟博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
- [4]5G背景下ACE公司智能化管理研究[D]. 汪志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设计及其精度控制方法研究[D]. 董婉娇. 东华大学, 2021
- [6]面向数控外圆磨床系列产品的涂装设计研究[D]. 李艺瑶. 东华大学, 2021(09)
- [7]基于混合原型技术的纱线转移设备构形分析与设计研究[D]. 吴悠溪. 东华大学, 2021(01)
- [8]机床智能控制系统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孟博洋,李茂月,刘献礼,WANG Lihui,LIANG S Y,王志学. 机械工程学报, 2021(09)
- [9]融合多源不确定性及复杂失效特征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D]. 宋宇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五轴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及精度可靠性评估[D]. 张露熹.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