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学邦邦——25.临危受命(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迪[1](2020)在《墓志所见唐代边疆与民族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边疆与民族问题是唐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墓志作为唐史研究的基础史料,保存了部分与唐代边疆与民族问题有关的材料。通过研究墓志中所涉及的唐代粟特人与吐蕃相关问题,以个案的形式研究粟特人入仕唐朝以及唐蕃关系的发展,由此延伸至唐朝的边疆局势与民族问题。《翟天德墓志》涉及诸多隋唐之际的历史事件,主要记叙了隋末原州起义,义宁二年(618)李渊第一次遣使招慰河西李轨,唐初与突厥之关系以及监牧制度的发展。结合传世文献,为了解原州起义与唐王朝创建之关系,以及粟特人与突厥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提供了重要材料。唐代墓志记载了多位史书未载的唐朝派往吐蕃的使者。李思谅于贞观年间出使吐蕃,抚慰高原诸部。金城公主府典籖贾令琬和宗室子弟李知新曾在唐中宗时作为随行使臣,随金城公主入蕃,负责与吐蕃的交涉。裴伷先作为唐睿宗的亲信,于景云年间唐蕃关系紧张之时出使吐蕃,消除两国间猜疑,促使唐蕃关系走向和睦。《甘元柬墓志》为了解唐高宗至武周时期的西域局势、唐与突厥关系、唐蕃关系提供了新材料。甘元柬与裴行俭关系密切,唐高宗调露元年(679)突厥叛乱,裴行俭向唐高宗建议选用唐人出任六胡州刺史,并推荐甘元柬出任其中的塞州刺史,其后六胡州唐人刺史多为文武兼备之人。吐蕃兴起后,与唐在西北、西南地区展开争夺,结合汉藏文献和《甘元柬墓志》可知在武周长安年间,吐蕃曾诱使西南诸部族进犯川蜀地区。同时根据墓志和相关史料可断定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纪年》中记载的703年出使吐蕃的唐廷使者甘卿(kam keng)正是甘元柬,其身份是唐派往吐蕃的和亲使,其任务是协调两国关系,商讨和亲事宜。甘元柬对唐中宗时期亲善吐蕃之政策的制定起到了积极影响。《元释墓志》涉及唐蕃关系,墓志内容表明在唐高宗永隆年间至武周时期,唐与吐蕃在西南地区的姚州、巂州有过长期的争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西洱河诸蛮臣服吐蕃便是这场姚巂之战的最终结果,并非传统史料所认为的安戎城失陷所致。吐蕃势力进入云南的时间要早于姚巂之战,应在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吐蕃经略四川和云南是由两支军队分别进行,而非沿四川西部南下云南地区。《樊偘偘墓志》所载志主樊偘偘与唐高宗至玄宗开元初期的边疆局势密切相关,涉及到唐与突厥、契丹、吐蕃、西洱河诸蛮之间的关系。唐朝为了防备突厥与契丹,在河北地区增设多个镇军,墓志所载五回军正是在突厥南下要道五回岭附近驻扎,为史书所未载。渔阳军的驻地在幽州渔阳,后改为静塞军,而非檀州的威武军。唐玄宗开元初年,吐蕃曾与西洱河蛮联合进犯剑南地区,而这正是唐睿宗景云年间李知古发兵进讨姚州所引发,自唐中宗神龙盟会以来形成的唐蕃友好局面在睿宗时期逐渐被打破,至开元时期唐蕃战争再次爆发,唐蕃和平告终。康太和系唐玄宗时期重用的一名粟特裔蕃将,曾长期在禁卫军系统任职,参加了唐与吐蕃之间的多场战争以及开元二十一年(733)平定东北两蕃叛乱的战事。唐玄宗时期唐蕃战争频繁,在唐蕃前线活跃着一批粟特裔蕃将。唐代存在两个“赤岭”,一个是唐蕃分界立碑之地,即今青海日月山;另一个是在唐军掌控下的洮州境内的军事据点,名为“赤岭戍”,两处不可混为一谈。合门府作为唐朝安置内迁的吐谷浑部众的举措,有羁縻府州和折冲府之别。作为羁縻府州的合门府成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后,其地点在凉州南山,而非青海门源,最初以合门州形式出现,武周圣历三年(700)升级为府;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后,由凉州迁置延州,用于安置归附唐朝的李如暹部众。高宗仪凤年中延州出现的另一合门府是折冲府,而非羁縻府州。作为羁縻府州的合门府,其成立、迁置过程与唐蕃关系紧密相关,反映了唐和吐蕃对吐谷浑部众的争夺以及管理政策的变动。
张雯[2](2018)在《建筑园林设计行业人力成本管理研究 ——以B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知识和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人力资本成为当今国家战略发展关注的重要部分。就建筑园林设计企业而言,人力成本在营业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有效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本,如何提升人力资本利用率,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管控人力成本,人力资本价值如何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增值保值,人力资本如何快速得到有效的转换和运用,如何将人力资源内耗转化为高效率生产力等问题都是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人力资本中最重要的管理环节是企业对人力成本的管控。人力成本管理过程的财务数据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体现,其原因在于,大多数企业目前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关注的焦点更多集中于营业收入和销售成本费用,对人力成本这方面少有关注,同时也因为人力成本很难通过数据进行量化管理,很多企业并未将其形成统一历史数据。人力成本的相关数据都将作为企业内部资料进行保留,不会对外公开。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建筑园林设计行业10家标杆上市企业人力成本现状的描述和分析,提取上市企业财务年报中企业应付职工薪酬这部分数据内容作为狭义人力成本进行分析和统计。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对B公司薪资成本做分析比较,找出B公司目前存在的人力成本管理问题,总结归纳出改善人力成本问题的举措和方法,结合B公司人力资本现状,提出人力成本在招聘、绩效、劳动关系这几方面管控的部分解决思路和方法,对建筑园林设计行业人力成本管理改善具有借鉴意义。
张静[3](2017)在《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5月26日,莫迪宣誓就任印度联邦政府总理。在任内三年多的时间里,莫迪在外交方面投入了巨大热情,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印度的外交理念与传统,莫迪政府基本采取了被印度战略界喻为“同心圆”的外交战略思想,将印度外交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心圆:第一层是印度的直接邻国即南亚地区国家,第二层是“扩展的邻居”,即印度直接邻国的外围国家,主要指穿越亚洲与印度洋的国家,第三层是指全球舞台,主要关注对大国与国际组织的外交。其中,本文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同心圆定义为印度的大周边外交,也是莫迪上任后积极扩展印度影响力的地域。莫迪政府大力推行大周边外交政策符合印度崛起的逻辑。印度目前虽尚未成为全球性大国,但已成为最重要的地区大国,这也是新兴大国固有的发展道路。因此,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可视为印度实现“大国雄心”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与途径。印度大周边外交具体政策虽然可能因国际环境和周边事态变化而发生相应调整,但外交思想和理念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探寻大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源,需追溯印度特定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对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理念按其产生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古代印度的遗产,其中广为流传并常被引用的是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二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包括印度沿用至今的印度中心论与寇松的“斜坡理论”和“缓冲国理论”;三是印度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其中“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主要关注于印度洋,而南亚版“门罗主义”和“古杰拉尔主义”的关注重点则在南亚。这些理念对于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是印度外交思想的源头。除了印度的周边外交思想传统之外,具体到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其现实推动因素是不得不考量的重点之一。莫迪政府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莫迪政府对印度终须实现大国雄心的战略定位以及莫迪个人层面希望将印度崛起打上个人印记的愿望。二是安全上的双重考量,即对于陆、海双向大周边的地缘政治考量这一传统安全领域,和主要关注恐怖主义、海盗威胁、全球气候问题、能源安全等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三是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这方面的考量与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密切相关。四是大周边的软实力拓展,体现了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中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拥有的良好基础。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实践层面可分为五个方向:一是致力于追求地区霸权的南亚地区政策;二是重点在经济的“东向行动政策”;三是考虑到能源与印侨问题的“西联”政策;四是关注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中亚”政策;五是拓展印度在更广阔空间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南向政策。印度大周边外交的每一个方向都存在其独特的实施背景、核心利益关切、路径选择和具体效用评估,但不同方向在印度整体周边外交中的地位有所不同。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与效果,也有消极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政策积极的一面为: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增加了印度的地区影响力、提升了印度的大国地位、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而消极方面则体现为三个层面,即国际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地区层面的潜在风险与国家层面面临的挑战。无疑,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并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政策对中印关系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在大周边视野下,印度对中国存在三重定位:地缘上的防范对象、经济上的合作伙伴和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对此,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在双边问题上立场强硬,二是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三是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四是在周边地区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五是与日本强化合作以应对“一带一路”。鉴于印度在大周边视野下对中国的定位,中国对中印关系更应采取全局性视角,立足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个伙伴”,即国家层面“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区域层面“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体系层面“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采用符合现实并致力于中印关系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
黄金秋[4](2015)在《拉吉夫·甘地政治改革探析(1984-1989)》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拉吉夫·甘地顺应时代潮流,在国内外条件趋于成熟的情况下进行了政治改革。经过拉吉夫·甘地政府的努力,政治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在行政改革方面,政府组织结构得到优化、行政效率大为提高;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通过签订协议,恢复民选政府,中央和地方获得了相对安定的发展时间;在国大党党务整顿方面,党的基层建设得到加强;在农村潘查亚特建设方面,民众对基层民主监督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农村政治参与基础有所扩大。拉吉夫·甘地的政治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方面,改革除掉了政治发展中的部分痼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和平的政治环境:另一方面,拉吉夫·甘地的政治改革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改革不仅承接了历届领导人力图革新印度的思想,还为以后拉奥政府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拉吉夫·甘地的政治改革经验教训实事求是的总结有助于为我国现在与未来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全文主要由前言、正文、结语及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主要叙述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理论依据、论文的重难点、创新与不足。正文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拉吉夫·甘地政治改革的背景。主要从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拉吉夫·甘地个人成长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论述了拉吉夫·甘地政治改革的内容。对印度行政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革新、国大党党务整顿以及农村潘查亚特制度的革新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该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拉吉夫·甘地政治改革的成效,并对影响改革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拉吉夫·甘地政治改革的重要意义。主要从拉吉夫·甘地政治改革对其经济改革的影响以及拉奥政府改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拉吉夫·甘地的改革创新精神表示赞扬,并指出拉吉夫·甘地的政治改革在印度改革史上所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刘务[5](2013)在《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进行的研究,实际上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缅甸中央政府推行的以“政令军令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构建;二是缅甸中央政府实施的把领土范围内的多元民族整合为国族的民族构建;三是在与中央政府推动的民族国家构建的互动过程中,缅甸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呈增强的趋势,尽管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仍然存在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本文主要采用民族政治学关于民族国家构建的理论来对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对1988年以来缅甸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增强及其原因,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现状、挑战、机遇和趋势等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五章及结语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主要概念和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以及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第一章首先论述昂山“多样化的统一”的民族国家构建思想和实践促进了缅甸民族国家的建立。本章随后论述吴努、奈温政府推行的民族国家构建政策。本文认为无论是吴努政府在民族国家构建上采取的以削弱少数民族权利和加强联邦权力为手段的政治一体化,以佛教国教化和统一的民族文化政策为主要手段的民族同化政策,还是奈温政府采取的大力镇压反政府武装,加强中央集权及缅族化政策,因为都忽视了少数民族在民族认同上的原生情感和不断剥夺少数民族的民族权利,从而遭到了少数民族的普遍反对,导致少数民族普遍建立自己的民族武装,对抗中央政府,最终使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陷入困境。第二章主要以列表统计的方法对缅甸独立以来,特别是1988年以来少数民族武装民族政治目标的变化来说明他们国家认同的增强。统计表明,1988年新军人政权上台以前,缅甸约19支少数民族武装主张独立建国。到1988年以后,尽管少数民族武装与缅甸中央政府间的矛盾并未解决,甚至还爆发激烈的武装冲突,但主要的少数民族武装已不再要求独立建国,而是要求在国家主权框架下寻求包括武装合法在内的高度自治。第三章主要探讨缅甸少数民族在国家认同上增强的原因。自1988年以来,缅甸主要的少数民族武装已经基本放弃了独立建国的民族政治诉求,转而寻求高度的民族自治权利。本文认为此种转变的内部动力是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双方基于利益的考量。主要表现为新军人政府对少数民族武装积极推行政治和解政策,利用和解推进民族国家的构建。少数民族则希望通过和解获得包括保留武装在内的高度民族自治权。转变的外部条件为地区和平主义的盛行,特别中国、泰国等邻国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抛弃冷战意识,调整对缅甸少数民族武装的政策,基本放弃了把缅甸少数民族武装作为缓冲力量或干涉缅甸内政的作法。第四章首先简要介绍2008年宪法出台的背景和内容,以及军方根据宪法进行的“军令政令统一”的边防军改编计划,然后着重分析宪法赋予军人在民族国家构建中的领导地位,以及宪法体现的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第五章首先论述缅甸未来民族国家构建可能面临的挑战,然后分析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机遇和趋势。本文认为,退居幕后但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有着重大影响的军人集团,如果利益得不到保证,很可能做出不利于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行为。未来民盟在国家权力上的独大会使权力竞争的失败者可能采取较为激进的措施获取选票,而不顾国家的分裂和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过高的民族政治诉求也会影响缅甸民族国家构建。尽管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存在众多机遇,如昂山素季愿意推动民族和解,少数民族武装对政府和谈倡议的积极响应,以及大国、邻国对缅甸民族和解的支持等等。本章最后分析认为,尽管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困难重重,但完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是大趋势。在结语部分,本文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特点,缅甸主要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增强的原因,以及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挑战、机遇和趋势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孙利[6](2010)在《《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研究(2000-2009)》文中研究说明《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是当今我国媒体年度人物评选中影响最大的之一,它从2000年诞生到2009年,已持续举办了10年。对它做一个阶段性的小结,对改进《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丰富其内容,创新其形式,提升其品质,扩大其影响,可提供一定的依据;对中国众多媒体举办的年度人物评选或类似的评选活动,可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以2000年到2009年《南方周末》10年间的报纸作为直接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坚持从原始资料的分析解读中归纳提炼观点的原则,对《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10年间的运作,进行具体细致地描述与探讨。第一章对《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10年发展历程划分了四个阶段,并考察了一次完整评选活动的三个程序。第二章主要以议程设置理论为视角,从评选人物与新闻事件的关系、评选活动与当年新闻报道的关系、评选活动与后续新闻报道的关系这三个方面,考察《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特点。第三章从对10年间所有评选候选人(共101位)事迹的解读入手,透视近10年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的三大主题:当代中国在世界的崛起、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这三大主题实质上阐释了《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标准的具体含义。第四章是对《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存在的不足之处的探讨,并从内容与形式两大方面提出笔者个人的改进意见。
师海军[7](2010)在《明中期关陇作家群研究》文中认为明代中期是中国迈向近世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一方面,政治统治相对开明,皇帝力图中兴,大力拔擢人才,出身下层的士大夫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均以天下为己任,不避权贵,敢于直言进谏,史家称之为“仁宣之治”;另一方面,历经百年的明代政治统治已出现了衰朽的征兆,宦官专权,吏治腐败。经济上,随着“开中制”的推行与海外贸易的开拓,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其相适应的是具有近代启蒙意识的新的社会思想也开始出现,而在如此急剧变化的时代,关陇士大夫以其惯有的“敢为天下先”的气概走在了历史进步的前列,他们的代表人物有李梦阳、康海、王九思、吕柟、马理、胡缵宗、韩邦奇、韩邦靖、张治道、赵时春、王维桢等人,他们虽然出身下层,许多人有着浓郁的商人背景,但均关心国事,以天下为己任,他们以文学为武器,倾诉着一己对社会和命运的不同看法,在明代中期引领了狂飙突进的文学革新运动,他们的思想虽然随着仕宦的浮沉有着不同程度的转变,但其早期以“尚情求真”为核心的文学思想与创作无疑有着近代的因子。本文以文化地理学与地缘文化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为前提,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发掘其地域文化的潜意识,用理论概括、文本分析与史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在考证、辩惑的基础上对明代中期——弘治、正德、嘉靖年间关陇地区的文人群体作全面、细致、深入、系统的研究。文章首先从雄深雅健的关陇文化个性、关陇地区商业、科举、教育的发展以及关陇地区的主体思想——关学等方面分析关陇作家群形成的原因。从明代“前七子”说法的形成及其本原来探求明代中期的文坛中坚力量,廓清了文学史上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迷雾,认为关陇作家群才是这一时期的主导力量,接着对于明代关陇作家群的具体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论述,对于关陇作家群人员组成及其别集流传进行了详细考述。选取不同时间段关陇作家群中的核心人物李梦阳、康海、吕柟、张治道作为其交游的中心人物,详细地考证了他们与其他关陇人士的交游状况,论证了明代中期的关陇人士是交游密切、联系紧密的文人群体。接着论述关陇作家群的文学思想与他们的文学创作,分别从整体与个案两个方面切入,在文学思想上,虽然由于关陇人士政治的失意,其文学追求有所改变,但他们早先提出的以“尚情求真”为核心的文学思想在明代文坛无疑影响深远,对于后人总结的、为人们所熟知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理论进行的辩说。个案方面,对于李梦阳“真诗乃在民间”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重新进行了肯定,对于李梦阳传记文的成就进行了论证。人们惯常总是以“李何”或“何李”来指称明代中期的两位重要作家——李梦阳、何景明,而对当时的文坛领袖康海却忽视不见,本文论述了康海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明代中期的文学地位。王九思在明代文坛也是一位及其特殊的人物,其年寿颇高而又迭经变迁,通过他的文学思想与创作的变化,可以一窥明代中期文风转圜变迁的过程。其他关陇人物如马理、韩邦奇、韩邦靖、杨爵等理学家的文学思想与创作、胡缵宗的文学思想、创作成就及其对于明代南北文风融合的影响、张治道与王讴的诗歌创作、王维桢的文学思想及创作均在本文的论述范围之内。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发见明代中期的关陇文人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直接影响了明代中后期的文学风气,甚至对近代文学的发端也不无裨益。明代中期的变革,人们更多地把目光转向王阳明所引领的“心学”,孰不知李梦阳与王守仁交往密切,同是明代风气的革新者,甚至从时间上看,关陇作家群引领的复古运动与阳明心学的兴起几乎同时,甚至还要稍早一些。王阳明起先也是向李梦阳学习古文辞的,后来才转向儒学并进而悟道,故而李梦阳与王阳明可谓“同质异构”;吕柟与湛若水在南京也颇多往来,甚至曾被黄宗羲看作“几与阳明氏中分其盛”的人物。我们惯常固有的观念总是认为明清之后陕西在全国的文化地位日益式微,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对明代弘治、正德及嘉靖年间关陇文人的文学思想及文学创作的考察,可以看到当时即后来很多江南的文人士大夫都受到了他们的影响,许多人甚至直接出自他们的门下,使我们能够重新正视明代这一重要的文人群体,他们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中心,或中心之一,他们的影响是全国性的。此课题的研究,也可以填补明代地域文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全面地了解明代文学、明代文化乃至中国近世社会的变化提供有益的帮助。
肖光华[8](2009)在《对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回顾大学近千年的发展史,德国大学的建立与意大利、法国相比晚了约二百年,但德国的大学却后来居上,在19世纪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并把自己的经验扩散到世界各地,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为这个古老的机构走向现代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世纪上半期,两次世界大战使德国大学走向衰落,世界大学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战后,德国大学经过恢复和发展,凭借经济的优势意欲重塑昔日大学的辉煌。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在德国大学的发展历程中既有辉煌,也有暗淡与无奈。本文以大学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作为分析框架,通过对不同时期德国大学理念的演变、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学与国家政权之间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析,来考察德国大学发展的历程,展现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独特模式。由于德国与我国的大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及在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中都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总结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动力与经验,认识其大学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优势与弊端,为我国当前大学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一些借鉴。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萌芽。介绍了17世纪末到1810年以前德国大学生存与发展的背景,以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为代表,论述了本时期的大学理念、课程与教学方法、政府的政策与态度,最后总结本时期德国大学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第三部分,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介绍了1810年到1933年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以柏林大学为代表,论述了本时期的大学理念、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政府的政策与态度,最后总结本时期德国大学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第四部分,德国大学教育的逆现代化。介绍了1933年到1945年之间大学的生存环境,论述了纳粹政党的大学理念、课程与教学方法、对大学的态度,揭示纳粹政权给德国大学造成的严重后果。第五部分,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探索。介绍了德国大学在战后的恢复、发展以及改革背景,论述了本时期的大学理念、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政府的政策与态度,最后总结本时期德国大学在恢复与改革中所取得的成就与面对的问题。第六部分,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动力与经验。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属于一种“早发内外结合”的模式;大学教育的现代化走在了政治与经济现代化的前面;教育的生产性逐渐增强;理念是大学发展的关键;大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既是产生知识、增强人类理性的圣地,同时也是极端民族主义与军国主义的理想传播之地。动力主要表现在:利益的驱使;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值得借鉴的经验主要是:大学的生命在于变革;政府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人的现代化是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教师的责任与地位的平衡。
甄炜旎[9](2007)在《《元刊杂剧三十种》研究 ——以元、明版本比较为中心》文中认为本论文立意的基础,是以《元刊杂剧三十种》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元人杂剧的原貌。在此过程中,主要援用脉望馆、《元曲选》两个明人元杂剧版本与之比较,以元杂剧文本构成为基本研究单位,根据元、明版本各组成部分在表现形式、表达内容、以及由此达到的文学或艺术效果之异同,进一步确立元刊本中展示的元人杂剧特征。同时,通过比较,也可以窥见元杂剧文本从元代到明代的演化,并进一步证明明本的元杂剧不能完全作为元杂剧研究的确实依据。绪论概要介绍现在学界对元刊本杂剧的研究情况,总结其贡献与尚未申发之处,并以此作为本文研究之学术背景,意图填补在元刊本杂剧研究、乃至整个元杂剧研究领域的不足。概述主要描述元刊杂剧文本的版本情况,作品创作者及其时代,作品分类,作品在明代选集、总集中的留存情况,为论文的论述提供文本依据和进一步阐释的理据。第一章对元刊本“总题”、“题目”、“正名”在文本中出现的位置、形式,以及涵盖的内容详加分析,并与明本的情形相比较,力图还原它们当时在剧场表现、或在文本呈现方面的意义。这些意义可能伴随明本的修改而消失或转变。第二章探讨元刊本杂剧脚色的类型与所扮演人物的对应关系。一方面是元刊本文本自身展示的脚色特征;另一方面通过与明本对比,观察脚色类型在明本中的变化,以及明本中脚色与人物关系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脚色扮演体制在元代可能存在的真实情状。从第三章开始,论文步入对元刊本主体文本的研究。此章主要就元刊本记录甚简而在明本中却大篇幅出现的宾白进行讨论。先对元刊本宾白提示语,宾白在文本中所处位置,宾白于剧曲之功能进行探讨。再通过与明本的比较,试图证明宾白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在元刊本中都已成形并成熟,明本的改编是对这些方面的巩固,而明本此部分最大的改变在于,外脚宾白在文本中为非主唱者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但是,明本有浓重的后人添加痕迹,这也就成为明本中的某些内容不能作为元杂剧研究依据的明证。考虑到曲词部分才是元人杂剧的重点与灵魂,因此,本论文用两章篇幅专门讨论元刊本的曲词。第四章着重探讨元刊本唱词的形式,从曲词所应遵循的宫调,曲套内部的曲牌运用及排列规则,以及曲牌对唱词在文字排列、音韵方面的规定性着手,在归纳元刊本自身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与明本相应方面的对比,还原曲套制订及表演在元代的具体情形,以及它们在明代的变化。在充分了解元刊本曲套的形制后,第五章将就元刊本曲词所表现的内容做出具体分析,为了行文的方便,根据曲词内容与功能,基本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是情境营造、观念表达、人物塑造和情节构画。从这四个功能表征切入,探讨元刊本是如何通过曲词来实现这些功能的。同时,通过与明本的对比,观察它们在明本中表达的变化,以及最终导致的对整个文本文意、旨趣的改变。而这些分析在展示元刊本曲词的功能、特点,逐渐勾画出元人杂剧原貌的同时,也为我们研究元杂剧提供了新的可能。在结语中,除了基于以上分析,综合归纳元刊本杂剧在文献、文学样式、文学性等方面的特征外,还对元刊本杂剧在文学流变中所应具有的地位与意义作出一定思考。希望本文能对现在已有的元杂剧研究有所补益,并为重新审视元人杂剧作出一定贡献。
黄涛[10](2007)在《大德是钦:记忆深处的福建协和大学》文中研究说明在闽基督教(新教)四差会联合创办的福建协和大学,在短短的四十年间(1911-1951),历经福州仓山观音井、福州魁岐、福建邵武、复校魁岐四大阶段的辗转办学,最后走向中国特色的民族化高等教育。福建协和大学的发展历史大抵上是由以林景润先生为代表的五任校长先后所谱写的。福建协和大学以西方大学为榜样,建立了高效率的学校管理体制,设置了综合性的院系机构,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产生了很大而积极的社会反响,赢得了福建社会和中国教会大学界的认同。福建协和大学以人格教育为立校之本、以教学科研为办学之基、以服务社会为教育之光,不仅使“博爱、牺牲、服务”的校训精神得到发扬光大,营造了健康、和谐、向上的校风,而且以实事求是的教育信仰,从事高深学问的研究,构建了适应社会、服务人群的学风。这样的办学模式和因之培育出来的英才是福建协和大学贡献给中国社会的一笔丰富的遗产,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借鉴。福建协和大学在闽办学的过程,是宗教教育为主向世俗教育为主的转变过程,是基督文化对华传布向中西文化交流为主的转变过程,更是基督化和中国化不断“协和”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仅使协大将东西方社会联系在大学校园里和周边地区,也使协大将东西方文化“协和”在大学教育内容中和人类进步的服务事业中。因此,福建协和大学不仅是一所教育机关,为福建近现代教育乃至中国近现代教育做出了应有的历史性贡献,更是一所中西文化“协和”的园地,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促进作用。
二、同学邦邦——25.临危受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学邦邦——25.临危受命(论文提纲范文)
(1)墓志所见唐代边疆与民族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翟天德墓志》考释——兼论粟特人与唐建国 |
第一节 翟天德家族的族属与出仕 |
第二节 原州起义与唐建国之关系 |
第三节 义宁二年李渊招慰李轨事发微 |
第四节 翟天德与武德政局 |
小结 |
第二章 墓志所见唐出使吐蕃使者补遗 |
第一节 仓部郎中李思谅 |
第二节 相州临河县令贾令琬 |
第三节 青州长史李知新 |
第四节 工部尚书裴伷先 |
小结 |
第三章 《甘元柬墓志》所见唐前期边疆问题 |
第一节 墓志录文及甘元柬的生活年代 |
第二节 甘元柬在西域和六胡州的任职 |
第三节 甘元柬与唐蕃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元释墓志》与吐蕃入滇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元释与唐蕃西南战争 |
第二节 吐蕃入滇及路线 |
第三节 唐蕃姚州之争 |
小结 |
第五章 《樊偘偘墓志》所见唐东北、西南边防局势 |
第一节 墓志所见河北地区边防 |
第二节 唐前期的防御使 |
第三节 开元初年唐、吐蕃与西南诸族的关系 |
小结 |
第六章 《康太和墓志》与唐玄宗时期边疆局势 |
第一节 康太和的族属与家族 |
第二节 康太和的仕宦与开元初年唐蕃关系 |
第三节 文献所见康太和的活动与开元后期边疆战争 |
第四节 唐代的两个“赤岭” |
小结 |
第七章 合门府成立过程研究——兼论唐蕃竞争下的吐谷浑部落迁徙 |
第一节 相关史料与研究梳理 |
第二节 凉州时期的合门州 |
第三节 凉州时期的合门府 |
第四节 延州时期的合门府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建筑园林设计行业人力成本管理研究 ——以B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人力资本 |
1.2.2 人力成本 |
1.2.3 人力资本和人力成本之间的关系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人力资本理论 |
2.1.2 绩效理论 |
2.1.3 劳动关系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1.1 B公司概况 |
3.1.2 B公司人力成本现状 |
3.2 资料搜集过程及研究方法 |
3.3 研究框架 |
第4章 建筑园林设计行业人力成本管理分析 |
4.1 建筑园林设计行业特征和环境 |
4.1.1 建筑园林设计行业特征 |
4.1.2 建筑园林设计行业环境 |
4.2 建筑园林设计行业人力成本管理现状 |
4.2.1 行业部分标杆企业的选取 |
4.2.2 建筑园林设计行业的财务特征 |
4.2.3 建筑园林设计行业人力成本管理 |
第5章 B公司人力成本管理分析 |
5.1 B公司人力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
5.1.1 B公司的财务特征 |
5.1.2 B公司的人力成本管理 |
5.2 B公司人力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5.3 国内企业人力成本管控实施方法 |
5.4 B公司实施的人力成本管控方法及建议 |
5.4.1 B公司招聘成本管理控制 |
5.4.2 B公司劳动关系成本管理控制 |
5.4.3 B公司绩效成本管理控制 |
5.4.4 B公司人力成本预算控制体系 |
第6章 建议、结论与展望 |
6.1 建筑园林设计行业实施人力成本管理的建议 |
6.2 研究结论 |
6.3 展望 |
6.3.1 本文研究的不足 |
6.3.2 人力成本管理面临的挑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历史遗产:印度周边外交思想传统 |
1.1 古代印度的遗产: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 |
1.1.1 “曼荼罗”理论 |
1.1.2 “曼荼罗”理论在现代印度的运用 |
1.2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寇松主义” |
1.2.1 印度中心论 |
1.2.2 “斜坡理论”与“缓冲国理论” |
1.2.3 “寇松主义”在当代——“新寇松主义” |
1.3 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 |
1.3.1 独立后的“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 |
1.3.2 南亚版“门罗主义” |
1.3.3 “古杰拉尔主义” |
第二章 现实动力:印度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 |
2.1 莫迪政府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大国的雄心 |
2.1.1 “有声有色的大国”战略定位的继承 |
2.1.2 大周边为印度大国追求提供战略支撑 |
2.1.3 为印度大国的崛起打上莫迪的印记 |
2.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安全追求:双重的保障 |
2.2.1 大周边的传统安全 |
2.2.2 大周边的非传统安全 |
2.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经济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 |
2.3.1 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 |
2.3.2 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 |
2.3.3 大周边地区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2.4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软实力拓展 |
2.4.1 印度软实力的内涵 |
2.4.2 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政策中地位的演变 |
2.4.3 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地区的运用 |
第三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 |
3.1 南亚——追求地区霸权 |
3.1.1 实施背景——“印度中心论” |
3.1.2 核心利益关切 |
3.1.3 路径选择 |
3.1.4 效用评估 |
3.2 东向——“东向行动政策” |
3.2.1 实施背景——“东向政策”的深化 |
3.2.2 核心利益关切 |
3.2.3 路径选择 |
3.2.4 效用评估 |
3.3 西向——“西联”政策 |
3.3.1 实施背景——中东地区形势及印度政策传统 |
3.3.2 核心利益关切 |
3.3.3 路径选择 |
3.3.4 效用评估 |
3.4 北向——莫迪政府“大中亚”政策 |
3.4.1 实施背景——“大中亚”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4.2 核心利益关切 |
3.4.3 路径选择 |
3.4.4 效用评估 |
3.5 南向——莫迪政府东南非洲与西南印度洋地区政策 |
3.5.1 实施背景——南向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5.2 核心利益关切 |
3.5.3 路径选择 |
3.5.4 效用评估 |
第四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评估 |
4.1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影响与效果 |
4.1.1 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 |
4.1.2 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
4.1.3 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 |
4.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4.2.1 体系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 |
4.2.2 地区层面潜在风险 |
4.2.3 印度国家层面面临挑战 |
4.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
4.3.1 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 |
4.3.2 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 |
4.3.3 大周边外交政策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 |
第五章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及中国对策思考 |
5.1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 |
5.1.1 地缘上的防范对象 |
5.1.2 经济上的合作伙伴 |
5.1.3 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 |
5.2 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应对中国的举措 |
5.2.1 在双边历史问题上立场强硬 |
5.2.2 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 |
5.2.3 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 |
5.2.4 在周边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
5.2.5 与日本强化合作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
5.3 中国对印度战略评估与对策思考 |
5.3.1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 |
5.3.2 关于中国对中印关系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拉吉夫·甘地政治改革探析(1984-198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理论依据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理论依据 |
(四) 创新、重难点与不足之处 |
1. 创新点 |
2. 重难点 |
3. 不足之处 |
一、政治改革背景 |
(一) 政治改革的内部环境 |
1. 国内政治环境 |
2. 国内经济环境 |
(二) 政治改革的外部环境 |
1. 国外政治环境 |
2. 国外经济环境 |
(三) 拉吉夫·甘地个人成长背景 |
二、政治改革内容 |
(一) 中央政府行政改革 |
1. 优化组织结构、改进管理方式 |
2. 打造廉洁政府 |
(二) 中央与地方邦关系革新 |
1. 旁遮普危机解决方案及其影响 |
2. 阿萨姆学生运动解决方案及其影响 |
(三) 国大党党务整理 |
1. 尼赫鲁执政时期 |
2. 英迪拉·甘地执政时期 |
3. 拉吉夫·甘地党务整顿措施 |
(四) 农村潘查亚特制度革新 |
1. 拉吉夫·甘地政府革新潘查亚特的背景 |
2. 拉吉夫·甘地时期潘查亚特制度改革措施 |
三、政治改革成效及其成因 |
(一) 行政改革成效及影响改革的因素 |
1. 行政改革成效 |
2. 影响行政改革的因素 |
(二) 中央与地方关系革新成效及影响因素 |
1. 中央与地方关系革新成效 |
2. 影响改革实现的因素 |
(三) 国大党党务整顿成效及影响原因 |
1. 国大党党务整顿成效 |
2. 影响改革实现的因素 |
(四) 农村潘查亚特制度革新成效及影响因素 |
1. 农村潘查亚特制度革新成效 |
2. 影响改革实现的因素 |
四、政治改革遗产 |
(一) 政治改革对经济改革的影响 |
(二) 拉吉夫·甘地改革对拉奥改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 |
一、 选题的由来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主要的概念和理论 |
一、 主要的概念 |
二、 民族国家构建:理论与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外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缅甸独立后民族国家构建的困境(1948-1988) |
第一节 昂山的民族国家构建思想与实践 |
一、 昂山的民族国家构建思想 |
二、 昂山的民族国家构建实践 |
三、 昂山民族国家构建思想和实践的成就 |
第二节 吴努时期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 |
一、 国家构建:政治整合推动国家一体化 |
二、 民族构建:民族同化政策下的民族整合 |
三、 吴努时期民族国家构建存在的问题: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上的抵牾 |
第三节 奈温时期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 |
一、 国家构建:加强中央集权和镇压反政府力量 |
二、 民族构建:削弱少数民族自治权以实现缅族化 |
三、 奈温政府民族国家构建的困顿:民族关系全面恶化 |
小结 |
第二章 缅甸1988年以来民族国家构建的新进展:主要的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的增强 |
第一节 掸邦主要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的增强 |
一、 掸族主要民族组织对国家认同的增强 |
二、 果敢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国家认同 |
三、 佤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国家认同 |
四、 崩龙族主要民族组织对国家认同的增强 |
五、 勃欧族主要民族组织国家认同的增强 |
六、 依高族(哈卡)主要民族组织的国家认同 |
第二节 克伦族国家认同的增强 |
一、 克伦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发展状况 |
二、 克伦族主要民族组织国家认同的增强 |
第三节 若开族对国家认同的增强 |
一、 若开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发展状况 |
二、 若开族主要民族组织国家认同的增强 |
第四节 孟族国家认同的增强 |
一、 孟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发展状况 |
二、 孟族主要民族组织国家认同的增强 |
第五节 克钦族国家认同的增强 |
一、 克钦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发展状况 |
二、 克钦主要民族组织国家认同的增强 |
第六节 钦族国家认同的增强 |
一、 钦族主要民族组织的发展状况 |
二、 钦族主要民族组织国家认同的增强 |
第七节 克耶族国家认同的增强 |
小结 |
第三章 缅甸1988年以来主要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增强的原因 |
第一节 缅甸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感增强的内因 |
一、 政治和解推动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的增强 |
二、 新军人政府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以实现经济社会的整合 |
三、 少数民族武装武力脱离联邦的非现实性及民众的厌战 |
四、 新军人政府民族同化政策的继续推进及其影响 |
第二节 缅甸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增强的外因 |
一、 中国对缅甸少数民族武装政策的转变 |
二、 泰国对缅甸少数民族武装政策的转变 |
三、 东盟推进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努力 |
小结 |
第四章 缅甸2008年宪法框架下的民族国家构建 |
第一节 缅甸2008年宪法中有关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 |
一、 军人在民族国家构建中的领导地位 |
二、 缅甸2008年宪法体现的国家构建内容 |
三、 2008年宪法体现的民族构建内容 |
第二节 边防军改编政策:武力推进民族国家构建的再尝试 |
一、 新军人政权时期政治和解遗留的问题 |
二、 边防军改编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
三、 边防军改编计划的受阻及其负面影响 |
第三节 吴登盛政府对民族国家构建的新尝试 |
一、 主张民族平等团结以实现多民族国家构建 |
二、 倡议和平谈判解决民族矛盾 |
小结 |
第五章 缅甸未来民族国家构建的挑战、机遇及趋势 |
第一节 缅甸民族国家构建面临的新挑战 |
一、 军人集团的立场及利益受损可能对民族国家构建形成的挑战 |
二、 民盟在未来政治中的一党独大可能对民族国家构建的挑战 |
三、 少数民族武装的过高要求对民族国家构建的挑战 |
第二节 缅甸民族国家构建面临的机遇 |
一、 昂山素季对民族和解的呼吁 |
二、 少数民族武装对政府民族和解政策的积极回应 |
三、 大国邻国对缅甸民族和解的支持 |
第三节 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趋势 |
一、 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未来政治谈判的受阻可能会影响民族国家构建 |
二、 政府的政策选择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 |
三、 政治转型时期的社会分裂可能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研究(2000-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概述 |
1.1 《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10年发展历程 |
1.1.1 第一阶段(2000-2001年):评选标准逐渐明确 |
1.1.2 第二阶段(2002-2003年):开始为每位候选人配发报道 |
1.1.3 第三阶段(2004-2006年):吸引受众参与的互动性增强 |
1.1.4 第四阶段(2007-2009年):评选在本报自建网站上进行 |
1.2 《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程序 |
1.2.1 年度人物评选的预告:图文并茂吸引眼球 |
1.2.2 年度人物评选的参与:手法翻新凝聚人气 |
1.2.3 年度人物评选的揭晓:报道评价公布结果 |
第2章 《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的特点 |
2.1 年度人物评选由个别人物透视大时代 |
2.1.1 《南方周末》是一份深具历史使命感的报纸 |
2.1.2 《南方周末》以人物为切入口回顾时代风云的独特采编手法 |
2.1.3 "以人代事、传人记史"是评选活动报道的特色 |
2.2 年度人物评选以当年本报报道为依托 |
2.2.1 年度人物当选以平时的报道数量取胜 |
2.2.2 年度人物当选以平时的报道时效见长 |
2.3 年度人物评选成为本报新闻资源的增长点 |
2.3.1 当选年度人物后续报道考察 |
2.3.2 年度人物候选人后续报道考察 |
第3章 从《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看近10年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 |
3.1 从《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看当代中国的崛起 |
3.1.1 中国加入WTO |
3.1.2 不忘国耻、人类正义不容亵渎 |
3.1.3 大国形象的塑造 |
3.1.4 大国崛起的实力展示 |
3.2 从《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看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 |
3.2.1 清除政治腐败,维护市场经济良性运转 |
3.2.2 重视民生首先是尊重生命、尊重人格 |
3.2.3 革除教育、医疗积弊 |
3.2.4 揭露伪科学 |
3.2.5 揭开足坛黑幕 |
3.2.6 新闻界的自我救赎 |
3.2.7 改革、创新需要勇气、智慧 |
3.2.8 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与灾难 |
3.3 从《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看当代中国的转型 |
3.3.1 倡导政治文明 |
3.3.2 民主实践 |
3.3.3 法治进步 |
3.3.4 公民维权 |
3.3.5 公民社会逐渐形成 |
3.3.6 热心公益慈善事业 |
第4章 《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改进之我见 |
4.1 《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内容改进方面 |
4.1.1 人与事并重,挖掘人物品质 |
4.1.2 把握创新尺度,评选真实的人 |
4.2 《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形式改进方面 |
4.2.1 纸质版预告应尽可能详尽 |
4.2.2 应公布投票结果 |
4.2.3 媒体联动,加强评选活动声势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明中期关陇作家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 |
二、研究基础及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
四、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第一章 关陇作家群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
第一节 雄深雅健的关陇文化个性 |
第二节 关陇地区商业的发展 |
第三节 科举、教育的状况 |
第四节 关陇地区的主体思想——关学 |
小结 |
第二章 关陇作家群的形成和发展——从"前七子"的本原谈起 |
第一节 "前七子"本真探源 |
第二节 关陇作家群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三节 关陇作家群同志录 |
第四节 关陇作家别集考述 |
小结 |
第三章 关陇作家群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一) |
第一节 明中期前的文学复古思想 |
第二节 关陇作家群文学思想的核心——尚情求真 |
第三节 关陇文人文学思想的变迁 |
第四节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辩说——兼论"前七子"的文学思想 |
小结 |
第四章 关陇作家群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二) |
第一节 李梦阳"真诗乃在民间"的文学史意义 |
第二节 李梦阳传记文的成就 |
第三节 康海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明代中期的文学地位 |
第四节 王九思的文学成就——兼论明代中期文风之转圜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明代关陇地区形势图 |
附录二:李梦阳早年事迹考——以李梦阳母高氏墓志为中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对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一、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萌芽(17世纪末——1810年) |
(一) 大学教育的背景 |
1.政治背景 |
2.经济背景 |
3.思想文化背景 |
(二) 大学的创办与改革 |
1.大学理念 |
2.大学课程与教学方法 |
3.政府的政策与态度 |
(三) 成就与问题 |
二、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1810——1933年) |
(一) 大学教育的背景 |
1.政治背景 |
2.经济背景 |
3.思想文化背景 |
(二) 大学的创办与改革 |
1.大学理念 |
2.大学课程与教学方法 |
3.政府的政策与态度 |
(三) 成就与问题 |
三、德国大学教育的逆现代化趋势(1933—1945年) |
(一) 大学教育的背景 |
1.政治背景 |
2.经济背景 |
3.思想文化背景 |
(二) 大学的衰落 |
1.大学理念 |
2.大学课程及教学方法 |
3.政府的政策与态度 |
(三) 后果 |
四、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反思及探索(1945年以后) |
(一) 大学教育的背景 |
1.政治背景 |
2.经济背景 |
3.思想文化背景 |
(二) 大学教育的恢复与改革 |
1.大学理念 |
2.大学课程与教学方法 |
3.政府的政策与态度 |
(三) 成果与问题 |
五、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及经验 |
(一) 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1.德国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属于一种"早发内外结合"的模式 |
2.德国大学教育的现代化走在了政治与经济现代化的前面 |
3.大学教育的生产性逐渐增强 |
4.大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关键 |
5.德国大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既是产生知识、增强人类理性的圣地,同时也是极端民族主义与军国主义的理想传播之地 |
(二) 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动力 |
1.利益的驱使 |
2.德意志的民族主义 |
(三) 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1.大学的生命在于变革 |
2.政府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相对平衡 |
3.人的现代化是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
4.教师的责任与地位的平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元刊杂剧三十种》研究 ——以元、明版本比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元刊杂剧三十种》概述 |
第一节 《元刊杂剧三十种》版本情况 |
第二节 《元刊杂剧三十种》作品创作者及其时代 |
第三节 《元刊杂剧三十种》作品分类 |
第四节 《元刊杂剧三十种》在明刊本中的留存情况 |
第一章 元刊本作品之总题、题目、正名 |
第一节 元杂剧的门面:总题 |
一、元刊本“总题”之位置及体式 |
二、元刊本“总题”涵盖之信息 |
三、“总题”在明本中的流变 |
第二节 剧目之统摄:题目与正名 |
一、元刊本“题目”“正名”刊录情况 |
二、从元、明版本比较看元刊本“题目”“正名”于全剧之功能 |
第二章 元刊本作品之脚色 |
第一节 元刊本脚色的种类及其扮演人物类型 |
一、“旦”色 |
二、“末”色 |
三、“净”色 |
四、类脚色 |
第二节 从元、明版本的比较看元刊本脚色体制的特征 |
一、元、明版本元杂剧脚色种类比较——以明本新增脚色“冲末”、“搽旦”、“丑”为主要研究对象 |
二、元、明版本元杂剧脚色与所扮人物关系对比 |
第三章 元刊本作品之宾白 |
第一节 元刊杂剧三十种之宾白 |
一、元刊本宾白之提示语 |
二、元刊本宾白在剧中的位置 |
三、元刊本宾白于剧曲之功能 |
第二节 元、明版本宾白之比较 |
一、不同版本中宾白之提示语 |
二、元、明版本元杂剧宾白位置之异同 |
三、元、明版本宾白功能之比较 |
第四章 元刊本作品之套曲(上)——套曲格式及与明本之比较 |
第一节 元刊本套曲之基本结构 |
一、套曲之宫调 |
二、套曲之曲牌安排 |
第二节 元、明版本套曲曲牌对比 |
一、曲牌数量比较 |
二、套数中曲牌排列之差异 |
三、曲牌与曲词的形式对应 |
第五章 元刊本作品之套曲(下)——元、明版本曲词比较 |
第一节 元刊本曲词之功能 |
一、情境营造 |
二、观念表达 |
三、人物塑造 |
四、情节构画 |
第二节 唱词在明本中的变化及其对功能之影响 |
一、情境营造 |
二、观念表达 |
三、人物塑造 |
四、情节构画 |
结语 |
附录: 校勘举例 |
文献征引 |
后记 |
(10)大德是钦:记忆深处的福建协和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一 中文提要 |
二 英文提要 |
绪论 |
一 中国基督教大学研究学术史回顾 |
二 福建协和大学个案研究的题解 |
三 本研究的一般意义与基本方法 |
四 本研究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上篇 四十年岁月峥嵘:福建协和大学的发展概况 |
引言 |
第一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艰难筹建 |
第二节 三迁校址 |
第三节 历史归宿 |
一 注册问题 |
二 国有化问题 |
第二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历任校长 |
第一节 庄才伟校长 |
一 申请办学许可 |
二 筹措办学经费 |
三 奠定办学永久校址 |
第二节 高智校长 |
一 "恰当地方的恰当的人" |
二 立校园基础 树协大精神 |
三 "权力移交"先见之明 |
第三节 林景润校长 |
一 临危受命 有条不紊 |
二 协大精神 光大发扬 |
三 迁校深山 艰苦创业 |
四 复归魁岐 抱憾辞世 |
第四节 陈锡恩校长 |
第五节 杨昌栋校长 |
第六节 其他校长代理人 |
一 徐光荣先生 |
二 陈文渊先生 |
三 陈景磐先生和校政委员会 |
第三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组织机构 |
第一节 校董事会 |
第二节 行政机构 |
一 校务会议和教授会 |
二 教务处 |
三 训导处 |
四 总务处 |
五 各部门行政负责人 |
第三节 教学机构 |
第四节 辅教机构 |
一 各种委员会和研究会 |
二 各种学生社团组织 |
三 协大图书馆 |
第四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学程规则 |
第一节 招考与入学 |
一 招生概况 |
二 入学规程 |
第二节 修业过程 |
一 学分规则 |
二 助学机制 |
第三节 考核与毕业 |
一 学业考核制度 |
二 毕业标准 |
三 毕业生就业概况 |
第五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办学成果 |
第一节 办学设施 |
一 观音井校区 |
二 魁岐校区 |
三 邵武校区 |
四 魁岐复校校区 |
第二节 教师风采 |
第三节 学生写真 |
第四节 社会反响 |
中篇 博爱 牺牲 服务:福建协和大学的校训精神 |
引言 |
第六章 人格教育:福建协和大学的立校之本 |
第一节 博爱思想 |
一 宗教世界里的"博爱"思想 |
二 世俗生活里的"博爱"行动 |
第二节 民主革命信仰 |
一 三民主义教育在协大 |
二 新民主主义教育在协大 |
第三节 协作自治精神 |
一 学校主持下的学生协作自治教育 |
二 学校指导下的学生协作自治教育 |
第七章 教学科研:福建协和大学的办学之基 |
第一节 教学实践 |
一 课堂教学 |
二 课外实践 |
第二节 科研水平 |
一 协大科研水平的一般发展状况 |
二 《协大学术》开协大科研风气之先 |
三 协大五大科研阵地 |
四 协大其他科研团体 |
五 协大学生毕业论文 |
第三节 学术交流 |
一 客自远方来 |
二 外出讲学或研究 |
第八章 服务社会:福建协和大学的价值之光 |
第一节 爱国壮举 |
一 爱国求民族生存当从反日开始 |
二 爱国求民族进步当从反专制开始 |
第二节 乡村改造 |
一 开展农村服务 |
二 推行民众教育 |
第三节 忠守职业 |
一 教员 坚守教岗 |
二 学生 读书服务并重 |
三 毕业生 风采照人 |
下篇 基督化与中国化的"协和":福建协和大学的历史地位 |
引言 |
第九章 福建协和大学与基督教(文化) |
第一节 协大是基督教文化东渐的产物 |
一 基督教界资助在协大 |
二 神学教育在协大 |
三 基督教文化形式在协大 |
第二节 协大对基督教(文化)的改造 |
一 非基督运动和国人主校 |
二 新中国对协大的改造 |
第十章 福建协和大学与中西文化交流 |
第一节 校内中外籍教工间的中西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协大师生间的中西文化交流 |
第三节 协大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极:外语教育 |
第十一章 福建协和大学和基督教教育中国化 |
第一节 协大教育必然中国化 |
一 国民政府立案与协大教育中国化 |
二 抗日战争和协大教育中国化 |
三 新中国国有化与协大教育中国化 |
第二节 协大中国历史文化研究 |
一 协大中国文化研究的条件 |
二 福建(中国)文化研究会和《福建文化》 |
三 协大其他会社的国学研究 |
第三节 协大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贡献 |
一 协大的两个教育特色 |
二 协大对福建教育的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档案文献 |
二、英文档案文献 |
三、报刊杂志 |
四、相关专着 |
五、相关论文 |
附录 |
1、福建协和大学史略 |
2、福建协和大学组织大纲 |
3、福建协和大学训导规则(训导处1944年颁布) |
4、福建协和大学民国卅四学年下学期(1945年春)各院系课程学分表 |
5、《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学则》(1948年教务会议通过,1949年校务会议修正通过) |
6、《福建文化》历期目录 |
7、福建协和大学历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
8、福建协和大学大事记 |
9、私立福建协和大学迁邵以来大事记(1938—1942) |
10、福建协和大学的历届毕业生名录 |
11、福建协和大学校友与福建协和大学 |
(1) 母校校名词条刊入《辞海》增订版 |
(2) 协大复校努力之始末(倡议书、致校友信、复校捐款退还情况) |
(3) 福建协和大学校友回忆录和访谈录(俞永受、林纪焘、金章岩) |
后记(致谢) |
四、同学邦邦——25.临危受命(论文参考文献)
- [1]墓志所见唐代边疆与民族若干问题研究[D]. 陈明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2]建筑园林设计行业人力成本管理研究 ——以B公司为例[D]. 张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3]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D]. 张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4]拉吉夫·甘地政治改革探析(1984-1989)[D]. 黄金秋.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5]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研究[D]. 刘务. 云南大学, 2013(11)
- [6]《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研究(2000-2009)[D]. 孙利. 南昌大学, 2010(02)
- [7]明中期关陇作家群研究[D]. 师海军. 西北大学, 2010(09)
- [8]对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考察[D]. 肖光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09(S1)
- [9]《元刊杂剧三十种》研究 ——以元、明版本比较为中心[D]. 甄炜旎. 复旦大学, 2007(07)
- [10]大德是钦:记忆深处的福建协和大学[D]. 黄涛.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