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分娩论文_王娟,周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促分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针,针刺,针灸,初产妇,效应,前列腺素,时间。

促分娩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周娜[1](2018)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分娩镇痛仪对初产妇的促分娩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分娩镇痛仪对初产妇的促分娩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初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分娩镇痛仪治疗,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接受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等级、产时心理状态评分、活跃期时长、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阴道分娩率。结果观察组的活跃期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第二、叁产程时长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的叁级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两组的HAMA、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分娩镇痛仪对初产妇促分娩作用显着,值得在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8年12期)

马良宵,朱江,张露芬[2](2006)在《合谷、叁阴交穴不同电针刺激组合促分娩作用的内分泌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合谷、叁阴交穴不同留针时间的电针刺激组合促分娩作用的内分泌机制。方法选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应用2×2析因试验设计方法,分为4个电针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以血清前列腺素E2(PGE2)、雌二醇(E2)和孕酮(P)为指标。结果先针合谷穴、次针叁阴交穴后二穴共同留针时间的长短对血清PGE2含量有显着影响,留针5min水平较20min水平能显着提高血清PGE2含量,并使E2/P值升高。而单独先针合谷穴期间的留针时间长短仅对血清P含量有显着影响,留针40min较20min能显着提高血清P含量。只有先针合谷穴20min,再加针叁阴交穴5min的时间组合能显着升高血清PGE2、E2含量及E2/P值。结论不同留针时间电针合谷、叁阴交穴影响促分娩效果的机理,可能在于协同或拮抗二穴分别通过内分泌及神经反射途径促分娩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9期)

裘瑾,陈叙[3](2006)在《针刺促分娩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对产妇自然分娩过程的影响,探讨针刺促分娩的作用机理。方法:将35例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临产产妇,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观察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后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并抽取静脉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及前列腺素F1α(PGF1α)含量。结果:针刺组第一产程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有显着性差异(P<0.05),血清E2、P及GFIα含量升高明显(P<0.05),PGFI2含量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强有效宫缩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06年11期)

杨芳[4](2005)在《在电针抗早孕、促分娩实验中优选刺激参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灸下胎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古代,针刺是催生引产的重要手段,许多穴位是孕妇禁针禁灸穴,同时也成为了下胎的经验要穴。目前针刺合谷、叁阴交抗早孕、促分娩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电针的刺激参数包括电针的波形、频率、强度等,不同的刺激参数在治疗疾病中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因此,在临床中规范电针刺激参数,发挥针灸的独特优势已显得十分重要。本课题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着重研究电针的不同刺激参数对抗早孕、促分娩作用的影响。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实验研究。前期实验证实电针留针时间、间隔时间及电针使用的频率不同,促分娩效应不同,说明电针刺激参数对针刺效应有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本实验主要研究电针的不同波形对晚孕大鼠子宫收缩力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寻求最佳促分娩效应的波形,为临床合理选择电针刺激参数抗早孕、促分娩提供科学依据。将体重 180-220 克成年雌性 Wister 大鼠 55 只,随机分为五个组,分别为连续波组、簇形波组、疏密波组、正常对照组、妊娠对照组,每组 11 只大鼠。造模后各针刺组分别于妊娠第 19 天各针刺一次,均取双侧合谷穴及叁阴交穴,先合谷后叁阴交,合谷留针 20 分钟后,加针叁阴交 5 分钟。使用韩氏多用治疗仪,同一对正负极连接同名穴,频率 50HZ,强度以大鼠肢体轻微抖动为度。测定了子宫收缩强度、频率及收缩力,血清 E2、P、TXB2、6-K-PGF含量及 E2/P 值、T/P 值。实验结果如下:1.起针后 20min 内,叁种波形电针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强子宫收缩强度、频率、子宫收缩力,明显高于针前水平。其中连续波组在针刺期间及针后 20分钟内,使宫缩强度、频率及宫缩力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针前水平。2.不同波形均可使血清中 6-K-PGF 含量增高,对血清中 E2、P、TXB2含量和 E2/P 值、T/P 比值呈现不同影响。3.连续波电针对子宫收缩活动的影响是通过调节血清中 E2/P 和 T/P 的平衡关系,说明针灸的整体调节作用。证明,E2 与 P、T 与 P 动态平衡关系的维持较单个物质的升高与降低对分娩影响的意义更重大。综合比较各项指标,电针刺激合谷、叁阴交促分娩时应选择连续波,提示此种波形能最佳发挥合谷、叁阴交二穴在内分泌及神经反射两方面地促分娩机制。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前期临床研究证实针刺合谷、叁阴交能够减轻药物流产引起的下腹痛,并能缩短排囊时间。本实验通过观察在电针辅助药物流产临床应用中,比较电针的不同刺激参数与针灸效应的关系,从而优选最佳的电针刺激参数,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IV在电针抗早孕、促分娩实验中优选刺激参数的研究将 109 例药物流产患者分为叁组,做组间对照。在口服米索前列醇后30-60min 之内,治疗 1 组同时取双侧的合谷穴和叁阴交穴,使用韩氏多用治疗仪,簇形波,100HZ,强度以每一患者可耐受之最大的强度;治疗 2 组取双侧合谷穴及叁阴交穴,先合谷后叁阴交,合谷留针 20 分钟后,加针叁阴交 5分钟。使用韩氏多用治疗仪,连续波,频率 50HZ,强度以每一患者可耐受之最大的强度。实验结果如下:1.电针合谷、叁阴交能够减轻药物流产引起的副反应,而选用治疗 2 组的治疗方法及电针刺激参数则具有相对明显的趋势。2.电针合谷、叁阴交可以减少药物流产患者的排囊时间,与治疗 1 组相比,选用治疗 2 组的方法能够明显的减少患者的排囊时间,具有明显的优势 。3.电针合谷、叁阴交可以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4.电针合谷、叁阴交辅助药物流产终止早期妊娠是安全、简便、可行的 。基于以上的实验结果,认为临床应用合谷、叁阴交穴促进抗早孕、促分娩,应先针刺合谷穴后针刺叁阴交穴,合谷留针 20 分钟后加针叁阴交 5 分钟,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50HZ,波形应选择连续波,能达到最佳的抗早孕、促分娩效果。关键词:电针; 合谷; 叁阴交; 刺激参数(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5-05-01)

王美卿,朱江,张露芬,袁红[5](2003)在《电针“合谷”“叁阴交”穴促分娩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电针“合谷”“叁阴交”穴促分娩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55只 ,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叁阴交”组、“合谷”加“叁阴交”组。以子宫颈及子宫体组织前列腺素E2 (PGE2 )、血清及羊水雌二醇 (E2 )和孕酮 (P)为指标。结果 :电针“合谷”穴使晚孕大鼠宫体及宫颈组织PGE2 、血清E2 、羊水中P含量显着升高 ;电针“叁阴交”穴仅使晚孕大鼠羊水中P含量显着升高 ;同时电针“合谷”“叁阴交”穴对本实验所测各项内分泌指标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03年10期)

马良宵[6](2003)在《电针晚孕大鼠促分娩作用的时效性研究及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过期妊娠、难产、高危妊娠等病症仍是目前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重要因素,积极采取促分娩措施以保证分娩顺利进行和母婴安全显得十分重要。促分娩包括引产和催产两方面。临床常用的药物治疗、机械性治疗、剖宫产等几类方法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禁忌证和副作用。因此,寻求更多方便、安全、有效的促分娩方法始终是产科努力的目标之一,加强此方面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灸下胎在我国由来已久,是历代催生助产的重要手段。许多临床资料表明,针刺具有促进宫缩、扩张宫颈、缩短产程、减少出血、减轻疼痛等作用。合谷、叁阴交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经典下胎对穴。而很多经典古籍中均提到针刺堕胎时先合谷后叁阴交的针刺顺序,本课题组的前期实验研究也证实二穴促分娩的机制不同,同时应用二穴反而不利于各自作用的发挥,因而建议临床采用先合谷后叁阴交的顺序。在此基础上,本实验试图通过对比二穴之间不同的间隔时间及留针时间对子宫收缩及内分泌的影响,来寻求获得最佳促分娩效应的刺激时间,并探讨时间因素影响二穴促分娩效果的机理,为临床合理用穴提供科学依据。 本实验以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以电针为刺激手段,采用2(2析因实验方法,其中A因素为合谷与叁阴交穴的间隔时间,分为20分钟、40分钟两水平;B因素为加针叁阴交后二穴的留针时间,分为5分钟、20分钟两水平。将6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成电针A、B、C、D组(A组先针合谷20min,加针叁阴交5min;B组先针合谷20min,加针叁阴交20min;C组先针合谷40min,加针叁阴交5min;D组先针合谷40min,加针叁阴交20min),以及正常对照组和妊娠对照组,测定了子宫收缩强度、频率及收缩力,血清PGE2、E2、P及E2/P值,结果发现: 1.起针后20min内,A、B两因素对子宫收缩强度的影响无显着差别,而B因素对子宫收缩频率及子宫收缩力的影响较A因素更为重要,其中加针叁阴交5min水平组(A、C组)显着高于20min水平组(B、D组),说明无论合谷留针时间长短,加针叁阴交后5min即起针的组合方法,增强子宫收缩的效果更好,并且其增强子宫收缩力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宫缩频率而实现的。2.A、C组在针刺合谷的基础上,加针叁阴交穴5min后,其宫缩频率及宫缩力迅速升高,进一步促进了合谷留针期间已经增强的子宫收缩,显示出针刺的即时效应;同时这种促进宫缩的作用一直持续到起针后20min,也显示出了针刺的后效应,提示A、C组的组合方法协同发挥了二穴促分娩的作用,其中A组针刺方法增强宫缩的效果最佳。而B、D组在针刺过程中及起针后20min内,除增强宫缩<WP=4>频率外,对宫缩强度及宫缩力的影响不大,提示此两种方法使二穴兴奋子宫的作用产生拮抗。3.A因素对血清PGE2影响不大,而B因素中加针叁阴交穴后留针5分钟较20分钟能使PGE2显着升高。A因素中合谷留针40分钟较20分钟使血清P降低越多,而叁阴交留针时间长短(B因素)对P含量影响不大。A、B两因素对血清E2的影响均无显着意义,只是B因素中5min水平较20min水平有使血清E2/P值升高的趋势。进一步将四个电针组的E2/P值与妊对组和正常组比较,显示加针叁阴交穴5min组(A、C组)使血清E2升高,血清P呈下降趋势,从而使E2/P升高,与未孕时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同时还增加了血清PGE2的含量,从而引起子宫收缩加强;而B、D组的E2/P值与妊对组无差别,且显着低于正常组;提示A、C组通过内分泌机制促进宫缩,而B、D组中加针叁阴交穴后留针时间过长反而抑制了合谷穴对相关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针刺采用先合谷后叁阴交穴的顺序,能不同程度地增强子宫收缩,其促分娩效果与二穴的针刺间隔时间及加针叁阴交后二穴的留针时间密切相关;其中留针时间对促分娩的影响更为重要,留针5min水平较20min水平促分娩效果更佳,是基于其协同发挥了二穴在神经、体液两方面的调节作用实现的;而留针20min则使二穴的不同调节作用产生拮抗,不利于协同促分娩。因此认为临床应用合谷、叁阴交穴促分娩,取穴应分先后,即先合谷后叁阴交,证实了古医籍中的有关记载。同时合谷留针20min为宜,加针叁阴交后,不宜长留针,可施行针刺手法得气后即起针,即能达到最佳的促分娩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3-08-01)

姜东升[7](2003)在《针刺促分娩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产妇的自然分娩过程以及与分娩有关因素的影响,探讨针刺促分娩的临床效果,从而提供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的促进分娩的有效方法,并初步探讨针刺促分娩的内分泌机制。方法:选取37例无阴道分娩禁忌症临产产妇,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选取合谷、叁阴交等穴位针刺,对照组不施任何催产方法,全部自然分娩。1以产程进展情况、新生儿评分、产后并发症、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等为观测指标,观察研究针刺促分娩的临床疗效,及疗效对与分娩有关的因素的影响。2观察分娩过程中产妇静脉血中雌二醇(E2)、孕酮(P)、6-酮-前列腺素F1α(PGF1α)等含量变化以探讨针刺促分娩的内分泌机制。结果:1针刺组缩短第一产程及第一产程活跃期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针刺可显着促进产妇体内孕酮、雌二醇含量及二者比值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前列腺素含量有升高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但有升高趋势。结论:1针刺能有效缩短第一产程和第一产程活跃期,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适合临床应用推广。2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雌二醇、孕酮、前列腺素等与分娩有关的内分泌激素实现的。(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学院》期刊2003-04-01)

促分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合谷、叁阴交穴不同留针时间的电针刺激组合促分娩作用的内分泌机制。方法选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应用2×2析因试验设计方法,分为4个电针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以血清前列腺素E2(PGE2)、雌二醇(E2)和孕酮(P)为指标。结果先针合谷穴、次针叁阴交穴后二穴共同留针时间的长短对血清PGE2含量有显着影响,留针5min水平较20min水平能显着提高血清PGE2含量,并使E2/P值升高。而单独先针合谷穴期间的留针时间长短仅对血清P含量有显着影响,留针40min较20min能显着提高血清P含量。只有先针合谷穴20min,再加针叁阴交穴5min的时间组合能显着升高血清PGE2、E2含量及E2/P值。结论不同留针时间电针合谷、叁阴交穴影响促分娩效果的机理,可能在于协同或拮抗二穴分别通过内分泌及神经反射途径促分娩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促分娩论文参考文献

[1].王娟,周娜.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分娩镇痛仪对初产妇的促分娩作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

[2].马良宵,朱江,张露芬.合谷、叁阴交穴不同电针刺激组合促分娩作用的内分泌机制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

[3].裘瑾,陈叙.针刺促分娩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6

[4].杨芳.在电针抗早孕、促分娩实验中优选刺激参数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5].王美卿,朱江,张露芬,袁红.电针“合谷”“叁阴交”穴促分娩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2003

[6].马良宵.电针晚孕大鼠促分娩作用的时效性研究及机理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

[7].姜东升.针刺促分娩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3

论文知识图

人足月胎膜结构示意图(Amnion:羊膜;C...日粮不同维生素E对围产期奶牛血清促黄体...一NF-KB一ILr6,HSP70作用模式示...糖皮质激素促进人羊膜成纤维细胞cPLA...在妊娠及分娩中的调控关系心理评估体系

标签:;  ;  ;  ;  ;  ;  ;  

促分娩论文_王娟,周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