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分动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分,土壤,动态,降雨量,次生林,人工林,砂土。
水分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郑强卿,陈奇凌,王晶晶[1](2019)在《滴灌骏枣花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南疆枣树花期适宜的灌溉量,以近几年品质退化较为严重的骏枣为对象,分析了开花坐果期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骏枣园土壤深度40~60 cm的含水量恒定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左右是保证根系富集区土壤水分供应能力的关键,此时叶片的净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是适宜南疆地区骏枣盛花期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水分管理措施,可实现骏枣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快速有效转换,提早坐果时间,延长果实生育期,提升品质的目标。(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李锋,刘晓彤,罗健航,赵营,王海廷[2](2019)在《枸杞精准滴灌效益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宁杞7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滴灌对枸杞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及不同水肥处理对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水肥处理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土壤水分含量主要受滴灌量的影响较大,滴灌量262.4 mm+施N 325.6 kg/hm~2、P_2O_5 316.2 kg/hm~2、K_2O 300.0 kg/hm~2处理(常规滴灌区)的土壤水分变化范围为15%~35%;滴灌量232.4 mm+施N 178.2kg/hm~2、P_2O_5 105.4 kg/hm~2、K_2O 60.4 kg/hm~2处理(精准滴灌区)的土壤水分变化范围在5%~20%,常规滴灌土壤水分明显高于精准滴灌区。精准滴灌较常规滴灌增产13.3%,节本增效3.12万元/hm~2。(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冀雅珍,李晓春,耿宝江[3](2019)在《秸秆不同处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土壤水分及温度动态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寻求秸秆资源在干旱半干旱区的有效还田方式,在春玉米生育期设置加长(3 cm~5 cm)玉米秸秆氨化还田(CN)和粉碎秸秆氨化+无机土壤改良剂还田(FNT)两种处理方式,对照组为无秸秆还田(CK),分析春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FNT处理在整个生育期都有土壤含水率较其他两个处理高,尤其在春玉米抽穗~灌浆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提高比较明显,比CK处理土壤含水率提高7.35%,比CN处理提高5.79%,说明FNT处理更能有效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对土壤水含率提升作用明显。土壤温度方面,FNT处理与CK处理土壤的温差6月最大达到0.52℃,处理一(CN)与处理叁(CK)土壤温差7月最大达0.57℃,不论是长秸秆还田还是粉碎秸秆还田,比对照处理温度都有所提高,对土壤起到了保温保墒的作用,促进了作物的生长。(本文来源于《陕西水利》期刊2019年10期)
齐月,蒋菊芳,胡蝶,王润元,王鹤龄[4](2019)在《关键生育期持续水分胁迫对春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关键生育期水分胁迫对春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产量的影响,在典型干旱区武威开展关键生育期水分胁迫模拟试验,试验设置CK(整个生育期供水充足的对照处理)、T1(拔节期持续干旱直至生育期结束)、T2(抽雄期持续干旱直至生育期结束)3种处理。结果表明,受水分胁迫影响,T1和T2干旱处理0~20 cm和0~40 cm土壤温度均高于CK处理,并且T2处理土壤温度高于T1处理;七叶期后,干旱处理剖面土壤含水量各层变化较大,至乳熟期,T1和T2处理土壤贮水量较CK分别减少了72%、57%;关键生育期的水分胁迫主要通过影响春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来影响最终的产量,T1和T2干旱处理产量分别减少了66.4%、54.2%,产量水平WUE分别减少了23.4%、13.1%。研究结果可为春玉米关键生育期干旱发生进行定量评估提供依据,为生态系统响应阈值的确定提供了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9期)
杨凯悦,贾志清,李清雪,何凌仙子,戴捷[5](2019)在《高寒沙地典型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青海共和盆地中间锦鸡儿人工林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过程,深入了解高寒沙地植物与降雨关系,为高寒沙区的植被恢复与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以不同生长阶段(3、5、16、30 a)的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ECH_2O土壤含水量监测系统分别对每个林龄的不同土层深度(10、20、30、40、60、90、120、150 cm)土壤水分进行连续监测;利用Dynamet-1k科研级自动气象站记录降雨量,以3场不同降雨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其土壤水分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状况。2008年9月-2017年9月间,试验区内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且雨量小频率高,降雨量小于2 mm的降雨事件占总降雨事件的48.21%,贡献率仅为9.68%。4种人工林土壤蓄水量的年内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消耗期(9至次年1月)、土壤水分积累期(2-4月,7-8月)和稳定期(5-6月)。5 mm以下的降雨能够使30 cm以上的土层水分产生波动,5-18 mm的降雨量能影响0-40 cm的土壤水分,而18 mm以上的降雨量能够引起0-60 cm土层水分的变化。土壤蓄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加,林龄越大,土壤水分对于降雨量响应的滞后性越明显,土壤水分增量也相对减少。因此,在高寒沙区造林应注意苗木栽植的密度,在造林过程中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降低干旱胁迫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于瑞鑫,王磊,杨新国,陈林,蒋齐[6](2019)在《平茬柠条的土壤水分动态及生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茬作为荒漠草原区柠条林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深入探究平茬复壮阶段的土壤水分的恢复状况及其对生理特征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设置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平茬年限柠条的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作用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长季年内变化,PC1a—PC5a柠条在对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均高于WPC柠条;对比不同平茬年限柠条土壤水分,PC3a增长迅速,PC4a水分条件最优,PC5a土壤水分消退逐渐向WPC柠条的土壤水分接近;土壤垂直剖面上,PC1a—PC4a柠条根系活跃区的土壤水分随着平茬年份的增加,深层的土壤水分得到有效改善,到PC5a时开始回落。(2)不同平茬年限土壤含水量变化剧烈程度分别为PC4a>PC5a>WPC>PC2a>PC3a>PC1a,且平茬措施对非根系活跃区的深层土壤水分影响不大,平茬后,对0—180cm土层深度的影响显着,且以平茬PC4a和PC5a的土壤水分周期性变化最长,振动强度变化最明显。(3)平茬早期(PC1a—PC2a)的土壤水分并未迅速提高,此阶段柠条的光合作用受自身性状的影响大于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平茬中期(PC3a—PC4a)的土壤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柠条的补偿生长作用;平茬后期(PC5a),平茬柠条光合作用减弱及性状几乎不发生变化,土壤水分状况也开始接近WPC柠条。因此,对于荒漠草原平茬复壮阶段的柠条林的科学有效管理,PC5a柠条可作为饲草资源进行利用的最佳时段。(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王兴,李王成,董亚萍,李晨,赵硏[7](2019)在《压砂地不同砂土混合比下土壤水分蒸发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砂土混合比覆盖下对土壤蒸发的影响,通过田间土柱基础实验,采用微型蒸渗仪测定水分蒸发变化。试验采用完全试验,选取降雨量、砂土混合比两个因素,各五水平处理,即设置5个模拟降雨量(6、9、12、15、18mm)和5种砂土混合比例(0%、25%、50%、75%、100%)的土壤蒸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砂土混合比处理的土壤,随着模拟降雨量(试验灌水量)的增加土壤体积含水率略有增加,不同灌水量处理的土壤体积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与裸土相比,土壤覆砂能够大幅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砂土混合比25%、50%、75%、100%(全覆砂)处理的土壤比裸土(砂土混合比0%)的累积蒸发量分别减少5.4%、21.0%、36.2%、45.3%;砂土混合比越大,土壤日蒸发量和累积蒸发量越小,砂土混合比为100%的抑制蒸发效果最好。砂石覆盖可以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强弱与砂土混合比密切相关。研究结论可为中国旱区农田砂石覆盖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为提高压砂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8期)
路璐,王振龙,杜富慧,胡永胜,张晓萌[8](2019)在《淮北平原基于水文气象多因子的土壤水分动态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利用五道沟水文实验站1989-2015年水文气象和大田土壤水实测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冬小麦各生长阶段不同土层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水分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一致;不同生长阶段土壤水分与气温和地下水埋深关联度最强,分别达0. 92和0. 95;分蘖-越冬期,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埋深和日照时数关联度最强,其他生长阶段,土壤水分与气温和地下水埋深关联度最强。通过水文气象因子模拟土壤水分拟合度较高,R~2达0. 94。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土层,土壤水分计算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R~2达0. 80。成果为实施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灌溉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冯金超,党宏忠,丛日春,姚源,吴丽丽[9](2019)在《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特征,本研究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石家岔流域紫花苜蓿和耕地(马铃薯)土壤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4月至10月对20 cm,50 cm,100 cm,150 cm,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监测,分析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在一个完整生长季的时间动态特征和垂直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50 cm深度处,除紫花苜蓿200 cm处含水量高于150 cm处,其他层次表现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2)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0~100 cm的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最高值出现在降雨量最大的8月份,下层土壤含水量稳定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耕地的土壤贮水量要大于紫花苜蓿地。研究认为,紫花苜蓿消耗更多的土壤水分,更容易引起土壤干燥化。(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龙健,李娟,李菲,廖洪凯,刘灵飞[10](2019)在《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野外调研采样和室内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喀斯特典型石漠化治理区—安顺普定生态示范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并以花江峡谷示范区为对照地点,以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为主线,系统地研究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以及对代表植物光合作用的响应,深入探讨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和植物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旨为(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水分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宁杞7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滴灌对枸杞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及不同水肥处理对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水肥处理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土壤水分含量主要受滴灌量的影响较大,滴灌量262.4 mm+施N 325.6 kg/hm~2、P_2O_5 316.2 kg/hm~2、K_2O 300.0 kg/hm~2处理(常规滴灌区)的土壤水分变化范围为15%~35%;滴灌量232.4 mm+施N 178.2kg/hm~2、P_2O_5 105.4 kg/hm~2、K_2O 60.4 kg/hm~2处理(精准滴灌区)的土壤水分变化范围在5%~20%,常规滴灌土壤水分明显高于精准滴灌区。精准滴灌较常规滴灌增产13.3%,节本增效3.12万元/h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分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1].郑强卿,陈奇凌,王晶晶.滴灌骏枣花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对光合作用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2].李锋,刘晓彤,罗健航,赵营,王海廷.枸杞精准滴灌效益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对比[J].甘肃农业科技.2019
[3].冀雅珍,李晓春,耿宝江.秸秆不同处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土壤水分及温度动态变化的影响[J].陕西水利.2019
[4].齐月,蒋菊芳,胡蝶,王润元,王鹤龄.关键生育期持续水分胁迫对春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
[5].杨凯悦,贾志清,李清雪,何凌仙子,戴捷.高寒沙地典型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19
[6].于瑞鑫,王磊,杨新国,陈林,蒋齐.平茬柠条的土壤水分动态及生理特征[J].生态学报.2019
[7].王兴,李王成,董亚萍,李晨,赵硏.压砂地不同砂土混合比下土壤水分蒸发动态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8].路璐,王振龙,杜富慧,胡永胜,张晓萌.淮北平原基于水文气象多因子的土壤水分动态预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
[9].冯金超,党宏忠,丛日春,姚源,吴丽丽.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龙健,李娟,李菲,廖洪凯,刘灵飞.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响应[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