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玮[1]2017年在《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林下经济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日益得到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的关注。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促进了林农依托承包林地资源大力开展林下经济生产活动,成效显着。随后,林下经济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截止到2015年,我国林下经济产业产值达5403.94亿元,较上年增长27.95%,占林业产业总产达9.1%。国有林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障区,林下经济产业已经成为停伐后国有林区产业转型发展、解决职工群众就业和促进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全面停伐政策实施以后,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如何,是否能够支撑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发展动力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不仅是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也是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自组织系统理论等相关经济理论和方法,以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压力、动力及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试图回答两个研究问题:(1)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哪些动力影响,动力如何作用?如何演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陈述如下:内容一:梳理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依托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的背景,总结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及形成期、成长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梳理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特征,总结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竞争力低、产品附加值低、技术人才缺失和林下作物经营权未放开等方面内容。内容二: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动力源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前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主要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压力、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进而提出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动力包括资源禀赋、企业竞争与协作、经济利益、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相关联产业发展等七大动力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不同时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动力贡献权重表明,萌芽及形成期的主要推动力是经济利益驱动,成长期的主要推动力是政策扶持,快速发展期的主要推动力是政策扶持,稳定发展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技术创新。由此可知,处在不同历史时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主导推动力存在不同。内容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动力因子作用机理研究。结合内蒙古国有林区实际调研数据,构建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动力因子作用机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动力因子之间存在显着的关联效应,即政策扶持对资源禀赋、经济利益均具有正向显着作用;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对资源禀赋、企业竞争与协作、经济利益均具有正向显着作用;相关联产业对企业竞争与协作具有显着正向作用,以此表明,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并不是由单独的力促进其发展,而是不同动力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其发展。内容四: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的设计。在前文研究基础上,结合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动力及动力因子作用机理,以及各动力因子在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作用和地位,构建以政府推动力为主的引导机制、以市场需求为主的供求机制、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创新机制和以相关联产业为主的带动机制,通过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的设计,旨在为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实现路径。内容五:案例分析。以阿尔山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为例,分析了阿尔山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对其发展的动力要素、动力机制分析,针对动力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利于阿尔山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春良[2]2003年在《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国有林业一直是我国林业的主体,在生态建设越来越被社会重视、生态需求日益高涨的情况下,转变发展模式、摆脱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加快发展是国有林业继续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也是我国实现林业真正发展的关键。针对国有林业发展中存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本研究以内蒙古国有林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内蒙古国有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即以生态建设为前提,以林业为主导产业,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建设的国有林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目的是在分类经营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国有林业与区域发展的融合、通过国有林区城市促进林业产业化和林区产业化体系的形成,加快国有林业经济的发展带动生态建设,具体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国有林区一切问题的基础。经济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国有林区的经济危困,而且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加强生态建设,最终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 第二,区域综合发展是国有林区国有林业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区域发展可消除国有林业行政管理制度的二元结构,区域发展是加强国有林业区域社会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基础。 第叁,城市是国有林区的核心,是区域的经济、政治中心。城市可集聚区域有限生产要素发挥其规模效益,可培育区域主导产业、林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城市可实现社会事业与国有森工企业的有效分离。城市可吸纳林业富余人员,是解决国有林区的社会稳定、实现生态移民问题的有效途径,城市主导国有林区的发展。 第四,政府主导、城市载体、企业主体和分区管理是城市主导型林业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具体的含义:政府主导,既国有林区各区域的发展由各级地方政府统一主导、消除国有林区的制度二元结构;城镇为载体,既以城镇为中心,形成不同层级的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中心;企业为主体,既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现代国有林业企业;分区管理,是根据区域内森林经营目标的不同,实行承担不同任务的森林在区域上的分离。 第五,空间结构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合理的空间结构是保障国有林区区域非均衡增长的关键,也是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目标相互协调的有效途径。 第六,林区产业化体系建设是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林业是国有林区的主导产业,工业化是林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林业产业化是实现林业工业化的关键。林区产业化的实质是非林产业化与林业产业化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
龚晓君[3]2011年在《内蒙古森工集团改制与发展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林业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中一类特殊性质的企业,它同时承担着实现国民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本文着重探讨国有森工企业的改制与发展问题,指出国有森工企业要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主要运用实证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内蒙古森工集团为研究对象,对国有森工企业的改制进行全程跟踪和研究,并对改制之后的森工企业后续发展问题进行积极探讨,立足林业产业发展的角度来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森工企业的改制要考虑如何对企业组织构架和体制以及发展战略进行改制,使得企业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作用。不仅要改变原有经营机制,还要对其产权制度在内的制度进行革新,破解政企不分导致职能不清的问题,解决森工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的问题,同时要力争解决企业办社会的过重负担,使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发展企业主打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能力更好的履行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职能。对于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产业发展问题,则注重结合集团所拥有的资源和环境、政策等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选择,利用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甄别出主导产业并进行有效扶持,以期由主导产业发展来带动整体产业发展,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从而带动周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给其他森工企业的改制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最后则从政府层面提出配合内蒙古森工集团改制和发展的政策扶持和相关措施,保障内蒙古森工集团改制顺利实施,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发展能够真正带动森工集团的整体发展。
王玉昭[4]2008年在《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区域面积大、资源丰富的国有林区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生态保障,而且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国有林区作为独立发展的特殊区域,只有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增强国有林区的综合竞争能力。论文对我国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简称: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如下内容。对国有林区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范围和研究的目的意义,并从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竞争力提升措施、国有林区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设计了论文的研究方案。由于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涉及到生态、经济、社会叁个紧密联系的方面,使研究工作涉及面很广,涉及的理论很多。论文剖析了竞争战略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增长极理论、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系统理论,提出了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和谐理论、国有林区可持续竞争能力理论,建立了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分析研究的理论框架。鉴于理论界对竞争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争议,这使得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涵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论文对此进行了辨识,强调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是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社会叁要素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并剖析了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核心竞争优势和国际化竞争优势。结合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涵,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了生态、经济、社会叁个子系统的内部机制要素,深入探讨了国有林区网络竞争力、系统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形成机理,构建了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形成机理模型。以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形成机理为基础构建了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为实例,从生态、经济、社会叁个方面分析了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运用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较强的结论,并对实证结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系统论述的基础上,从生态子系统竞争力、经济子系统竞争力、社会子系统竞争力叁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提升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并从森林资源监督体制建设、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建设、国有林区政府管理体制建设、加强国有林区投资体制建设、国有林区对外贸易交流、国有林区劳动力流动、国有林区企业管理体制建设、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制度保障。
张晓静[5]2008年在《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林区贫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林区贫困问题越发突出,如何消除林区贫困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林区脱贫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对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目标至关重要。自1998年我国先后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叁北”和长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以来,工程建设给实施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带来了很大变化,推动了工程实施地区各方面的发展。那么,林业重点工程,特别是生态工程对林区贫困究竟有没有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影响的结果是好是坏,能否通过工程的实施改变林区贫困的面貌,是迫切需要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以社会发展理论以及贫困理论为指导,利用项目影响和评价分析方法,论证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并结合天保工程的实施,借鉴国内外的脱贫实践经验,提出如何消除林区贫困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一方面可以建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评价理论,丰富和完善社会发展理论、林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贫困及反贫困理论,也对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对林区贫困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论证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是否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林区贫困的主要原因,找出消除林区贫困的途径,为解决当前中国林区贫困问题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因此,开展本课题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研究在界定林区贫困的概念、设置和确定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指标以及评价方法、构建推进天保工程实施、消除林区贫困的政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创建,找到一种分析生态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的初步方法。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得出:我国林区仍存在贫困,天保工程实施对消除林区贫困有积极影响,国内外脱贫道路和生态建设工程的实践可作为借鉴,以及林区脱贫需要进一步构建政策保障机制的结论。
李京华[6]2016年在《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国有林区是我国木材生产储备和生态建设重要战略基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国有林区建设停滞不前,职工生活困难。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和国有林区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由于历史积弊已久,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农村地区,国家扶贫政策在也主要在农村地区实施,尚未完全覆盖至国有林区这一“不城不乡,非工非农”的特殊区域。基于上述背景,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贫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怎么发生的?在哪个阶段出现?具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的机制是什么?二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如何?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特殊区域的贫困问题?根据福利经济学理论,贫困会影响整体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以此为主线,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从森林资源利用和变化的角度,梳理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探究贫困发生的阶段及特点。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减少出现的,贫困状况表现在林业产值水平及增长速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岗职工工资水平较低、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方面,贫困具有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个人生产资料稀缺、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多、人力资本水平低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贫困发生机制。宏观方面,可采森林资源量减少引起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经济危机,产权制度安排造成国有林区企业社会负担沉重、企业生产效率较低、个人生产资料稀缺,自然区位劣势导致的接续产业发展不足、林地生产力低,国家投入和支持不足等是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微观方面,个人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弱势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的发生。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表现在区域整体贫困落后和微观个体贫困两个方面,利用贫困测度理论和方法从区域贫困和人口贫困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建立了包含经济、社会、生态叁个方面共22个指标的综合贫困指标体系,选取27个林业局2004年—2014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方法进行贫困综合评价,提取出产业结构与资源量、森林资源潜力、就业与发展等8个公因子。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和资源量因子、森林资源生态潜力因子是综合贫困的两个最重要公因子,贡献率达到40%。(2)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五岔沟贫困度最高,为0.784,红花尔基贫困度最低,为-0.527。对各地区综合贫困度进行聚类分析,五岔沟、白狼、免渡河为重度贫困地区,南木、乌奴耳为中度贫困地区,甘河、巴林等5个地区为轻度贫困地区,毕拉河、满归等15个地区为脱贫地区,红花尔基、莫尔道嘎为较富裕地区。(3)各区域每个公因子的得分不同。在2004—2009年、2010年—2014年两个阶段内,贫困度及相对排名位置也有所变化。微观个体的贫困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贫困更表现在教育、健康、生活等多个方面。利用内蒙古国有林区607户有效家庭调研样本数据,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角度对人口贫困进行实证分析。(1)国有林区人口属于城镇人口,以年人均收入7644元为相对贫困线,利用FGT指数测算贫困发生的广度和程度。结果表明,内蒙古国有林区收入贫困发生率为8.07%,贫困缺口率为19.63%,平方贫困距指数为0.64%,综合贫困指数为0.79%。(2)建立包含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叁个维度共8指标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有3个及3个以上指标贫困的家庭为多维贫困户。从单维贫困来看,卫生贫困发生率最高,为50.9%,其次为饮用水46.13%、燃料43.49%、住房33.11%。多维贫困发生率为43.16%,平均被剥夺指数为30.17%。(3)以是否贫困为因变量,选取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在社区等家庭特征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对贫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是否有领导干部、是否兼业、户主年龄都对家庭收入有显着影响,但仅在岗职工人数一项对收入贫困有显着影响,家庭中每增加1名在岗职工,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降低1.8989。家庭中是否有领导干部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最大,若有领导干部,则家庭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降低1.4160,其次所在社区、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也对家庭多维贫困有显着影响。政府、国有林区、个人叁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反贫困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各层级目标不同,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等问题。在气候变化、经济新常态等背景下,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还面临着资金困难和就业压力的挑战,应将国有林区反贫困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从以救济性政策为主向以救济政策为基础、开发政策为主转变,从收入贫困救助转向多方位救助。因反贫困具有的巨大外部性、市场的逐利性和国有林区自身发展的弱质性,单独依靠某一方都不能实现全面反贫困和可持续发展。在继续以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主要任务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政府—市场双导向、国有林区参与的反贫困机制。政府主要在公共服务产品提供机制的完善与改革,反贫困制度与政策法规的制定,贫困标准的认定、测度与反贫困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职能。市场在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增长极、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经济成分和主体多元化。国有林区通过为反贫困提供具体信息,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借助产业的布局调整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提高自主脱贫的能力,积极参与反贫困。并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国有林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政策建议。
张建成[7]2004年在《内蒙古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林区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协调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面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视而不见或者回避都是不对的,但要解决它却并非易事,还需要我们在理论上、特别是在实践中付出巨大努力。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从理论及可操作层面做出一些尝试。本文的题目是《内蒙古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林区经济发展研究》,很明显包含两个相关联的问题:一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问题,二是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失去主要收入来源的林区经济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这是一对矛盾问题,天然林保护工程如果不实施,天然林资源的枯竭不但会使林区的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使整个东北地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不能持续,地区生态安全也会受到威胁。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又会使林区的经济立即陷入困境。所以这是一个两难选择。为了对这个两难选择问题做出解答,本文首先描述了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而用林区的实际情况证实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促进林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从经济学理论中找到了支持。内蒙古国有林区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已经实施五年了,对其实施的基本情况、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文中简要做出了评述,同时总结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成果。天然林保护工程正在实施,此时的林区经济由于难以迅速做出适应性调整,因此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必须及时转变林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经营方式,是在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前提下人们达成的共识,本文探讨了转变方式及转变方向等问题。当前林区经济面临的困难及需要做出的经营方式转型都会给林区经济带来阵痛,这是林区人民为天然林保护工程所承担的成本,当然,林区经济也因此有了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前景。如何衡量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效益,是一个难题,本文用几何图形和数学计算两种方式,粗略计算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综合效益,进一步论证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可行性。林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天然林保护工程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继续实施以及林区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都要求林区经济在转变指导思想和经营方式之后有一个长远发展的战略,在本文的最后部分讨论了这个问题。
邢美华[8]2009年在《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我国林业被定位于以提供木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源源不断的提供工业原料使得我国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依赖于森林资源发展的林区面临着严重的“叁林”问题。“叁林”问题集中表现为林业生产力低下,而林业产出率不高的症结主要在于林业发展的制度设计滞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的需求。200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福建、江西、辽宁和浙江四省率先进行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2006年底在全国全面推开。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即将在全国全面推开之际,以黑龙江伊春国有林区为试点的林权制度改革也同时开展,打破了50多年来国有林区国有国营的经营管理体制。在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开展之际,本文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基于资源利用视角分析此次林改的绩效,并从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两方面深入评价其改革效果,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生态目标,及其促进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体系。本文借助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丰富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及不合理利用的制度因素,运用一定的统计和数理分析方法从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及其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生态保护叁方面对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进行评价,并构建了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与目标实现的保障体系。运用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对国有林区的伊春和集体林区的福建、江西、湖北的林权制度改革对其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数理分析方法,以福建省为例,对其林改前后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以及森林生态效益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林改对区域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的影响。在我国提出的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背景下,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并就如何实现目标进行阐述,以探究林改对林区产业及生态的影响与林区目标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存在着诸如利用效率低、加工工艺落后、利用数量不足等问题,产权制度不明晰是制约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关键因素,新一轮以“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对我国林区资源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林区林业资源利用有了明显好转,林区产业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森林生态效益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林改配套制度的不完善,林业资源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林业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林业生态保护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顺利实现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构建的目标,需要从制度和政策两方面予以保障。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出发,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区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上,并由表及里,从对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影响的分析深入到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两方面影响的分析,并就如何顺利实现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而使本文的研究视角具有新意。(2)构建了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林业具有优先提供生态效益的属性,本文在一般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指标并进行了内涵界定,同时将生态化目标引入林业产业结构的评价之中,创造性的构建了一个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为内容、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3)在研究结论上,揭示了当前林权制度改革尚难以实现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深层原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林区发展的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两大目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两大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出有利于推进“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一系列保障措施。这对完善林权改革政策、指导林区林改实践和不断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毅昌[9]2008年在《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森工林区(以下简称森工林区)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森工林区经营总面积占黑龙江省国土面积的22%,林业用地面积占东北内蒙古林区重点国有林区林业用地总面积的28.3%,是我国东北、华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建国以来,黑龙江森工林区累计生产木材5.07亿m~3,占全国同期木材产量的20.3%,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森工林区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长期的体制性、资源性和结构性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森工林区目前仍没有摆脱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济危困的局面。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快林业发展等决定,为森工林区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对新形势,如何破解森工林区发展中的难点和障碍,是摆在黑龙江森工面前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应用林业分类经营理论、生态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系统动态学原理等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了以下主要内容:(1)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内涵特征与发展历程。(2)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的环境与取向分析。(3)黑龙江森工林区的管理体制创新问题。(4)黑龙江森工林区森林蓄积的动态模拟及生态体系建设问题。(5)黑龙江森工林区经济社会文化及保障体系建设问题。目的在于破解森工林区发展中的主要障碍和问题,探求森工林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本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和结论:(1)提出了国有林区分工论的思想。国有林区分工论就是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对国有林区管理职能进行分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体系建设的专业化经营与管理。所谓管理职能分工就是按照专业化的原则对国有林区管理职能进行分工,建立政府行政管理、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运营“叁个主体”,打破林区管理主体“政、企、资”叁权合一的管理体制。(2)提出了构建“叁个主体”的制度设计。构建林区“叁个主体”,即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主体,森工企业经营主体,林区政府行政管理主体。通过“叁个主体”的构建,保证森林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政府行政管理“叁种职能”的强化。(3)提出了实现“叁个主体”相协调的对策建议。提出了理顺叁个管理主体投资渠道的对策。(4)根据SD模拟分析,商品林区蓄积消耗结构极不合理。2003~2006年,商品林区成熟林和过熟林只提供了7%的商品材产量。目前的419万m~3的木材产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高成本的森林经营方式。(5)国务院“十一五”期间确定的黑龙江森工175万m~3的商品材产量,仅由商品林区和限伐林区的成过熟林蓄积提供是难以胜任的,尚需要采伐中龄林、近熟林、散生木和疏林地的蓄积才能平衡。从另一个角度说明175万m~3的产量也是一个超森林承载力的木材产量。(6)研究了不同木材产量方案下最佳蓄积消耗组合。(7)木材产量103万m~3是最优的经营方案。从不同方案的比较看来,木材产量103万m~3无论从森林资源保护的角度,还是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的角度,都是最优的森林经营方案。但森林采伐量的调减受制于林区经济上的压力,在没有外在的经济补偿和内在的经济发展情况下,调减木材产量是不现实的行为。(8)不论采取哪种方案商品林区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在较长时期内都将在低谷中徘徊;过熟林蓄积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供给能力很弱。不论采取哪种方案商品林区成熟林蓄积在2017年以前都处于下降和维持阶段。商品林区过熟林蓄积采伐幅度仅能维持在2~4%之间,在2024年以前都处于下降和维持阶段,20年后才能逐渐回升。这也更进一步证明了天保工程期再延长30~40年的提法。(9)提出了林区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和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认为森工林区叁大系统的协同发展都不能追求各自目标的最大化,只能兼顾其它两个系统的目标,取叁个系统的共同目标的交集,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叁大效益的和谐统一。本研究对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创新了国有林区发展理论。提出了林区分工论的思想,并按照这个思路设计了黑龙江森工林区管理的新体制。该思想的提出对改革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具有指导意义。清河林业局应用该思想进行内部政企分开改革,已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和黑龙江省政府领导的肯定。目前黑龙江省森工系统已有8个林业局进行了内部政企分开改革试点,林区分工论思想已对森工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2)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森林蓄积系统进行了动态模拟与分析。在理论上证明了,国家确定的森工“十一五”期间商品材产量175万m~3,也是一个超森林承载能力的产量,并非是合理的选择。提出木材产量103万m~3是最优的木材产量方案。SD模拟分析的各种经营方案,可以对实践部门设计森林经营方案提供指导。这对在不同的木材产量下,选取最佳的资源消耗组合,减少中龄林和近熟林采伐比重,提高森林资源的供给能力,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文学[10]2012年在《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森林的林地面积和森林资源蓄积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国有林区为国家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巨大成绩。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导致国有林区生态功能退化、可采林木资源锐减、林区民生困难、经济社会发展滞缓等矛盾和问题凸显,迫切需要从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来推动解决。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使伊春林区的生态功能明显减弱,局部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伊春作为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实施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能够有效保障黑龙江省和东北、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促进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论文选取伊春国有林区为例,以生态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叁种生产协调发展理论和界面活动控制理论为指导,针对伊春国有林区的生态现状和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研究。伊春市目前发展的主题是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而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的主要任务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资源管理体制、主导产业选择与优化和生态保护问题。一是转型中的资源管理体制因素。通过梳理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的形成基础及发展历程,确定了伊春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转型的模式及推进时序,这也是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实现的政策保障;二是经济转型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问题。论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经济转型后的主导产业链群,并设计优化了伊春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叁是转型中的生态保护机制创新。尝试性地引入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强化公益林经营的参与式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生态质量。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伊春林区目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识别与测度,用评价指数量化说明伊春林区可持续发展状态、能力和水平,表明近年伊春林区可持续发展呈上升趋势,但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伊春国有林区实施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是非常必要的;最后论文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其叁者相互协调性方面,提出了实现伊春林区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设。伊春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是一项复合的系统工程,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一个过程,转型中的林区社会建设及其秩序还需要逐步扩大与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思想的解放,精神的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就市场经济本身来讲它涉及方方面面,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具体改革工程建设与完善,因而必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 徐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
[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模式研究[D]. 刘春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03
[3]. 内蒙古森工集团改制与发展实证研究[D]. 龚晓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4]. 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研究[D]. 王玉昭. 东北林业大学. 2008
[5]. 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林区贫困的影响研究[D]. 张晓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6].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D]. 李京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7]. 内蒙古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林区经济发展研究[D]. 张建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
[8]. 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D]. 邢美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09
[9]. 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问题研究[D]. 王毅昌. 东北林业大学. 2008
[10].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 马文学. 东北林业大学. 2012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林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生态工程论文; 三农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经济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林下经济论文; 生态防护论文; 伊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