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苏里格西区储层气水分布复杂,低产低效井逐年增加,气井普遍产液,严重影响气井稳产,因此采取多种方法识别产水气井,分析产水主要类型及原因,建立气水层识别图版,分析低产低效井原因,指导气井增产技术对策:依据试气、探液面等方法排查产水气井,通过积液程度、产液量及液气比,将气井分为4种类型;储层产水类型分为凝析水、地层水和工作液,水型以为CaCl2型为主,产出水以地层水为主;岩心物性与含气性有一定的正相关,采取了分层、分区块建立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模型,提高了物性解释精度;应用采取重叠图技术、交会图技术等方法进行了气水层识别,定量计算各区块各小层自由水、束缚水、毛细管水含量;气水分布纵向上主要存在:上气下水正常分布型,上干下气分布型,气、干层间互分布型;生烃强度控制气水分布格局,储层微观和宏观非均质性控制气水差异性聚集,局部微构造控制小范围气、水层分布;综合应用气水层识别及气水分布规律,指导部署新井15口,实施排水采气措施22口,复核修订39口井测井解释结论,提供老井查层补孔建议13口。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国内会议
作者: 高航,魏千盛,王永强,郝军慧,吴军,张永洁,刘俊,王泽宇,高福志,孟嘉益
关键词: 二次解释,气水层识别,气水分布,挖潜对策
来源: 第十五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 2019-07-30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
分类号: P631.81;TE37
页码: 377-385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2346k
下载量: 28
相关论文文献
- [1].雨[J]. 中学生 2017(09)
- [2].小气巫婆过生日[J]. 小星星(低年级版) 2017(06)
- [3].基于阵列光纤探针的水平井气水两相持率数据分析[J]. 云南化工 2020(05)
- [4].气水冲洗在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J]. 石油石化节能 2013(07)
- [5].塔河碳酸岩缝洞型油藏气水协同机理研究[J]. 复杂油气藏 2020(03)
- [6].气水脉冲技术在给水管道冲洗中的应用[J]. 办公自动化 2014(S1)
- [7].苏里格气田苏59井区气水分布规律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8].煤层气井气水两相流动阶段流入动态研究[J]. 断块油气田 2011(04)
- [9].气水喷雾在多种城市雾霾下的应用实验[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10].锦66井区盒2段气水分布规律及开发对策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0(01)
- [11].异常高压气藏水平井气水两相产能模型建立及应用[J]. 特种油气藏 2020(03)
- [12].涩北气田气水关系及分布特征研究[J]. 青海石油 2011(03)
- [13].自动清洗气水混合喷雾降尘系统的应用研究[J]. 山西煤炭 2012(12)
- [14].虹吸滤池改造实现气水混合反洗的方法[J]. 山东电力技术 2010(04)
- [15].杭锦旗地区南部气水识别及复杂气水关系成因[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9(02)
- [16].温度和压力对气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J]. 天然气工业 2014(06)
- [17].苏5区块东部地区高精度气水识别技术[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9(04)
- [18].气水脉冲清洗技术在自来水管道中的应用[J]. 供水技术 2015(01)
- [19].气水相渗特征与高温高压实验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20].基于正交实验设计的气水交替驱最优方案确定[J]. 吐哈油气 2012(01)
- [21].海上油田多介质过滤器气水反冲洗工艺优化[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07)
- [22].高纯氧微纳米乳化气水交换机在黑臭水体中的应用[J]. 安徽化工 2017(04)
- [23].磨溪气田气水同采井水气比变化特征及机理[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03)
- [24].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后气水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J]. 复杂油气藏 2019(04)
- [25].气水喷雾除尘效果实验研究[J]. 金属矿山 2019(08)
- [26].基于吸收滤波技术的储层气水性质识别方法[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05)
- [27].一种低渗气藏气水同产水平井产能计算新方法[J]. 中外能源 2020(03)
- [28].化学剂-气水交替驱(CWAG)研究进展[J]. 化学世界 2018(09)
- [29].气水冲洗滤池整体滤板施工技术[J]. 四川建材 2014(02)
- [30].间歇式气水联合反冲洗生物炭池的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