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判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德,困境,规定性,情绪,客观性,普遍性,道义。
道德判断论文文献综述
吴言动,喻丰,彭凯平,刘书青[1](2019)在《心真的会“软”吗?软硬感受与语义改变道德判断》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物理变量对心理变量尤其是道德会产生影响,而其机制通常是具身认知与隐喻语言两种。本研究意在通过软硬的具身感受以及软硬的隐喻式意义联系来探讨它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实验一通过操纵被试的软硬身体感受,发现感受到软的被试会比感受到硬的被试更倾向于作出义务论判断。而实验二通过启动被试的软硬语义联接,发现在启动了软的意义之后,对比与启动了硬的意义来说,被试体验到了更少的厌恶情绪,并对同样的道德错误表现得更宽容。这表明软与硬这对物理变量在具身认知与隐喻语言两种机制上都对道德判断起到了影响。(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9年06期)
王怡然[2](2019)在《论黑尔对道德判断客观性的辩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判断的客观性问题一直是当代元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有别于情绪主义理论的主张,黑尔的普遍规定主义倡导可以通过道德语词的形式逻辑推理来解决道德分歧。不同于描述主义总会陷入相对主义漩涡的后果,黑尔通过对道德语义的分析,提出道德语词的两个逻辑属性——规定性和可普遍性可以为道德判断的客观性保驾护航。在实践中,黑尔分别从直觉层面和批判性层面说明道德判断的客观有效性,这种道德推理不是演绎推理,而是诉诸道德概念逻辑的道德推理。(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尹丹[3](2019)在《从理性到情感——论《威克菲尔德的牧师》中的道德判断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性道德判断和感性道德判断孰轻孰重,一直是哲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影响18世纪欧洲思想界的英国哲学家沙夫茨伯里推崇以情感判断为主的感性道德观。英国感伤主义小说家哥尔徳斯密与沙夫茨伯里持相同观点,他通过小说《威克菲尔德的牧师》立体呈现了感性道德判断比理性道德判断更可靠,为当时处于社会动荡、思想迷茫的人们指出了道德出路。(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33期)
缪佩君[4](2019)在《网络新闻评论对不同自我类型大学生道德判断和情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法探讨不同自我类型大学生在阅读不同效价新闻评论后的情绪状态及道德判断。结果发现:(1)高网络自我组大学生在叁种效价评论条件下道德判断存在显着差异,而高现实自我组大学生得分差异不显着;在积极新闻评论条件下,高网络自我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得分要显着高于高现实自我组大学生。(2)不同效价新闻评论对两组自我类型的大学生均会诱发相应的情绪状态,高网络自我组被试在积极评论条件下诱发的情绪状态显着高于高现实自我组被试;(3)综上,无论是高网络自我组大学或是高现实自我组大学生,在叁种不同效价的新闻评论条件下,道德判断得分均为积极>中性>消极。(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锦江[5](2019)在《西安市中学生道德判断调研与思考——基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道德两难的判断与选择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也一直困扰着人们,在青少年中尤为突出。作者基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对西安市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进行调研,并通过文章探讨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做出道德判断的原因,就如何促进学生道德发展提出几点浅显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37期)
褚华东,李园园,叶君惠,胡凤培,何铨[6](2019)在《个人-非个人道德困境下人对智能机器道德判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通过两项实验考察人们对人类和智能机器在个人非个人道德困境下的道德判断。结果发现,(1)非个人道德困境下,人们对智能机器和人采用相同的道德评价标准,对其期望行为及实际行为的道德评价(责备度、许可度、正确性)完全相同。(2)个人道德困境下,人们对智能机器和人采用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相比于人类,有更多人希望智能机器做出功利主义取向行为,对其功利主义行为的道德评价也更高。(本文来源于《应用心理学》期刊2019年03期)
宋萍萍[7](2019)在《道德情绪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道德两难困境范式,以300名中学生为被试,从情绪效价、情绪类型两个维度探讨消极道德情绪(内疚、羞耻)和积极道德情绪(美德钦佩、感戴)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个人道德两难困境中,中学生更倾向于做出非功利性的选择,而在非个人道德两难困境中则更倾向于做出功利性的选择;(2)在个人道德两难困境中,道德情绪会促使中学生更倾向于做出非功利性的选择;(3)在个人道德两难困境中,与羞耻情绪相比,内疚情绪促使中学生更倾向于做出非功利性的选择;(4)在个人道德两难困境中,与感戴情绪相比,美德钦佩情绪会促使中学生更倾向于做出非功利性的选择。(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8-30)
吕小康,付春野,汪新建[8](2019)在《反驳文本对患方信任和道德判断的影响与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反驳文本范式对患方进行知识修正,提升患方对医方的信任和道德判断。预实验编制反驳文本并验证其有效性,实验1验证反驳文本可以显着提高患方的对医信任和道德判断,并发现医疗结果是影响患方信任和对医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实验2和实验3探究了反驳文本有效性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普遍性,发现不确定性容忍度和宽容度在反驳文本和患方信任及道德判断之间呈链式中介作用,且反驳文本可脱离医学情境提升普遍患方信任。(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良,李路云[9](2019)在《直觉还是推理,道德判断如何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判断形成的机制一直存在争议,许多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诸因素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这有助于理清不同因素的作用,但却难以构建道德判断形成的理论框架。文章系统性地回顾和总结了道德判断形成的五个经典理论模型及其相关理论,并结合实证研究的成果梳理了道德判断形成中理性、情绪、认知、直觉和推理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构建了以直觉和推理为基本路径,基于规则的认知和情绪为调节因素的道德判断形成的理论框架。现有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在该框架下均可以的得到较好的解释。同时,根据该框架,建议未来的实证研究中应当注重对影响因素的分类以及对实验情景的控制。(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9年04期)
房英娟,李珺翔,杜方园,黄亮[10](2019)在《高等院校女生对男性道德判断的面孔刻板效应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体面孔所诱发的一种正性情绪体验并使他人愿意趋近的程度即面孔吸引力~([1])。它是反映个体颜值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参考。心理学研究者一般采用共识法~([2])评价个体的面孔吸引力,通常指对某面孔进行吸引力程度评价时,绝大多数人认为高就高,认为其低就低。面孔刻板效应是指人们(本文来源于《校园心理》期刊2019年04期)
道德判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道德判断的客观性问题一直是当代元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有别于情绪主义理论的主张,黑尔的普遍规定主义倡导可以通过道德语词的形式逻辑推理来解决道德分歧。不同于描述主义总会陷入相对主义漩涡的后果,黑尔通过对道德语义的分析,提出道德语词的两个逻辑属性——规定性和可普遍性可以为道德判断的客观性保驾护航。在实践中,黑尔分别从直觉层面和批判性层面说明道德判断的客观有效性,这种道德推理不是演绎推理,而是诉诸道德概念逻辑的道德推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判断论文参考文献
[1].吴言动,喻丰,彭凯平,刘书青.心真的会“软”吗?软硬感受与语义改变道德判断[J].心理学探新.2019
[2].王怡然.论黑尔对道德判断客观性的辩护[J].新乡学院学报.2019
[3].尹丹.从理性到情感——论《威克菲尔德的牧师》中的道德判断转换[J].名作欣赏.2019
[4].缪佩君.网络新闻评论对不同自我类型大学生道德判断和情绪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张锦江.西安市中学生道德判断调研与思考——基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J].教育教学论坛.2019
[6].褚华东,李园园,叶君惠,胡凤培,何铨.个人-非个人道德困境下人对智能机器道德判断研究[J].应用心理学.2019
[7].宋萍萍.道德情绪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C].第十二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8].吕小康,付春野,汪新建.反驳文本对患方信任和道德判断的影响与机制[J].心理学报.2019
[9].李良,李路云.直觉还是推理,道德判断如何形成?[J].心理学探新.2019
[10].房英娟,李珺翔,杜方园,黄亮.高等院校女生对男性道德判断的面孔刻板效应及对策研究[J].校园心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