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准平面二次包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参数化设计,啮合型面,Matlab,GUI
准平面二次包络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杨功兴,熊纯,王雅诗,何逊[1](2019)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参数化建模方法,探讨了蜗杆副几何参数、设计参数、啮合型面及叁维模型与基本参数的关联关系,阐明了蜗杆副参数化建模方法的流程,应用Matlab的GUI工具开发了蜗杆副参数化设计系统。参数化设计实例表明所提参数化建模方法和开发的参数化设计系统能够实现不同规格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快速参数化模型构建。(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葛传志,唐文安,陈哲[2](2018)在《基于UG软件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虚拟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是一种重要机械传动方式,具有精度高,噪音低,应用广泛。本文针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提出了虚拟测量概念,基于UG软件,利用MATLAB工具仿真进行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虚拟测量误差计算,在UG软件实现二次开发,开发出测量模块,建立测头模型在空间确立与加工曲面位置关系,提出范成法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加工精度廓面误差进行测量,为智能测量提出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与教育》期刊2018年04期)
董丽娟[3](2018)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数控车削加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理论齿面方程为基础,依靠Matlab的数值计算能力以及编程能力,对齿面方程进行编程,并用Matlab对齿面方程进行建模仿真,得到环面蜗杆的仿真图形;然后运用VB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使齿面点输入到Solidworks中,运用API函数对齿面点进行离散数据处理后生成实体,最终得到环面蜗杆的叁维实体模型;运用空间转换矩阵将螺旋线方程转换到一个固定坐标系中,将数据转换成走刀数据,选择要运用的数控系统,把数控程序导入Vericut中进行仿真车削,从而验证数控车削加工原理的合理性;对普通数控车床的运动轴所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然后对数控加工进行误差分析,将普通数控车床作为环面蜗杆的粗加工,为环面蜗杆精加工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24期)
和法洋,石照耀,于渤,王涛[4](2018)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国内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圆柱蜗杆传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具有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是目前存在着参数设计难、精度控制难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综述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技术的国内研究和发展现状,从设计、制造和检测3个方面凝练了4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构建集设计、制造和检测于一体的闭环系统,实现其高效、高精制造.开展修形理论、制造误差修正技术、蜗轮副装配技术及滚刀加工技术的研究,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开发工业软件.(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韩凯凯[5](2018)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数控磨床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较高的传动效率、较好的啮合特性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高速、重载等场合。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设计和制造十分复杂,生产过程中一些专用的机床设备也较为缺乏。因此导致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较低的生产效率和较高的生产成本,这也进一步使得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推广和应用面临着诸多困难。目前,就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磨削加工设备的应用而言,还远没有达到较为普及的程度,国外虽然也有加工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设备,但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利于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加工设备的推广;国内的很多加工设备还依然停留在对车床和磨床的改造上,专用设备十分匮乏,这也造成了在加工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时,经常出现加工精度较低、加工效率较低、设备故障率较高的情况,根本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数控磨床的研发,对于改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加工现状,以及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推广和应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统加工方法以及虚拟中心距加工原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建立了虚拟中心距加工原理的数学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啮合原理进行了研究,论证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数控磨床研发的可行性;在前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机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数控磨床的结构配置和运动配置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机床的总体布局和机床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完成了机床虚拟样机的详细设计。在对机床的关键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时,着重对影响机床性能的主要零部件运用了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机床研发的可靠性。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数控磨床的研发过程中,针对产形面到摆头回转工作台中心轴线距离过大,以及砂轮产形面上的磨削点到联动回转工作台中心轴线距离过大的两类难题,本文首次提出了砂轮倾角式磨头设计配合磨头内藏式的设计方案;对于砂轮修整及补偿方式提出了主轴平移修砂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的提出,在理论上将产形面到摆头回转工作台中心轴线的最短距离降至为“零”,同时也使得砂轮产形面上的磨削点到联动回转工作台中心轴线的最短距离大大降低,解决了在磨削过程中,因联动回转工作台回转误差所造成的砂轮磨削区域形位超差的问题。本文研发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数控磨床,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实现了高精、高效的磨削要求,而且该磨床的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操作容易、生产制造成本较低,加工能力上也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磨削的需求。相信这款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数控磨床的研发一定会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推广、应用和普及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8-05-23)
陈勇[6](2017)在《小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五轴数控加工变形分析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由于其具有多齿线接触、良好润滑性等优点,在机械、航空、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其包络面的复杂性,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叁维模型精度不高,且目前包络曲面的精加工通常采用磨削法,而磨削加工的效率较低。因此,如何建立小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精准的叁维数字化模型、合理的工艺方案及五轴数控加工变形控制方法是实现小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高效高精加工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多轴数控加工理论、数值模拟技术等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小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五轴数控加工中齿廓变形规律,探索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五轴数控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叁维数字化模型的建立。通过向量运算法,传递矩阵、空间啮合原理和包络原理建立了精准的数字化CAD模型,为后期的五轴数控加工打下理论模型基础。2)小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五轴数控加工工艺规划。通过分析小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结构特点和加工方法,建立了五轴数控加工刀轨规划方案,并利用UG8.0软件CAM模块对加工刀轨方案进行实例分析,同时通过VERICUT软件对零件进行了加工仿真,以验证刀轨规划方案的正确性。3)小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五轴数控加工误差分析以及加工变形预测研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获得不同加工工艺参数条件下,齿廓精加工的铣削力,利用回归方程建立铣削力预测模型,并对所建立的铣削力模型进行了实例对比分析;利用ANSYS软件对小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齿廓的五轴侧铣精加工变形误差进行了预测分析。4)铣削参数的多目标优化。以各铣削参数为设计变量,铣削力和最大材料去除率为优化目标,结合各参数的约束范围,建立了铣削参数的多目标优化函数,并基于粒子群算法对加工过程中铣削参数优化,从而实现对加工误差的控制,以达到小型平面二次环面蜗杆副的高精、高效加工。综上,本文的研究为小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五轴数控高效高精加工提供了有效决方案,并为小型传动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7-05-25)
王通[7](2017)在《多头小速比变β角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是轧钢、锻压、起重等领域的高端基础传动部件。随着机械行业对传动件效率、承载能力等要求的提高,适合高速重载传动的多头小速比蜗杆副应用愈发广泛。变β角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可有效解决多头小速比传动条件下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防止齿面根切与避免边齿顶变尖相矛盾的问题,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一种传动形式。本文以扩大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应用范围为目的,围绕变β角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优化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基于矢量分析法得出包络过程相对速度和角速度,根据不同物理量反映的不同物理意义,综合运动学法和包络法,推导蜗杆双侧齿面方程和蜗轮单侧齿面方程,以及两次包络过程中的啮合方程、一界线函数、二界线函数、诱导法曲率和润滑角。(2)根据模型特点提出变尖率与根切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分别分析头数、速比和β角对平副各性能指标的影响,找出不同蜗杆位置β角沿齿高和齿长方向的理想变动规律,证明变β理论可全面提高蜗杆副性能的可行性,提出适于综合性能提高的β角曲线变化形式。(3)提出变β理论应用范围论证的总体方案,建立不同头数下最小速比的智能搜索数学模型,分析中心距对齿面根切和边齿顶变尖的影响情况,找出最不利根切与变尖矛盾解决的中心距;采用智能搜索算法完成变β角平副不同中心距分段内不同头数对应的最小速比求解。(4)以提高微观啮合质量为目标,以齿顶厚度、最小根切量、蜗轮二次接触面积、β角变化范围、蜗杆刚度与强度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变β角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依据约束及目标函数特点,提出基于网格密度的完全随机高斯采样多目标粒子群算法,通过多个模型测试算法的有效性;依据改进后的算法求解变β角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多目标优化模型,所得蜗杆副的性能均优于现有设计方法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7-05-01)
孙俊鸽[8](2016)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齿面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具有的多齿同时啮合、诱导曲率半径大、双接触线等特点,与圆柱蜗杆副相比其承载能力强、润滑功能好、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叁种接触线对蜗杆副传动性能的影响都各不同,即Ⅰ型接触线、Ⅱ型接触线和Ⅲ型接触线。因而进一步对接触线进行分析有助于蜗杆副传动性能的掌握,能最大化的使工作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为了实现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齿面接触线形成的可视化,研究和分析了蜗杆副Ⅰ型,Ⅱ型和Ⅲ型的接触线及其形成原因,运用MATLAB数值计算和图像处理的功能,得到了蜗轮在不同传动型式下接触线的形成过程,描述了多种接触线的演变过程,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蜕变点对研究齿面结构的作用。这有助于研究蜗轮齿面结构、齿面干涉形成原因以及蜗杆副的传动性能。通过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二界点与接触线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利用MATLAB的绘图功能,得到了修形参数与接触线关系图,实现了修形参数与接触线的关系的可视化,并给出了一种直观简便判断接触线的方法。通过采用一界曲线和诱导法曲率的方法,分析了Ⅰ型接触线、Ⅱ型接触线和Ⅲ型接触线的蜗轮齿面结构,得到了工作区和非工作区。通过增大β角来增大蜗轮齿面的工作区,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大β角的方法来减少根切,增强润滑。同时,提高了蜗轮的承载能力,增强了润滑性。(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杨文宽[9](2016)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蜗杆双驱主轴箱的开发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公司出口美国的一台14m数控龙门镗铣床给用户配置了分度主轴传动系统,该主轴箱要求旋转速度为每分钟0到5转,最大工作扭矩为80 000 N·m,即在1 m的半径上能输出8 t的力,这样的参数要求用一般的主轴箱结构实现起来就十分困难了,以往的主轴箱结构是由单个主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系统实现的,转速较高,扭矩较小。为了满足机床低转速大扭矩的要求,抛弃了传统的主轴箱设计结构,采用双伺服电机通过机械减速箱驱动蜗轮蜗杆的传动形式。如何实现大扭矩呢?普通的(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付大鹏,孙文杰[10](2016)在《基于Pro/E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虚拟装配与运动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ro/E环境下,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蜗杆副进行虚拟装配,确定其相对位置以及啮合关系,并在运动分析模块中通过定义机构连接与伺服电机,实现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蜗杆副的运动仿真,通过干涉检测和数据测量,验证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蜗杆副建模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压缩机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准平面二次包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是一种重要机械传动方式,具有精度高,噪音低,应用广泛。本文针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提出了虚拟测量概念,基于UG软件,利用MATLAB工具仿真进行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虚拟测量误差计算,在UG软件实现二次开发,开发出测量模块,建立测头模型在空间确立与加工曲面位置关系,提出范成法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加工精度廓面误差进行测量,为智能测量提出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准平面二次包络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志,杨功兴,熊纯,王雅诗,何逊.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
[2].葛传志,唐文安,陈哲.基于UG软件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虚拟测量技术研究[J].装备制造与教育.2018
[3].董丽娟.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数控车削加工的研究[J].科技风.2018
[4].和法洋,石照耀,于渤,王涛.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国内研究综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8
[5].韩凯凯.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数控磨床研发[D].东华大学.2018
[6].陈勇.小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五轴数控加工变形分析与控制[D].湘潭大学.2017
[7].王通.多头小速比变β角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参数优化[D].燕山大学.2017
[8].孙俊鸽.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齿面结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
[9].杨文宽.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蜗杆双驱主轴箱的开发与设计[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付大鹏,孙文杰.基于Pro/E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虚拟装配与运动仿真[J].压缩机技术.2016
标签: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 参数化设计; 啮合型面; Matlab; 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