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酶A1和C的固定化及其在联合脱胶中的应用

磷脂酶A1和C的固定化及其在联合脱胶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磷脂有很好的乳化、分散作用,并能促进体内脂肪代谢、肌肉生长、神经系统发育和体内抗氧化损伤。但残留于植物油脂中,它会使油脂变得不稳定,促使酸败加剧,颜色加深,增加过滤和操作的难度,造成设备结焦、增加脱色脱酸负担等问题。酶法脱胶具有减少水的使用量,提高产油率,绿色无毒害等优点。将磷脂酶固定在合适的载体上,不仅能增加酶的稳定性,还可以实现磷脂酶的回收再利用。本文选择将磷脂酶C固定到大孔树脂上,磷脂酶A1固定到磁性Fe3O4纳米粒子上;并将固定化磷脂酶A1和固定化磷脂酶C进行单一及联合油脂脱胶应用。通过考察脱胶油含磷量和得油率对不同脱胶工艺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研究结果如下。(1)以固定化磷脂酶的酶活力和蛋白吸附率为考察指标,从001×10、001×7、D345等几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45为较优固定化载体。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固定化磷脂酶C的最适制备条件为:加酶量6.0 mL pH 5.5,时间6.0 h,戊二醛浓度1.0%,温度30℃。制备的固定化酶酶活力可达1832U/g,酶蛋白吸附率为78.7%;固定化磷脂酶C较适反应温度50℃,pH 6.5,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在4℃冰箱中保存40 d剩余67.0%的酶活力。(2)将Fe3O4纳米粒子与TEOS(硅酸四乙酯)反应制备Fe3O4-SiO2磁性载体,然后再将载体与3-APTES(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制备氨基化Fe3O4-SiO2,最后用戊二醛将Fe3O4-SiO2磁性复合载体进行交联,最终制备得到改性Fe3O4-SiO2载体,以酶活回收率和蛋白固载率为考察指标,获得最佳固定化的条件为:加酶量8.0mL/50mg载体、温度30℃,pH 6.0,时间8.0 h,戊二醛浓度8.0%,此条件下制得磁性固定化PLA1酶的酶活回收率达到63.3%,蛋白固载率为68.0%。(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可以观察到Fe3O4磁性纳米粒子基本形貌为球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团聚较少,其平均粒径在15 nm左右。Fe3O4-SiO2磁性复合载体的粒径较为均一,表面平滑,呈球状,各载体间分散性良好,载体的平均粒径为200 nm左右。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可以看出Fe3O4纳米颗粒的固定化载体呈核壳形,中间黑色的实心为Fe3O4纳米颗粒,载体周围呈现出均匀的灰色薄层为SiO2层。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磷脂酶成功的固定到了磁性载体上,通过X射线衍射,可以看出固定化载体材料中反尖晶石型晶体结构为磁性Fe3O4的晶面。(4)以含磷量为指标,优化固定化磷脂酶C和固定化磷脂酶A1的较适油脂脱胶条件,对于固定化磷脂酶C较适脱胶条件为:酶添加量1.2 g/kg、时间4.0 h、温度55℃、pH 6.5。对于固定化磷脂酶A1较适脱胶条件为:酶添加量0.6 g/kg,时间2.0 h、温度60℃、pH 5.5。研究表明,对不同来源和不同含磷量的毛油,固定化磷脂酶A1脱胶均能有效降低毛油中的含磷量,固定化磷脂酶C能提高中性油的得油率,但脱胶油中含磷量尚未达到物理精炼要求(<10 mg/kg);而采用固定化磷脂酶C和固定化磷脂酶A1联合脱胶,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在有效降低脱胶中含磷量的同时,还能提高产油率,提高经济效益。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磷脂酶研究
  • 1'>    1.1.1 磷脂酶 A1
  • 2'>    1.1.2 磷脂酶 A2
  •     1.1.3 磷脂酶C
  •     1.1.4 磷脂酶D
  •   1.2 磷脂酶的固定化
  • 1的固定化'>    1.2.1 磷脂酶A1的固定化
  • 2的固定化'>    1.2.2 磷脂酶A2的固定化
  •     1.2.3 磷脂酶C的固定化
  •     1.2.4 磷脂酶D的固定化
  •   1.3 酶法脱胶
  • 1脱胶的研究'>    1.3.1 磷脂酶A1脱胶的研究
  • 2脱胶的研究'>    1.3.2 磷脂酶A2脱胶的研究
  •     1.3.3 磷脂酶C脱胶的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4 论文的技术框架线路图
  • 第二章 大孔树脂固定化磷脂酶C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大孔树脂的筛选
  •     2.2.4 载体的预处理
  •     2.2.5 固定化酶的制备
  •     2.2.6 载体蛋白吸附量的测定
  •     2.2.7 固定化磷脂酶活力的测定
  •     2.2.8 相对酶活的测定
  •     2.2.9 磷脂酶C最优固定化条件的确定
  •     2.2.10 固定化酶贮藏稳定性的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     2.3.2 磷脂酶C最佳固定化条件的确定
  •     2.3.3 固定化磷脂酶的酶学特性
  •     2.3.4 固定化酶贮藏稳定性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O4 纳米粒子固定化磷脂酶A1的研究'>第三章 磁性Fe3O4纳米粒子固定化磷脂酶A1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1流程图'>    3.2.3 固定化磷脂酶A1流程图
  • 3O4-SiO2 磁性复合载体的制备'>    3.2.4 Fe3O4-SiO2磁性复合载体的制备
  • 1的固定化'>    3.2.5 磷脂酶A1的固定化
  •     3.2.6 固定化载体的表征
  • 1酶活力的测定'>    3.2.7 固定化磷脂酶A1酶活力的测定
  •     3.2.8 酶活回收率和蛋白固载率的计算
  • 1最优固定化条件的确定'>    3.2.9 磷脂酶A1最优固定化条件的确定
  •     3.2.10 固定化磷脂酶的酶学特性
  •     3.2.11 操作稳定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磷脂酶A1固定化单因素试验
  •     3.3.2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3 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的表征分析
  •     3.3.4 固定化磷脂酶的酶学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1联合脱胶的研究'>第四章 固定化磷脂酶C和固定化磷脂酶A1联合脱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1和固定化磷脂酶C联合脱胶工艺流程'>    4.2.3 固定化磷脂酶A1和固定化磷脂酶C联合脱胶工艺流程
  •     4.2.4 固定化酶法联合脱胶
  •     4.2.5 磷含量的标准曲线
  •     4.2.6 固定化磷脂酶C脱胶条件的确定
  • 1脱胶条件的确定'>    4.2.7 固定化磷脂酶A1脱胶条件的确定
  •     4.2.8 不同脱胶工艺的对比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固定化磷脂酶C脱胶条件的确定
  • 1脱胶条件的确定'>    4.3.2 固定化磷脂酶A1脱胶条件的确定
  •     4.3.3 不同脱胶工艺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进红

    导师: 姜绍通

    关键词: 磷脂酶,固定化,酶法脱胶,大孔树脂,磁性纳米粒子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有机化工,一般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分类号: TS224;Q814.2;TQ426.97

    总页数: 92

    文件大小: 5332K

    下载量: 83

    相关论文文献

    • [1].磷脂酶产生菌株的筛选·鉴定和培养条件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19)
    • [2].磷脂酶D及其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 2016(03)
    • [3].氧磷脂酶基因多态性和冠心病风险关系的社区基础试验研究[J]. 医学综述 2016(09)
    • [4].磷脂酶D及其产物磷脂酸的调控和功能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7)
    • [5].磷脂酶D的抗逆特性及其活性检测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5)
    • [6].产磷脂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应用[J]. 化工学报 2012(03)
    • [7].水稻磷脂酶A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05)
    • [8].磷脂酶D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 粮油加工 2010(07)
    • [9].植物的磷脂酶D[J].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9(01)
    • [10].磷脂酶D参与的植物信号转导[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19)
    • [11].白色念珠菌磷脂酶活性与其毒力因子关系的研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9(11)
    • [12].白色念珠菌磷脂酶B的研究进展[J]. 中国热带医学 2008(06)
    • [13].磷脂酶固定化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 2018(12)
    • [14].一株磷脂酶D高产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5(05)
    • [15].联合检测冠心病患者2项磷脂酶表达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13)
    • [16].磷脂酶D高效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3)
    • [17].磷脂酶D调控植物抗逆性的机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1)
    • [18].磷脂酶D催化大豆磷脂合成磷脂酰丝氨酸工艺[J]. 化工进展 2011(S1)
    • [19].磷脂酶D及非水相应用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06)
    • [20].调控因子对花生磷脂酶D二级结构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09)
    • [21].磷脂酶C的酶活及其脱胶研究[J]. 食品工业 2015(12)
    • [22].磷脂酶D高产菌株的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J]. 生物加工过程 2016(02)
    • [23].磷脂酶C基因家族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4(12)
    • [24].磷脂酶Cε1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 2015(21)
    • [25].植物磷脂酶D基因表达与衰老的关系[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01)
    • [26].生物传感器在磷脂酶催化大豆油脱胶反应过程中的应用[J]. 农业机械 2012(24)
    • [27].微生物磷脂酶C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3)
    • [28].黄瓜磷脂酶D基因片段克隆及其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29].固定化磷脂酶用于菜籽油脱胶[J]. 粮油加工 2009(07)
    • [30].磷脂酶D产生菌株的筛选及其转磷脂化反应特性[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标签:;  ;  ;  ;  ;  

    磷脂酶A1和C的固定化及其在联合脱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