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育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东北育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东北地区育雏鹅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青[1](2020)在《商品肉鸭育雏期管理要点》文中认为1~3周龄的商品肉鸭通常称为雏鸭,养殖雏鸭的时期称为育雏期。雏鸭具有皮薄毛短、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生长发育快、抗病能力差等特点,商品肉鸭育雏期要精心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温度管理因雏鸭皮薄毛短、体温调节能力差等生理特点,其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在1~3日龄,温度应控制在30~33℃;4~14日龄,每天缓慢降低1℃;15~21日龄,温度应控制在16~19℃;21日龄后,看情况脱温。

谢守前[2](2018)在《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饲养密度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及福利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饲养密度直接影响鸡的活动空间范围,间接影响着鸡舍的空气环境质量和蛋鸡生产性能。为探索饲养密度对商品蛋鸡育雏、育成以及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行为学、羽毛评价等方面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饲养密度对层叠笼养商品蛋鸡育雏、育成和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三部分,试验Ⅰ研究了饲养密度对育雏、育成舍商品蛋鸡生长发育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Ⅱ研究了饲养密度对产蛋舍育成后期蛋鸡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Ⅲ研究了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行为学以及羽毛评价等方面的影响。试验Ⅰ:选择体重相近的14日龄海兰褐壳商品蛋鸡1650只,按照随机原则,分为3组(A、B和C组),每组5个重复。A、B和C组3-6周龄每只鸡所占笼底面积分别为260 cm2、284 cm2和312 cm2,7-9周龄分别为312 cm2、347 cm2和390 cm2。试验周期为7周。结果表明,随饲养密度的增加,体重呈逐渐降低趋势。3-5、7-8周龄A组鸡群体重显着低于B、C两组(P<0.05),A组第9周龄体重、胫长均显着低于C组(P<0.05)。B组血清T-AOC、SOD、GSH-Px和ALP含量均显着高于A、C两组(P<0.05),而MDA含量则显着低于A、C两组(PP<0.05)。A组血清T3含量显着低于B、C两组(P<0.05)。B组血清T4含量均显着高于A、C两组(P<0.05)。B组第6周龄CORT含量显着高于A组(P<0.05)。试验Ⅱ:选择体重相近的13周龄海兰褐壳商品蛋鸡1050只,按照随机原则,分为4组(A、B、C和D组),每组5个重复。A、B、C和D组每只海兰褐壳蛋鸡所占笼底面积分别为420 cm2、458 cm2、504 cm2和560 cm2。试验周期为6周。结果表明: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试验鸡群体重、胫长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各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D组均匀度在15-17周龄高于其他3组。C组血清T-AOC、SOD和ALP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3组(P<0.05),而MDA含量则显着低于其他3组(P<0.05)。A组血清GSH-Px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A、B组血清中T3、T4含量显着高于D组。试验Ⅲ:选择体重相近、羽毛覆盖率基本一致的60周龄罗曼粉壳商品蛋鸡600只,随机分为3组(A、B和C组),A、B和C组每只鸡所占笼底面积分别为450 cm2、540 cm2、675 cm2,正式期为8周。结果表明:整个试验周期中,随着蛋鸡的饲养密度降低,蛋鸡的平均日耗料量增加,料蛋比和破蛋率下降。鸡蛋的蛋壳色泽随着饲养密度的降低而降低。对血清生化指标MDA、TG、ALT等的含量无显着性影响(P>0.05)。A组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生的概率略高于B、C两组。蛋鸡的行为学方面,64周龄末时,A、B两组蛋鸡的同时采食鸡只数显着高于C组(P<0.05)。B、C两组的采食次数和争斗次数均显着低于A组(P<0.05)。蛋鸡的羽毛福利评价方面,C组中背部的羽毛评价分值显着高于A、B两组(P<0.05)。C组中翅膀、胸部以及腹部羽毛的评价分值显着高于A组(P<0.05)。本试验得出如下结论:(I)海兰褐壳商品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3-6周龄饲养密度284 cm2/只、7-9周龄饲养密度347 cm2/只时,可显着提高蛋鸡体重、胫长以及抗氧化抗应激能力,较好的提高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体质状况,满足蛋鸡培育要求。(Ⅱ)海兰褐壳商品蛋鸡13-18周龄饲养密度为504 cm2/只时有利于促进鸡群的生长发育以及抗氧化能力,符合蛋鸡的健康养殖。(Ⅲ)罗曼粉壳产蛋后期蛋鸡61-66周龄不同饲养密度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无显着性影响(P>0.05);67-68周龄时,饲养密度为675 cm2/只可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性能,满足蛋鸡生产标准。低密度组利于蛋鸡的行为学表达以及降低羽毛损伤,符合蛋鸡的健康福利养殖。

曲庆海,于国堂,郭文场,蔡俊,刘佳贺[3](2017)在《中国鹅的特征特性及养殖场的设施建设》文中指出鹅是草食水禽。饲养家鹅具有耗粮少、投入低、周期短、市场大、综合开发能力强、产品优质、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也是广大农民勤劳致富的传统养殖项目,从而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的重视,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规模孵化、规模养殖、规模加工以及适合现代化企业经营的"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养鹅业的发展。广东

孙晓先,朱振鹏,宋政,龚道清[4](2014)在《肉鹅饲养管理技术》文中指出鹅是以食草为主的水禽,具有生长快、耐粗饲、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等特点,且饲养成本低、周转快、管理方便,是广大农村养殖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同时鹅产品市场需求量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高,因此,发展养鹅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文章从肉鹅品种选择、育雏前准备工作、育雏期饲养管理、育成期饲养管理、育肥期饲养管理、常见疾病预防等方面,对肉鹅的饲养管理进行阐述。

高志瑾[5](2013)在《中国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调查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我国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变化尚不清楚。鉴于此,本文于2011年3月~2012年9月间,首次大规模对全国动物园(港澳台除外)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及繁殖情况进行了调查,应用3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Shannon-Wiener指数、优势度、均匀度)和逐步回归分析对中国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全国不同区域动物园迁地保护鸟类共计25目59科483种,其中重点保护鸟类共计21目34科201种,占全国动物园鸟类种数483种的41.7%,有繁殖记录的95种,占重点保护鸟类种数的47.3%。在六个行政区域动物园中,饲养的重点保护鸟类种类整体差异不大,从繁殖种类上来看:华北>西南>中南>华东>西北>东北,且各地区重点保护鸟类繁殖所占比例远远不足50%,饲养的国外物种多数处于非繁殖状态。与历年动物园鸟类种类和数量相比,呈平稳上升趋势。2、不同区域重点保护鸟类优势度等级差异显示:中国不同区域动物园除中南地区无优势种外,其他地区仅有1种优势种,所占比例仅在0.9%-1.4%,;饲养的常见种中具有共性和区域性,稀有种所占比例较大,达68.3%-83.4%。3、不同区域动物园动物种群规模小,难以形成繁殖群体,各动物园内的单寡种、特小种、小种的普遍存在,严重浪费了野生动物资源。此次调查统计,全国范围内鸟类单寡种共计43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14种,所占比例为32.6%,调查还发现42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仅在一家或少数几家动物园形成特小种。4、动物园所饲养鸟类种类数量与本地区野外鸟类种类数量呈正相关;西南地区野外鸟类种类数量最多达1032种,其次是中南、西北、华东、华北,东北地区相对较少;不同区域迁地保护国内鸟类种类占野外鸟类种类的比例还远远不足50%。5、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西南>华北>西北>东北>华东>中南;Pielou均匀度指数:西南的均匀度最高,其次是东北、西北、中南、华东,华北最低;Simpson优势度指数: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北>西南。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除物种数与均匀度指数不相关外,物种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较高的正相关、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负相关性,均表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而优势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均呈负相关性,均表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6、采用单因素方差LSD分析法检测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物种数及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区域间鸟类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着(p>0.05);华北地区物种数分别与华东地区及东北地区物种数差异显着(p<0.05),其他地区物种数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7、本文通过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模型方法探索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指标与环境因子及人为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与年平均支出及环境丰容所占比例显着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显着负相关;优势度指数与年平均支出呈负相关,均匀度指数与相关因素都没有达到显着相关。环境丰容所占的比例是拟合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关键因素。

黄慧[6](2013)在《无公害鹅舍节能设计及新型保温材料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加大,我国禽类养殖业迅猛发展。其中,养殖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鹅的生产量及消费量不断攀升,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养鹅历史和先进的饲养、孵化技术,养鹅是我国畜牧生产中的传统产业。目前我国鹅的饲养量及消费量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鹅类养殖目前以农户小规模养殖为主,鹅的规模化及标准化养殖还处在发展阶段。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因为禽类养殖业的污染大、能耗高,所以就更加需要治理和改造。针对禽类养殖业中存在的禽舍内空气质量差和舍内能耗大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案,提高禽舍内空气质量并降低舍内能耗,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能源的目的,就成了禽类养殖过程中节能技术研究的重点。目前在我国开展了很多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工作,但是主要是针对民用建筑,而对于在禽类养殖过程中的节能研究相关工作还很少。这就需要将民用建筑的节能研究成果和畜禽养殖的实际要求相结合起来发展畜禽养殖的节能技术。无公害鹅舍的节能设计,本文总结了我国现有鹅舍建筑类型,根据鹅的生长要求,对目前我国常见鹅舍建筑围护结构进行改造,提出了鹅舍外墙、屋顶和吊顶的保温蓄热的最优方案。新型保温材料性能研究,本文介绍了新型保温材料铝箔气泡膜,采用Y-BOAT导热系数测试仪对保温材料进行测试。分别测试了铝箔气泡膜在不同气泡层数及不同气泡直径条件下的导热系数,综合分析得出最佳组合效果。新型保温材料节能效果分析,本文以新型保温材料在鹅舍中的应用为实例,研究了新型保温材料的节能效果。研究根据鹅舍的具体要求,提出鹅舍外墙、屋顶和吊顶的保温蓄热的最优方案。本文针对鹅类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现有鹅舍建筑围护结构进行改造,提出了适宜鹅生长的建筑节能方案。这些方案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育雏舍空气品质出发,以期望解决鹅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高鹅的生成品质。这必将促进我国禽类养殖业的发展。并以新型保温材料在鹅舍中应用为实例,研究了新型保温材料的节能效果,为新型保温材料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周景明,刘国君,李辉[7](2007)在《鹅肥肝生产技术》文中认为一鹅肥肝的生产原理鹅的肝脏是鹅生命体的重要器官,具有造血、解毒等功能,维持着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如果动物肝脏沉积过多脂肪,会使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影响机体的健康和生命。鹅肥肝

田秀华,张佰莲[8](2006)在《中国大鸨研究进展及保护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统计1959-2005年关于大鸨的研究文献,分别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关大鸨的研究虽从1959年开始,但直到80年代才逐渐形成系统,其中,就地保护研究数量(67.2%)多于迁地保护的研究数量(32.8%)。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都存在研究内容比较基础的问题。在大鸨的就地保护中,保护区没有真正发挥其功效;大鸨迁地保护工作虽取得一定成就,能够保持人工饲养种群数量的基本稳定,但人工繁育技术只在部分地区取得成功,另外,应激和疾病仍是影响大鸨迁地保护工作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大鸨现状提出保护对策,着重强调环境保护和科研合作。

田秀华[9](2006)在《笼养东方白鹳繁殖及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多年来对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迁地保护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北方地区气候条件,对其笼养繁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试验研究气候条件、食物营养、人工捡卵方式、人工孵化以及育雏等方面对其繁殖成功的影响。并采用瞬时取样法和扫描取样法(instantaneous and scan sampling)相结合进行连续记录采样(time sampling),并结合全事件记录法(all occurrence samling),记录其成年个体与幼体的行为类型。统计所得数据利用Excel和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笼养条件下东方白鹳成体和幼体较为详细的行为谱。结论如下: 东方白鹳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的食物摄取量有显着差异(p<0.05)繁殖期的取食量远远高于非繁殖期。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食物摄取量的变化也很大,摄食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东方白鹳的发情时间与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首次交尾和产卵时温度多集中-10~-15℃。在整个繁殖季节内,各种行为活动时间分配比例分别为站立行为49.4%、繁殖行为19.7%、理羽行为8.9%、取食行为6.4%、修巢行为5.7%、打嘴行为5.7%、游走行为4.3%。人工捡卵时卵龄与出雏成功率有一定负相关性(r=-0.393,p<0.05),卵龄与产卵量极显着负相关(r=-0.848,p<0.01),卵龄与产卵期显着负相关(r=-0.653,p<0.05)。 孵化的技术关键是温、湿度,试验结果表明孵化前中期温度保持在37.5~37.8℃,相对湿度为50~55%时孵化结果较好,孵化后期温度下降至36.5~37℃,湿度上升至55~60%。 雏鸟1周龄时初级飞羽(p)、次级飞羽(s)、肩覆羽均为黑色羽芽,无尾羽;两周龄时尾羽为白色绒羽;52~72日龄初级飞羽(p)、次级飞羽(S)、肩覆羽由蓝黑色的羽轴和白色的成羽组成;72日龄以后羽轴不断脱落,成羽不断生长为白色,尾羽为白色羽毛;东方白鹳的三级飞羽始终为白色,羽轴血管丰富,其羽毛参差不齐生长无规律;92日龄以后,羽毛停止生长,颜色与成体相同。雏鸟体长第1周生长最缓慢,第4周和第5周生长最快。第7周以后生长速度放慢,三个月以后不再生长。雏鸟的体重在一月龄生长较快,而且体重增长与喂食量有一定关系,受人为影响较大。东方白鹳为晚成鸟,刚出壳全身裸露,自我调节能力很差,恒温调节能力的发育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逐步完善。东方白鹳幼鸟恒温能力发育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波动期、变化期与恒定期。雏鸟用于休息的时间最多为86.78%,用于身体护理、呜叫及运动的行为次之分别为4.30%、3.87%和2.34%,张嘴、啄食行为所占的比例为1.96%、0.07%,其他行为不足0.1%。

龚茂孝[10](2000)在《东北地区育雏鹅应注意的问题》文中研究说明

二、东北地区育雏鹅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北地区育雏鹅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商品肉鸭育雏期管理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温度管理
    1. 常用采暖方式。
    2. 育雏温度判定。
    3. 保温注意要点。
二、饮水管理
三、喂料管理
四、饲养密度控制
五、湿度控制
六、通风管理
七、光照管理

(2)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蛋鸡研究状况
        1.1.1 我国蛋鸡发展现状与趋势
        1.1.2 国外蛋鸡发展现状与趋势
    1.2 国内外蛋鸡笼养模式的探索
        1.2.1 蛋鸡笼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1.2.2 笼养模式下蛋鸡的饲养标准
        1.2.3 笼养模式下蛋鸡福利的研究
    1.3 笼养蛋鸡的饲养管理
        1.3.1 温度
        1.3.2 湿度
        1.3.3 光照
    1.4 饲养密度对笼养蛋鸡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4.1 饲养密度对育雏期蛋鸡的影响
        1.4.2 饲养密度对育成期蛋鸡的影响
        1.4.3 饲养密度对产蛋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及福利影响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饲养密度对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饲养管理
        2.2.3 饲料组成和营养水平
        2.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2.5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饲养密度对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体重和胫长的影响
        2.3.2 饲养密度对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耗料的影响
        2.3.3 饲养密度对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4 讨论
        2.4.1 饲养密度对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2.4.2 饲养密度对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饲养密度对育成后期蛋鸡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饲养管理
        3.2.3 饲料组成和营养水平
        3.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5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饲养密度对育成后期蛋鸡体重、均匀度以及胫长的影响
        3.3.2 饲养密度对育成后期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4 讨论
        3.4.1 饲养密度对育成后期蛋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4.2 饲养密度对育成后期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饲养管理
        4.2.3 饲料组成和营养水平
        4.2.4 测定指标、材料和方法
        4.2.5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饲养密度对产蛋期后期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4.3.2 饲养密度对产蛋期后期蛋鸡饲料利用性能的影响
        4.3.3 饲养密度对产蛋期后期蛋鸡抗体滴度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3.4 饲养密度对产蛋期后期蛋鸡脾脏、心脏、腹脂以及肝脏结构的影响
        4.3.5 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行为学和羽毛状况的影响
    4.4 讨论
        4.4.1 饲养密度对产蛋期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4.4.2 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饲料利用性能的影响
        4.4.3 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4.4.4 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内脏指数及肝脏结构的影响
        4.4.5 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福利状况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应用价值与前景分析
    5.3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实践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国鹅的特征特性及养殖场的设施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特征和性能
1.1 特征
1.2 特性 2 场址选择、建筑和生产设备
2.1 选址
    2.1.1 地形
    2.1.2 土壤
    2.1.3 鹅场
    2.1.4 交通
    2.1.5 场区
    2.1.6 布局
    
2.1.6. 1 生活区
    
2.1.6. 2 行政区
    
2.1.6. 3 生产区
    
2.1.6. 4 粪污处理区
2.2 建筑
    2.2.1 育雏舍
    2.2.2 育肥舍
    2.2.3 育成舍
    2.2.4 种鹅舍
2.3 生产设备
    2.3.1 自温育雏设备
    
2.3.1. 1 自温育雏箩筐
    
2.3.1. 2 自温育雏栏
    2.3.2 给温育雏设备
    2.3.3 料槽和饮水器
    2.3.4 软竹围和围栏
    2.3.5 垫料
    2.3.6 产蛋巢
    2.3.7 孵蛋巢
    2.3.8 运输笼

(4)肉鹅饲养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肉鹅品种的选择
2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2.1 育雏舍的准备
    2.2 饲养用具及原料的准备
    2.3 育雏舍清扫消毒
3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3.1 选择健雏
    3.2 潮口
    3.3 开食
    3.4 保温降湿
    3.5 合理分群
    3.6 放牧放水
4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5 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6 肉鹅常见病症及其防治
    6.1 病毒性传染病
    6.2 细菌性传染病
    6.3 营养性疾病
    6.4 啄食癖杂症

(5)中国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调查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迁地保护的重要性及动物园迁地保护鸟类研究现状
        1.2.1 迁地保护的重要性
        1.2.2 中国迁地保护鸟类研究现状
    1.3 生物多样性
        1.3.1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3.2 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1.4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标
2 研究区域、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查询法
        2.3.2 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2.3.3 数据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组成特征
        3.1.1 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我国特有种
        3.1.2 不同区域重点保护鸟类种类和种群数量
        3.1.3 不同区域重点保护鸟类多度等级
        3.1.4 历年来迁地保护鸟类种类及数量变化比较
        3.1.5 迁地保护珍稀鸟类形成的种群规模比较
    3.2 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种类与野外鸟类种类的相关性分析
        3.2.1 华东地区各省份之间鸟类分布格局
        3.2.2 华北地区各省份之间鸟类分布格局
        3.2.3 西南地区各省份之间鸟类分布格局
        3.2.4 中南地区各省份之间鸟类分布格局
        3.2.5 东北地区各省份之间鸟类分布格局
        3.2.6 西北地区各省份之间鸟类分布格局
    3.3 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
        3.3.1 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比较
        3.3.2 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群落的相似性
    3.4 鸟类物种多样性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关于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的组成特征讨论
        4.1.1 迁地保护鸟类的种类和数量
        4.1.2 迁地保护鸟类的繁殖状况
        4.1.3 迁地保护鸟类的种群规模
    4.2 与以往调查结果进行对比讨论
    4.3 关于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与野外鸟类种类关系的讨论
    4.4 关于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讨论
    4.5 鸟类物种多样性与相关因素关系的讨论
        4.5.1 环境丰容所占比例与鸟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4.5.2 年平均降水量与鸟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4.5.3 年平均支出与鸟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4.6 关于本文研究方法及取样数量的探讨
5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无公害鹅舍节能设计及新型保温材料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建筑节能总体技术概述
    1.3 建筑节能的意义及建筑节能的途径
    1.4 禽舍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历史及现状
    1.5 小结
2 无公害鹅标准化生产鹅舍节能设计
    2.1 无公害鹅场建设基本要求
    2.2 目前我国鹅舍建筑类型及基本结构
    2.3 鹅舍分类及设计要求
    2.4 鹅舍节能设计方案
    2.5 鹅舍改造节能效果分析
    2.6 小结
3 新型保温材料性能研究
    3.1 保温材料概述
    3.2 新型保温材料实验研究
4 新型保温材料在鹅舍中的应用
    4.1 新型保温材料鹅舍中的应用
    4.2 新型保温材料节能效果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笼养东方白鹳繁殖及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东方白鹤生物学研究现状
        2.1.1 数量及分布
        2.1.2 生态习性
        2.1.3 迁地保护研究现状
    2.2 国外东方白鹤研究现状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地点
        3.1.3 孵化及育雏设备
    3.2 研究方法
        3.2.1 卵的测量
        3.2.2 体尺测量
        3.2.3 雏鸟体温测量
        3.2.4 行为学观察方法
        3.2.5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饲养管理
        4.1.1 种鹤的饲养环境
        4.1.2 性别鉴定与配对方法
    4.2 繁殖的影响因素
        4.2.1 食物对笼养东方白鹤繁殖的影响
        4.2.2 温度对笼养东方白鹤发情、交尾与产卵的影响
        4.2.3 人工捡卵对繁殖的影响
    4.3 人工孵化
    4.4 人工育雏
        4.4.1 育雏温度
        4.4.2 饲喂方法
        4.4.3 羽毛生长顺序及变化
        4.4.4 喙、跗跖和爪的变化
        4.4.5 雏鸟生长及logic方程拟合
        4.4.6 雏鸟体温变化
    4.5 笼养东方白鹤的行为
        4.5.1 东方白鹤繁殖期行为
        4.5.2 东方白鹤雏鸟行为
5 讨论
    5.1 影响笼养东方白鹤产卵期时间的因素
    5.2 影响孵化成功的因素
    5.3 影响东方白鹤繁殖行为的因素
    5.4 影响东方白鹤雏鸟生长及行为的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四、东北地区育雏鹅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商品肉鸭育雏期管理要点[J]. 刘春青. 中国畜牧业, 2020(18)
  • [2]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D]. 谢守前. 安徽科技学院, 2018(05)
  • [3]中国鹅的特征特性及养殖场的设施建设[J]. 曲庆海,于国堂,郭文场,蔡俊,刘佳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7(09)
  • [4]肉鹅饲养管理技术[J]. 孙晓先,朱振鹏,宋政,龚道清. 饲料博览, 2014(05)
  • [5]中国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调查及分析[D]. 高志瑾.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6]无公害鹅舍节能设计及新型保温材料应用研究[D]. 黄慧. 东华大学, 2013(06)
  • [7]鹅肥肝生产技术[J]. 周景明,刘国君,李辉. 中国禽业导刊, 2007(12)
  • [8]中国大鸨研究进展及保护对策[J]. 田秀华,张佰莲. 野生动物, 2006(03)
  • [9]笼养东方白鹳繁殖及行为的研究[D]. 田秀华.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
  • [10]东北地区育雏鹅应注意的问题[J]. 龚茂孝. 中国家禽, 2000(01)

标签:;  ;  ;  

东北育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