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裂缝特征论文-朱志强

岩心裂缝特征论文-朱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岩心裂缝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裂缝油藏,剩余油,数字岩心技术,提高采收率

岩心裂缝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朱志强[1](2019)在《利用数字岩心技术研究变质岩潜山裂缝油藏剩余油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裂缝介质岩心驱替实验存在无法观察岩心内水驱油过程及剩余油特征等问题,利用数字岩心技术将传统驱替实验数字化,得到裂缝介质岩心水驱后剩余油特征参数,分析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尺度裂缝中均有剩余油富集,小裂缝中剩余油比例约占1/2,形成的机理为不同尺度裂缝间强烈的干扰效应,导致小裂缝中剩余油未形成足够的驱替压差,从而使小裂缝中剩余油多以分散的油滴形式存在;较大裂缝中剩余油比例约占1/3,形成机理为大裂缝中驱替速度大于原油从岩石表面剥离速度,从而使较大裂缝中剩余油以油簇或油斑形式富集于大裂缝表面,长期的稳定驱替导致该类剩余油处于平衡状态。不稳定注水能打破原有流场分布,有效动用大裂缝的剩余油,表面活性剂驱能提高大裂缝中原油的驱油效率;封堵大裂缝,降低裂缝油藏的非均质程度,同时增大生产压差有利于动用较小裂缝中的剩余油。该项研究对提高裂缝油藏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3期)

屈雪峰,樊建明,王冲,赵国玺,时建超[2](2017)在《裂缝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岩心水驱渗流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长7天然裂缝和体积压裂人工裂缝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等效处理岩心实验法探索裂缝对长7致密岩心水驱渗流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以基质渗流或者以裂缝渗流为主的岩心,油相相对渗透率都呈现出靠椅型相渗曲线特征;同时随着裂缝与基质渗透率级差和驱替压差的增大,与基质渗流为主的岩心相比,裂缝岩心渗透率曲线等渗点左移,油水相渗透率增大,但两相共流区变窄,含水上升加快,残余油饱和度升高。在同一驱替压差下,随着裂缝与基质渗透率级差的增大,致密岩心水驱油具有低含水时间短,见水后含水上升快的特征。随着驱替压差增大,以基质渗流为主的岩心,见水提前,但无水期驱油效率和最终驱油效率都增大;以裂缝渗流为主的岩心,见水提前,无水期驱油效率和最终驱油效率都降低。(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李隆新,常程,徐伟,鄢友军,杨柳[3](2017)在《数字岩心结合成像测井构建裂缝—孔洞型储层孔渗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碳酸盐岩气藏储层由于缝洞发育导致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差的问题,基于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高石梯—磨溪区块裂缝—孔洞型储层岩心的CT扫描图像和储层段的成像测井资料,通过重构岩心内部的叁维结构,提取岩心中缝洞结构参数,划分缝洞模式,开展数字岩心流动模拟和渗透率计算,认识不同孔隙度区间渗透率的分布规律,描述裂缝—孔洞型储层的孔渗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碳酸盐岩岩心中毫米—厘米级小型溶洞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占孔隙体积的68%,开度介于0.1~0.6 mm的扁平状小裂缝在局部构成缝网,缝洞搭配形成优势渗流通道是提高岩心渗透率的关键;(2)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可将储层中缝洞发育模式划分为4种,在孔隙度大于3%的储层中,当面洞率大于10%或面缝率大于0.02%时,储层的渗透性能有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期刊2017年03期)

吴晓峰,李华斌,汲国庭,郭程飞[4](2016)在《弱凝胶封堵裂缝对岩心注采特征影响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CQ油田弱凝胶体系开展了弱凝胶封堵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试验,研究了弱凝胶体系对不同裂缝宽度的封堵效果及对应岩心注采特征,并根据试验结果改进弱凝胶体系配方,达到了较理想的改善效果。弱凝胶封堵0.20 mm裂缝宽度试验结果表明,裂缝与基质分液量比由1:0改善至0.04:0.96;水驱结束时,平衡压力0.60 MPa,基质采收率40.91%,裂缝采收率3.00%,综合采收率43.91%。弱凝胶封堵0.43 mm裂缝宽度试验结果表明,裂缝与基质分液量比由1∶0改善至0.10∶0.90;水驱结束时,平衡压力0.55 MPa,基质采收率38.25%,裂缝采收率4.15%,综合采收率42.40%。弱凝胶封堵0.98 mm裂缝宽度试验结果表明,裂缝与基质分液量比由1∶0改善至0.85∶0.15;水驱结束时,平衡压力0.17 MPa,基质采收率21.38%,裂缝采收率7.90%,综合采收率29.28%。改进CQ油田弱凝胶体系,使得改进的复合体系封堵0.98 mm裂缝宽度后,基质采收率由改进弱凝胶体系前的29.28%上升至42.35%,相对增幅44.64%。通过现场的施工应用,复合弱凝胶体系调驱堵水后的对应采油井组采油量增加,含水率降低,措施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25期)

王亚军,高建平,赵军辉[5](2013)在《姬塬—元城地区延长组岩心裂缝特征描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迭系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其储集层以低孔低渗-特低渗为特点。由于受到后期构造作用的影响,使得延长组的储层中裂缝比较发育。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分析,认为裂缝可以分为构造裂缝、成岩裂缝、构造成岩裂缝和异常高压成因裂缝四种类型,研究的结果表明,姬塬-元城地区的的45口探井中有25口井的视密度是小于0.1条/m,占总井数的55.6%,就所有的岩心样品来看,视密度小于0.1条/m的样品占总数的90%左右,说明了该区的裂缝不是很发育,裂缝的开度大都小于0.5 mm,其中开度为0~0.5 mm的裂缝占总样品数的接近74%,22.6%的裂缝是闭合的。研究区的裂缝多数被充填,占总数的81%,其中半数以上的充填物为方解石。(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3年06期)

岩心裂缝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长7天然裂缝和体积压裂人工裂缝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等效处理岩心实验法探索裂缝对长7致密岩心水驱渗流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以基质渗流或者以裂缝渗流为主的岩心,油相相对渗透率都呈现出靠椅型相渗曲线特征;同时随着裂缝与基质渗透率级差和驱替压差的增大,与基质渗流为主的岩心相比,裂缝岩心渗透率曲线等渗点左移,油水相渗透率增大,但两相共流区变窄,含水上升加快,残余油饱和度升高。在同一驱替压差下,随着裂缝与基质渗透率级差的增大,致密岩心水驱油具有低含水时间短,见水后含水上升快的特征。随着驱替压差增大,以基质渗流为主的岩心,见水提前,但无水期驱油效率和最终驱油效率都增大;以裂缝渗流为主的岩心,见水提前,无水期驱油效率和最终驱油效率都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心裂缝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朱志强.利用数字岩心技术研究变质岩潜山裂缝油藏剩余油特征[J].特种油气藏.2019

[2].屈雪峰,樊建明,王冲,赵国玺,时建超.裂缝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岩心水驱渗流特征的影响[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李隆新,常程,徐伟,鄢友军,杨柳.数字岩心结合成像测井构建裂缝—孔洞型储层孔渗特征[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7

[4].吴晓峰,李华斌,汲国庭,郭程飞.弱凝胶封堵裂缝对岩心注采特征影响及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5].王亚军,高建平,赵军辉.姬塬—元城地区延长组岩心裂缝特征描述[J].地下水.2013

标签:;  ;  ;  ;  

岩心裂缝特征论文-朱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