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体系论文_高晶,姚檀栋,蔡榕,张泰华,何泽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同位素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同位素,成矿,矿床,水汽,机理,闪锌矿,青藏高原。

同位素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高晶,姚檀栋,蔡榕,张泰华,何泽青[1](2019)在《青藏高原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叁维观测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是南北极之外冰雪储量最大的地区,也是亚洲10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其水循环变化会影响全球近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水汽传输是青藏高原水循环的关键过程.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是研究水汽传输过程和机制的新指标.本文回顾了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垂直剖面观测研究的发展历程和青藏高原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自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以来,本研究团队建成的全球最大的同类地表水汽稳定同位素观测网,及结合浮空艇技术,开展的国际前沿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叁维传输过程观测研究新进展.今后,我们将通过多学科交叉,继续拓展高精度叁维(地-空)水汽稳定同位素多尺度连续观测,并结合地球系统模型,从而全面、准确地认知全球变暖背景下的青藏高原水汽传输过程和水循环变化机制,以服务于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的水安全战略和水资源管理.(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27期)

刘军港,李子颖,聂江涛,张万良,王勇剑[2](2019)在《相山铀矿田西部地区深部多金属矿化成矿年代与成矿流体演化:Rb-Sr同位素体系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相山铀矿田科学深钻3号孔在深部-700 m发现大量铅锌多金属矿化脉,垂向上呈"上铀下多金属"的分布特征。本文选取深部多金属矿脉主成矿阶段(S3)自形闪锌矿样品6件和不同阶段的毒砂、黄铁矿、方铅矿、方解石等样品12件,以及围岩全岩样品17件,进行了Rb、Sr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1)由闪锌矿Rb-Sr等时线法确定的相山铀矿田深部多金属矿化形成于121. 0±3. 5Ma,与围岩火山岩存在较大时差,可能与晚于围岩的深部次火山有关。根据穿插关系,多金属矿化略晚于碱性交代铀矿化,但明显早于酸性交代铀矿化;(2)多金属矿化脉体中金属矿物的Rb和Sr含量分别介于0. 041×10~(-6)~1. 38×10-6和2. 35×10-6~23. 11×10-6之间,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变化较大,介于0. 706114~0. 718814之间,平均值为0. 713579,暗示相山铀矿田深部多金属矿化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初始流体Sr同位素值(0. 718665)明显高于成矿时赋矿围岩(流纹英安岩为0. 714581,碎斑流纹岩为0. 714417)的Sr同位素组成,表明多金属成矿流体和物质并非来自围岩火山岩;(3)由早到晚阶段的(87Sr/86Sr)i呈明显降低的演化趋势,表明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受到大气降水的不断稀释作用。相山矿田的铀矿和深部多金属矿化同形成于华南中生代板内伸展构造背景。(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郭辉,赵英,蔡东旭,兰志龙,雷加强[3](2019)在《氢氧同位素示踪法探测新疆地区防护林和棉花体系水分来源与竞争》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防护林能够防风固沙,但同时也会和农作物竞争水分,引起防护林体系水资源利用紧张。运用氧同位素焦点法与SIAR模型,量化分析新疆莫索湾地区不同生长季棉花与杨树防护林的主要水分来源区域,探究杨树对棉花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在膜下滴灌方式下主要吸收表层土壤水,蕾期主要利用0—20 cm的土壤水,花铃期主要利用20—40 cm土壤水;而杨树在漫灌前主要利用深层40 cm以下土壤水,在灌溉后水分来源虽有向上迁移倾向,但仍大约有60%的水分源于土壤40 cm以下。δD同位素示踪发现杨树根系垂向可生长到土层200—400 cm范围,水平延伸至棉田内5—8 m,在5 m内棉花必定面临着杨树的水分与养分竞争。通过两种同位素方法分析出杨树和农作物的主要水分来源与潜在竞争区域,对防护林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及绿洲环境生态平衡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李芳柏,李勇珠[4](2019)在《稻田体系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铁同位素分馏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铁是地球上丰度排第四的元素,其地球化学行为作为稻田体系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重大意义。铁也是植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参与众多生物代谢过程。十几年来,铁同位素方法在表生地球化学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铁同位素方法已被广泛地用来追踪异化铁还原、亚铁的生物和非生物氧化以及吸附、沉淀等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文章综述了水稻土铁同位素分馏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及水稻中铁吸收转运的分子生理机制和铁同位素分馏特征和机制。水稻土在发育过程中缺损轻铁,且不同的发育过程导致土壤中铁形态、价态的改变而会形成特有的分馏特征。植物铁同位素分馏效应的研究表明,植物吸收铁的机制不同,产生的铁同位素分馏程度呈现出显着的差异。当植物以机理I的方式,即通过将叁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再吸收铁时,植物优先吸收轻的铁同位素,且铁同位素在植物内部的分馏程度较大[-0.13‰-(-1.64‰)]。当植物通过机理II的方式,即通过螯合叁价铁,再吸收至植物体内的过程,植物优先吸收重的铁同位素,且铁同位素的分馏程度较小(-0.11‰-0.17‰)。水稻铁同位素组成不同于典型的机理II植物,水稻富集轻铁,且铁同位素在水稻植株中存在较大分馏。这可能是因为水稻在根吸收铁的过程中同时采用机理I和机理II途径,且铁在水稻内的转运过程、配体改变及价态改变等都会导致铁的同位素分馏。铁同位素方法在揭示水稻对铁元素的吸收机制方面表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文章还分别对如何将铁同位素方法结合土壤-水稻体系的土壤发育背景,以及通过制样方法的改进、结合质量平衡计算、动力学分馏、综合多个表征手段等方式来解释水稻铁同位素机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梅怡[5](2019)在《组合QM/MM方法计算化学与生物体系中的同位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力学对于理解、解释复杂体系中的化学现象极为重要,对于定量计算化学性质更是必不可少。然而精确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计算量大,几乎无法直接应用到溶液及蛋白质生物体系。特别是不仅仅需要对一个结构做能量和导数的计算,还要通过分子动力学或Monte Carlo方法对体系的性质做统计力学平均,后者需要千百万次这样的计算。因此应用于复杂体系的量子化学计算面临两个计算瓶颈:精确量子化学计算本身的随体系大小以指数递增的计算标度,及统计力学取样的Boltzmann因子标度。发展和应用多尺度计算方法成为一个必须的、无法避免的方向,其重要性也通过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这方面的一个研究方向可以窥视一般。本论文总结了过去几年中应用和发展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组合(QM/MM)新方法的研究工作,在两个方面做出了新颖的贡献。第一,应用QM/MM势能面,结合费曼路径积分-自由能微扰理论(PI-FEP),计算了溶液体系中的平衡态同位素效应(EIE),第一次将PI-FEP@QM/MM这种双层次量子-经典方法应用到同位素分馏因子(IFF)的统计模拟计算。研究对象是有机醛酮化合物(生物糖的重要功能团)~(18)O/~(16)O同位素分布。目前这一领域内对EIE计算的传统方法是优化分子在气象中的结构,通过振动频率得到零点能及热力学温差矫正用来估算溶液体系中的同位素效应。非简谐效应一般忽略不计。此论文中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包括了溶剂效应和非谐因素。通过示范应用证明PI-FEP@QM/MM方法可以在将来应用于解释实验上观察到的树木年轮中不同同位素富集变化,进而提供环境气候涨落的历史信息。重要性是可以为了解地球表面环境以及全球循环系统的历史变化提供理论辅助。此外,此论文中应用PI-FEP@QM/MM方法,模拟计算了一系列有机酸的酸性在水溶液中的同位素效应。计算结果与实验现象有较好的吻合,证明PI-FEP是一个有效的、精确的统计力学动力学计算方法。重要的是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了平衡同位素效应与有机酸性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溶剂化效应对于同位素效应的影响提供了一个计算方法和理论指导。第二个重要贡献具有原创性,证明和发展了广义奇异值分解构造透热态(GDAC)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建立一个有效的透热态方法对于非绝热动力学计算非常重要,也是世界上多个课题组多年的研究方向,至少有几十个不同的方法用来构建透热态。其原因是透热态本身不是唯一的。但是这些方法的通性是从绝热(adiabatic)势能面出发,应用各种不同性质的限制条件做正交转换得到pseudo透热态表达。透热态的一个特征应该是保持本身的价键态,而这种正交转换的透热态一般都是混合态。此论文中介绍的发展GDAC方法从传统的相反方向出发,利用多态密度泛函(MSDFT)理论,首先定义定域的价键态,对应于光化学反应的各个反应通道产物。这些定域态本身就是透热态(diabatic),其价键特征在不同分子结构下是完整保持的。绝热势能面从MSDFT组态作用(CI)方法得到,其正确性、组态完整性和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可以与实验观测结果比较并得到验证。通过广义奇异值分解,证明了透热态是绝热势能面在MSDFT的具有给定价键特征(即基态、激发态反应产物)的定域组态空间投影。GDAC的特点是(1)先定域态,后绝热势能面,(2)组态的完整性和绝热态的可观测量可以被实验结果验证,(3)从定义出发定域态价键结构稳定不受分子具体坐标影响。通过对具有叁个不同特点的化学过程的应用,展示了GDAC计算和建立透热态的方法:S_N1解离的共价态和离子态交叉的双态模型,光解离路径的基态势能面和第一激发态的势能面的锥形交叉,以及双原子分子解离的多个态复杂组合的势能曲线模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勇珠[6](2019)在《土壤—水稻体系中铁同位素分馏特征与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是地球上丰度第四的元素,其地球化学行为作为土壤元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重大意义。铁也是植物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必须微量元素之一,参与众多生物代谢过程,比如生物体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素同化和固定以及激素合成等。铁同位素方法已被广泛地用来追踪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如异化铁还原、亚铁的生物和非生物氧化以及吸附、沉淀等过程。同时铁在植物中的运移过程中的铁同位素分馏效应的研究表明,植物吸收铁的机制不同,产生的铁同位素分馏程度呈现出显着的差异。当植物以机理I的方式吸收铁元素时,即通过将叁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再吸收铁时,植物优先吸收轻的铁同位素,且铁同位素在植物内部的分馏程度较大(-0.13‰~-1.64‰)。当植物通过机理II的方式,即通过螯合叁价铁,再吸收至植物体内的过程,植物优先吸收重的铁同位素,且铁同位素的分馏程度较小(-0.11‰~0.17‰)。因此铁同位素方法在揭示水稻对铁元素的吸收机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潜力。本研究以拔节期和成熟期的水稻土、孔隙水、水稻植株为对象,分析了土壤-水稻体系的铁同位素分馏特征和机制,为理解铁在土壤-水稻体系中的转运机制提供了参考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孔隙水相对于土壤富集轻的铁同位素(Δ~(56)Fe_(water-bulk soil)=-0.29±0.01‰),这是由于孔隙水中的铁主要来自于土壤中铁的溶解过程,无论是配位溶解还是还原溶解过程均会优先释放轻的铁同位素。铁膜与孔隙水之间的铁同位素分馏值(Δ~(56)Fe_(iron plaque-water)=1.47±0.02‰)与亚铁氧化生成水铁矿过程中的铁同位素分馏值(1.5‰)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铁膜是由孔隙水中的亚铁氧化沉降形成的。水稻从孔隙水中优先吸收重的铁同位素(Δ~(56)Fe_(rice plant-water)=0.66±0.05‰),表明水稻主要以机理II的方式吸收铁。但是不同于典型机理II植物,水稻内部铁同位素分馏程度达到-1.39±0.05‰,表明铁的形态在水稻内部会发生转变。例如,铁从根皮层进入根中柱会发生-0.72±0.05‰的分馏(Δ~(56)Fe _(after uptake-cortex)),这可能是由于叁价铁的还原过程所导致的分馏。茎部相对于根部富集-1.39±0.05‰的轻铁同位素,是由于与铁络合的配体由植物铁载体(PS)和尼克酰胺(NA)转变为柠檬酸(citrate)。叶相对于茎富集0.58±0.07‰的重铁同位素,是由于铁从茎进入到叶肉细胞之后,会与铁运输蛋白(ITP)结合形成Fe-ITP复合物储存在叶绿体中。随着叶片高度增加,铁同位素组成变轻,铁同位素组成逐渐变轻,铁在叶至籽粒的组织的运移过程中,铁同位素组成符合瑞利分馏模型的特征,富集系数(ε)为-0.33±0.17‰。2拔节期和成熟期土壤-水稻体系的铁同位素组成在误差范围内(0.05‰)没有明显差异。随着水稻的生长,成熟期的铁积累量均显着高于拔节期,但水稻的铁同位素组成仍无显着差别,δ~(56)Fe分别为0.48±0.09‰和0.52±0.05‰,表明土壤-水稻体系的分馏更接近平衡分馏,铁在水稻内的存在形态影响各器官间的同位素分馏,而铁运输过程对铁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薛建玲,庞振山,李胜荣,陈辉,孙文燕[7](2019)在《胶东邓格庄金矿床成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体系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邓格庄金矿地处华北克拉通胶东半岛东部苏鲁超高压带内,黄金储量已超过50t,是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第二大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产于昆嵛山岩体和荆山群变质岩接触带附近的昆嵛山岩体中,金矿体受控于金牛山断裂带西侧的次级断裂。矿石中的硫-铅-氢-氧同位素值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具有以地壳为主兼具地幔混合特征,通过深渊断裂发生迁移,在成矿晚期遭受天水混染。围岩昆嵛山二长花岗岩高精度的锆石U-Pb年龄为155. 8Ma,成矿前期蚀变岩中蚀变矿物钾长石和绢云母~(40)Ar-~(39)Ar精确测年结果分别为123Ma和104Ma。结合近年来前人的研究资料,我们建立了胶东金矿集区中生代岩浆岩演化序列,将其划分为160~150Ma、130~110Ma、110~100Ma叁个阶段,并给出了大规模爆发式成矿的年龄峰值(120±10Ma)。认为邓格庄金矿既非以变质流体为特征的典型造山型金矿,也非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而是伴随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软流圈物质上涌、地壳拉张而使壳幔混合流体在浅部以大纵深脉状集中成矿为基本特征的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传,李伟强[8](2019)在《利用Mg的叁同位素体系揭示碳酸盐从无定形态向结晶态的转变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定形的碳酸盐(AC)是一种富水,无序的亚稳态物质,其转化成结晶态碳酸盐矿物的过程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目前学界对于无定形态向结晶态转变的机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分别是固态转换和溶解再沉淀。这两种机制会导致固液两相间不同的物质交换行为:对于固态转换,最后形成的结晶态矿物会继承原来AC的组分;而对于溶解再沉淀,AC会与周围(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赵宇莎,郑丹,于琪,苟敏,汤岳琴[9](2018)在《厌氧消化污泥体系的DNA-稳定同位素探针标记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DNA稳定同位素探针(DNA stable-isotope probing,DNA-SIP)是鉴别复杂环境中功能微生物的有力工具。获得足够的标记~(13)C-DNA是该技术的关键,但~(13)C-DNA的富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13)C-葡萄糖为底物,考察了不同条件(离心转速,底物投加量和污泥固含量)对厌氧消化污泥体系的DNA-SIP标记效果。结果显示:相对低的转速、高底物投加量及低污泥固含量有助于~(13)C-DNA的富集。对本研究的厌氧污泥,45400 rpm超高速离心40h(20℃),100 mg~(13)C-葡萄糖投加量,0.4%(w/w)污泥固含量可以获得较高的~(13)C-DNA丰度。该结果有助于指导厌氧消化体系中功能菌群的鉴定,进而促进对厌氧产甲烷机制的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沼气》期刊2018年06期)

胡松[10](2018)在《铁同位素体系及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分析,系统的总结了铁同位素在矿床学中的应用,从研究中可以看出,铁同位素能够用来表示示踪流体的出溶和流体演化与表生蚀变的作用以及成矿物质的来源。流体出溶时,比岩体的出溶流体富集铁轻同位素,在矿物结晶沉淀的影响下,流体Fe同位素的组成随时间出现很大的变化,并在成矿之后,受到高温蚀变的影响,进而形成产物比较集中的同位素。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旨在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8年21期)

同位素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江西相山铀矿田科学深钻3号孔在深部-700 m发现大量铅锌多金属矿化脉,垂向上呈"上铀下多金属"的分布特征。本文选取深部多金属矿脉主成矿阶段(S3)自形闪锌矿样品6件和不同阶段的毒砂、黄铁矿、方铅矿、方解石等样品12件,以及围岩全岩样品17件,进行了Rb、Sr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1)由闪锌矿Rb-Sr等时线法确定的相山铀矿田深部多金属矿化形成于121. 0±3. 5Ma,与围岩火山岩存在较大时差,可能与晚于围岩的深部次火山有关。根据穿插关系,多金属矿化略晚于碱性交代铀矿化,但明显早于酸性交代铀矿化;(2)多金属矿化脉体中金属矿物的Rb和Sr含量分别介于0. 041×10~(-6)~1. 38×10-6和2. 35×10-6~23. 11×10-6之间,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变化较大,介于0. 706114~0. 718814之间,平均值为0. 713579,暗示相山铀矿田深部多金属矿化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初始流体Sr同位素值(0. 718665)明显高于成矿时赋矿围岩(流纹英安岩为0. 714581,碎斑流纹岩为0. 714417)的Sr同位素组成,表明多金属成矿流体和物质并非来自围岩火山岩;(3)由早到晚阶段的(87Sr/86Sr)i呈明显降低的演化趋势,表明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受到大气降水的不断稀释作用。相山矿田的铀矿和深部多金属矿化同形成于华南中生代板内伸展构造背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位素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高晶,姚檀栋,蔡榕,张泰华,何泽青.青藏高原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叁维观测体系[J].科学通报.2019

[2].刘军港,李子颖,聂江涛,张万良,王勇剑.相山铀矿田西部地区深部多金属矿化成矿年代与成矿流体演化:Rb-Sr同位素体系的制约[J].岩石学报.2019

[3].郭辉,赵英,蔡东旭,兰志龙,雷加强.氢氧同位素示踪法探测新疆地区防护林和棉花体系水分来源与竞争[J].生态学报.2019

[4].李芳柏,李勇珠.稻田体系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铁同位素分馏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9

[5].刘梅怡.组合QM/MM方法计算化学与生物体系中的同位素效应[D].吉林大学.2019

[6].李勇珠.土壤—水稻体系中铁同位素分馏特征与机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9

[7].薛建玲,庞振山,李胜荣,陈辉,孙文燕.胶东邓格庄金矿床成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体系制约[J].岩石学报.2019

[8].刘传,李伟强.利用Mg的叁同位素体系揭示碳酸盐从无定形态向结晶态的转变机理[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9].赵宇莎,郑丹,于琪,苟敏,汤岳琴.厌氧消化污泥体系的DNA-稳定同位素探针标记条件研究[J].中国沼气.2018

[10].胡松.铁同位素体系及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

论文知识图

海侵体系域泥岩厚度图高位体系域煤层厚度图叁道湾子和团结沟金矿成矿体系岩浆岩...季德屯钼矿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谐...四方甸子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安多地区花岗片麻岩中黑云母40Ar-3...

标签:;  ;  ;  ;  ;  ;  ;  

同位素体系论文_高晶,姚檀栋,蔡榕,张泰华,何泽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