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宝玲[1]2004年在《南京化工园区大气环境规划与排污权交易研究》文中认为南京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集中在化工园区,而工业是废气排放的主要来源,所以有必要关注南京化工园区的大气环境,对其进行规划,从而可以改善或保持南京化工园区现有大气环境质量,促进化工园的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协调持续地发展。本文对化工园区的环境质量现状作了调查与评价,特别是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和大气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为了具有代表性,在化工园区选取了典型区域(包括南京所有的大气环境叁类功能区和部分二类功能区,包括化工园区的绝大部分大气污染源)作为本文的研究区域。采用一种十分简便,有利于行政管理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法——A-P值法估算出本文研究区域的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以SO_2为例),并对点源进行具体控制——计算出各点源的SO_2允许排放量。 本文利用高斯空气质量模型,分别采用SO_2的现有实际排放量和SO_2的允许排放量对研究区域的SO_2浓度分布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的SO_2浓度分布采用网格形式输出,这样的输出形式不仅具有点的代表性,还具有面的代表性。 为了使化工园的大气环境管理具有灵活性,本文对化工园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举了一个“泡泡”政策模拟的实例。通过对SO_2现有实际浓度的预测,发现SO_2现有实际浓度要小于由允许排放量所得的浓度,为了体现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原则,即不使达标区域的环境质量恶化,在做排污权交易模拟研究时的总量限值使用SO_2的现有实际排放量。 通过上述的工作,本文提出了南京化工园区的大气环境规划建议。
魏新洲[2]2009年在《地表水体COD排污权交易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环境污染控制经济手段,近年来倍受各国关注。它改变了传统的污染由环境管理部门强制各企业治理的模式,为环保的产业化、集约化带来了发展曙光。本文以化学需氧量(COD,本文未特别说明均为CODCr)这一有机污染物指标为研究对象,将COD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交易指标进行研究,构建一个COD水排污权交易的技术支持平台。由于对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文对此所作的研究只能算作一次理论性的尝试。本文在对COD这一特殊的“商品”指标进行研究中,分析了COD作为排污交易指标的合理性,并按其性质、特征上的差异对排污企业进行了分类研究,建立起水排污权交易五大优先考虑原则,按照分类的标准选取了100家排污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OD的特征、可生化性和降解成本,研究其降解成本与可生化性的关系,计算出各类排污企业的COD平均降解成本,建立了一个跨行业交易的匹配表;在构建“商品”配额交易技术支持平台中,应用国外先进的水质交易评估方法、监测断面等贡献值法,构建一个关于水体监测断面的交易模型,在不超过水体的污染负荷的前提下,达到交易成本的最小化。最后以上述研究理论为基础,对天津永定新河某段12家污染源的COD排污权交易进行总体设计,在各企业已购买COD排污权的前提下,进行了COD排污权交易,并提出有借鉴意义的政策或建议,为我国大范围内开展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设计提供参考。
潘荣贵[3]2006年在《江阴市环境质量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江阴作为全国县(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更好地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实现江阴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目标,以进一步提升生态市创建成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本文在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及政策工具理论等环境保护基础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专家分析、查阅文献资料与研究成果及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江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论文认为,近几年来江阴通过大力实施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的恶化得到根本控制,并有逐步好转趋势,各项环保创建硕果累累。尽管如此,江阴经济发展仍面临着环境容量、发展模式、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对照江阴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目标,针对面临的环境问题,江阴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在加快环境治理、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落实环境规划等方面下功夫,以切实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实现江阴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周玉梅[4]2005年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观点:(1)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一国经济以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数量为前提的、既满足当代经济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发展过程或发展状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也就是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自中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虽然经济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中国人均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又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以及经济体制转变、发展模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难以消除的制约因素,中国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3)中国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治本之策,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制保证。具体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建立生态税费制度、协调贸易与环境之间关系。
马俊杰[5]2007年在《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工业生态学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体现为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研究。工业园区作为工业集中发展区,在促进区域发展中起着很大的带动作用,但同时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利用工业生态学思想,改造现有工业园,既可进一步增强工业园的活力,又可促进园区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本文在全面查阅工业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生态工业园及循环经济等文献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的理论与方法,以韩城市龙门工业园区为例进行了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实证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全面分析了工业生态学、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的研究层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指出基于工业园区的生态工业园建设是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不断深化生态工业学理论、生态工业园及循环经济建设实践与方法研究是实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2)从工业园的特点和工业园区改造的必要性,探讨了工业园生态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指出生态学理论、工业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清洁生产理论是工业园生态化改造的理论基础,物质集成、能源集成、水集成、技术集成、信息共享和设施共享是工业园生态化改造的基本方法。(3)提出了企业内部生态耦合、企业之间生态耦合、园区与区域生态融合、信息系统与政策保障等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的系统构架,以及园区企业清洁生产推进、生态链接与产业发展、环保基础设施与景观生态建设、园区管理信息系统及管理政策建设等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4)提出了基于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园区清洁生产推进企业筛选方法;提出了以物能代谢分析为基础的再循环和再利用率、原料生产力和污染物排放率等园区工业代谢度量指标;理清了主要污染物识别、废弃物资源化途径寻找与论证及生态链网优化、生态连接效果评价等园区生态链网构建与产业发展方案的制定方法;提出了基于环境容量分析的园区环境整治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思路;按照景观生态学思想,提出了园区景观生态建设原则和要求。(5)通过韩城市龙门工业园实例分析研究,指出代谢产物大量富余是园区的基本特征,以废弃物综合利用为对象是园区生态化改造的核心。通过分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提出了园区分行业清洁生产推进计划;以园区主要废弃物利用为对象,提出了园区总体链接模式,冶金、电力、煤化工及建材等行业企业群落链接模式及产业发展规划。以大气环境容量计算为基础,提出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制定了污水处理厂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场建设规划及园区景观生态建设思路。
潘依依[6]2011年在《区域大气有机污染物容量及总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研究是科学地制定区域大气总量控制目标、合理利用有限的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于环境容量优化分配,了解大气污染物产生与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根据海宁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简称农发区)的自然环境、气象特征、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污染源分布等基础资料,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大气有机特征污染物为甲苯和乙酸乙酯。通过比较新旧导则推荐模型,AERMOD更具有优越性及实用性;利用该模型模拟特征污染物浓度值,建立甲苯和乙酸乙酯监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曲线分别为y=0.8322x0.826,R2=0.8319;y=0.8546x0.8941,R2=0.7478(y:监测值,x:预测值);其中监测值和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可知模型对这两类污染物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应用AERMOD模型分析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甲苯与乙酸乙酯在各敏感点的时均、日均和年均第一高值严重超标,其中甲苯日均第一高值在各敏感点占标率区间为5.83%-479.95%,乙酸乙酯为115.08%-16401.44%,乙酸乙酯相对甲苯污染更为严重。根据研究区域周边环境确定控制点,并引入人口密度参数分析各个控制点对浓度分布的敏感程度,其中星星港湾(农发区管委会)最敏感,将该点定义为重点控制点。利用A值法,估算甲苯与乙酸乙酯的大气理想容量,其中12家甲苯排放企业和11家乙酸乙酯排放企业的理想允排总量分别为526.29t/a和65.0t/a,结合功能区面积、企业生产总值对区域经济贡献率和企业清洁生产实施现状等因素,将理想容量分配到各个企业。利用城市多源模型(AERMOD模型)对理想允排量进行核定,保证在基准控制条件下(控制点的污染物浓度每年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比例为97%以上)浓度达标,确定企业甲苯与乙酸乙酯的实际允排总量分别为514.09t/a和59.723t/a。比较企业污染现状排值与实际允排量提出强制削减方案;结合区域企业保护政策,提出重点削减方案,鉴于浙江诚信包装有限公司对重点控制点的甲苯与乙酸乙酯污染贡献率均在97%以上,确定该企业为重点削减对象,该企业甲苯低架源削减量为157.25t/a,乙酸乙酯低架源削减量为870.84t/a。对两种削减方案从技术、经济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发现重点削减方案更为合理。从全过程控制的清洁生产理念,产业优化布局及总量控制相关政策等方面,对甲苯和乙酸乙酯污染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最后,总结在课题进展中基础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及模型本身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展望。
周杰[7]2012年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利益衡量研究》文中认为在阐述利益及利益法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利益衡量程序与实体及实施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引入社会理性和人文关怀的必要性,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从利益与风险两个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个人、企业、区域及国家层面的利益影响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公共利益之间、私人利益之间等利益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的深刻解析。对利益衡量方法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局限性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对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利益衡量的实践进行归纳和借鉴,由此,提出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利益衡量的叁个具体原则。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利益位阶和经济分析法学理论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利益衡量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最后,从利益衡量裁量基准、环境民主和利益救济等方面,提出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利益衡量的各种机制和对策。
张翔[8]2011年在《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恶化导致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包容性开始被众多的经济学家所关注。进入21世纪,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先后提出了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理念。"包容性增长"是指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它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更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2009年11月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党的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和描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预见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将是"包容性增长"的五年。与此同时,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多元价值观导向下规划理念的多样化,多利益群体参与下规划主体的多样化,多部门管理控制下规划体系的多样化,多尺度时空限制下规划层次的多样化,多目标决策引导下规划内容的多样化,多学科技术综合下规划方法的多样化。因此,规划领域要解决如此复杂的空间问题,已有的规划理论与方法显得力不从心。鉴于上述认识,本研究提出了以包容性增长的共享共赢互惠互利的公平、协调与可持续增长理念为核心价值理念,对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研究。通过将包容性内涵融入现代城市与区域规划中,使规划能全面地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公平合理的改善民生,促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从而,能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空间布局为重点,以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为路径,以精英式的决策与规划方式为依托的城市与区域规划范式。基于上述总体目标与研究思路,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专业GIS为数据处理与分析支撑平台,以空间分析技术为主要手段,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管理学、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分析方法,构建多尺度包容性城市与区域理论框架,提出宏观区域保障发展权、中观城市保障享有权、微观街区保障话语权的不同尺度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体系与分析模型,并分别选取淮河流域、南京市主城区以及福建长汀店头街历史街区开展实证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当今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变革、包容性理念的由来以及数字规划方法的革新等背景的研究,深入揭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其在理论、方法与实践等方面的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通过对包容性理论产生与实践及其在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的运用研究,从规划的可持续可参与性与可操作性角度,找寻当代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实现包容的差距与存在问题及运用数字规划方法实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叁章为理论模式构建。通过对当代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分析,剖析中国现今公权与私权的使用过度与不当,引出城市与区域规划是公权与私权矛盾突出的焦点与问题解决途径,进而提出了包容性规划的"公平正义"的核心准则以及叁大总体目标。进一步,分析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在多尺度中的重点,宏观尺度应保障发展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中观尺度保障享有权,解决人与城市的矛盾;微观尺度应保障话语权,解决人与人的矛盾。在上述目标的指引下,笔者构建了叁大尺度内包容性规划的理论模式。宏观尺度引入发展权的概念,对发展权进行分维分级,提出了发展权的实现原则、实现模式与分配方案。中观尺度将引入按需分配与外部性的概念,构建城市各类设施享有权分配的分析模型。微观尺度引入利益相对人与利益相关方概念,将话语权划分为强、中、弱叁个层次,进而划定各层次话语权的空间区划模型。第四章为宏观流域尺度区域发展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综合运用各种社会经济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国家科技项目目标,选择淮河流域作为实证研究区,运用水文学D8方法对淮河中上游进行子流域划分,并与社会经济数据相耦合;运用分层线性模型,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质污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方法,引入水资源压力与水环境敏感性等因子,得出流域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约束区划,进而划定流域内城市的发展权——经济发展权、生态发展权和社会发展权。为了保障与落实区域城市的发展权,笔者引入了水权交易管理、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措施,建立了全新的流域管理模式。第五章为中观城市尺度公共基础设施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在对传统关于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传统的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式的以供应为主的分配模式无法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因而,引入按需分配的理念,根据居民需求自下而上的分配各类设施的享有权。在此理论模式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南京市主城区作为实证区,选择消防设施与生态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消防设施布局研究中,引入交通可达性、道路可靠性的概念,综合分析各站点的责任范围及其响应时间,在兼顾设施外部性的基础上,优化全市消防站点的布局。在研究南京市主城区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中,本文从生态效能与社会服务供需角度,综合评价全区绿地现状;同时划定绿地外部性影响范围——紧邻、可达与可视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绿地系统优化布局方法及外部效益公众化的建议。第六章为微观街区尺度城市更新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从话语权的主客体、空间区划、制度构建等角度出发,结合相关规划研究,选取长汀县店头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实证区,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踏勘,以及GIS平台的交通影响分析、可视性分析、可达性分析等方法进行话语权空间区划,构建切实可行的听证反馈机制,予以保证当地居民的话语权。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结论,提炼创新内容,指出不足并明确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将包容性增长理念应用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领域,运用跨尺度的思维方式、系统性地提出多尺度的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框架,阐释了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核心准则、总体目标与各尺度上的规划重点。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宏观区域尺度保障发展权、中观城市尺度保障享有权以及微观街区尺度保障话语权的城市与规划理论模式。(2)在中观层面提出基于公共基础设施(绿地消防等设施)享有权,以供需关系为基础,以按需分配为原则,同时兼而考虑公共基础设施外部性的包容性公共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分析方法,弥补了传统城市规划在公共设施研究领域仅从供给层面进行思考的不足,丰富了公共基础设施的研究方法体系。(3)在微观层面提出话语权的空间区划方法,将明确与规范公众参与的对象以及不同对象所具有的权利,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这将为我国街区层面的城市更新以及公共参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方法支撑,拓展了公共参与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公众参与的研究方法。(4)将教育学心理学领域针对嵌套数据的分层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应用于流域社会经济与水质分析中,构建基于GIS的时间—空间分层线性模型,能够增加地理学、环境科学研究的分析视角,从流域层、区域层等多个递进层面上对应的社会经济不同变量的作用机制,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质污染的关系,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分析模式。(5)本研究首次结合路网可靠性与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不同时段道路通行能力与阻抗程度,结合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及人口分布密度,提出分时段消防车行车速度的计算方法。并将计算交通通行能力的有关指标代入可达性的计算方法,将传统宏观尺度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拓展为适用于中观城市尺度的交通可达性方法。
马江[9]2006年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文中指出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叁者的和谐统一,是落实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核心是3R化,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化((Reuse)和资源化(Recycle)。其目的是: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大都集中分布在西部。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时代居住的主要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域。地域辽阔的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等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极度落后,因为贫困且又地处我国生态脆弱区域,欠发达地区肩负着加快经济发展和构建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辉煌成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来说仍然大大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二是欠发达地区贫困面仍很大;叁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将更加严峻。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战略,实行的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开发模式,欠发达地区不仅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其边缘化程度,不仅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拉大欠发达地区内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欠发达地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不考虑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只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破坏,并导致农林牧业生产的全面衰退和经济社会的停滞,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只注重经济效益,靠过渡砍伐森林和破坏草原来发展经济,只能造成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灾害频率增大、污染增加,从而导致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会阻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思路,寻求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建立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叁大目标纳入统一的框架,取得叁维整合和“共赢”,是需要深入研究、探析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在我国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基调下,把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研究的核心,对于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促进其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应以资源开发为导向;有的主张以超常规的高技术开发为导向;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已恶化,不能再走资源开发的老路,应以生态环境建设加之发展生态经济为导向;还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上述的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方向作了分析,在实际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目前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形势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必须避免走以生态退化、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笔者认为,必须要着眼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发展现状各异的特点,兼顾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发展要义,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在长时期内,欠发达地区推行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根据各自特殊的要素禀赋结构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尤其是应大力引入并推广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深化发展适应欠发达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真正实现全面地、协调地、可持续地整合发展。论文共分为九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指明论文的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论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进行说明。第1章,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为研究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文献综述。主要的思想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内外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文献将构成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章,勾勒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分别深入分析了中小规模的循环经济和大规模的循环经济。第3章,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特征是“东中西呈阶梯状发展态势,虽然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实践中,有典型成功模式可循,但广大欠发达地区普遍还未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4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第5章,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诸多困难。第6章,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出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第7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层面、产业政策制度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及激励制度层面的具体创新方略。第8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第9章,以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为实证分析对象展开深入分析,得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模式,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运用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角度,坚持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欠发达地区应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进行了系统的评述。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梳理,创新地提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是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是循环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石,这两大理论在生态学的指导下为优化人类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第二,通过认真分析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提出无论是相关个人、组织(家庭、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全球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其所处的资源禀赋结构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为依据,探索其适应比较优势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切忌盲目地为了发展循环经济而赶超式地发展循环经济,要将赶超式发展循环经济给整个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的“机会成本”纳入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综合权衡,以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适规模和最优速度;第叁,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循环经济3R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减量化(reducing)的最适量和最适速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就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五,首次在循环经济研究中提出了和谐度的概念,指出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叁者和谐度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根基。第六,提出了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具体方略。
吴松毅[10]2005年在《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属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还没有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和主要资源的人均消费水平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约束日益凸现。10年来,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国上下作出艰巨的努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原则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制定税收、贴息、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通过各种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和产品等。 然而,我国在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上仍然存在着种种误区。统一的政策、立法并赋予必要的经济、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中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决定了推进循环经济必须从实际出发,在点上突破,“由点带面、循序前进、重点突破”。推进循环经济必须选择发畏基础好的若干区域来进行。只有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才有可能为“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提供全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雄厚的物质的支撑。文章提出选择工业园区(Industrial Parks)作为推进循环经济的点是最适当的。工业园区是推进循环经济的最为重要和理想的载体,但其发展的模式没有彻底打破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要使之成为推进循环经济的载体,为全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作出示范,就必须首先使之演化为国际上通常形态的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s, EIPs),实现工业园区向国际上通常形态的生态工业园区的演化,是我国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方向。 本文从发展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工业园区发展轨迹,揭示传统工业园区建设模式的缺失。我国第一代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功能是坚持以工业为主,以吸引外资为主,以拓展出口为主;第二代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基本功能是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第一代和第二代工业园区把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推向了前所未有高度,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过度依赖土地经营、不计环境成本、园区企业间没有形成共生体系、工业园区过多过滥,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的缺失。
参考文献:
[1]. 南京化工园区大气环境规划与排污权交易研究[D]. 梅宝玲. 南京气象学院. 2004
[2]. 地表水体COD排污权交易体系研究[D]. 魏新洲. 天津大学. 2009
[3]. 江阴市环境质量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潘荣贵. 同济大学. 2006
[4].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玉梅. 吉林大学. 2005
[5]. 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D]. 马俊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6]. 区域大气有机污染物容量及总量控制研究[D]. 潘依依. 浙江大学. 2011
[7].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 周杰. 武汉大学. 2012
[8]. 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张翔. 南京大学. 2011
[9]. 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D]. 马江. 四川大学. 2006
[10].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研究[D]. 吴松毅. 南京农业大学. 2005
标签: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 排污权交易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南京规划论文; 排污权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论文; 区域规划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