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量子密钥分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量子,密钥,偏振,衰减器,变量,网络,参考系。
量子密钥分发论文文献综述
谷文苑,赵尚弘,东晨,王星宇,杨鼎[1](2019)在《参考系波动下的参考系无关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考系无关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是解决实际系统中参考系对准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其安全性的前提是参考系偏移速度缓慢.考虑到现实参考系波动和信号长度有限的情况,重点讨论了参考系偏移和波动下的有偏基参考系无关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性能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协议密钥率是关于偏移角的周期函数,同时也是波动角的递减函数,为下一步参考系无关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实用化打下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24期)
郑异,黄鹏,彭进业,曾贵华[2](2019)在《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实际系统中量子攻防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是一种理论上可以提供无条件安全密钥分发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实际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却存在着一些违背安全性证明中假设的不完美性,它们可能为窃听者打开安全漏洞来隐藏他们的窃听行为,从而成功地窃取安全密钥信息。虽然量子黑客攻击严重地影响了系统的实际应用安全性,但这些攻击均有相应完善的防御方案,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系统的商业化应用。本文分别详细地展示了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硬件光路的信源、信道及信宿3个模块中不同的量子黑客攻击及防御策略,并对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期刊2019年10期)
曹原,赵永利[3](2019)在《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密钥分发可以为信息通信提供长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鉴于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高成本和复杂性,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成为未来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有效运营模式之一,可以实现全网用户通过申请量子密钥分发服务共享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基础设施。本文引入软件定义网络技术来提供高效灵活的量子密钥分发服务,介绍了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的体系框架和演示平台,演示了量子密钥分发服务提供流程。(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期刊2019年10期)
桂运安[4](2019)在《可有效抵御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探测器攻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桂运安)记者9月24日从中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可以有效抵御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探测器控制攻击的方法,为提高实用化BB84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新思路。成果近期发表在权威期刊《光学》上。量子密钥分发是量子信(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9-09-26)
王华,赵永利[5](2019)在《量子密钥分发城域光组网技术前瞻》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密钥分发是量子通信的基本实现技术,能够提供安全的密钥分发方式。随着点到点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多点到多点的量子密钥分发组网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构建多点到多点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提出了量子密钥分发城域光网络架构,研究了量子密钥分发城域光组网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了量子密钥分发城域光网络在相关场景的应用,最后总结分析了量子密钥分发组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及面临的挑战。所提出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架构能够高效进行多点间的量子密钥分发,从而为业务灵活地提供密钥资源。(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吴长锋[6](2019)在《我首次验证远距离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可行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刘洋与国内合作者携手,在300公里真实环境的光纤中完成了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限于通信光纤的损耗和探测器的噪(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9-11)
于波,菅在河,张清[7](2019)在《非线性效应对多通道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通道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具有系统稳定性高、多通道传输、通信容量大等优点,但是非线性效应会降低系统工作性能.文章计算了4阶非线性效应强度,考虑非线性效应研究实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优化的实验参数抑制非线性效应使系统成码率最大化.这种多通道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可以应用于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8](2019)在《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计算机将改变整个加密领域。一项曾经被认为离我们很遥远的技术正在逐步走进现实应用。量子计算机将打破在公钥基础设施和密钥交换协议中使用的算法,使人们所熟知的密码学进行颠覆性重构。量子密钥分发是一种对量子或传统计算威胁免疫的物理层技术。然而,量子密钥分发需要一个物理底层,而光纤是最常见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下,它仅仅被用作专门传输精密量子信号(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黄彪,黄永梅,彭真明[9](2019)在《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参考脉冲相位攻击与探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本地本振光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在不安全的量子信道中传输参考脉冲存在相位攻击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窃听和篡改参考脉冲相位的攻击方法,该攻击方法可增大接收端的相位补偿误差,从而降低实际系统的安全密钥率。基于相位补偿噪声模型,实际系统在参考脉冲相位攻击下的安全密钥率被分析。同时,提出一种基于监听相位补偿噪声方差的相位攻击探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训练信号估计得到的安全密钥率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并且通过监听训练信号和参考脉冲的相位补偿噪声方差可以有效判断相位攻击是否存在。(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艳辉,王金东,杜聪,马瑞丽,赵家钰[10](2019)在《光纤偏振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荧光边信道攻击与防御》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际安全性是目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最大的挑战.在实际实现中,接收单元的单光子探测器在雪崩过程的二次光子发射(反向荧光)会导致信息泄露.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该反向荧光会泄露时间和偏振信息并且窃听行为不会在通信过程中产生额外误码率,在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提出了利用反向荧光获取偏振信息的攻击方案,但是在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暂未见报道.本文提出了在光纤偏振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利用反向荧光获取信息的窃听方案与减少信息泄露的解决方法,在时分复用偏振补偿的光纤偏振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基础上对该方案中窃听者如何获取密钥信息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上测量了光纤偏振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反向荧光的概率为0.05,并对本文提出的窃听方案中的信息泄露进行量化,得出窃听者获取密钥信息的下限为2.5×10~(–4).(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3期)
量子密钥分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是一种理论上可以提供无条件安全密钥分发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实际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却存在着一些违背安全性证明中假设的不完美性,它们可能为窃听者打开安全漏洞来隐藏他们的窃听行为,从而成功地窃取安全密钥信息。虽然量子黑客攻击严重地影响了系统的实际应用安全性,但这些攻击均有相应完善的防御方案,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系统的商业化应用。本文分别详细地展示了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硬件光路的信源、信道及信宿3个模块中不同的量子黑客攻击及防御策略,并对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量子密钥分发论文参考文献
[1].谷文苑,赵尚弘,东晨,王星宇,杨鼎.参考系波动下的参考系无关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J].物理学报.2019
[2].郑异,黄鹏,彭进业,曾贵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实际系统中量子攻防研究进展[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9
[3].曹原,赵永利.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9
[4].桂运安.可有效抵御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探测器攻击[N].安徽日报.2019
[5].王华,赵永利.量子密钥分发城域光组网技术前瞻[J].通信学报.2019
[6].吴长锋.我首次验证远距离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可行性[N].科技日报.2019
[7].于波,菅在河,张清.非线性效应对多通道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影响[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设计[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
[9].黄彪,黄永梅,彭真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参考脉冲相位攻击与探测[J].光学学报.2019
[10].陈艳辉,王金东,杜聪,马瑞丽,赵家钰.光纤偏振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荧光边信道攻击与防御[J].物理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