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演奏艺术中的“内心听觉”

浅析钢琴演奏艺术中的“内心听觉”

姚琼(江苏省常州市北郊中学,江苏常州213000)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148-01

摘要: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靠耳朵来完成欣赏的,因此人类需要用灵敏的耳朵才能捕捉和感受到音乐的灵魂。在钢琴演奏中运用内心听觉意识,是演奏者识别音乐好坏的能力,帮助演奏者在内心想象中对音乐形象进行设计,最终把它演奏出来。重视内心听觉在钢琴学习中的作用,培养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是钢琴学习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关键词:内心听觉;音乐想象;钢琴演奏

“内心听觉”指代在内心中所进行的一系列与听觉有关的音乐活动,它是与人的大脑中基于以往聆听音乐的积累与新发生的音乐、音响相结合的心理活动。内心听觉并非为专业音乐家所独有,而为一般人共有的一种在内心所进行的音乐活动。

在中国钢琴教育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各种比赛、音乐会以及每年红火的暑期考级等等凡是有钢琴演奏的场合,就会出现一些肩膀高耸、摇头晃脑的现象,描绘田园风光的音乐被弹得呼天抢地、如丧考妣;表现战斗豪情的进行曲被奏得懒散拖沓、有气无力。大师们的经典作品被手舞足蹈地肆意歪曲、恶意曲解,然而上述恶作剧般的表情与动作有时还被听众当成“乐感良好”而加以赞赏;而那些不是娇揉造作,实实在在以声音诠释作品的演奏却被看作“乐感缺乏”而加以否定。

我国著名音乐家王福增教授曾说过:“要想得到优美的音色,首先要在内心建立起声音的概念,要在内心的想象中准确地知道声音的形象。用“内心听觉”指挥和控制身体机能,寻找最美的音乐,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好、最快的学习方法”。由此可见,演奏家的演奏是靠听的,不是看的。

近些年来,对于“内心听觉”意识探讨的文章也不少,但能够将音乐内心听觉与自身的实际演奏活动相结合讨论的文章少之甚少。作为一名钢琴学习者想通过此文将自己在演奏中对运用内心听觉演奏时的感受和练习时的思考付诸于文。

在我开始演奏钢琴之初,身体时不时出现摇摆的状态,甚至一度认为是比较好的情感表达方式,尤其是站在舞台上的时候,当面对观众进行表演,就会情不自禁利用身体摇摆来表现我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或是热情的或是忧伤的,觉得肢体也许能代表音乐的涵义传达给观众。从表面上看来,身体动作多是感性的表现,但实际却是技巧上力不从心的一种潜意识的表现,因为假如演奏者的弹奏能心满意足地通过钢琴来抒发他的乐思,他便不会借助于身体,而且身体的摆动并不能使弹奏更传神。身体不摇摆不仅是给听众的印象问题,也表示一种对艺术的态度,胸中的感受不能完全从手上表达出来,自然会身体摇摆,好像无意识的要“手舞足蹈”的帮助表达。

我国当代钢琴家周广仁就音乐内心听觉对演奏所起的作用叙述了自己的亲身体会:“我于1995年赴英国伦敦演奏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时,在出场演奏之前,看着乐谱在内心中默唱了全曲一遍。出台独奏时,我不仅稳定了自己的情绪,而且对作品的典雅,流畅的感情,表现得更为自如。”这种默唱全曲就是一种音乐内心听觉活动,对演奏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演奏过程中应先在内心中有一种声音的想象,然后在演奏时追求这种声音,以达到自己想象的效果。

根据我以往的学习经验,在练琴时我也会偶尔停下来,想想曲子的意境,追问自己究竟要求的是怎么样的一个境界,这是使自己明白所要追求的是什么,而且先在脑子里推敲曲子的结构、章法、起伏、高潮等等,我的老师经常提醒我,大脑要走在声音的前面,避免盲目地练,否则不但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会起负作用。也就是说,在演奏之前,脑子要先运作,就是脑子里面要有音乐的旋律,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意境都要先演习试听下。清楚自己对某个乐曲的要求与体会,对每章、每段、每句、每个音符的疾徐轻响,及其所包含的意义与感情,都要在头脑中刻画的愈清楚愈好,但若脑海中先没有自己所认为理想的境界,没有自己认为最能表达意境的那些音,那么即使自己听到自己所演奏的音,又怎么能决定它合不合你的要求?这算是一种理性的训练,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表达能力。一个好的演奏者会主动将内心听觉形成的音乐意象来刻意影响他的演奏过程,而一个平庸的演奏者不仅不会主动地有目的地形成意象,而且还会任由自身躯体进行演奏。

根据我眼前的理解,如何消除浮夸风的现象,关键不仅仅是在于掌握原作曲家的风格之类的,而是生活在原作曲家的心中。在我上台演奏格里格《a小调协奏曲》op.16之前,我的老师曾经告诉我如果我能够不触摸钢琴的键盘却能把音乐表达出来,那时的你才是胜利者,你的演奏也随之堪称职业,也代表自己的音乐永远都是在流动的,这就是一种良好的内心听觉反映。这样,演奏者就能通过演奏技能使自己的音乐构思变成现实音乐。那时作曲家的呼吸好像就是演奏家本人的情潮起伏,乐曲的节奏在演奏家的手下是从心里发出来的,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加的了。

但是在我最初学习的时候,也碰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内心形成美好声音是借助于何处?CD,现场音乐会,还是自己?记得最初进入大学时期,与老师进行交流的时候,曾说过:在演奏任何作品之前我都会去听听大师的演奏,因为那样才能找到基点,经过反复的聆听,在自己学习的时候在心中也会留有大师的点点痕迹,引导自己前往他们设定好的方向。这种方式在我之前的学习生涯中坚持了有十年之久,久而久之最后也就比较依赖,但是最终发现要考虑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音乐又在何处?

举办独奏音乐会的时候我演奏了肖邦的《降b小调谐谑曲》,因为听了好几个大师的版本,选择了自己能接受的——李云迪式的演奏,因此在平时练习的时候都是按部寻找他的痕迹,但是忽然发觉在最终演奏时,其中第二主题的旋律部分一直留有许多李云迪演奏时的律动、呼吸与起伏,心中流动的几乎都是他的旋律而很少能听见自己的音乐。于是我开始询问自己,学习的目的难道是纯粹模仿,模仿他的起音、落音、以及处理音乐的手法来表达这种优美的声音吗?

于是,我进行探索,发现基于多听的初步认识上,要多学会思考、对比,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和鉴别能力,因为大师的音乐是属于大师的,而不是自己的,自己的音乐是通过耳朵去捕捉,根据好的音乐记忆形象去聆听自身音乐的好坏,而不是鉴别留存心中已是别人定格好的音乐,学会在想象中把握一个准确的声音形象,按照这个形象去勤学苦练。反之,没有经过一系列学习的人是不会有准确的声音形象的,更谈不上什么“内心听觉”了。

所以说,这个学习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用这种内心听觉指挥和控制演奏时的统一,寻找最美、最动听的声音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看不见、听不着的内在的运动完成的。

钢琴演奏是靠人的内心感觉去感受它的美,这就好比是文学创作家先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作品的构思、布局和设计一样;表演家在表演某一角色时,头脑中要先有角色的形象,再努力做到与角色形象相吻合,钢琴演奏更是如此。比如我在演奏由琵琶曲改编成钢琴曲的《夕阳箫鼓》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一幅景色秀丽的中国水墨画,远远传来鼓声,逐渐增大,水墨仿佛被泼洒了一地,声音娓娓道来,而江楼钟鼓声在夕阳之下,让人十分陶醉。

这些所谓的内心感受就要在演奏前有个像剧幕一样,先导演一遍,尔后在演奏时也就胸有成竹了。这就叫内心听觉——一种声音的构思造型。无论在初学阶段还是日后的演奏中,都必须坚持不懈地运用内心听觉的方法,使它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循序渐进的培养自己自觉形成的一种行为,充分运用这一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才能找到音乐的美。所以每个学习钢琴演奏的学习者都应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反复地进行感悟,寻求最美的那道彩虹。

标签:;  ;  ;  

浅析钢琴演奏艺术中的“内心听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