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家庭论文_罗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核心家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家庭,核心,晋中市,莎士比亚,沧州,群体,家长制。

核心家庭论文文献综述

罗芳[1](2019)在《儿童对晋中市核心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发现儿童对核心家庭是否出游,出游动机、出游目的地和旅游活动项目的选择有决定性影响,对出游时间和出行方式有较大影响,对购物、餐饮和住宿的影响较小。通过设计针对核心家庭的旅游线路,细分核心家庭出游市场,完善核心家庭出游保障体系,发挥儿童影响,促进核心家庭出游市场的开发。(本文来源于《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小萍,刘致静[2](2019)在《核心家庭中城乡父亲角色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个案访谈研究核心家庭中城乡父亲角色的异同。结果显示:城乡父亲的共同点都认为挣钱养家为首要,且对子女的教养方式都不是情感温柔型;城市父亲比农村父亲的父亲角色更多样化,城市父亲角色既有物质性也有表达性,农村父亲多在于物质性,表达性很少;由于中国当代社会城乡差距,城市父亲与家庭互动比农村父亲更有方法,而农村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和家庭的建设持一种放任的态度。(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28期)

王奎明,殷航[3](2019)在《“撕裂式”融合:核心家庭内的代际社会融合——基于上海“追分群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来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合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议题,但是核心家庭内的代际社会融合的相关研究却稍显薄弱。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文化因素","制度因素"是影响我国社会融合状况的核心变量。"120积分"作为上海户籍制度的附属性政策,使得上海产生了特有的数以百万规模存在的"追分群体"。由于"120积分"政策条款的严苛性,以及上海人口政策的严控性,决定了绝大多数"追分群体"追分无望,子女无法获得在沪的受教育权利及高考资格,这导致了核心家庭内的代际社会融合呈现"融合、撕裂、再融合"的"撕裂式"融合态势。这种"撕裂"态势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对于父母而言产生了奋斗的无力感及对于子女的愧疚感;对于子女而言,极易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这种心理问题比原初的留守儿童更为严重。无奈之下,"假结婚"与"天价购买落户名额"等灰色方式成为了部分家庭的策略性选择。"撕裂式"融合模式的提出补充和修正了经典社会学理论中的"区隔式融合"理论,丰富和拓展了社会融合议题中的核心家庭层面的研究视角。(本文来源于《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佳明[4](2019)在《非同寻常的亲族》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大悲剧作为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记载了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期间对核心家庭的现实构想,其家长制思想与家庭情感合二为一,贯穿其中。家长制蕴含两层含义:男性支配女性,男性长辈支配男性小辈。在家长制下,家长(父亲或丈夫)成为核心家庭的一家之长,其他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与妻子皆受其支配。作为构建宏观社会的微观单位,核心家庭则由父母及子女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核心家庭成员,无论是王子公主,王公大臣,还是国王王后,均在以家长为中心的家长制下生存。通过把核心家庭的情感融入家庭生活与社会现实中,莎士比亚心机巧妙地塑造了一个个跃然纸上的戏剧角色,也展现了家长制下成员间复杂难解的家庭感情。本文除了导论部分与结论部分,由叁章构成。导论部分从角色塑造,政治话题和父系关系叁个角度阐述了四大悲剧的相关研究,并对家长制,核心家庭,家庭情感等词做出定义界定。在诸多莎士比亚学者对莎剧中家庭情感的分析中,家长制这个术语时常被提及。然而,就家长制去探究家庭情感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成因的关系的研究还不充分。因此,本文将尝试从家长制的角度出发,以家长为叁章焦点,从父子,父女,夫妻叁个层面去解读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核心家庭的情感,试图探索四大悲剧的悲剧成因与家庭情感的关系。第一章讨论了儿子们自我认同的完成。家长制下,父亲成为儿子的人生导师与道德榜样,父亲崇拜与孝义责任成为儿子的天性;但长子继承制下父子之间的权力斗争是儿子实现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四大悲剧中,一方面,哈姆雷特与拉瑞提斯都把父亲看作男性的完美典范,对父亲甘心听从;为履行身为人子的责任,哈姆雷特与马尔科姆忍辱负重,得报父仇。另一方面,在家长制下,坐拥家庭财产的父亲最具有权力。哈姆雷特渴望通过取得父王的王后与王权来获得权力,而葛罗斯特与两个儿子在长子继承制下的财产争斗也揭示了儿子通过权力斗争超越父亲,实现自我认同的心理渴求。第二章论述了女儿们对父亲权威的弱化。家长制下,父亲通过嫁妆分配与恋爱干预两种模式来控制女儿的婚姻,从而确立父亲权威;而女儿有时则追求个人意志,蔑视父道。在四大悲剧中,嫁妆成为李尔控制叁个女儿的经济武器,波洛涅斯为了实现家庭利益包括家族荣誉与政治目的干预奥菲利亚的恋情,而勃拉班修也对苔丝狄蒙娜的私定终身强烈反对。然而,女儿对个体意志的遵循违抗了父亲权威:苔丝狄蒙娜是为了追求个人幸福;克劳迪亚是为了正直的如一;高纳里尔与李根是为了利益的贪欲;奥菲利亚是为了宣泄对爱的渴求。第叁章探讨了妻子们对男性气概的倾覆。家长制下,家长在家庭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父亲,也是丈夫,他对妻子也有权威。贞节与生育作为家长制社会的规范,体现了妻子的从属性;而有的妻子却敢于发出挑战之声。四大悲剧中,贞节对妻子尤为重要。苔丝狄蒙娜因为贞节问题丢失了爱情与生命,乔特鲁德因为再嫁行为被塑造为不忠不信。生育也成为妻子的价值体现。高纳里尔的生育功能被视作提高身份地位的途径,麦克白夫人的不育甚至成为夫妇由妒生恨,谋杀他人的原因之一。但是,一些勇气可嘉的妻子向丈夫们发出挑战。麦克白夫人的决断能力与权力渴望揭示了她雌雄同体的特征,高纳里尔以暴君的方式对待奥本尼,伊米莉亚为了捍卫正义揭发伊阿古的奸计。总而言之,在家长的统筹下,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核心家庭的成员井然有序地遵循家长制规则,这有利于家庭团结与国家稳定的实现。然而,在从中世纪向近现代过渡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对个人价值的呼吁已在世人心中觉醒,而中世纪时家长制对家庭集体性的主张仍然存留。个体性的觉醒之下,人们渴望撕掉家庭身份的标签,找到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而不仅仅是被机械标记为家庭的成员。个人身份定位与家庭集体这两者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酝酿了家庭情感的破裂,也为四大悲剧奠定悲情基调。通过展现家长制下家庭情感的维系运转,莎士比亚以四大悲剧中使人潸然泪下,心惊不已的家庭情感解体去呼吁世人深思理想家庭的本质。(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3)

李洁,欧蒙[5](2019)在《精准扶贫视野下核心家庭结构与贫困大学生学业能力——基于MMWS模型的多截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贫困大学生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帮扶对象,而家庭结构是影响其学业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昆明市某高校贫困大学生调查数据,在应用边际均值分层加权法(MMWS)控制自选变量偏差的基础上,从计量经济学角度考察了不同家庭结构对贫困大学生学业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贫困家庭结构对贫困大学生学业能力的影响存在类别差异。与完整家庭相比,单亲母亲家庭贫困生的学业成绩平均高0.5~2分,但在统计上不显着,而单亲父亲家庭贫困生平均显着降低3分左右;影响贫困大学生学业能力的各种家庭资本构成中,以母亲为代表的社会资本的影响力大于以父亲为代表的经济资本的影响力;在贫困大学生中,男性学生受家庭单亲状况的负面影响大于女性学生。(本文来源于《统计与信息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沐心[6](2018)在《和子女的“核心家庭”建立边界》一文中研究指出"父母介入子女家庭生活"被各种花式吐槽,是公众号浏览量屡创新高的爆文,我猜你一定读过。普通版:婆婆不满儿媳买买买,公开指责教训儿媳不会过日子,胡乱花"她儿子"的血汗钱。升级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按照自己的方法养孩子,与子女产生分歧,就振振有词:"你老公(你)就是这样养大的,不是好着嘞!"极端版:婆婆怕新婚的儿子贪恋媳妇伤身体,干脆住进小夫妻的房间监控房事。(本文来源于《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期刊2018年10期)

谷莎菲,白萌[7](2018)在《城市规模等级对农民工核心家庭团聚状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统计年鉴及公报数据,根据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使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多层次非线性回归,分析了不同规模等级城市中农民工核心家庭迁移的特征及城市规模等级对农民工核心家庭团聚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规模等级城市中的农民工核心家庭迁移特征存在显着差异,且大城市中的农民工核心家庭团聚状况最好;城市规模等级对农民工核心家庭迁移决策有稳定的显着影响,大城市中的农民工核心家庭最可能实现团聚,特大及以上城市中的农民工核心家庭最难实现团聚;其他城市特征、家庭特征及先行者个体特征对农民工核心家庭团聚的影响作用在不同规模等级城市中均存在差异。因此,应在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间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可能的人口流动变化。(本文来源于《城市问题》期刊2018年05期)

刘剑英,李丽琴[8](2017)在《邯郸建成43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5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引领172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农户27.1万户本报讯(记者刘剑英 通讯员李丽琴)12月10日,魏县前大磨乡乐善会村村南,500余亩绿油油的富硒冬小麦已长到十几厘米(本文来源于《河北日报》期刊2017-12-20)

李永萍[9](2017)在《核心家庭本位的生活逻辑正在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武汉有位女士发帖抱怨称,自家的新房成了老公亲戚的中转站,那些在北上广深上班的亲戚,每次回湖北老家,都要到自己家住一晚,搞得自己很恼火。这个帖子引起网友大量讨论,有深表“同感”的,也有对这位女士的态度提出批评的。这位女士的“恼火”其实(本文来源于《民主与法制时报》期刊2017-11-30)

王凤丽[10](2017)在《核心家庭比例下降 主干家庭比例上升》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5年春,河北省社科院课题组连续叁年在衡水、沧州、张家口、保定等地就“承载非首都功能重大政策研究”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并带来一系列实际问题,亟待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及时回应。农村家庭结构和(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7-11-06)

核心家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个案访谈研究核心家庭中城乡父亲角色的异同。结果显示:城乡父亲的共同点都认为挣钱养家为首要,且对子女的教养方式都不是情感温柔型;城市父亲比农村父亲的父亲角色更多样化,城市父亲角色既有物质性也有表达性,农村父亲多在于物质性,表达性很少;由于中国当代社会城乡差距,城市父亲与家庭互动比农村父亲更有方法,而农村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和家庭的建设持一种放任的态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核心家庭论文参考文献

[1].罗芳.儿童对晋中市核心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

[2].陈小萍,刘致静.核心家庭中城乡父亲角色比较研究[J].智库时代.2019

[3].王奎明,殷航.“撕裂式”融合:核心家庭内的代际社会融合——基于上海“追分群体”的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9

[4].陈佳明.非同寻常的亲族[D].西南大学.2019

[5].李洁,欧蒙.精准扶贫视野下核心家庭结构与贫困大学生学业能力——基于MMWS模型的多截面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

[6].沐心.和子女的“核心家庭”建立边界[J].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2018

[7].谷莎菲,白萌.城市规模等级对农民工核心家庭团聚状况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8

[8].刘剑英,李丽琴.邯郸建成43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N].河北日报.2017

[9].李永萍.核心家庭本位的生活逻辑正在兴起[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7

[10].王凤丽.核心家庭比例下降主干家庭比例上升[N].中国妇女报.2017

论文知识图

宅院空间的发展基于环境概念本体的数字家庭服务系统一31/一颗印0街区布局和周边环境示意图...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供CFP/18 中国土地·2010年第8期新城高品...供CFP/18 中国土地·2010年第8期新城高品...

标签:;  ;  ;  ;  ;  ;  ;  

核心家庭论文_罗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