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输出论文_梁涛,李叶,郑鹏,时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繁殖输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异形,田鼠,两性,荒漠,基础代谢率,能量,繁殖力。

繁殖输出论文文献综述

梁涛,李叶,郑鹏,时磊[1](2018)在《敏麻蜥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输出》一文中研究指出两性异形在动物界中普遍存在,一般是由于雌雄两性在生活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导致,它反映了两性在不同选择压力作用下适应的结果。为研究敏麻蜥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输出,于2014—2017年在新疆北部地区捕捉的152号活体进行8项形态学指标测量,怀卵雌性室内暂养用于收集繁殖数据。结果表明:敏麻蜥的雄性成体具有更大的头部、四肢以及更长的尾部,这是受性选择驱使;两性间局部形态的两性异形与异速增长无关,表明两性之间的差异可能在亚成体阶段乃至幼体阶段就已形成;雌性受繁殖力选择作用而具有更大的腋跨距,雌性通过增加对单个卵的投入,以及增加窝卵数来提高繁殖输出;雌雄两性间的断尾率与咬痕率没有显着差异,表明性选择作用在两性尾部上的选择压力相等,因为性选择作用下的雄性间竞争与雌雄个体的交配过程均有咬尾行为。表明性选择与繁殖力选择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敏麻蜥局部形态的两性异形,并使头体长表现为雌雄同型。(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张晓丽[2](2018)在《两地理种群间蜥蜴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角度,以鬣蜥科(Agamidae)沙蜥属(Phrynocephalus)的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和蜥蜴科(Lacertidae)麻蜥属(Eremias)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蜥蜴类在不同地理区域间的差异。实验动物采集地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西段(43.24°N,111.27°E,海拔1065 m)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不齐沙漠东缘(40.21°N,111.12°E,海拔1042 m)。采集主要以怀卵雌蜥为主,捕捉的两种蜥蜴带回实验室按照不同的种群分开饲养,并进行怀卵雌蜥的繁殖孵化和母体身体数据的测量;产出的卵要进行称量,统计卵重、窝卵数、窝卵重、相对窝卵重等一系列指标;待幼体孵出后统计孵化期、孵化率、及幼体相对的身体数据;繁殖母体产后恢复完全及幼体达到10±1日龄时,进行学习行为的实验,统计成功得分数、成功进入的时间及错误次数等数据;待测试结束后,在幼蜥15±1日龄时进行详细的身体数据测量。1.两地理区域荒漠沙蜥繁殖输出的比较在繁殖母体身体数据的比较中,鄂尔多斯种群的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F_(1,29)=10,P<0.01)、产后体重BW(F_(1,29)=5.329,P<0.05)和腋跨距AL(F_(1,29)=4.973,P<0.05)均显着大于二连浩特的种群,并均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呈正相关关系。在繁殖特征的比较中,两地理荒漠沙蜥种群间除卵重(F_(1,29)=4.446,P<0.05)有显着差异,并且鄂尔多斯种群的卵重大于二连浩特种群外,窝卵数(F_(1,29)=0.399,P=0.533)、窝卵重(F_(1,29)=4.082,P=0.053)、相对窝卵重1(F_(1,29)=0.063,P=0.804)、相对窝卵重2(F_(1,29)=0.04,P=0.843),差异均不显着;两地理区域的窝卵数及窝卵重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都呈正相关关系,均随繁殖母体头体长的增长而增大,而两地理种群的卵重和相对窝卵重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无关;两地理区域间卵重和窝卵数两者之间均呈明显的负相关干系;二连浩特的窝卵数变异系数为0.302、卵重变异系数为0.207,鄂尔多斯的分别为0.258、0.171,前者的变异度均大于后者。在孵化期和孵化率上,两地理区域间荒漠沙蜥都没有显着性区别,二连浩特的平均孵化期为36.52d,鄂尔多斯的平均孵化期约为35.36d,孵化期(F_(1,53)=1.770,P=0.189)二连浩特长于鄂尔多斯;在孵化率(X~2=2.488,P=0.778)上,一共入孵94枚荒漠沙蜥的卵(二连浩特:44枚,鄂尔多斯:50枚),二连浩特成功孵化率为61.36%,鄂尔多斯成功孵化率为62%。其中,二连浩特畸形率占3.7%,鄂尔多斯畸形率占9.7%。在幼体身体数据中,二连浩特种群的荒漠沙蜥幼体(1日龄)的头体长(SVL)、体重(BW)、尾长(TL)均小于鄂尔多斯种群,并除头体长(SVL)外,均有显着性差异,头体长SVL(F_(1,51)=3.457,P=0.069)、体重BW(F_(1,51)=5.144,P<0.05)和尾长TL(F_(1,51)=27.675,P<0.01)。在荒漠沙蜥幼体(15±1日龄)时除头体长SVL(F_(1,51)=2.930,P=0.093)没有显着性差异;尾长TL(F_(1,51)=28.769,P<0.01)、头长HL(F_(1,51)=18.357,P<0.01)、前肢长FL(F_(1,51)=22.677,P<0.01)、后肢长PL(F_(1,51)=48.192,P<0.01)均有极显着的差异。2.两地理种群间两种蜥蜴学习行为的比较在成功逃脱得分上,成体的荒漠沙蜥(F_(1,31)=1.611,P=0.214)和丽斑麻蜥(F_(1,28)=1.037,P=0.317),及幼体的荒漠沙蜥(F_(1,30)=0.366,P=0.550)、丽斑麻蜥(F_(1,23)=0.044,P=0.836)在地理区域上均没有显着性区别,在学习行为的表现上,二连浩特的荒漠沙蜥成体表现学习行为较差,其他蜥蜴均表现出学习行为。在学习能力的比较中发现,只有两地理区域间荒漠沙蜥的成体在成功逃脱(X~2=6.315,df=1,P<0.05)上有显着的差异外,两地的荒漠沙蜥幼体(X~2=0.016,df=1,P=0.900)、丽斑麻蜥成体(X~2=0.752,df=1,P=0.386)及幼体(X~2=0.015,df=1,P=0.903)均没有显着性差异,并且成功脱逃的次数呈现先增加在实验后期又下降的趋势;在错误次数上,两种蜥蜴(成、幼)在地理区域的比较中均没有显着差异,但整体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2)

韦锦云[3](2018)在《栖息地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和繁殖输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5-9月份,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选定了叁类不同荒漠化程度的栖息地,通过样线法调查了相应栖息地中的蜥蜴群落组成以及栖息地特征。2017年5-9月份,我们在这叁类栖息地中捕捉了怀卵后期的雌性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成体并带回实验室内饲养至幼仔孵出,来研究荒漠化对荒漠沙蜥的繁殖输出(Reproductive outpu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叁类栖息地中蜥蜴的总数量分别为2097、1377和904只,叁类栖息地的蜥蜴群落组成差异显着(χ2=763.09,df 0,P<0.01)。2、固定沙丘中分布有叁种蜥蜴,即荒漠沙蜥、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和丽斑麻蜥(E.argus),数量分别为1230、668和199只,分别占比58.65%、31.86%和9.49%;半固定沙丘只分布有荒漠沙蜥和密点麻蜥,数量分别为1217和160只,分别占比88.38%和11.62%;流动沙丘也是只有荒漠沙蜥和密点麻蜥,但是荒漠沙蜥的占比高达99%,密点麻蜥已经几乎绝迹。3、从固定沙丘到半固定沙丘再到流动沙丘,随着荒漠化程度的加剧,叁类栖息地中蜥蜴群落的丰富度、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皮洛均匀性指数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均逐渐显着下降。4、典范相关分析(CCA)结果表明,影响蜥蜴群落组成和种群数量的主要因子为植被高度、裸地比例、隐蔽度、表层土壤含水量和表层土壤孔隙度。总体而言,荒漠沙蜥偏好裸地,密点麻蜥偏好隐蔽性好且湿润又疏松的区域,而丽斑麻蜥则偏好植被高的区域。5、叁类.栖息地的荒漠沙蜥的产后体重和头体长存在显着差异,尾长无显着差异;6、固定沙丘中的荒漠沙蜥所产卵的孵化期最长,约为40天,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荒漠沙蜥所产卵的孵化期相近,都为34天左右,比固定沙丘少了 6天。随着栖息地荒漠化的加剧,荒漠沙蜥的平均产卵数减少,卵的孵化期缩短,孵化成功率提高。7、流动沙丘的荒漠沙蜥所产卵的孵化率最高,达到了 62.71%,半固定次之,为54.55%,固定沙丘的荒漠沙蜥所产卵的孵化率最低,为47.12%。叁类栖息地的荒漠沙蜥在繁殖输出上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8-04-01)

赵志军[4](2015)在《黑线仓鼠自身生存和繁殖输出间的权衡不受温度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野生小型哺乳动物哺乳期能量收支对策,深入理解最大持续能量摄入(Sus EI)限制的因素和机理,测定了不同环境温度下(21℃、30℃和5℃)与哺育不同胎仔数(自然胎仔数Con、减少Minus和增加胎仔数Plus)的黑线仓鼠哺乳期体重、摄食量、基础代谢率(BMR)、非颤抖性产热(NST),以及褐色脂肪组织(BAT)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血清T3、T4和催乳素水平。结果显示,哺乳期体重显着降低,摄食量显着增加,21℃和30℃组间差异不显着。最大持续摄食量约为14 g/d,Minus组分别比Con组和Plus组低20.3%和18.6%。温度对摄食量的影响显着,5℃下摄食量达16 g/d,比21℃和30℃组高14%(P<0.05)。Con组和Minus组胎仔数维持稳定,而Plus组胎仔数显着降低,断乳时Con组和Plus组胎仔数差异不显着。Minus组胎仔重显着低于Con组和Plus组。断乳时Minus组平均幼体体重比Con组和Plus组分别高17.9%和24.9%(P<0.05)。5℃下BMR、NST、COX活性、血清T3、T4和催乳素水平显着高于21℃和30℃,而21℃和30℃组间差异不显着。结果表明:黑线仓鼠Sus EI水平为5×BMR,低温下可通过增加能量摄入应对代谢产热的能量支出,在自身维持和繁殖输出之间采取了"权衡分配"的能量学策略,研究结果支持热耗散限制假说,也符合外周限制假说的预测。(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魏梦浩,黄俊华[5](2015)在《盐角草的繁殖输出及繁殖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吐鲁番艾丁湖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的繁殖输出及繁殖分配的特型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盐角草植株生物量的增减与繁殖分配的变化相关性并不大,由此可得出该物种的繁殖分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自身遗传性等,不单受生境原因的控制。3类大小的植株拥有各自特殊的形态特征,个体高大的植株多分枝,生物量和种子总量都是最多的;个体矮小的植株不存在分枝,生物量和种子总量都是最少的,即植株的种子产量是跟随其个体大小的增大而增加的。盐角草个体随着质量的增加,即个体由小到大,产生出更多的A型种子,而B、C型种子的产量则相对减少,但在各大小植株中C型种子的比重相对平稳。(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樊晓丽,林植华,胡雄光,雷焕宗,李香[6](2016)在《卵胎生入侵种食蚊鱼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输出》一文中研究指出检测了卵胎生入侵种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繁殖期个体大小和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以及雌性繁殖输出。结果表明,繁殖期,雌性个体的数量显着大于雄性个体,雌性个体的体长显着大于雄性个体,食蚊鱼属于偏向雌性的两性异形。以体长为协变量的One-way ANCOVA及后续的Tukey's检验显示,特定体长食蚊鱼的雌性个体的头宽、眼间距、体宽和体重均显着大于雄性个体;头长和尾鳍长的两性间差异不显着。6个形态特征变量的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发现,前2个主成分共解释65.1%的变异。头宽、眼间距、体宽和体重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45.4%变异),头长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负负载系数(解释19.7%变异)。食蚊鱼的繁殖输出与母体个体大小的线性回归显示,窝仔数和窝仔重均与母体体长、体重呈显着的正相关;食蚊鱼的繁殖输出与母体局部特征的线性回归显示,窝仔数和窝仔重均与母体头宽、眼间距和体宽呈显着的正相关。窝仔数与后代个体的平均体长呈显着的正相关、与后代个体的平均体重相关不显着,后代个体大小与数量不发生权衡。食蚊鱼繁殖期的性别比例、个体大小和局部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受生育力选择、性选择、生态位分化、食物竞争等多种选择压力的作用,也有利于该物种种群扩张和快速入侵。(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陈绍勇,毕俊怀,何志超,李树然,刘睿[7](2015)在《鄂尔多斯丽斑麻蜥两性异形及繁殖输出》一文中研究指出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输出是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种群生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了丽斑麻蜥成体两性异形及雌性繁殖输出,研究用的95条怀卵雌体和38条(18♂、20♀)成体于2013年6月及8月捕自内蒙古鄂尔多斯。被测形态特征有体重、头体长、头长、头高、头宽、上臂长、前臂长、腕指长、大腿长、小腿长、踝趾长、腋跨距和尾长;怀卵雌性个体在实验室条件下饲养至产卵,称量产后母体体重、卵重,记录窝卵数。丽斑麻蜥成体存在两性异形,表现为雄性个体的头部、四肢长及尾长都显着大于雌性,腋跨距显着小于雌性。本实验中最小的产卵雌体头体长为44.0 mm,产卵期在6月4日至7月15日,窝卵数2~5枚,平均2.9枚,窝卵数(P=0.043)、窝卵重(P=0.026)与头体长显着正相关,相对窝卵重(P=0.001)与头体长负相关;窝卵数(P=0.000)、卵均重(P=0.000)与窝卵重显着正相关,窝卵数与卵均重不显着负相关(P=0.200)。(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王同亮,张学英,付荣恕,王德华[8](2014)在《高体重布氏田鼠产仔数较多但繁殖输出及氧化损伤不受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体重可影响动物几乎所有的生物学变量。高体重双亲通常产生较大胎仔数。繁殖过程代价很高,可能伴随着氧化损伤。为比较双亲体重对繁殖期能量学特征、繁殖输出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检测了高体重组(雌性:51.5 g±1.6 g;雄性:60.4 g±2.5 g)和低体重组(雌性:35.5 g±1.2 g;雄性:49.6 g±2.8 g)布氏田鼠繁殖过程中母体的体重和摄食量,分娩时的胎仔数和胎仔总重,及后代断乳时母体的身体成分、激素含量(血清瘦素和催乳素)和氧化损伤(血清丙二醛、蛋白质羰基和肝脏丙二醛含量)。结果显示:(1)高体重组妊娠末期的母体体重增量显着高于低体重组;(2)高体重组母体的出生胎仔数显着高于低体重组,但出生及断乳时的平均胎仔重、胎仔总重和母体繁殖期间的能量摄入无显着差异;(3)血清激素含量、身体成分、身体脂肪重量及氧化损伤指标均无组间差异。结果表明,高体重布氏田鼠可产生较多的出生胎仔数,但母体并不通过摄入更多的能量来保证其繁殖输出,对氧化损伤也没有影响。这些结果对于理解不同体重的动物在繁殖期间的能量策略以及繁殖与生存之间的权衡等生活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娄美芳[9](2013)在《食物质量对布氏田鼠母体能量代谢、繁殖输出及后代代谢表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物质量是影响小型哺乳动物的体重、能量代谢和繁殖功能等许多生理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母体妊娠期和哺乳期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食物蛋白含量)对后代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以及代谢表型具有重要的影响。本论文以栖息于内蒙古草原的啮齿动物布氏田鼠(Lasiopodomysbrandtii)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高蛋白食物或低纤维食物和繁殖对布氏田鼠的能量摄入和产热的影响,以及母体妊娠期和哺乳期高蛋白食物或低纤维食物对繁殖输出和后代代谢表型的影响。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高蛋白食物能够抑制非繁殖期布氏田鼠的摄入能和消化能,从而抑制动物体重增长,但当动物进入妊娠期和哺乳期,这种抑制作用逐渐消失。高蛋白食物提高了非繁殖期和繁殖期动物的消化率,降低了血清瘦素浓度,但仅提高了繁殖期动物肾脏的重量,而降低了盲肠的重量。RMR、UCP1含量和血清催乳素浓度等则不受高蛋白食物的影响。2.低纤维食物减少了布氏田鼠的摄入能,但是当动物进入哺乳期时这种影响消失。低纤维食物提高了动物的消化率,但是消化能保持稳定。低纤维食物明显减少了非繁殖布氏田鼠的BAT中UCP1含量。低纤维食物明显降低了盲肠的重量。但是布氏田鼠能够维持体重、RMR、血清瘦素和催乳素水平来适应食物纤维含量的变化。3.母体高蛋白食物并不影响繁殖输出,但是能够加快雄性后代体重增长。母体高蛋白食物并没有影响后代的摄入能、UCP1含量和成年后代血清瘦素水平。但是母体高蛋白食物增加了后代的消化率、消化道内容物(包括小肠、盲肠和结肠)、肾脏、雄性附睾、雌性的子宫和卵巢、哺乳期后代的血清瘦素浓度,减少了脂肪的重量(包括腹膜后脂肪和腹股沟脂肪)。母体高蛋白食物增强雌性后代的葡萄糖耐受性。4.母体低纤维食物能够保证稳定的繁殖输出,并能加快雄性后代体重增长,但对雌性后代体重没有明显影响,并且能够增加雌性后代葡萄糖耐受性,而对雄性后代没有影响。母体低纤维食物对后代的能量收支,哺乳期后代以及成体后代UCP1含量和血清瘦素浓度均没有明显影响。总之,我们的结果表明繁殖期布氏田鼠应对高蛋白食物表现出不同于非繁殖期动物的能量反应。布氏田鼠能够通过能量代谢、消化道等途径适应食物纤维含量的变化,并能够保证体重的平衡。布氏田鼠母体妊娠期和哺乳期高蛋白食物或低纤维食物虽没有影响繁殖输出,但能够加快雄性后代的体重增长,增强雌性后代的葡萄糖耐受性。因此,母体食物处理对后代能量代谢表型的长期效应是动物适应野外季节性食物变化的生存策略。(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8)

毛飞[10](2012)在《叁种卵生蛇类的繁殖输出及孵化热环境对孵出幼体表型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叁种卵生蛇类(灰鼠蛇、双斑锦蛇和火赤练蛇)的繁殖输出及孵化热环境对孵出幼体表型特征的影响。从湖南郴州、浙江江山和定海叁地采集怀卵灰鼠蛇母体,研究灰鼠蛇繁殖输出及其地理变异。叁地地灰鼠蛇产卵的时间差异显着,南方种群产卵较早,北方种群产卵较晚。除产后体重外,窝卵数、窝卵重、卵重、卵形状、卵大小的窝内变异和相对窝卵重存在种群间差异。出产卵时间外,所有被检测特征均不呈现地理上的连续变化趋势。江山种群与其它两个种群相比,母体具有较高的生育力水平(窝卵数)、较大的繁殖输出(窝卵重)并产更圆的卵。我们的数据不支持“较冷地区母体产较大后代”的预测。叁种群缺乏卵大小-数量权衡暗示灰鼠蛇属于在特定种群内产优化大小的卵的蛇类。从江苏泗阳采集怀卵双斑锦蛇,研究其繁殖输出及恒定孵化温度对孵出幼体表型特征的影响。产卵时间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窝卵数与母体体长无相关性;窝卵重和卵重与母体的体长呈正相关。初生卵的胚胎历期为26-27期。用叁个恒定温度(24、27和30℃)孵化双斑锦蛇卵。24,27和30℃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44.0、40.0和31.3d。叁个温度处理下孵化成功率、体重和头宽没有显着差异,24℃和27℃孵出幼体的体长、尾长和头长大于30℃孵出幼体。24℃和27℃处理下所以幼体形态特征均无显着差异。各温度处理下孵出幼体的游速没有显着差异。在24、27和30℃下孵化双斑锦蛇卵,研究孵化温度对孵出幼蛇吐信频次、选择体温、二氧化碳代谢量、生长过程中的呼吸代谢、初次摄食个体数和初次摄食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孵化温度对双斑锦蛇孵出幼蛇的各项行为指标均没有显着影响。自幼蛇孵出至体内剩余卵黄消耗完这一时间段内,呼吸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量逐步减少到最低值。24、27和30℃孵化温度下孵出幼体呼吸每分钟所产生的CO2量分别为10.58、12.06和10.88μl;初次摄食量分别为4.92、4.34和3.60g,各温度下摄食个体的数目分别约占该温度下孵出幼体总数的46.2%、56.3%和40%。鉴于叁温度处理下孵出幼体的各项指标均无显着差异,我们认为24-30℃是双斑锦蛇适宜生存的温度区间。从浙江萧山采集怀卵赤链蛇,研究其繁殖输出及波动孵化温度对孵出幼体表型特征的影响。产卵时间为7月中旬至7月下旬,窝卵数和窝卵重均与母体体长呈正相关,卵重与母体体长无相关性。初生卵的胚胎历期为25-27期。用27℃恒定温度孵化赤链蛇卵,并以27℃为基准,用2幅度(27±3,27±5℃)×8波动间隔时间(3,6,9,12,15,18,21,24h)孵化卵,检测波动温度的幅度和波动时间间隔对孵出幼体表型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波动时间间隔对幼体各种表型特征均无显着影响,故合并相同幅度处理下的所有数据作后续分析。孵化期在叁个波动幅度(27±0,27±3,27±5)之间差异显着,幅度为(27±5℃)的处理下孵化期最长,幅度为(27±3℃)的处理下次之,恒温处理下孵化期最短。幅度为(27±5℃)的处理下的孵出幼体体长和尾长较小于其它2种振幅处理下孵出幼体。(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繁殖输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角度,以鬣蜥科(Agamidae)沙蜥属(Phrynocephalus)的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和蜥蜴科(Lacertidae)麻蜥属(Eremias)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蜥蜴类在不同地理区域间的差异。实验动物采集地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西段(43.24°N,111.27°E,海拔1065 m)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不齐沙漠东缘(40.21°N,111.12°E,海拔1042 m)。采集主要以怀卵雌蜥为主,捕捉的两种蜥蜴带回实验室按照不同的种群分开饲养,并进行怀卵雌蜥的繁殖孵化和母体身体数据的测量;产出的卵要进行称量,统计卵重、窝卵数、窝卵重、相对窝卵重等一系列指标;待幼体孵出后统计孵化期、孵化率、及幼体相对的身体数据;繁殖母体产后恢复完全及幼体达到10±1日龄时,进行学习行为的实验,统计成功得分数、成功进入的时间及错误次数等数据;待测试结束后,在幼蜥15±1日龄时进行详细的身体数据测量。1.两地理区域荒漠沙蜥繁殖输出的比较在繁殖母体身体数据的比较中,鄂尔多斯种群的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F_(1,29)=10,P<0.01)、产后体重BW(F_(1,29)=5.329,P<0.05)和腋跨距AL(F_(1,29)=4.973,P<0.05)均显着大于二连浩特的种群,并均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呈正相关关系。在繁殖特征的比较中,两地理荒漠沙蜥种群间除卵重(F_(1,29)=4.446,P<0.05)有显着差异,并且鄂尔多斯种群的卵重大于二连浩特种群外,窝卵数(F_(1,29)=0.399,P=0.533)、窝卵重(F_(1,29)=4.082,P=0.053)、相对窝卵重1(F_(1,29)=0.063,P=0.804)、相对窝卵重2(F_(1,29)=0.04,P=0.843),差异均不显着;两地理区域的窝卵数及窝卵重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都呈正相关关系,均随繁殖母体头体长的增长而增大,而两地理种群的卵重和相对窝卵重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无关;两地理区域间卵重和窝卵数两者之间均呈明显的负相关干系;二连浩特的窝卵数变异系数为0.302、卵重变异系数为0.207,鄂尔多斯的分别为0.258、0.171,前者的变异度均大于后者。在孵化期和孵化率上,两地理区域间荒漠沙蜥都没有显着性区别,二连浩特的平均孵化期为36.52d,鄂尔多斯的平均孵化期约为35.36d,孵化期(F_(1,53)=1.770,P=0.189)二连浩特长于鄂尔多斯;在孵化率(X~2=2.488,P=0.778)上,一共入孵94枚荒漠沙蜥的卵(二连浩特:44枚,鄂尔多斯:50枚),二连浩特成功孵化率为61.36%,鄂尔多斯成功孵化率为62%。其中,二连浩特畸形率占3.7%,鄂尔多斯畸形率占9.7%。在幼体身体数据中,二连浩特种群的荒漠沙蜥幼体(1日龄)的头体长(SVL)、体重(BW)、尾长(TL)均小于鄂尔多斯种群,并除头体长(SVL)外,均有显着性差异,头体长SVL(F_(1,51)=3.457,P=0.069)、体重BW(F_(1,51)=5.144,P<0.05)和尾长TL(F_(1,51)=27.675,P<0.01)。在荒漠沙蜥幼体(15±1日龄)时除头体长SVL(F_(1,51)=2.930,P=0.093)没有显着性差异;尾长TL(F_(1,51)=28.769,P<0.01)、头长HL(F_(1,51)=18.357,P<0.01)、前肢长FL(F_(1,51)=22.677,P<0.01)、后肢长PL(F_(1,51)=48.192,P<0.01)均有极显着的差异。2.两地理种群间两种蜥蜴学习行为的比较在成功逃脱得分上,成体的荒漠沙蜥(F_(1,31)=1.611,P=0.214)和丽斑麻蜥(F_(1,28)=1.037,P=0.317),及幼体的荒漠沙蜥(F_(1,30)=0.366,P=0.550)、丽斑麻蜥(F_(1,23)=0.044,P=0.836)在地理区域上均没有显着性区别,在学习行为的表现上,二连浩特的荒漠沙蜥成体表现学习行为较差,其他蜥蜴均表现出学习行为。在学习能力的比较中发现,只有两地理区域间荒漠沙蜥的成体在成功逃脱(X~2=6.315,df=1,P<0.05)上有显着的差异外,两地的荒漠沙蜥幼体(X~2=0.016,df=1,P=0.900)、丽斑麻蜥成体(X~2=0.752,df=1,P=0.386)及幼体(X~2=0.015,df=1,P=0.903)均没有显着性差异,并且成功脱逃的次数呈现先增加在实验后期又下降的趋势;在错误次数上,两种蜥蜴(成、幼)在地理区域的比较中均没有显着差异,但整体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繁殖输出论文参考文献

[1].梁涛,李叶,郑鹏,时磊.敏麻蜥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输出[J].干旱区研究.2018

[2].张晓丽.两地理种群间蜥蜴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3].韦锦云.栖息地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和繁殖输出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8

[4].赵志军.黑线仓鼠自身生存和繁殖输出间的权衡不受温度影响[J].兽类学报.2015

[5].魏梦浩,黄俊华.盐角草的繁殖输出及繁殖分配[J].天津农业科学.2015

[6].樊晓丽,林植华,胡雄光,雷焕宗,李香.卵胎生入侵种食蚊鱼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输出[J].生态学报.2016

[7].陈绍勇,毕俊怀,何志超,李树然,刘睿.鄂尔多斯丽斑麻蜥两性异形及繁殖输出[J].动物学杂志.2015

[8].王同亮,张学英,付荣恕,王德华.高体重布氏田鼠产仔数较多但繁殖输出及氧化损伤不受影响[J].兽类学报.2014

[9].娄美芳.食物质量对布氏田鼠母体能量代谢、繁殖输出及后代代谢表型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3

[10].毛飞.叁种卵生蛇类的繁殖输出及孵化热环境对孵出幼体表型特征的影响[D].杭州师范大学.2012

论文知识图

繁殖输出与植株大小的相关关系降雪、降雨变化对优势物种植株繁一4不同地理种群的北草晰年生育力和年~...尖吻蝮卵重与卵短径、卵长径之间的关系尖吻蝮产前雌体体重分别与窝卵数、窝卵...两因子互作对垂穗披碱草生长和繁殖特性...

标签:;  ;  ;  ;  ;  ;  ;  

繁殖输出论文_梁涛,李叶,郑鹏,时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