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偏振论文-王辉,王进,李校博,胡浩丰,刘铁根

成像偏振论文-王辉,王进,李校博,胡浩丰,刘铁根

导读:本文包含了成像偏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偏振成像,去雾,偏振度,圆偏振光

成像偏振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王进,李校博,胡浩丰,刘铁根[1](2019)在《一种基于圆偏光的偏振去雾成像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典的偏振成像去雾方法中,后向散射光的偏振度估计值是影响去雾效果的关键。基于圆偏振光在米氏散射介质中良好的保偏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强散射环境下的偏振成像去雾方法。研究不同偏振态的光源照明时,不同散射强度下,CCD接收到的光场偏振度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简易的散射光偏振度估计方法。该方法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了偏振成像去雾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强散射条件下文中方法获得的去雾图像EME值比传统方法高20.4%。此外,该方法不需要传统偏振去雾方法中对背景区域的判断,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刘钊杰,肖康,李文文,田立君,王中阳[2](2019)在《超分辨拉曼散射成像的偏振调控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可增强金属表面某些位置(热点)的电场强度。选定Ag纳米颗粒二聚体这一金属纳米结构体系,研究其作为超分辨SERS成像基底的可行性。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计算分析Ag纳米颗粒二聚体在不同波长和偏振方向的激发光作用下的电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Ag二聚体的电场分布具有高度局域化的特点,并且Ag二聚体中热点的电场强度可由激发光的偏振方向调控,这使其可以作为实现超分辨SERS成像的基底。(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20期)

谢一凇,李正强,侯伟真,张洋,伽丽丽[3](2019)在《高分五号卫星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遥感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细粒子气溶胶是大气污染关键成分,迫切需要发展大范围、高精度的细粒子气溶胶遥感监测技术。基于我国2018年5月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上搭载的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开展了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AODf)遥感反演研究。介绍了偏振卫星反演AODf的主要原理和算法,基于2018年11月23日—30日的卫星数据反演获得了首幅高分辨率(3.3km)全球陆地上空AODf空间分布图,并利用太阳-天空辐射计数据进行了地面同步验证。反演结果显示:AODf空间分布与人为活动、生物质燃烧排放强度等因素相关,高值主要分布在印度、中国中东部及非洲中部等地区。与法国POLDER传感器AODf产品的长时间跨度对比显示,近年来中国地区细粒子气溶胶含量整体有所下降,并且DPC的高分辨率优势可有效支持区域污染精细管控、重点城市污染传输通道监测等环保业务的需求。(本文来源于《上海航天》期刊2019年S2期)

王赟,金尚忠,陈智慧,侯彬,曹馨艺[4](2019)在《基于像素偏振片阵列的实时水下目标成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偏振成像可以增强水下目标的探测效果。传统的偏振成像方法需要光学检偏器的机械转动来实现,这限制了其在水下的实时探测性能。采用基于像素偏振片阵列图像传感器开发的相机设计了一种水下实时成像系统。系统通过阵列上排布的四向微偏振片一次性捕获四向偏振图像,从而全局估算背景杂散光的偏振角和偏振度。然后利用偏振信息反解得到杂散光光强,最后借助水下成像物理模型得到去散射后的目标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将像素偏振片阵列图像传感器应用到水下成像能够有效增强水下图像的对比度,且成像处理过程实时快速,进一步提高了水下目标的探测效率。(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9年06期)

李佳昕,白廷柱,崔志刚,宋翠芬,成泽明[5](2019)在《像素偏振成像系统的耦合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将像素偏振片组阵列与CCD光敏元耦合对准,对像素偏振成像系统耦合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偏振片组阵列与CCD尺寸不匹配的问题,采用多种工艺方法进行了加工处理,提出了完整的耦合对准工艺。文中研制的成像系统可以通过一片成像探测器同时获得4个不同偏振方向的斯托克斯分量,得到所拍摄物体的线偏振度图像和线偏振角图像,实现图像的偏振增强,经后处理形成所需要的偏振图像,有利于在复杂环境中获取目标信息。(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刘卿卿,居彩华,明梅[6](2019)在《水下仿生偏振成像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的光学特性影响下,为了对水下目标进行实时探测,通过研究螳螂虾视觉偏振成像原理,仿照其独特的复眼结构,充分利用分振幅和基于孔径分割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水下实时偏振成像系统。采用四通道阵列结构和双通道阵列相结合,用圆偏振技术和线偏振技术对水下目标进行实时成像。通过Zemax软件实现该系统设计,系统焦距为35 mm,F数为4,工作波长为可见光波段486 nm~656 nm,半视场角为±2.5°。设计结果表明:MTF>0.7(@60 lp/mm),系统弥散斑<9μm,畸变小于0.5%,可满足成像要求。(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瑞,解琨阳,景宁,王志斌,陈媛媛[7](2019)在《基于超消色差1/4波片和AOTF的高光谱全偏振成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环境温度、电压、入射角等因素变化对基于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AOTF)和液晶可变延迟器(Liquid crystal variable retarder,LCVR)的光谱偏振成像测量精度影响大,且整个系统实现复杂等缺点;考虑到超消色差波片对温度和波长依赖小,结合AOTF高光谱成像的优点,提出了基于超消色差1/4波片和AOTF的高光谱全偏振成像新方法。详细分析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可购买到的最好超消色差1/4波片中相位延迟和快轴随波长的微小波动,进而分析了该波动对偏振测量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研究了修正策略。搭建了原理样机,对450~950 nm波段进行了偏振测量,修正后偏振度测量误差≤1%,对偏振方向的测量偏差≤1.8°,以633 nm为例,对其全Stokes参量图像进行了具体原理及修正测量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新技术原理正确,修正策略可行。该研究可为复杂条件下高精度、高光谱全偏振成像技术提供新的理论和实现方案。(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焦安霞[8](2019)在《中波红外共口径偏振成像系统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红外偏振成像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中波红外偏振成像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中波红外共口径偏振成像系统。该系统由前置共口径和后置分口径成像系统组成。后置分口径成像系统包括四个偏振通道,每个通道上放置不同的偏振元件,这样系统就可以实现全偏振成像。根据所使用的探测器,完成了系统分析与设计工作。设计完成之后,系统的MTF>0.3@17 lp/mm。最大RMS光斑直径小于探测器像元尺寸,单个像元能量集中率大于80%。(本文来源于《光电技术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万振华,赵开春,褚金奎[9](2019)在《基于偏振成像的方位测量误差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升偏振成像定向传感器的测角精度,建立了基于斯托克斯矢量的偏振方位测量误差传播模型。对该模型受到的主点偏移、镜头畸变、CMOS平面倾斜等误差因素进行研究。根据斯托克斯矢量偏振测量原理推导出天空偏振方位角解算方法。将主点偏移、镜头畸变、CMOS平面倾斜、灰度响应不一致等因素对方位测量的影响进行讨论,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偏振成像方位测量误差分析,通过仿真和天空偏振成像实验分析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CMOS灰度响应不一致对方位测量误差的影响最大,当灰度响应不一致在(-6,+6)pixel时,测量误差在0.11°内,角度均值整体有0.12°偏移;在主点偏移(-1.5,+1.5)pixel,镜头畸变(-1,+1)pixel,CMOS平面倾斜(-0.5°,+0.5°),CMOS灰度响应不一致(-6,+6)pixel的共同影响下,太阳子午线的方位测量误差为0.236 3°(σ)。该误差传播模型能够反映误差源定量影响方位测量精度,为偏振成像定向传感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赵义武,段云,李英超,史浩东,江伦[10](2019)在《基于双Wollaston棱镜的静态光谱偏振成像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光谱偏振成像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或有运动部件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Wollaston棱镜的静态光谱偏振成像系统结构。根据Stokes光谱调制理论,并利用双Wollaston棱镜的偏振特性与分光原理,设计了含有双Wollaston棱镜的静态光谱偏振成像系统。系统前置望远系统采用像方远心设计,后置偏振光谱分光系统采用物方远心设计,以实现光瞳匹配;整体结构均选用球面镜,且无运动部件,可同时获取目标的光谱和偏振信息,系统工作波段为450~900 nm,焦距为275 mm,口径为90 mm,视场角为2. 35°.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在奈奎斯特频率90 lp/mm处优于0. 55,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满足成像需求。(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成像偏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可增强金属表面某些位置(热点)的电场强度。选定Ag纳米颗粒二聚体这一金属纳米结构体系,研究其作为超分辨SERS成像基底的可行性。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计算分析Ag纳米颗粒二聚体在不同波长和偏振方向的激发光作用下的电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Ag二聚体的电场分布具有高度局域化的特点,并且Ag二聚体中热点的电场强度可由激发光的偏振方向调控,这使其可以作为实现超分辨SERS成像的基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像偏振论文参考文献

[1].王辉,王进,李校博,胡浩丰,刘铁根.一种基于圆偏光的偏振去雾成像优化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2].刘钊杰,肖康,李文文,田立君,王中阳.超分辨拉曼散射成像的偏振调控理论分析[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3].谢一凇,李正强,侯伟真,张洋,伽丽丽.高分五号卫星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遥感反演[J].上海航天.2019

[4].王赟,金尚忠,陈智慧,侯彬,曹馨艺.基于像素偏振片阵列的实时水下目标成像技术[J].半导体光电.2019

[5].李佳昕,白廷柱,崔志刚,宋翠芬,成泽明.像素偏振成像系统的耦合实现[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6].刘卿卿,居彩华,明梅.水下仿生偏振成像光学系统设计[J].应用光学.2019

[7].张瑞,解琨阳,景宁,王志斌,陈媛媛.基于超消色差1/4波片和AOTF的高光谱全偏振成像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8].焦安霞.中波红外共口径偏振成像系统分析与设计[J].光电技术应用.2019

[9].万振华,赵开春,褚金奎.基于偏振成像的方位测量误差建模与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19

[10].赵义武,段云,李英超,史浩东,江伦.基于双Wollaston棱镜的静态光谱偏振成像系统设计[J].兵工学报.2019

标签:;  ;  ;  ;  

成像偏振论文-王辉,王进,李校博,胡浩丰,刘铁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