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枸杞叶枯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枸杞,芽孢,杆菌,毒素,生物学,活性,抑菌。
枸杞叶枯病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何彩,金娜,李栋,史星云[1](2019)在《枸杞叶枯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对枸杞叶枯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从农田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151株芽孢杆菌,经病原真菌定向筛选得到1株对枸杞叶枯病菌拮抗活性较好的菌株LKYLW-1,其对枸杞叶枯病菌的抑菌带宽15.2 mm,采用平板对峙法、孢子萌发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LKYLW-1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菌株LKYLW-1对枸杞叶枯病菌菌丝有致畸作用;菌株LKYLW-1发酵液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EC_(50)为9.35 mL·L~(-1);该菌株对枸杞叶枯病具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通过形态学特征、理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LKYLW-1进行了鉴定,检测了其代谢产物,研究发现菌株LKYLW-1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其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等抑菌物质;证明菌株LKYLW-1在枸杞叶枯病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5期)
姜海燕[2](2003)在《枸杞叶枯病病原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内蒙古5个不同地区枸杞叶枯病的调查研究,确定其致病菌为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原菌毒素活性检测、毒素的致病机理及几种药剂的室内毒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25℃,pH值范围3—10,最适pH值7—8,不同光照对其影响不大,碳源以葡萄糖、淀粉为佳,氮源以蛋白胨、谷氨酸、硝酸铵为最好,相对湿度在50%—100%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但相对湿度在90%以上萌发较好,分生孢子在5—35℃内均可萌发,最适温度为25℃。病原菌毒素的生测采用寄主植物切根苗、幼嫩叶片比较直观、灵敏;毒素对寄主植物膜透性有伤害作用,引起膜功能紊乱;毒素和病原菌对枸杞叶片处理后,对POD、SOD、PAL酶活性的影响有很大相似性。室内药剂毒力测定表明:大生M—45、菌核净、甲基托布津对细链格孢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3-05-01)
枸杞叶枯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内蒙古5个不同地区枸杞叶枯病的调查研究,确定其致病菌为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原菌毒素活性检测、毒素的致病机理及几种药剂的室内毒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25℃,pH值范围3—10,最适pH值7—8,不同光照对其影响不大,碳源以葡萄糖、淀粉为佳,氮源以蛋白胨、谷氨酸、硝酸铵为最好,相对湿度在50%—100%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但相对湿度在90%以上萌发较好,分生孢子在5—35℃内均可萌发,最适温度为25℃。病原菌毒素的生测采用寄主植物切根苗、幼嫩叶片比较直观、灵敏;毒素对寄主植物膜透性有伤害作用,引起膜功能紊乱;毒素和病原菌对枸杞叶片处理后,对POD、SOD、PAL酶活性的影响有很大相似性。室内药剂毒力测定表明:大生M—45、菌核净、甲基托布津对细链格孢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枸杞叶枯病论文参考文献
[1].刘伟,何彩,金娜,李栋,史星云.枸杞叶枯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J].北方园艺.2019
[2].姜海燕.枸杞叶枯病病原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