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沐川地区须家河组暗色层系特征及研究意义

马边-沐川地区须家河组暗色层系特征及研究意义

论文摘要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蕴含着丰富的致密砂岩气资源,是油气资源研究的重点区块,对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有着积极意义。虽然前人在川西南地区须家河组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但关于须家河组暗色层系的研究鲜有报道。暗色层系是须家河组油气资源的生烃层位,对暗色层系成因模式进行研究,对后续了解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的生烃过程及富集层位有着重要帮助。本文依托“四川乌蒙山区1:5万马边县、沐川县、靛兰坝、新市镇4幅区域地质调查”,在研究区内进行了剖面测制、岩性观察、样品采集、地质填图等工作,而后在室内对暗色层系进行薄片鉴定、主微量元素分析,化石鉴定、TOC测定、扫描电镜观测、X射线衍射等实验。并在上述实验分析结果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地球化学原理、石油地质学、古生物学等理论对研究区须家河组层序地层特征、沉积相特征、暗色层系特征等展开研究,最后对暗色层系发育主控因素进行讨论,建立起暗色层系的成因模式。研究区须家河组露头出露情况不良,在室内薄片鉴定结果及前人资料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并不能与邻区一样划分为六段。研究区须家河组由下至上划分为两段,须家河组一段、二段分界线以须家河组二段底部含泥砾砂岩为界,须家河组一段与下伏雷口坡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须家河组二段与上伏自流井组整合接触。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层序识别界面及岩性组合特征,在研究区内须家河组层序划分为1个超长期旋回,2个长期旋回,及5个中期旋回。层序LSC1厚度在研究区内变化起伏不大,层序厚度在193.7m265.2m之间,平均值为243.3m。层序特征显示上升半旋回厚度与下降半旋回厚度大致相等,属于对称型旋回结构,具有相对完整的韵律性海(湖)退-海(湖)旋回过程。层序LSC2分别由须家河组二段中MSC3、MSC4和MSC5三个中期旋回层序叠加而成,是一个较完整的湖退湖进沉积旋回。层序LSC2厚度在研究区内变化起伏较大,在137.81m592.75m之间,平均为376.1m。须家河组内部发育的暗色层系(煤线、煤层)大部分可作为由向上转向下的相对转换界面,相当于海相地层中的凝缩层。通过岩性类型区分、沉积构造识别及古生物标志特征,将沉积相划分为陆相沉积体系及海陆过渡沉积体系两大类别。暗色层系主要出现在须一段下部,须一段中上部及须二段中部层位,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前缘亚相分流间湾微相、三角洲平原沼泽微相、滨湖沼泽微相及滨浅湖泥微相中。研究区内暗色层系厚度在34.7m268.3m之间,平均厚度为149.8m。系统测定了样品矿物组分、地球化学元素含量、TOC含量并将样品进行了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暗色层系中石英含量平均值为56.38%,黏土矿物平均值为36.78%,长石类矿物平均值为5.79%,还有黄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等其他矿物百分比含量大约在13%左右。脆性指数平均值为74.0%,主要分布在40%100%之间,具有较好的可压裂性。TOC含量显示暗色层系属于中等-较好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暗色层系沉积环境为淡水缺氧环境。在全面分析上述结果的基础上,认为暗色层系主要受到缺氧还原环境和沉积相的控制。缺氧环境生成的暗色层系,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与保存。沉积相的分布则控制了暗色层系的分布范围,暗色层系的展布受到湖盆及平原沼泽的范围的限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须家河组研究现状
  •     1.2.2 暗色层系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层序地层特征研究
  •     1.3.2 沉积相特征研究
  •     1.3.3 暗色层系岩石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划分与特征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研究区位置
  • 第3章 须家河组层序地层特征
  •   3.1 须家河组地层历史沿革
  •   3.2 须家河组地层典型剖面
  •   3.3 岩性特征
  •   3.4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3.4.1 层序界面特征
  •     3.4.2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3.5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6 层序特征
  • 第4章 须家河组沉积相特征
  •   4.1 风化程度及物源分析
  •     4.1.1 风化程度分析
  •     4.1.2 物源分析
  •   4.2 沉积相划分
  •     4.2.1 岩性标志
  •     4.2.2 沉积构造标志
  •     4.2.3 古生物标志
  •   4.3 沉积体系特征
  •     4.3.1 陆相沉积体系
  •     4.3.2 海陆过渡沉积体系
  •   4.4 沉积相分布特征
  •     4.4.1 沉积相纵向演化特征
  •     4.4.2 沉积相横向展布特征
  •   4.5 暗色层系的构成及分布特征
  •   4.6 沉积演化模式
  • 第5章 须家河组暗色层系岩石及地球化学特征
  •   5.1 岩石学特征
  •   5.2 暗色层系岩石脆性指数
  •   5.3 暗色层系岩石孔隙类型
  •   5.4 暗色层系岩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 暗色层系岩石有机质丰度
  • 第6章 暗色层系发育主控因素分析及研究意义
  •   6.1 暗色层系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   6.2 暗色层系研究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陈维

    导师: 宋荣彩,任光明

    关键词: 马边沐川地区,须家河组,层序地层,沉积相,暗色层系,主控因素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分类号: P618.13

    DOI: 10.26986/d.cnki.gcdlc.2019.000704

    总页数: 76

    文件大小: 6311K

    下载量: 43

    相关论文文献

    • [1].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自生伊利石年龄分布与成藏时代[J]. 石油学报 2015(11)
    • [2].川东卧新双地区天然气特征及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来源[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5)
    • [3].川中须家河组致密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J]. 煤炭学报 2018(11)
    • [4].渝南关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9(03)
    • [5].四川蒲江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古生物特征及沉积环境[J]. 地质通报 2009(04)
    • [6].川中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17)
    • [7].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水分布控制因素研究[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5(04)
    • [8].川中合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储层特征[J]. 四川地质学报 2011(01)
    • [9].九龙山构造须家河组储层保护技术研究[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2(04)
    • [10].川中—川南过渡带须家河组烃源岩特征[J]. 天然气工业 2009(06)
    • [11].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J]. 矿物学报 2013(S2)
    • [12].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五段裂缝分布特征[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06)
    • [13].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泥岩欠压实与油气层关系[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0(01)
    • [14].泸州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来源[J]. 中国地质 2010(06)
    • [15].川东北分水岭构造须家河组钻井提速技术研究与应用[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9(02)
    • [16].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23)
    • [17].川西深层须家河组气藏改造难点分析及技术对策[J]. 油气井测试 2012(01)
    • [18].普光气田普陆1井须家河组岩心精细分析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07)
    • [19].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研究[J]. 断块油气田 2018(03)
    • [20].元坝地区须家河组非常规致密储层成像测井评价[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04)
    • [21].川西南部须家河组勘探潜力再评价[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6(03)
    • [22].须家河组多物源的沉积物理模型设计[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05)
    • [23].四川盆地东北部马路背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1)
    • [24].四川盆地东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一岩相古地理特征[J]. 中国地质 2015(04)
    • [25].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物源及主控因素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26)
    • [26].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中的古地震记录[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2(02)
    • [27].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沉积发育模式探讨[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2(03)
    • [28].重庆北碚河西洞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一段上部剖面沉积相分析[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2(02)
    • [29].川西地区须家河组致密气藏钻井提速新思路[J]. 天然气技术 2009(02)
    • [30].川中广安构造须家河组须二段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 复杂油气藏 2009(03)

    标签:;  ;  ;  ;  ;  ;  

    马边-沐川地区须家河组暗色层系特征及研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