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蛋白论文_牛晓宁,王文博,胡伟强,麻召欢,马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清铁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血清,胶乳,参考值,血肿,磁共振,脑出血。

血清铁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牛晓宁,王文博,胡伟强,麻召欢,马刚[1](2019)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 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9年2月在西安北环医院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临床效果、血清铁蛋白(S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应激反应激素水平,包括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2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17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SF为(304±25)ng/m L低于对照组(368±21)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BDNF为(3.11±0.34)ng/ml,对照组为(2.03±0.22)ng/m 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Cor、ACTH、CRH分别为(203±121)ng/L、(14±7)ng/L、(11±5)ng/L,对照组患者的Cor、ACTH、CRH分别为(258±119)ng/L、(22±7)ng/L、(19±5)ng/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改善患者的神经营养因子,降低SF和应激反应水平,临床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李潘孝,郑志洲,乐道平[2](2019)在《重度脑外伤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病死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重度脑外伤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重度脑外伤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GCS评分分为低分组56例和高分组71例。比较2组GCS评分、血清铁蛋白及血脂水平,分析血清铁蛋白水平与GCS评分、ICU病死率及血脂的关系。结果高分组GCS评分、血清铁蛋白水平及总胆固醇(TC)、叁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均高于低分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低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外伤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GCS评分、病死率、TC、TG、LDL-C呈正相关(P<0.05),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重度脑外伤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提示不良预后。(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李芬,黄丹[3](2019)在《不同孕期孕妇贫血患病率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同孕期孕妇贫血患病率及血清铁蛋白水平,为孕妇贫血治疗及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产科门诊常规产检孕妇4533例,采用Sysmex XN-9000全自动模块式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Architect 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4533名孕妇总体贫血率为21.62%,孕早期贫血率6.43%,孕中期、晚期贫血率分别为28.49%,23.07%;孕早期铁蛋白水平为73.93(5.94,382.7)ng/ml,孕中、晚期铁蛋白水平分别为32.97(3.25,456.98)ng/ml、21.98(3.03,216.26)ng/ml,不同孕期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孕妇贫血较为严重,不同孕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差异明显,因此重视孕期贫血及血清铁蛋白水平监测,及时纠正贫血,对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9年23期)

曹辉,赵雷,李莹,张玮[4](2019)在《血清铁蛋白与乙肝相关疾病肝血瘀证患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并分析乙肝及其相关疾病肝血瘀证患者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含量变化,揭示乙肝及其相关疾病血瘀证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血清铁蛋白变化规律,阐述乙肝相关疾病血瘀证疾病进展,分析乙肝相关疾病不同证型间差异及疾病发展趋势,同时指导临床疾病病情分析。方法在建立中医临床信息库的基础上,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乙肝后肝硬化(posthepatitic B cirrhosis,PHBC)、乙肝后肝恶性肿瘤(HBV-related HCC)血瘀证及脾虚证患者SF的变化,并分析SF与血瘀证患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疾病总体血瘀证组SF水平与脾虚证组有显着差异性(Z=-9.865,P<0.001),血瘀证SF水平为435.80(275.80-725.15),脾虚证SF水平为147.90(89.60-209.37),血瘀证SF水平显着高于脾虚证。CHB、PHBC、HCC每个独立疾病SF水平在血瘀证和脾虚证间具有显着差异(P<0.001),CHB组血瘀证(n=30)SF水平为390.10(319.05-573.68),脾虚证(n=46)SF水平为136.75(101.35-215.30);PHBC组血瘀证(n=35)SF水平为545.30(355.50-826.70),脾虚证(n=33)SF水平为167.80(111.05-255.38);HCC组血瘀证(n=28)SF水平为346.55(223.60-906.90),脾虚证(n=19)SF水平为134.50(37.90-158.00);各疾病血瘀证SF水平均显着高于脾虚证。结论对比CHB、PHBC、HCC血瘀证与脾虚证SF水平,无论是乙肝相关疾病总体还是独立疾病,血瘀证均高于脾虚证。而CHB组中脾虚证患者人数较多,PHBC血瘀证与脾虚证人数基本持平,HCC组血瘀证多于脾虚证,提示在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疾病中血瘀证患者较脾虚证患者疾病进展风险更大。(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康莹丽,鲍海华,王强,王理祎[5](2019)在《MRI联合血清铁蛋白在鉴别IgG阴性肝囊型包虫病和单纯性肝囊肿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MRI联合血清铁蛋白(SF)在IgG阴性CE1型肝囊型包虫病(HCE)和肝囊肿中的诊断价值,探索SF对二者的鉴别能力。方法对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1年8月至2018年8月诊治的80例IgG阴性CE1型HCE和60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及影像学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SF以及与其他多项指标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RI联合SF在鉴别HCE和单纯性肝囊肿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80例IgG阴性CE1型HCE患者平均年龄(37.04±11.07)岁,60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平均年龄(51.38±11.10)岁;HCE和单纯性肝囊肿病灶平均直径约(5.88±1.88)cm、(2.89±1.28)cm;肝囊型包虫病患者SF指标为342.57 ng/ml(114.10~624.96 ng/ml),单纯性肝囊肿SF指标为154.6 ng/ml(90.12~301.48 ng/ml),P<0.05;HCE与单纯性肝囊肿经差异性分析得出,Fe~-、AFP、CA125、CA199、DBIL、TP、TBA、TG、HDL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CE患者SF指标升高与Fe~-、AFP、AST、ALP、GGT、黄疸指标(TBIL、DBIL、IBIL)、TP、ALB、APTT、病灶长径相关;同时,病灶长径与SF升高相关性最高;而单纯性肝囊肿患者SF升高只与病灶直径相关,且相关系数较肝囊型包虫病小。结论 CE1型HCE与单纯性肝囊肿患者SF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结合SF指标将提高对CE1型IgG阴性HCE和单纯性肝囊肿的鉴别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陈经纬,陈百计,劳伟思[6](2019)在《广州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铁蛋白参考区间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健康成人血清铁蛋白水平,建立本地区血清铁蛋白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9年2月~9月参加体检的健康成人286例,男132例、女154例,按照性别、年龄将受检对象分为6组,分别为男、女青年组(18~39岁),男、女中年组(40~59岁),男、女老年组(≥60岁)。通过描绘血清铁蛋白水平直方图,应用Kolmogorov-Smirno方法进行正态性检验,对偏态分布的数据通过百分位数法求出双侧95%可信区间作为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健康成人血清铁蛋白水平呈偏态分布,男性和女性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50.3~462.3μg/L和4.5~358.6μg/L;男性青年、中年、老年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46.3~450.5μg/L;56.5~441.3μg/L;60.8~465.2μg/L;女性青年、中年、老年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3.5~209.4μg/L;4.0~362.5μg/L;21.0~383.8μg/L。结论广州地区健康男性和女性血清铁蛋白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存在较大差异,且与厂家说明书提供的参考值范围差别较大,各地区、各实验室有必要按性别、年龄建立适合本地区的血清铁蛋白参考值范围。(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肖艳虹,伊晟[7](2019)在《孕妇不同孕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及贫血患病率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孕妇不同孕期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及贫血患病率特点,为指导孕妇保健、预防贫血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87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期不同分为孕早期组(≤12周)302例、孕中期组(13~27周) 360例和孕晚期组(≥28周) 213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3组孕妇血清SF水平,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LS)检测血红蛋白(Hb)水平。比较不同孕期孕妇血清SF、Hb水平特点,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根据检测结果统计受检孕妇SF缺乏和贫血患病情况。结果孕妇血清SF、Hb水平随孕周增加而逐渐下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875例受检孕妇中血清SF缺乏占24. 80%,贫血占21. 94%。血清SF缺乏孕妇的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血清SF正常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SF缺乏发生率、贫血患病率随孕周增加逐渐升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随着孕周增加,孕妇血清SF缺乏和贫血患病率也逐渐增加,早期加强血SF水平检测,对预测、评估贫血发生和指导临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21期)

叶漾柳,冯俏丽,符春凤,黄敏,田晓辉[8](2019)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晚期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及母婴结局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晚期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程度及母婴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叁医院产检并诊断为GDM的初产妇(孕29~34周) 90例作为GDM组,同期进行产检的正常初产妇10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2组孕妇的SF、IR相关指标水平及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GDM孕妇SF水平与IR及母婴不良结局的内在联系。结果 GDM组孕妇S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孕妇[(48±7)μg/L比(25±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49,P <0.001)。GDM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铁、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GDM组IR相关指标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14.3±2.0) mU/L比(9.4±1.1) mU/L、(2.58±0.43)比(1.64±0.29)、(6.7±0.8)比(8.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11、17.819、14.056,均P <0.001)。GDM组母体不良结局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剖宫产、产后出血及胎儿/新生儿不良结局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DM孕妇孕晚期SF水平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均呈正相关,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呈负相关(均P <0.05)。结论 GDM孕妇孕晚期SF水平异常增高,SF水平与机体IR程度及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均直接相关,可能在GDM发生及病情进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丁锦根[9](2019)在《血清铁蛋白、甲胎蛋白和甲胎蛋白异质体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血清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良性肝病患者及同时段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分别设定为观察组、观察1组、对照组,均实施Fer、AFP和AFP-L3检测,分析观察组采用Fer、AFP和AFP-L3联合检测检出率。结果:观察组Fer、AFP和AFP-L3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用Fer、AFP和AFP-L3联合检测检出率为98.0%,高于Fer、AFP和AFP-L3单独检测检出率(P<0.05)。结论:运用Fer、AFP和AFP-L3联合检测能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9期)

冯佳,郭清芳[10](2019)在《血清铁蛋白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的临床意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清铁蛋白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时段:2016年12月—2018年10月,取本院在以上时段内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90例与此时段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5例开展本次研究。将前者定为观察1组(肺癌患者42例)、观察2组(肺部良性疾病变48例),后者定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铁蛋白水平检测,分析血清铁蛋白在肺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1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观察2组(P <0.05)。血清铁蛋白肿瘤标志物单独阳性检出率较高。且观察组1组患者中,肺癌Ⅰ期患者有8例,其中血清铁蛋白升高有5例,正常3例;肺癌Ⅱ期患者有20例,其中血清铁蛋白升高有17例,正常3例;肺癌Ⅲ患者有14例,血清铁蛋白升高14例,由此可知,随着病情的进展,血清铁蛋白水平越高。结论在肺癌诊断中,血清铁蛋白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检测中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26期)

血清铁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重度脑外伤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重度脑外伤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GCS评分分为低分组56例和高分组71例。比较2组GCS评分、血清铁蛋白及血脂水平,分析血清铁蛋白水平与GCS评分、ICU病死率及血脂的关系。结果高分组GCS评分、血清铁蛋白水平及总胆固醇(TC)、叁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均高于低分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低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外伤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GCS评分、病死率、TC、TG、LDL-C呈正相关(P<0.05),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重度脑外伤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提示不良预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清铁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牛晓宁,王文博,胡伟强,麻召欢,马刚.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

[2].李潘孝,郑志洲,乐道平.重度脑外伤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病死率的关系[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3].李芬,黄丹.不同孕期孕妇贫血患病率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分析[J].医学信息.2019

[4].曹辉,赵雷,李莹,张玮.血清铁蛋白与乙肝相关疾病肝血瘀证患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9

[5].康莹丽,鲍海华,王强,王理祎.MRI联合血清铁蛋白在鉴别IgG阴性肝囊型包虫病和单纯性肝囊肿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6].陈经纬,陈百计,劳伟思.广州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铁蛋白参考区间的建立[J].医学信息.2019

[7].肖艳虹,伊晟.孕妇不同孕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及贫血患病率特点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

[8].叶漾柳,冯俏丽,符春凤,黄敏,田晓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晚期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及母婴结局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2019

[9].丁锦根.血清铁蛋白、甲胎蛋白和甲胎蛋白异质体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9

[10].冯佳,郭清芳.血清铁蛋白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论文知识图

血透组血清铁蛋白与sTfR的关系血清铁蛋白浓度频数分布图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范围(A、B)与脑水...1 血清铁蛋白与儿童 ADHD 发生的...2 血清铁蛋白与儿童 ADHD 发生的...澳门特区捐血者过去1年捐血次数与血

标签:;  ;  ;  ;  ;  ;  ;  

血清铁蛋白论文_牛晓宁,王文博,胡伟强,麻召欢,马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