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新挑战——关于我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

新起点,新挑战——关于我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新的起点新的挑战——我院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吕一[2](2020)在《融媒体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安机关为了保证公安工作的顺利完成,引导和促进公安民警认同、接受、贯彻党的思想理论、政治主张和决策部署,发挥民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公安队伍内部所展开的政治宣传、思想教育和思想转化等活动的总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履行公安职责、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随着网络环境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传播载体迅猛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出现了融合的发展趋势,融媒体成为知识、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融媒体对公安民警的思想道德、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对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现实挑战,同时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融媒体所带来的新变化,积极运用融媒体,创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通过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凝聚警心、提升警力的重要作用。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融媒体时代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基本概述。通过比较融媒体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区别,把握融媒体的内涵与特征,梳理其发展脉络;明确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以及区别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第三部分是价值评估。融媒体给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其中机遇是指融媒体具有促进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功能,具体包括融媒体使教育内容更丰富、载体更多元、平台更多样,以及拉近了政工干部与民警的距离。挑战是指融媒体使公安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具体包括融媒体使教育环境更加复杂、政工干部的专业权威受到挑战、公安民警的思想引导难度增大,以及弱化了传统方法的教育效果。第四部分是对策路径。融媒体时代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高公安队伍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公安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保驾护航。本文从拓宽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提升媒介素养、建好融媒体平台等四个方面探讨融媒体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蔡泳帆[3](2020)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总体思路,遵循“历史审视——现实观照——经验借鉴——展望未来”探索模式,以转型发展中的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战略为研究主题,通过个案分析对当前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进行深入考察、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高师院校以发展战略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思路和改进策略。首先,运用SWOT分析对个案高校重要发展节点的战略选择展开分析,从校史资料、访谈和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文本中,梳理不同历史阶段学校对内外部环境的认识、做出的战略选择及其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影响;其次,提取个案高校在转型发展中的发展战略及其行为作为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发掘并分析其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存在问题;再次,在总结历史发展战略和探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个案高校下一阶段的转型发展战略。再次,参照了国内外地方高师院校以发展战略促转型发展的突出经验。对日本的奈良教育大学和山东的聊城大学的学校现状、从建校初期到实现转型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概括,总结归纳了在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上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与启示。最后,根据个案高校在对高校发展战略环境的认识、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的存在问题,分别从战略环境、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点思考及优化建议。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唐丹[6](2020)在《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之一,要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接收和传播信息的形式和途径发生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盛行,使得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富媒体性等特点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国使用新媒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新媒体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仅非常关键,而且十分紧迫。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仅是相关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更鲜见传播效果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学、教育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问题及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主体内容共分为6个部分。论文在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概念、传播渠道、传播特点、传播功能及其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分析了用于评估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等。论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模型和评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经过模型构建与推导,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秀,明确了影响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各类关键因素。论文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传播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在新媒体时代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具体措施和策略,以供决策参考之用。

程明喜[7](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周树楷[8](2019)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角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全球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在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受到了动摇,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与以往不同的责任指向和角色意识。因此,在面对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的教师角色受到了挑战,这需要我们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近年来,有很多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对教师角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基本上都是针对中学或大学的教师角色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师角色的相关研究仍比较欠缺。本论文旨在明确小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意识到自己所处职业的位置及自身的社会价值,这样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独立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在面对这些挑战的时候一些老师不知道如何做,也无法对自身角色做出有效的转变;但也有一些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多地关注到技术本身却忽略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如果小学英语教师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冲突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那么将会影响了教育质量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本研究以行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社会互动论为理论依据,进行定性研究,搜集关于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角色的真实有价值的信息,分别从学生的角度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旨在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师实际扮演的课堂角色是怎样的?(2)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对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角色的期望是怎样的?(3)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课堂角色的认知是怎样的?本研究以潍坊市某乡镇小学的五六年级各两个班的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从2017年9月开始,到2018年9月结束,为期一年。本研究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厘清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有了新的认识,帮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找到兴趣和自信,使他们在英语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合作意识等方面取得进步。经过数据分析与讨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发现,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最经常扮演的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组织者、日常学习监控者、课堂活动指导者、教学活动参与者这些角色,其次是课程的实施者、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再次是课堂气氛营造者、自主学习者、知识体系建构者,扮演频次最低的是教学活动主导者、学习效果评估者。(2)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学生期望小学英语教师能够扮演多层面的角色,发挥多个角色的作用,针对不同的学生群适时调整角色扮演,最大程度的帮助和支持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发展。(3)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师开始尝试和已经尝试新媒体教学,效果可观,教师体验到了先进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利和进步,认识到在信息化环境下角色转变的必要性。本论文中进一步提出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角色转换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和实施途径,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引导学生改变旧的学习观念,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估,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虽然本论文探究了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角色转变的必然性和有效途径,但是研究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如研究时间短,研究样本比较单一且数量少,研究中的问卷和课堂观察量表需要有待于进一步论证和完善。

肖新平[9](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提出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马天琛[10](2019)在《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分析与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95后为主的当代大学生,堪称网络的“原住民”,网络已成为其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学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形成与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探究网络舆论、网络语言符号、网络政治参与和网络道德等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已成为网络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因此,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分析与引导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这不仅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的提高,更关系到青年一代的成长和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本文以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为研究目标,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起点,从理论上研究聚焦于信息化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研究,即通过学生在高校校园的思想行为分析,把握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特征、新规律,从实践上对实际工作中的新技术与好经验进行提炼与总结,为探究学生思想行为引导的新路径和新策略提供依据与指导。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板块:问题提出与意义、关键概念内涵与研究主题、教育对象现状与实证分析、归因与相关性影响因素分析、国外高校网络思想与行为的分析与比较、教育引导的新目标、新理念与新原则、网络引导与个性化教育分析。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时代背景、意义和问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及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主要阐明与讲述了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总的指导思想,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同时也阐述了本研究借鉴的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第三章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基本内涵。主要阐述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引导对策为关键词的界定和内涵,研究聚焦“高校大学生思想行为”和“引导对策”。“思想行为”反映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的思想观念与行为选择状况,选择使用的评估指标主要包含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选择等。“引导对策”反映的是针对实证分析呈现的问题,从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的角度,创新大学生教育引导的理念、原则和对策。第四章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现状与归因分析。基于网络思想行为的现状分析,以高校大学生群体为分析对象,对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政治观、伦理道德、情感认同、践行能力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反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文化观等五个层面的现状和问题。在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的新特征和新规律,并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问题进行还原论分析,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理清不同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第五章国外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分析与比较。介绍、分析和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运用网络提升大学生包括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等在内的意识形态教育经验,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路径创新和科学化水平。第六章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引导的目标、理念、原则和内容。提出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引导的新目标、新理念、新原则。新目标包括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目标、培养目标等等;新理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总体理念和融合信息技术发展的具体理念;新原则包括网络价值渗透与互动平衡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促进、理想信念与实践教育相协调、继承传统与个性创新共引导原则等。其内容包括在线开放课程、网络文化活动、网上实践活动等。第七章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引导的平台、队伍和机制建设。通过数据实证性分析和行为预测对高校大学生思想行为进行数据挖掘,根据学生个体或群体不同需求和特征,从内容体系建设、平台体系建设、评价体系建设等层面提出具体的创新引导策略并提出优秀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队伍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积极构建课程、平台、管理、科研、社会等诸多要素共同形成的网络联动机制等则是具体的创新路径。第八章结束语。主要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论述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引导的不断发展与其未来趋势。

二、新的起点新的挑战——我院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的起点新的挑战——我院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融媒体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对媒介融合相关问题的研究
        1.2.1.2 对警察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学界关于融媒体的总体认识
        1.2.2.2 学界关于融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评估
        1.2.2.3 学界关于融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分析
        1.2.2.4 学界关于融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要求
        1.2.3 对已有研究的基本评价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研究法
        1.3.3 跨学科研究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融媒体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
    2.1 融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2.1.1 融媒体的概念
        2.1.2 融媒体的特征
        2.1.3 融媒体时代的概述
    2.2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2.2.1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2.2.2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2.2.2.1 导向性
        2.2.2.2 渗透性
        2.2.2.3 综合性
    2.3 融媒体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3.1 载体维度:全面传播公安思想政治教育
        2.3.2 环境维度:深刻影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
3 融媒体给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1 融媒体给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3.1.1 融媒体使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更加多元
        3.1.2 融媒体使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充实
        3.1.3 融媒体拉近了公安政工干部与民警的距离
        3.1.4 融媒体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新的平台
    3.2 融媒体给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3.2.1 融媒体使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
        3.2.2 融媒体使公安思政教育者的专业权威受到挑战
        3.2.3 融媒体使公安队伍思想引领难度增大
        3.2.4 融媒体使传统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弱化
4 融媒体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4.1 拓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1.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4.1.2 挖掘公安文化中蕴含的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4.1.3 融入公安情感教育
    4.2 提高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介素养
        4.2.1 加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政治素质
        4.2.2 发挥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把关功能
        4.2.3 完善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训体系
    4.3 创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4.3.1 利用融媒体创设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4.3.2 利用融媒体讲好公安英模故事
        4.3.3 利用融媒体依据民警心理样态做细公安思想政治教育
    4.4 发挥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融媒体平台的功能
        4.4.1 规范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融媒体平台建设
        4.4.2 利用融媒体平台打造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品牌
        4.4.3 利用融媒体平台开展精准公安思想政治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现状
        (二)高校发展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总结评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地方高师院校
        二、转型发展
        三、高校发展战略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分析工具
        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三、SWOT分析工具
第二章 历史审视与现状观照
    第一节 个案高校基本情况
    第二节 历史审视与战略分析
        一、合并组建师专时期(1978-1990年):抓住机遇、回避弱点
        二、升格本科师院时期(1991-2003年):发展优势、降低威胁
        三、更名扩大影响时期(2004-2018年):抓住机会、发展优势
    第三节 现状观照与问题探讨
        一、战略选择变迁轨迹与特点
        二、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现实状况
        三、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存在问题
    第四节 未来战略与选择趋势
        一、战略环境与战略基础
        二、SWOT分析矩阵
        三、发展战略选择
第三章 案例探索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聊城大学
        一、学校现状
        二、转型历程
        三、经验启示
    第二节 奈良教育大学
        一、学校现状
        二、转型历程
        三、经验启示
第四章 问题思考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战略环境层面
        一、加强区域高校分类管理,适度政策资源倾斜扶持
        二、客观认识外部环境变化,合理分析内部优劣条件
    第二节 战略制定层面
        一、主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发挥发展战略引领作用
        二、构建高效务实决策团队,完善发展战略制定机制
    第三节 战略实施层面
        一、积极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拓宽资金资源获取渠道
        二、完善战略实施监控体系,充分利用评价反馈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6)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新媒体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研究
        1.2.3 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目标
        1.3.2 论文研究内容
        1.3.3 论文研究难点
        1.3.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2.1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相关概念
        2.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1.3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2.2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2.1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和文化价值多元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2.2 坚持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2.3 坚持显性传播与隐性传播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2.4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2.5 坚持传承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3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渠道
        2.3.1 手机新媒体
        2.3.2 微博新媒体
        2.3.3 微信新媒体
        2.3.4 新闻客户端
    2.4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特点
        2.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呈现移动化特点
        2.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垂直化特点
        2.4.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呈现互动化特点
    2.5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功能
        2.5.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意识形态功能
        2.5.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信息源泉功能
        2.5.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交流互动功能
        2.5.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舆论监督功能
        2.5.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社会整合功能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技术创新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
        3.1.1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开发的影响
        3.1.2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发布的影响
        3.1.3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率的影响
    3.2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机遇
        3.2.1 移动媒体拓广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受众覆盖面
        3.2.2 媒体融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渠道
        3.2.3 新媒体传播模式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多向互动
    3.3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3.3.1 信息庞杂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影响力
        3.3.2 网络传播使大众化传播所处的意识形态环境复杂化
        3.3.3 话语权转移增大了大众化传播效果的不可控性
        3.3.4 社会发展使大众化传播受众的自我本位性增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理论模型
    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要素
        4.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目标
        4.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原则
        4.1.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模式
    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4.2.1 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2.2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步骤
        4.2.3 评估指标的选取
        4.2.4 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图
    4.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理论模型
        4.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
        4.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评估理论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模型实证研究
    5.1 实证研究设计
        5.1.1 研究方法选择
        5.1.2 数据采集
        5.1.3 研究过程
    5.2 样本基本信息统计
    5.3 计算测评指标权重
        5.3.1 一级准则层指标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
        5.3.2 二级准则层指标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5.3.3 方案层指标权重确定
    5.4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5.4.1 单因素模糊评判
        5.4.2 模糊综合评判
        5.4.3 最终得分
        5.4.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提升策略分析
    6.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策略
        6.1.1 积极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的主动性
        6.1.2 大力培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意见领袖
    6.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策略
        6.2.1 全面整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
        6.2.2 结合中国特色,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
        6.2.3 贴合大众语境,采用多样化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6.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受众策略
        6.3.1 针对不同受众人群采取多样化传播方式
        6.3.2 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加强马克思主义内容传达率
    6.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渠道策略
        6.4.1 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
        6.4.2 采取多种方式推行和强化互动传播
    6.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环境策略
        6.5.1 依托科学技术,构造数字化媒体环境
        6.5.2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引领主流意识形态
    6.6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1: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2:FCE评测表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的
    0.3 论文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教育信息化的界定
        1.1.1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1.1.2 教育信息化现存问题
    1.2 国内外有关教师角色的研究
        1.2.1 国外教师角色研究综述
        1.2.2 国内教师角色研究综述
    1.3 国内外有关教育信息化下教师角色的研究
第二章 理论依据
    2.1 建构主义
    2.2 人本主义
    2.3 多元智能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问卷法
        3.3.2 访谈法
        3.3.3 观察法
    3.4 研究过程
        3.4.1 教师访谈
        3.4.2 教师课堂观察
        3.4.3 学生调查问卷
        3.4.4 教师调查问卷
    3.5 数据收集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4.1 访谈结果分析
    4.2 课堂观察记录分析
    4.3 问卷结果分析
        4.3.1 学生问卷分析
        4.3.2 教师问卷分析
第五章 启示与建议
    5.1 研究发现
    5.2 教学建议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5.4 研究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3 教师访谈
附录4 课堂展示活动观评记录表
附录5 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6 授课教案
附录7 教学评价

(9)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四、X市的其他考核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六、小结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四、结论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10)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分析与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与现状
        1.1.1 研究缘由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视角
        1.2.1 研究的多维性
        1.2.2 研究的多科性
    1.3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1.3.1 理论价值
        1.3.2 实践价值
        1.3.3 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2.1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
        2.1.2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相关理论观点
        2.1.3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2.2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研究的知识借鉴
        2.2.1 对社会学的知识借鉴
        2.2.2 对政治学的知识借鉴
        2.2.3 对心理学的知识借鉴
        2.2.4 对教育学的知识借鉴
第三章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基本内涵
    3.1 核心概念
        3.1.1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基本含义
        3.1.2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特点
        3.1.3 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策略的基本含义
    3.2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引导策略研究主题
        3.2.1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规律性特征的研究
        3.2.2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教育引导研究
第四章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现状与归因分析
    4.1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现状的背景分析
        4.1.1 “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变革
        4.1.2 高校大学生知识学习的新特征
        4.1.3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
        4.1.4 高校大学生第二、第三课堂网络化现状
    4.2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与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
        4.2.1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现状的调查分析
        4.2.2 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
    4.3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客观归因
        4.3.1 社会环境因素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影响
        4.3.2 学校教育因素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影响
        4.3.3 家庭教育因素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影响
        4.3.4 传统文化因素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影响
    4.4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主观影响因素
        4.4.1 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与认知薄弱
        4.4.2 大学生内在理想与信念生成不足
        4.4.3 大学生消费观念偏离的消极影响
        4.4.4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影响
    4.5 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其他相关问题分析
        4.5.1 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
        4.5.2 社会热点问题的影响
        4.5.3 人际交往作用的影响
第五章 国外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分析与比较
    5.1 美国运用网络开展价值教学的现状与引导借鉴
        5.1.1 美国网络教育规划与政策实施
        5.1.2 美国高校价值教育的网络化实践与运用
    5.2 欧洲国家开展网络价值教育的现状与引导借鉴
        5.2.1 欧洲国家网络教育规划与政策实施
        5.2.2 欧洲高校价值教育的网络化实践与运用
    5.3 国外高校运用网络开展价值教育的借鉴
        5.3.1 美国高校运用网络开展价值教育的借鉴
        5.3.2 欧洲高校运用网络开展价值教育的借鉴
        5.3.3 国外高校运用网络开展价值教育的反思
第六章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引导的目标、理念、原则和内容
    6.1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引导的新目标
        6.1.1 培养目标
        6.1.2 学习目标
        6.1.3 发展目标
        6.1.4 价值目标
    6.2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引导的新理念和新思维
        6.2.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6.2.2 坚持融合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思维
    6.3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引导的新原则
        6.3.1 网络价值渗透与互动平衡结合原则
        6.3.2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促进原则
        6.3.3 理想信念与实践教育有机协调原则
        6.3.4 继承传统与个性创新共同引导原则
    6.4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引导的内容建设
        6.4.1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6.4.2 网络文化活动建设
        6.4.3 网上实践活动建设
第七章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引导的平台、队伍和机制建设
    7.1 平台体系建设
        7.1.1 网络物理平台建设
        7.1.2 评价检测平台体系建设
    7.2 队伍建设
        7.2.1 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7.2.2 辅导员队伍建设
        7.2.3 网络技术队伍建设
        7.2.4 舆论舆情队伍建设
    7.3 网络运营管理机制建设
        7.3.1 网络产品生产机制建设
        7.3.2 管理服务机制建设
        7.3.3 网络监管机制建设
        7.3.4 网络反馈机制建设
    7.4 网络联动机制建设
        7.4.1 网上网下联动机制建设
        7.4.2 校园网与社会网络联动机制建设
第八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新的起点新的挑战——我院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融媒体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D]. 吕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3]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D]. 蔡泳帆.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 唐丹.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角色研究[D]. 周树楷.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分析与引导研究[D]. 马天琛.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新起点,新挑战——关于我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