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申彦东

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申彦东

天津桦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18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显著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其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土木土建建筑工程当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以及推广。同时还在土木建设施工过程当中又表现出不可替代作用。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当中,容易引发一定的裂缝出现,这样将会对混凝土整体结构的质量以及强度和稳定性不同程度的产生影响。因此我们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全方位的细致化分析,并能够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所以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建设工程当中所具有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关性的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性作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应用

引言

现代社会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现在房屋建筑都是高楼大厦,铁路交通都是国家全通化,还有各类建筑,都代表着国家的发展和技术的前沿,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必不可少。但是目前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还是存在自身的特性,如何在施工技术上克服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的特性,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土木建筑工程中来,是一个重点研究课题。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关键特征在于“大体积”,施工应用的混凝土用量较多,结构厚实,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配比、浇筑、振捣和养护的要求较高,一旦施工单位在任一技术要点中出现不足,均会引发施工裂缝,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同时,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参数,也会影响结构性能,引发施工裂缝。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技术要点在于混凝土配比、施工温度、施工工艺及养护工作。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1)水泥用量比例过大和严重的变形收缩,容易出现一定的裂缝问题。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证明混凝土的体积,要与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总容量比例产生直接的关系。所以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大量的水泥,此外在短时间内,水泥同水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从而生成一定的热量,这样的情况之下,体积在温度的逐渐升高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之后,由于内外温度表现一定的差别,并且外部温度往往要低于内部的温度,这样就会使得热量丛高温度容易流向低温度,导致内部的拉应力进一步的提升,使得整体结构的体积变大,容易产生一定的裂缝。(2)在相关约束力的作用之下,在内部容易产生一定的预应力。同时在内外约束的条件之下,内预应力往往会容易存在于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当中。内衣原理往往是指在短时间内水泥水化合物散发出的热量所转化的预应力。但是随着混凝土表面热量逐渐的散去,会使得内部体积和表层体积不同程度的发生膨胀或者收缩的现象,如果发生在阴雨连绵的天气,这种现象会更加的突出,从而逐渐的增加内部的拉应力。

3施工技术分析

3.1材料配合比设计技术

能够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把握好的配合比在技术中是高要求的,合理的配合比混凝土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时还要控制温度应力。在抗裂性方面,水泥品种方面,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杂水泥用量方面,适当添加配筋,添加剂的使用,在进行施工前,一定要技术人员反复试验,以确定最好的配合比,符合所需建筑及施工环境,保证建筑的安全性。添加配筋是为了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添加剂的使用是为了能够克服混凝土的膨胀系数,能够用做好的技术做到膨胀技术最小。在控制温度应力方面技术,一方面要控制浇筑温度,在施工过程中浇筑温度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温度受外界环境也有影响,施工时间要合理安排,尽量减少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还有一方面是控制水泥的用量,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也是减少水泥水化带来的大量热度对温度的影响,可以选用一些能代替水泥的材料来施工,这也是施工技术的难点之一。

3.2混凝土浇筑

(1)在浇筑施工开始前,先报送相关申请表,经审核确认合格后开始正式浇筑施工。(2)对于大体积底板,其对抗渗性与整体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浇筑过程必须保持联系,尽量减少或避免施工缝。底板的浇筑应分层进行,下一层混凝土完全初凝前要完成上一层的浇筑。将下一层浇筑好后,要先进行拆管,然后回到起始的位置对上一层进行浇筑。(3)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自由下落的高度应控制在2m以内,如果超出2m,应使用串筒来浇筑,以免混凝土发生离析。泵送时,料斗中应有充足混凝土,避免因吸入大量空气而造成堵塞。(4)浇筑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分区定点和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先选择一个部位实施浇筑,到要求的标高后,形成一个扇面逐渐向前流动,再对坡面实施连续浇筑,以此不断循环。采用这一方法可以良好适应相关施工工艺,确保所有混凝土都能浇筑于之前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将浇筑间歇时间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此外,这样还能解决反复移管等问题,为浇筑完成后的保温及覆盖等提供方便。(5)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过程中消耗的时间应控制在初凝时间以内。一般间歇的时间应控制在6h以内,当遇到特殊情况时,无法连续浇筑,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6)浇筑施工中,泵车上出灰口应安装一定数量的振捣器,由于混凝土坍落度相对较大,在底板中斜向流淌约1m,振捣器用于振捣下部流淌部位。施工中振捣应遵循快插慢拔基本原则。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振捣时,需要将振捣棒插入到下一层50mm,以此保证上下层良好结合,保证振捣的密实性,一般一个点位的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范围内,当混凝土的表面停止下沉和产生气泡,且表面开始泛浆时,即可结束振捣。振动棒的插入应保持均匀,每次移动的距离控制在其作用半径1.5倍之内,通常在400~500mm范围内。模板和振捣棒之间的距离控制在作用半径一半之内,同时不能和预埋件、钢筋及模板发生碰撞。当有移位时,应立即进行调整。(7)因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对较大,容易在钢筋下部产生一些水分,或是使钢筋上部混凝土出现细缝。为避免裂缝的产生,需要在初凝之前与预沉后进行二次抹压。

3.3养护

混凝土养护主要是针对混凝土进行保湿以及保温,其中保温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对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进行降低,并对其热扩散现象进行控制,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裂缝现象起到控制作用。而保湿主要就是避免由于表面收缩导致裂缝出现。混凝土浇注前为进一步降低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可以使用一层毛毡外加两层土袋将侧面模板覆盖,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之后需要不断地在土袋表面洒水保证表面覆盖层始终处于湿润装填。

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相较一般混凝土工程技术与质量要求更高,在设计与施工中都要严格要求,确保工艺满足工程要求,技术落实到位,才能确保整体工程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混凝土质量问题依然常见,随着技术水平及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相信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会更高,为现代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才华.土木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及技术要点分析[J].智能城市,2016,(01):129-130.

[2]杜长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和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8):215.

[3]刘庆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9):61-62.

标签:;  ;  ;  

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申彦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