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萃颖[1]2016年在《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转型主要包含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型两个方面,转型的方向是要实现一个优于当前经济发展形态的新的经济运行形态,而具体到县(市)层面,县域经济转型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摆脱传统的发展形态,建立一个符合在新常态下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目前,吉林省县域经济已经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正在成为吉林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全面振兴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吉林省县域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导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资源依赖性强、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的等问题,需要通过转型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本篇论文以县域经济转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区域经济、经济转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研究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问题。通过使用指标权重线性加总的方法确定权重并利用和借鉴国家统计局关于《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当中的指标体系,从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要素结构转型等叁个方面构建县域经济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转型综合能力指数,以吉林省经济转型能力和长春、吉林等九个地区经济转型能力为参照系,对吉林省40个县(市)转型升级能力进行排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能力整体水平较低,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即:需求结构转型困难。县域农民长期内收入增长面临结构性调整的瓶颈制约、县级政府动员财政资源能力弱、城镇化进程缓慢等导致县域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协调,难以对经济增长实现有效拉动;产业结构转型困难。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缓慢,第二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不足,对其他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要素结构转型困难。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弱,资本要素产出效率低、资源要素利用水平低等问题,使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弱化。另一方面,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能力存在区域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延吉市、敦化市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转型升级能力;以公主岭市、通化县等为代表的中东部地区县域经济依托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具备了一定的转型升级能力;以镇赉县、长岭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和以靖宇县为代表的资源枯竭性地区,由于受到生态转型和资源产业转型的压力,经济转型能力较弱。本文认为,要推动吉林省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一方面,从整体上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要实现叁个方面的转变,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向依靠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强化收入分配;由主要依靠工业化向依靠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转变,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强化要素支撑,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转型,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强化分类指导,将吉林省县域经济划分为率先转型区、利用东部地区纳入“一带一路”的区位和政策优势,率先实现县域经济转型,进而引领全省县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转型跟进区,利用吉林省中部转型核心区有利条件,强化产业和要素支撑,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转型培育区,利用西部生态经济区的后发优势和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优势,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接续产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转型的能力。本篇论文将经济转型的宏观研究体系,即: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要素结构转型纳入到县域经济研究当中来,系统全面分析县域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解决途径,更能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客观看待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分析和利用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趋势性变化,从而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本文的主要结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同样需要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叁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基础、支持政策、产业优势实施分类推进。在本篇论文分析的基础上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比如县域投资结构调整、投向有效性分析,投资产出效率提升的途径研究,县域城镇化发展质量与规模之间的关系,县域经济体制转型的形式、成效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为了使本论文研究焦点更为集中,这些问题没有进行专项细化研究分析。
申玉花[2]2011年在《中国特色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以来,县域经济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和社会的关注。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努力增加种养业、林业收入,积极发展农村二叁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①,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②,之后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③。可见中央开始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另外,从2008年开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实体经济受到冲击,此时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国内市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突破点。县域兴则国家兴,县域强则国家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时代课题。由此看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是小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科学分析并妥善解决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区域经济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新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系统阐述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面临和存在的各种问题,总结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根据总体思路,提出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应该采取的具体的战略举措。第一部分,详细论述了县域经济的内涵,特点,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遵循的原则,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共几代领导人的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以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各种经济增长理论为支撑,阐述了这些理论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的指导作用。第二部分,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我国县域经济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当然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了剖析。第叁部分,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总结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一是把解决好叁农问题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二是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叁是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四是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五是坚持把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六是把推进体制改革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第四部分,根据总体思路,提出了我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应该采取的具体的对策措施,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叁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四是壮大民营经济,五是继续推进体制改革。
乔恒[3]2007年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郡县治,则天下安”,壮大县域经济是富民固本之方,治国安邦之策。本文以现代区域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将科学发展观引入县域经济研究之中,重点阐述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科学发展路径及相关的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并以东北县域经济为实证对象,研究探讨了东北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路径。论文除引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着重阐述了县域经济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县域经济“叁元性”等七个方面特征及演化规律;从产业、空间及经济关系叁个方面论述了县域经济系统结构及功能特性;从县域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选择上,探讨了县域空间结构的内在规律。县域各种结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县域耦合机制,不断提升着县域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第二章,提出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理论构架,论述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一般机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是指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以及在县域经济系统外部环境的作用之下产生的内在机能、内在规定性和有效调控方式。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要求揭示“整体、内生、系统”的本质内涵,遵循“发展、协调、持续”的系统运行规律,反映“动力、质量、公平”叁大本质要素。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必须处于生态响应(自然)、经济响应(财富)和社会响应(人文)的叁维作用之下。分析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第叁章,探索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评价问题。通过“发展度”、“公平度”、和“协调度”叁个方面的因子,构造出具有叁个层次的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第四章,重点论述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路径构成及其本质内涵。提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路径,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组织方式和实现途径。在不同的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其发展路径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发展道路上看,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农村城镇化道路、民营经济主体化道路及县域经济特色化道路,是现阶段加快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制度变迁上论,实施县域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城乡良性互动制度创新和县域管理体制创新,是高效率组织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从支撑体系上讲,县域经济科学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来支撑,积极建立和完善县域金融体系、县域科技服务体系、县域中介组织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也是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第五章,运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对东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着重分析了东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区域背景状况及其对东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剖析了东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针对东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实施东北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性路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民营经济主体化进程,深化县域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县域生态安全保障措施建设,即通过实施“四化一改一安全”战略,来实现东北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夏春萍[4]2005年在《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与农村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而言,其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在中国,城乡经济差距非常明显,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导致内需不足与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为了迅速扭转城乡发展的这种不良局面,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及时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战略。那么,如何在全国有效实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理论界在苦苦思考,实际工作者在艰难探索,为此,以农业大省湖北为例,就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制度创新思路,无疑对湖北、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综合运用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比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农业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与原理,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理,采取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展开系统深入的分析评价,得出相应的政策含义和依据。 论文除导言外,按照内在逻辑顺序共分为9章。导言部分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国内外研究动态,概述了论文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归纳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一章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对湖北省城乡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若干比较,湖北省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并对湖北省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形成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章是对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客观必然性,然后介绍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几个经典理论学说。第叁章在对湖北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五、六和七章则分别对湖北省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等内容开展了研究。集中探讨了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内容,并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各个内容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内在关系和如何围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做好各个内容的建设发展工作。第八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并提出落实的途径是“六化”并举战略。第九章对湖北省的五种类型的县域模式分别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每种模式的统筹发展措施。
邢志广[5]2006年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县域经历过2000多年的演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国县域经济东、中、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诸多县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资金、市场、人才、技术、观念、体制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的问题。围绕这些矛盾和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层面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论文对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地位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县域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94.0%,人口总量的70.41%,GDP的56.31%。县域经济是一种综合型、联结型、开放型、特色型和非平衡型的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柱、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基础、统筹城乡的重要环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但是,目前诸多县域产业层次和农业效率较低、中小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发展不足、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素质较低、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并面临较大困难、县域城镇化建设滞后于工业化。 其次,论文提出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在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地区经济的成功经验、总结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模式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目标,提出了以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总体模式,即立足县域特色,以支柱产业发展为目标,以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主线,以组织模式为动力和调控,以运行模式为支持和保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它包括以下叁个具体模式: 1.产业结构模式。论文在综合分析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指出新型工业化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而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进而,论文对特色经济的内涵做出了科学的界定,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县域特色产业以自然资源差异为基础、以社会资源差异为基础和以综合竞争力差异为基础的形成路径,通过市场化、规模化、创新化、开放化、生态化和品牌化等的发展路径。然后,针对县域特色产业选择构建了特色产业的评估模型,并进行了陕西省某县特色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和分析。 2.组织模式。论文在借鉴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郡县制管理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构建为“服务型政府+民营企业集聚+特色产业园区承载”的新型多重推动模式,即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基础,特
何建雄[6]2013年在《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作为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纽带,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序列中占据着绝对的基础地位。这种基础地位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尤其突出。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因此,如何加强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应该充分考虑的经济战略。然而,根据对国外同类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中国县域经济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在关注县域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的同时,还需要对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县域经济这种从很大程度上需要以县域内已有资源为发展基础的区域经济形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伴生于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尤显重要。然而,在学术界尤其是国内学术界,其视角大都停留在县域内GDP的发展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伴生的环境问题关注甚少,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大都停留在对县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基本理念的阐述方面,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成果则更少。本文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之间的关联性,借用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两型社会建设等相关理论,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择湖南省衡阳市作为研究案例地区,深入探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内涵与特点、规范研究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边界”;其次从实践层面实证分析了案例地区近年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经济高速增长状态下所面临的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现实的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再次,进一步探讨基于“两型”视角下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如何“提质提速、增量增效”,如何选择一种更加合理的、面向资源节约的、环境友好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并使之转变为:呈现总量继续扩张、质量趋好、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最后,探讨衡阳市实现县域经济“两型社会建设”所需政策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绪论。主要内容包括论文写作背景、论文写作的意义、论文研究框架、关键的技术路线和思路,并对其进行阐述和解释,对论文的创新点进行陈述。二、面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检索。主要包括县域经济及基于“两型”发展目标的县域经济内涵与特点、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理论等相关内容的介绍,论文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主要检索理论基础问题。叁、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启示。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区域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揭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和教训,以达到为本论文研究对象提供基本启示的目的。四、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视角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内容是面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目标的县域经济的综合评价问题。通过对“经济发展度”、“社会公平度”和“环境协调度”等叁个方面的主要因子的构建,构造出面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综合评价模型。五、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是结合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状况,借助第四章评估模型的使用对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揭示衡阳市基于“两型”目标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矛盾。六、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主要内容是以衡阳市的各个县、县级市为具体研究对象,针对各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及其存在的具体问题与原因,结合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促进衡阳市各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对策措施,形成比较完整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七、湖南省衡阳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主要内容是通过第六章的基本阐述,本文认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依托资源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两型”县域经济发展;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两型”县域经济;壮大县域民营经济,培育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点等四个方面的基本路径。基于上述基本判断,结合上述四种基本路径,文章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八、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对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范克钧[7]2007年在《固原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善的基本单元,是实现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进行监控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县域经济在规划制定、产业开发、经营战略重点确立和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能够协调农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统一各部门的力量,兼顾县、乡(镇)、村叁个层次以及城市和农村两个领域。如果县域经济缺乏活力,一个地区的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本文借鉴国内外县域经济相关研究及已经成熟的理论成果,采取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通过对固原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诊断,得出了制约固原市县域经济发展因素分别是:(1)全市40%的县(区)产业结构因素负向贡献,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传统的小农意识和保守、僵化的观念以及“等靠要”的思想大量存在;(3)自然环境恶劣,软硬环境落后;(4)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5)数量扩张、粗放经营的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低技术水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6)全市县域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劳动力素质的低下;(7)全市县、乡财政匮乏,收支矛盾尖锐,投资不足。(8)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整体较弱,中心城市没有发挥出对县域经济应有的辐射作用。据此,提出固原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一、根据资源优势,把县域经济和特色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走特色经济之路;二、通过因地制宜调整农牧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有效配置资源,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叁、发挥本地现有经济基础、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完善人力资源供给机制、大力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四、推进老城改造、加快新区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农村城镇化;五、促进县域经济民营化;六、实施城乡经济一体化;七、优化创业服务环境。
褚召军[8]2005年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从对县域经济概念、特点、重要性的分析入手,通过分析当前县域经济方面的前沿理论,特别是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中对发展中国家在县域经济方面的经验性理论,及县域经济理论学家和实践者的宝贵经验,给出了目前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些较有见地的建议和对策。 经济增长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两大理论基础。本论文首先阐述和分析了经济增长理论体系,其包括1.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2.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3.速水佑次郎的借用技术理论。以上叁个理论论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对当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对比和分析对我国现在的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一定很有帮助。本文在理论阐述和分析的第二部分对不平衡发展理论主要论述了1、增长极理论,2.梯度发展理论,这一部分对我国目前的发展很有启发,值得借鉴。 本文的第叁部分针对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给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几个突破点,即:农业组织的创新,发展农民教育,农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发挥政府积极的服务引导作用。这些发展对策对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有比较大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论文的最后结合山东省枣庄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发展对策。这也是作为MPA学员毕业时写作论文必须要求,特别枣庄市作为农业经济比例比较大的地区,更有发展县域经济的内在要求和研究必要。
罗仲平[9]2006年在《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中期,总体上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这一阶段工农业均有大步发展,但是区域发展差距有所拉大,“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经济社会矛盾交替激荡。“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发展中化解矛盾,必须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坚持“五个统筹”,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乡村,是新时期新阶段新条件下实现城乡协调、区域和谐、社会和谐和全面小康的现实选择。“五个统筹”首要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县域既是城乡结合部,又是工农汇集地。县域经济囊括工农、涵盖城乡,是国家管理的基本单位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历代都受到高度关注:《史记》讲“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重新审视县域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县域范围内城镇乡经济共生,叁次产业并存,多种经济形式和谐共存。发展县域经济,形成特色,是协调叁次产业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地域依托。目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二元矛盾突出、城乡结构不协调、区域发展特色不鲜明等诸多矛盾,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不到位的小康是不全面、不均衡的小康,县域经济发展不到位的和谐是不长久、不稳固的和谐。县域经济首先必须“壮大”,夯实经济基础、壮大经济实力;着眼建立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效机制、把握“两种趋向”,县域经济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走“发展”之路,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增长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现实道路是培育经济增长点。县域的空间范围、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基础等等都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全面开花,应该是立足资源禀赋特点、发挥比较优势、采取重点突破,发展特色经济,这也就是走增长点培育道路。培育增长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在西部地区的具体体现。西部县域经济培育就是要依据县域的资源禀赋和历史传承,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相辅相承的产业和地域两个空间上培育以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增长点,和以县城牵头、中心镇承接的链式接续的空间增长点,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壮大县域经济,形成区域特色经济。全文将分析对象聚焦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包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从概述县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内涵着手,对有关县域经济增长点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并分析了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现状和困境。第二部分包括第叁、四、五和六章,是专题研究部分,分别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机理分析、模式构建、路径探索和制度创新四个侧面展开。论文根据新时期、新形势,进一步阐述了县域经济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区域格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作为城乡结合部和工农业交汇点的县域经济,历来受到中央的重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县的历史命运如何,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论文总结发展中大国搞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央的决策,认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相互交织、同步推进的道路。占我国国土面积70.4%,承载70.9%人口的县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战场,是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沿阵地,也是承载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空间载体。因而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现代化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担负着重大使命。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十一五”规划要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正是对县域经济认识的步步到位和充分肯定。论文根据我国的县情和西部地区具体区情,阐明培育增长点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反差强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叁农”问题突出,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区情复杂、差异巨大,进行了初步资源开发,但尚未形成优势,开展了小城镇建设,但尚不足以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因而县域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既不可能是“均衡发展”,也不宜选取简单的“非均衡发展”,必须走非均衡协调发展之路,其实现形式既增长点培育。进而“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动“叁产互动”、“城乡相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论文提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是产业阵容和空间载体的统一,必须以小城镇建设支持产业集聚;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建设。论文从经济活动的产业集聚和人口分布的循优推移视角阐述了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形成机理。县域经济增长点同时涵盖两个空间:既是经济活动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应形成的推进型优势产业部门,又是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分布的县城、中心镇和经济活动集中发展区等优势区位。县域经济增长点形成过程的实质是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互动推演过程:产业集聚为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提供产业支撑;城镇化又为产业集聚的生成、发展和壮大提供空间载体,人口集聚则是产业集聚和空间集聚的指示器,引导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互动协调。论文通过实证分析,动态描述了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产业成长和空间演进过程。论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模式。论文运用县域经济增长点成长机理,定义了产业区位商和空间集聚指数两个反映产业集聚效应和空间集聚效应的指标,采用二维理论构建起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理论模型,推导出辐射型、自生型、推动型叁种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理论模式;分析了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模式的形成、发展、转换和升级过程。论文探索了西部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制度创新。论文认为,制度创新是西部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前提和保障,探讨了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财政金融制度创新和土地经营制度创新问题。论文认为,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主体是政府,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转变政府职能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内在要求;财政金融制度创新是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基础。
向京京[10]2008年在《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对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正是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发展县域经济实际上就等于发展了农村经济。而走出农村才能发展农村,减少农民才能够富裕农民,这就需要城镇化。县域经济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农业、工业和第叁产业。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市管县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县域经济是我国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叁农”问题的解决和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缓解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城镇化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城镇化水平滞后已成为我国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总之,我国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发展比较滞后,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存在着体制,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如何发展,如何协调发展,成为了专家、学者、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研究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如何协调发展有利于认清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两者协调发展的规律。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为下面对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提供平台。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内涵以及特征。第叁部分:阐述了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的相互关系。第四部分:在分析我国县域经济中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第五部分:以松滋市为例,分析其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松滋市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 任萃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2]. 中国特色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申玉花.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1
[3].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 乔恒.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4]. 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研究[D]. 夏春萍.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5].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邢志广.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6].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何建雄. 湖南农业大学. 2013
[7]. 固原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范克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8].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褚召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9].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研究[D]. 罗仲平. 四川大学. 2006
[10]. 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D]. 向京京.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标签: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