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阅读教学的初步尝试

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阅读教学的初步尝试

颜志奎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思想品德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作为思想品德课的阅读,似乎被很多教师忽略了。本文结合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论述了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阅读教学的四种策略。

关键词:思想品德;阅读教学;阅读教材;学科阅读

作者简介:颜志奎,任教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马安中学。

近年中考试题,加大了对题目的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这种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即适应信息量日益增大的现代社会发展。因此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需要关注阅读教学,需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发挥阅读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呢?

一、教会学生阅读教材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倡导由“道德教育”向“道德学习”转变,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强调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感悟。而让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就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理念要求。现以九年级政治教材第四课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例,说明一下思品课阅读式教学流程。

1.读教材,自构知识结构

这一环节以自学为主。让学生先把本框题的内容浏览一遍,然后根据本框题标题的主框架(一、我们共同的家园,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常规思路,自行整理出本框题的知识结构图,并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多思善疑,找出不懂的地方,以便下一环节讨论。

2.读教材,共建知识结构

这一环节主要以讨论交流为主。上一环节学生的自我归纳,难免有疏漏和不完整,通过本环节四人小组的讨论交流,总结出本框题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为内化教材奠定基础。

3.读教材,落实知识结构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明确知识点在书中的坐标,对知识点做出直线、浪线、打圈点等标记,同时在知识点旁写上相应的问题。

4.读教材,拓展知识面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各自的疑难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作讲解和点拨。如本框题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为何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开发为何难度大?开发利用为何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此问题的提出、探讨和解决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从宏观知识体系中把握、理解教材,另一方面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从而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通过上述的四步阅读,既能训练学生的主动思考、分析、归纳等能力,又可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既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处理,为日后考试理解答案、查找答案提供了便利,又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探究合作的兴趣,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从心理上、情感上达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完美转化。

二、指导阅读课外资料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预习时,教师还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预习提纲的要求从网上、课外书报刊等多渠道查阅资料,作为教材的补充。

三、训练学生阅读考题,抓住题眼,力求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平时学习很好的学生考试成绩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审题不清,出现了很多无谓失误,甚至还有漏题的现象。这些都暴露出其阅读试题的技巧不够强。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要求学生三“读”而后写。

一读考题,找出关键词,避免低级失误。这一点在做选择和简答题时尤为重要。

二读考题,抓住重点,避免答非所问。有些学生在做材料分析题和辨析题时往往就材料谈材料,找不到重点,故而失分率较高。如果能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找出关键词,把握住题目重点,便能使其快捷地找到答案的切入点,同时使答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例:有人认为,对于西部来说,最根本的就是发展经济,所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是可以的。请问,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初读题目,不难发现此题涉及了两个方面的问题——西部同样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要能发展经济,牺牲环境也未尝不可。但问题的重点在哪儿?组织答案的重点在哪儿?细读题目,再次进行分析,可得出此题的重点不在于谈“西部也应发展经济”,因为该观点已得到认可,而在于反驳“可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错误观点,此可得出答题的明晰思路:(1)西部确实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2)但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保护好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不能把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对立或割裂开来。

三读考题,把握内在联系,避免偏离书本。不少学生在做材料题时往往就材料谈材料,脱离了书本,这也是考试之大忌。

例:在九年级毕业主题班会上,甲、乙、丙3名同学就“艰苦奋斗”发言:

甲:昔人已乘黄鹤去。

乙: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丙:一条直线。

你认为哪一个同学的观点最为合理?为什么?

此题首先要求学生要读懂题意:谈对艰苦奋斗的正确看法,其次要读懂甲、乙、丙3人的各自喻意;最后还要联系材料,读懂对艰苦奋斗的正确理解。

如果上面三个方面都能读懂,不难发现,只有乙的观点最合理,因为艰苦奋斗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因此甲是错的,但艰苦奋斗在不同时代的内容不同,因此,认为其内容始终不变的丙也是错的。

四、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政治课本中的有些文字内容相对抽象,这就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紧扣教材,精心设计出电教媒体形象逼真的声、光、形、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投入和参与是最深刻的活动机制,而兴趣则是推动儿童积极地去认识或处理某种事物的重要内在动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是政治课教学的良好开端。在讲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内容,学生看到这一大段文字很多,识记繁琐。于是,通过多媒体一边播放我国目前人口、资源、环境等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这些严峻形势给我们敲响了哪些警钟,我们要如何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地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这就使学生进入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调动起阅读兴趣,启动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

据了解,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的原因中,教师讲课不吸引人、教学方法单一的原因高于60%。这些数字不能不让我们震惊,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此的忧虑和思考。它警示我们,教师要切实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精心设计阅读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增加自主阅读课、思维训练课及探索性学习课,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有助于促进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思考题,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给予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保持对政治课堂的热情、对政治课本阅读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阅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政治阅读习惯,取得政治教学的最佳成效。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程。我们政治教师要在课堂上重视阅读习惯,坚决克服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阅读尤其是不让学生阅读的弊端。

参考文献:

[1]邱钢松.加强学生体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

[2]教育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马安中学

邮政编码:516257

APreliminaryAttempttoStrengthenReadingTeachingin

JuniorHighSchoolPoliticsTeaching

YANZhikui

Abstract:Injuniorhighschoolpoliticsteaching,howtoimprovetheeffectivenessofteachingisanurgentproblempoliticsteachersmustsolve.Butwefindthatreadinginpoliticsteachingseemstobeignored.Thispaperexpoundsfourstrategiesofstrengtheningreadingteachinginpoliticsteachingbasedonnewcurriculumteachingpractice.

Keywords:politics;readingteaching;readingmaterials;subjectreading

标签:;  ;  ;  

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阅读教学的初步尝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