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论文_民福利,邱恒峰,郑浩,李泽,潘小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原,白细胞,相容性,组织,复合体,抗体,银屑病。

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论文文献综述

民福利,邱恒峰,郑浩,李泽,潘小平[1](2019)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RB1~*1501-HLA-DQB1~*0602单体型阳性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发作性睡病患者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RB1*1501-HLA-DQB1*0602单体型的阳性率。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2012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睡眠中心确诊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共42例,根据临床表现中有无猝倒发作分为两组:猝倒组(18例)与非猝倒组(24例);另外募集5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HLA分型法检测两组人群的HLA-DRB1*1501-HLA-DQB1*0602单体型。入组人群均为汉族人群。结果伴有猝倒发作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组的HLA-DRB1*1501-HLA-DQB1*0602单体型的阳性率为30%(6/18),无典型猝倒发作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组的HLA-DRB1*1501-HLA-DQB1*0602单体型的阳性率为29.2%(7/24),正常对照组的HLA-DRB1*1501-HLA-DQB1*0602单体型的阳性率为9%(5/55),猝倒发作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组的HLA-DRB1*1501-HLA-DQB1*0602单体型的阳性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人群(p=0.034);无猝倒发作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组的HLA-DRB1*1501-HLA-DQB1*0602单体型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但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2)。结论汉族人群中HLA-DRB1*1501-HLA-DQB1*0602单体型可能与猝倒发作的发作性睡病相关,HLA-DRB1*1501-HLA-DQB1*0602单体型与无猝倒发作的发作性睡病的相关性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25)

谢丽君,曲贞,崔昭,刘刚,廖蕴华[2](2015)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I类基因及其编码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磷脂酶A2受体(PLA2R)是其特异性靶抗原,约70%患者血浆PLA2R抗体阳性。HLA II基因编码的MHC II类分子参与呈递靶抗原。本研究旨在探索HLA II类基因及MHC II类分子与IMN发病的关联。本研究共纳入261名IMN患者和599名健康人。我们对这860个个体的HLA-DRB1,DQA1,DQB1,DPB1基因座位进行4位高分测序分型,根据4位高分分型结果从IMGT/HLA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MHC分子氨基酸序列,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61名IMN患者血清中PLA2R抗体。DRB1*1501(OR=3.49,P=1.77×10-21)和DRB1*0301(OR=3.44,P=3.46×10-10)对于IMN是两个独立的风险等位基因。并且,在PLA2R抗体阳性的病人中,DRB1*1501(OR=6.06)和DRB1*0301(OR=4.92)对于IMN的发病具有更高风险。rs2187668是DRB1*0301的代表性SNP。在逐步校正分析中,同时校正DRB1*1501和DRB1*0301的影响后,其他HLA等位基因与IMN的发病没有关联。在MHC II类分子的氨基酸水平,位于MHC DRβ1链上的第13位(P=5.78×10-25)和第71位(P=7.99×10-25)氨基酸多态性与IMN的发病相关性最强,二者分别独立。在逐步校正分析后,无其他位置的氨基酸多态性与IMN的发病相关。位于DRβ1链上的第13位精氨酸及第71位丙氨酸均由DRB1*1501编码,而位于DRβ1链上的第71位赖氨酸则由DRB1*0301编码。这些氨基酸均与IMN中PLA2R抗体的出现具有相关性(P=0.001)。本研究证实IMN的发病高风险与两个HLA II类等位基因,及其编码的位于DRβ1链两个位置上的叁个氨基酸相关。(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汇编》期刊2015-11-14)

周文强,石炳毅,韩永,钱叶勇,蔡明[3](2014)在《液态芯片技术检测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抗主要组织相容性Ⅰ类相关链A位点抗体在移植肾围手术期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液态芯片技术(Luminex)检测移植肾受者围手术期发生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者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抗主要组织相容性Ⅰ类相关链A位点(MICA)抗体水平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器官移植研究所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肾移植术后围手术期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Luminex技术检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并明确病理诊断肾围手术期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患者血清中抗HLA抗体、抗MICA抗体,并同步检测血肌酐、尿量及移植肾超声等临床指标。结果参照Banff 2007标准组织病理学诊断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2例,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15例,同时应用Luminex方法检测抗HLA抗体、抗MICA抗体水平,HLA抗体检测结果15例阳性,阳性率为88%(15/17),检出PRAⅠ类和Ⅱ类阳性率分别为47%(7/15)和53%(8/15);MICA抗体2例阳性,阳性率为12%(2/17),其余89例其他病理类型检测未见抗HLA抗体、MICA抗体阳性,移植肾穿刺病理结果显示HLA抗体、抗MICA抗体阳性患者C4d沉积均为阳性。结论抗HLA抗体、抗MICA抗体可预测围手术期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发生及治疗效果,对于及时诊断及治疗排斥反应提供了一个重要指标,可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4年21期)

晏丽,程谟斌,张业,沈珝琲[4](2009)在《热激诱导Jurkat细胞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和人白细胞抗原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热激对Jurkat细胞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转录激活因子(CⅡTA)的表达,及其对下游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RT-PCR检测42℃热激和干扰素-γ(IFN-γ)作用前后Jurkat细胞中CⅡTA mRNA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热激和IFN-γ作用前后Jurkat细胞中CⅡTA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分析热激前后Jurkat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结果在Jurkat细胞中,热激可诱导CⅡTA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IFN-γ处理后无明显变化。与正常Jurkat细胞相比,热激后HLA-DR在Jurkat细胞表面的抗原浓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热诱导Jurkat细胞中CⅡTA和HLA-DR先后表达增高。提示热激可能在免疫基因表达缺陷的细胞中,重建相关基因的功能,为肿瘤热疗提供新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郑文军,林有坤,潘尚领,温斯健,李辉[5](2007)在《广西地区壮族人寻常性银屑病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寻常性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和免疫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1]。疾病的关联和基因扫描技术均证实多个基因特别是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基因某(本文来源于《临床皮肤科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徐敏,张建华,张学兰,吴良霞,王子才[6](2007)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人白细胞组织相容性DR、DQ抗原表达及其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人白细胞组织相容性DR、DQ抗原(HLA-DR、HLA-DQ)表达及其与血清总IgE(TIgE)表达的关系。方法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7例和正常儿童12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DR、HLA-DQ表达。Phadiatop全自动过敏原检测系统测定血清TIgE。结果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DR、HLA-DQ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27.77±3.89)%和(9.49±3.71)%,正常儿童为(18.23±1.50)%和(3.79±2.04)%,二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a<0.001)。HLA-DR、HLA-DQ表达与血清TIgE水平之间密切相关[r(HLA-DR)=0.774 4,r(HLA-DQ)=0.749 4 Pa<0.001]。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DR、HLA-DQ表达增加,并与血清TIgE表达呈正相关。提示HLA-DR、HLA-DQ基因的高表达是哮喘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期刊2007年04期)

Lench,N.,Iles,M.M.,Mackay,I.,R.,Tazi-,Ahnini,张宪旗[7](2005)在《人类白细胞抗原C末端着丝粒染色体的单体型单位点值产生1个高加索人族群对银屑病高易感性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单倍体》一文中研究指出Psoriasis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 that affects 0.1% - 5% depending on the population. PSORS1 is the major susceptibility locus, 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33% - 50% of the genetic component of psoriasis among Caucasians. PSORS1 is located within the major histocompatability complex (MHC) locus on 6p21.3. Its position has been refined to hundreds of kilobase and the region located at ~ 100- 200 kb telomeric to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C is a very strong candidate. To determine the MHC psoriasis risk haplotype, we screened the whole 46 kb interval fo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 and identified 138 SNP. We genotyped 29 SNP throughout this region in psoriatic nuclear families. We calculated the frequency of haplotypesgenerated bythe 29 SNP using all genotyped founder individuals and found four common haplotype with frequency >0.10. We then used SNP- tagger to derive the best six SNP and fed these into Transmit using 148 nuclear families. We found that CTGGAC haplotype is a single- point score haplotypes telomeric to HLA- C and gives a 1 df, χ 2 of 50.27 (P < 0.0001). Most importantly the six selected SNP accurately tagged the most common haplotype found in this region. Moreover, using the same program (Transmit) we show that the association with CTGGAC is higher than the one with HLA- Cw6 (χ 2=10.53; P=0.0051). Our results give scores as high as the highest single- point scores suggesting that it is unlikely to be able to discriminate the origin of the association on this analysis on strength of association.(本文来源于《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期刊2005年08期)

蒋业贵,王宇明,毛青,李奇芬[8](2005)在《乙型肝炎患者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组织相容性细胞抗原(HLA) -Ⅱ类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EB病毒(EBV)体外感染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将其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系(LCL);应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LCL分泌TNF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HLA DRB1*0301、HLA -DQA1*0501、HLA DQB1*030阳性组LCL分泌TNF的活性明显低于阴性组(t1 = 2.944,t2 = 3.397,t3 = 3.316,P< 0.01), HLA DRB1 * 1101/1102、HLA DQA1 *0301阳性组LCL分泌TNF的活性明显高于阴性组(t1=4.234,t2=4.873,P<0.01)。结论 HLA Ⅱ类基因可通过影响TNF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与HBV感染慢性化或HBV清除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传染病杂志》期刊2005年01期)

钟白云,查国,谢红付,唐银[9](200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溶性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生与遗传、免疫、感染、激素分泌及环境等因素相关 ,但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溶性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 Ⅰ (sHLA Ⅰ )类分子最先是由Van(本文来源于《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期刊2003年02期)

吴乾渝,赵亮,范丽安,洪孚卿,杨珏琴[10](2003)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E的关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的发生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 (HLA) E基因多态性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 ,检测 5 8例PIH患者 (实验组 )和 15 6名正常孕妇(对照组 )的HLA E等位基因多态性。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 ,HLA E 0 10 1均为最常见的等位基因 ,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4 3.1%和 4 2 .2 5 % ;其次是E 0 10 32 ,分别为 2 8.4 5 %和 32 .84 % ;E 0 10 31分别为 2 8.4 5 %和2 4 .88% ;HLA E 0 10 2和E 0 10 4在两组标本中均未检出。两组间检出的 3个等位基因的差异均无显着性 (P>0 .0 5 )。结论 PIH的发生与HLA E等位基因多态性可能无直接关联。(本文来源于《上海医学》期刊2003年02期)

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磷脂酶A2受体(PLA2R)是其特异性靶抗原,约70%患者血浆PLA2R抗体阳性。HLA II基因编码的MHC II类分子参与呈递靶抗原。本研究旨在探索HLA II类基因及MHC II类分子与IMN发病的关联。本研究共纳入261名IMN患者和599名健康人。我们对这860个个体的HLA-DRB1,DQA1,DQB1,DPB1基因座位进行4位高分测序分型,根据4位高分分型结果从IMGT/HLA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MHC分子氨基酸序列,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61名IMN患者血清中PLA2R抗体。DRB1*1501(OR=3.49,P=1.77×10-21)和DRB1*0301(OR=3.44,P=3.46×10-10)对于IMN是两个独立的风险等位基因。并且,在PLA2R抗体阳性的病人中,DRB1*1501(OR=6.06)和DRB1*0301(OR=4.92)对于IMN的发病具有更高风险。rs2187668是DRB1*0301的代表性SNP。在逐步校正分析中,同时校正DRB1*1501和DRB1*0301的影响后,其他HLA等位基因与IMN的发病没有关联。在MHC II类分子的氨基酸水平,位于MHC DRβ1链上的第13位(P=5.78×10-25)和第71位(P=7.99×10-25)氨基酸多态性与IMN的发病相关性最强,二者分别独立。在逐步校正分析后,无其他位置的氨基酸多态性与IMN的发病相关。位于DRβ1链上的第13位精氨酸及第71位丙氨酸均由DRB1*1501编码,而位于DRβ1链上的第71位赖氨酸则由DRB1*0301编码。这些氨基酸均与IMN中PLA2R抗体的出现具有相关性(P=0.001)。本研究证实IMN的发病高风险与两个HLA II类等位基因,及其编码的位于DRβ1链两个位置上的叁个氨基酸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论文参考文献

[1].民福利,邱恒峰,郑浩,李泽,潘小平.发作性睡病患者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RB1~*1501-HLA-DQB1~*0602单体型阳性率分析[C].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2].谢丽君,曲贞,崔昭,刘刚,廖蕴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I类基因及其编码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C].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汇编.2015

[3].周文强,石炳毅,韩永,钱叶勇,蔡明.液态芯片技术检测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抗主要组织相容性Ⅰ类相关链A位点抗体在移植肾围手术期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4

[4].晏丽,程谟斌,张业,沈珝琲.热激诱导Jurkat细胞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和人白细胞抗原的表达[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

[5].郑文军,林有坤,潘尚领,温斯健,李辉.广西地区壮族人寻常性银屑病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

[6].徐敏,张建华,张学兰,吴良霞,王子才.支气管哮喘患儿人白细胞组织相容性DR、DQ抗原表达及其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

[7].Lench,N.,Iles,M.M.,Mackay,I.,R.,Tazi-,Ahnini,张宪旗.人类白细胞抗原C末端着丝粒染色体的单体型单位点值产生1个高加索人族群对银屑病高易感性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单倍体[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

[8].蒋业贵,王宇明,毛青,李奇芬.乙型肝炎患者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对比[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

[9].钟白云,查国,谢红付,唐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溶性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

[10].吴乾渝,赵亮,范丽安,洪孚卿,杨珏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E的关联研究[J].上海医学.2003

论文知识图

脑白质高信号影像学特征和病理改变组织病理像(HE×200)干细胞移植技术、反义寡核普酸作用原理示意图流式细胞仪检测P7代hHF-MSCs标志物CK...6名健康志愿者扩增前后的NK细胞

标签:;  ;  ;  ;  ;  ;  ;  

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论文_民福利,邱恒峰,郑浩,李泽,潘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