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孔隙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孔隙,入渗,土壤,土地利用,溶质,径流,坡地。
大孔隙流论文文献综述
聂锦杰,李明思,梁萌帆,秦文豹[1](2018)在《一种基于大孔隙流理论的农田排水暗管的工作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解决滴灌条件下暗管排水困难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具有大孔隙流作用的排水暗管结构,通过土槽试验研究其对暗管排水和排盐效果的促进作用。试验中设置3种大孔隙流导管布置密度(3、4、5根),设置2种布置形式,即垂直埋设和弯曲埋设,并以无大孔隙流暗管的排水暗管作为对照(CK);在相同灌水量和滴头流量条件下监测各种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暗管排水量和排盐量。【结果】(1)无大孔隙流导管的暗管不排水,而布置了大孔隙流导管的暗管均排出水分,排水量为7.81~12.25 L;并且随着大孔隙流导管布置密度的增大,暗管排水量也相应增加。(2)大孔隙流导管垂直布置时的排水量普遍比导管弯曲布置时的排水量大7.97%~19.57%。(3)CK的上层土壤脱盐、下层土壤积盐,而布置了大孔隙流导管的土壤整体处于脱盐状态,而且其表层土壤脱盐率最高可达92.86%,下层土壤脱盐率最高可达65.25%;导管布置密度越大,脱盐率越高。【结论】大孔隙流对暗管排水和排盐效果有促进作用,密度越大,促进作用越明显。(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王红兰,蒋舜媛,崔俊芳,唐翔宇[2](2017)在《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大孔隙流的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大孔隙丰富且孔径呈两极分化的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大孔隙流的运移规律,通过室内土柱试验获取耕作层0~20 cm、非耕作层20~40 cm原状土柱和填装土柱的穿透曲线,分析饱和条件下土壤大孔隙流发生规律,并采用解析法CXTFIT软件拟合了水分优先运移参数,PFSP指标(大孔隙流引起的穿透曲线延展量与水动力弥散作用及两区作用引起的延展量的比值)定量评价土壤大孔隙流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以填装土柱水流为平衡基质流计算,耕作层0~20 cm原状土柱中大孔隙流的导水贡献率为66.2%~68.5%,而Br-累积淋出量占总淋出量的62.3%~66.1%。对于非耕作层20~40 cm,土壤大孔隙流导水贡献率为0.2%~1.7%,而Br-随大孔隙流运移的比例却达14.5%~20.5%。说明耕作层土壤中大孔隙流现象远比在非耕作层土壤中更为显着;2)PFSP值结果表明大孔隙流作用对穿透曲线延展量的贡献率最大,两区交换运移作用次之,水动力弥散作用的最小。即PFSP值越大,大孔隙流对总水流通量的贡献率越大。(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22期)
曾强,徐则民,张有为,张惠宁,梅雪峰[3](2017)在《不同植被群落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自然降雨条件下天然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流分布模式,保留坡面原始状态,模拟降雨过程,开展了亚甲基蓝染色示踪试验;结合水分穿透法,采集高精度染色剖面图像,基于图像处理、差方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降雨过程中高盖度(>90%)斜坡土体大孔隙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比草本植被群落土体,木本植被群落土体剖面大孔隙流分布范围(染色覆盖率46.18%~63.55%)更大,连续性程度更低,分化程度(染色路径数203~8 599)更高,染色模式更复杂;大孔隙二维流态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叁维流态;坡向效应在与土体大孔隙拦截效应竞争降雨分配过程中,更倾向于顺坡向(最大染色覆盖率63.55%、59.67%)土体的降水垂直入渗;根系尺寸并非控制土体大孔隙尺度的唯一因素(平均孔径分别为1.23~2.03 mm、1.34~2.23 mm);团聚体颗粒本身也可存在根系通道.(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刘祥宏,刘伟,张楚涵,田飞,田晓明[4](2017)在《基于土壤大孔隙流提升城市园林绿地土壤入渗能力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功能单元之一,城市土壤入渗能力的提升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该研究从城市绿地土壤结构改良、入渗功能提升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借助人工措施、动物资源以及植物根系,构建土壤大孔隙优先流网络体系,促进降雨高效入渗、减少地表径流、补给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可行性,为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作用的发挥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7年09期)
徐宗恒,徐则民,王志良[5](2017)在《格子Boltzmann方法在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流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孔隙结构的建立和大孔隙流的渗流模拟能定性和定量的解释大孔隙流的产生机理及其动态变化过程。采用CT扫描获取斜坡非饱和带大孔隙域,基于不考虑外力项的格子Boltzmann方法,通过确定离散速度模型、平衡态分布函数和分布函数的演化方程叁大组成部分,其中边界条件与计算假设依据染色示踪试验设定,定性定量化研究二维大孔隙流的渗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清晰定量化描述大孔隙流湿润前锋的推进过程,大孔隙效应明显,渗流场流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于稳定,大孔隙效应逐渐减弱;在连通性较好、孔径较大的区域流体流速较快,且在大孔隙中心流速最大,往两侧逐级递减;下层深度处的流体流量和流速往往受控于上一层大孔隙的孔径尺度。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应用能为大孔隙流特别是叁维渗流过程的研究提供新手段。(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高朝侠[6](2014)在《黄土区土壤大孔隙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黄土区长武试验站野外入渗观测试验为基础,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大孔隙特征的响应,同时基于室内大孔隙土柱入渗试验,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水率、质地、大孔隙扭曲性及连通性对水分运移的影响,并建立大孔隙流的优先迁移模型,结合Hydrus-2D/3D软件模拟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黄土区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到土壤入渗能力,通过几十年累积,可明显表现出饱和入渗能力上农地远低于林草地。引起土壤入渗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耕作活动和植物根孔引起土壤大孔隙及大孔隙连通性的差异。如单位面积有效大孔隙数目及大孔隙度由大到小顺序为:刺槐林地≈草地>小麦地>苹果园地。有效大孔隙占土壤体积比例虽小,但对水分运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同质地土壤在土壤初始含水率大于其斥水性的峰值含水率时,湿润锋运移深度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反之湿润锋运移深度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不同质地湿润锋运移速度随土壤粘粒含量的升高而减慢;累积入渗量受到土壤储水性及斥水性的双重影响,导致与湿润锋的运移趋势并不一致;Kostiakov入渗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适用于存在大孔隙流的土壤入渗模拟。3)大孔隙的扭曲性深刻影响土壤水分分布,对湿润锋纵向、横向运移具有引导作用;大孔隙扭曲度降低可加速湿润锋运移,增加累计入渗量;湿润锋运移最大入渗深度、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均呈明显的乘幂关系,其函数式的参数取决于土体中大孔隙扭曲度。水流穿透土体的时间随扭曲度的增大而增加,穿透时间与扭曲度可用对数关系描述。4)与表层土壤不相通的大孔隙对水分运移无影响,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上下均连通的O-O型大孔隙瞬间出流,显着提高湿润锋运移速度及出流量,上连通下不连通的O-C型大孔隙介于对照组与O-O型大孔隙之间,湿润锋运移速度和穿透时间等取决于孔隙深度、密度、孔隙扭曲度和倾斜角度等。5)通过建立大孔隙流在非饱和土壤中的双重渗透型模型,采用Hydrus-2D/3D软件对不同扭曲性及连通性大孔隙土壤的湿润锋运移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高,模拟湿润锋的运移情况与实测值也基本吻合,遵循了土壤大孔隙流湿润锋形状及土壤水分运动规律。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及模型的定解条件是可行合理的。Hydrus-2D/3D软件对土壤初始含水率的模拟不太敏感,土壤初始含水率、斥水性与大孔隙流叁者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期刊2014-05-01)
高朝侠,徐学选,赵娇娜,赵传普,张少妮[7](2014)在《土壤大孔隙流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孔隙流方面的研究是土壤水运动机理由均质走向非均质领域的标志而成为土壤物理学学目前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对评估土壤污染物风险、确定灌溉、施肥、以及种植作物方案等提供理论依据。围绕大孔隙的分类标准、大孔隙流的影响因素、土壤大孔隙流量化方法3个方面综合介绍了土壤大孔隙流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深入研究大孔隙流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赵娇娜[8](2012)在《长武塬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大孔隙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武塬区王东沟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为对象,采用染色示踪与图像处理技术对农地、林地和草地土壤进行了灌水入渗染色示踪试验,同时测定了叁种土壤剖面的根系分布、容重和含水率变化,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出了剖面染色百分比,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染色百分比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物理性质和根系指标的关系;同时结合降雨入渗下大型土柱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和降雨在不同深度渗出量的观测,分析了降雨在大孔隙土壤中的入渗特征、以及降水补给土壤水的滞后特征,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在0-30cm土层深度内,林地和草地的容重要高于农地,在40cm以下深度农地容重普遍高于林地和草地;农地、林地和草地根系生物量范围分别为:0.84-38.50g/m~2、2.51-150.70g/m~2和0.88-217.61g/m~2,在0-20cm土层内根系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指数分布表现为:草地>林地>农地,但在20cm以下土层内这叁个指标的分布均为:林地>草地>农地,反映了同为黄绵土的叁类土壤剖面孔隙度存在着林地﹥草地﹥农地的分布特征;农地、林地和草地根系平均直径均>0.5mm,具备为水分入渗提供大孔隙通道的潜力。(2)农地、林地和草地土壤中均存在大孔隙流现象。在有限补给情况下,农地、林地和草地土壤剖面中染色剂的分布深度不同,分别可达到80cm、100cm和95cm,农地和林地平均染色深度主要在60cm以上,草地在40cm以上;土壤根系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指数是影响染色剂分布的主要因子;根系平均直径和比根长对染色剂分布的影响不显着,与根系连通性有关。相当于100mm灌水量对农地、林地和草地土壤水的补给深度不同,分别为200cm、100cm和140cm。研究区土壤中普遍存在水分再分布现象,农地、林地和草地水分再分布的范围分别为0-140cm、0-60cm和0-120cm。(3)大孔隙土壤中降雨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160cm深度以上,随着入渗路径的增大,降雨的峰值信息被不断削弱;降雨量和雨强越大,土壤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越显着。降雨入渗湿润锋运移速率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随表层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升高而下降;湿润锋运移深度同降雨量和雨强呈正相关关系,降雨量和雨强越大,越有利于湿润锋向下运移。降雨对300cm深度土壤水的补给行为是普遍是存在的,土层厚度愈大,降雨的入渗路径愈长,降雨入渗补给滞后时间越长。降雨入渗对100-200cm土壤水的补给滞后时间约为15-18d左右,对300cm深度土壤水的补给滞后时间约为30-45d左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期刊2012-05-01)
吴继强[9](2010)在《非饱和土壤中大孔隙流及溶质优先迁移基本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优先流是近年来针对土壤水分运动所提出的新概念,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土壤水分运动形式,与土壤入渗、地表及地下水质密切相关,而大孔隙流是一种典型的优先流现象。由于土壤中大孔隙的普遍存在,使水分及溶质优先通过这些通道形成的大孔隙流对土壤内部水分和溶质的运移有十分显着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及数学模型研究,从大孔隙的深度和有效面孔隙度两个方面研究了模拟大孔隙对水分及溶质在非饱和土壤中运移规律的影响作用。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提出了研究模拟大孔隙域的特征指标——大孔隙深度和有效面孔隙度的概念,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指标是合理的。利用一定范围粒径的砂石在特制的试验仪器和模具中模拟制作了不同深度及不同有效面孔隙度的大孔隙域。(2)分析了水分在有同一模拟有效面孔隙度(Φ=1.8370%)、不同模拟深度大孔隙域非饱和土壤中的优先运移规律。得出试验条件下特征转折时间Tp、累积入渗量、特征湿润锋及瞬时入渗率等具有显着的优先迁移特征。给出了不同模拟深度大孔隙水分入渗增量及单位大孔隙面积水分入渗增量比的概念,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验证。(3)分析了水分在有同一模拟深度(Z=15cm)、不同模拟有效面孔隙度大孔隙域非饱和土壤中的运移规律,得出了水分入渗过程中特征转折时间Tpe、水分累积入渗量、特征湿润锋与有效面孔隙度在试验条件下的定量关系,并给予了验证,效果良好;分析得出了水分入渗过程中瞬时入渗率的变化有显着的优先流现象。(4)分析了水分及溶质在有不同的模拟深度和不同模拟有效面孔隙度大孔隙域非饱和土壤中的渗漏出水水量和出水溶质浓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模拟大孔隙的深度和有效面孔隙度与累积出水水量和溶质累积收获量之间的定量数学关系;在特定试验条件下得出了溶质在含模拟大孔隙域非饱和土壤中的纵向分布具有明显的双峰现象且缩短了溶质向土壤深层运移的时间及溶质在非饱和土壤中以大孔隙域为中心的径向分布规律,即呈现以大孔隙域为中心呈辐射状、沿径向增大的规律。(5)建立了水分在有模拟大孔隙域非饱和土壤中运移扩散的双重渗透率概念模型,并结合试验条件予以了简化处理。采用ADI差分方法对简化后的数学模型和初始及边界条件进行了有限差分求解计算。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结合HYDRUS-2D软件对水分在含模拟大孔隙域非饱和土壤中的特征湿润锋和断面湿润锋的推移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0-03-01)
吴继强,张建丰,高瑞[10](2009)在《土壤大孔隙流试验和模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土壤中大孔隙流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指出国外土壤中大孔隙流的研究注重于规律和影响因子的探究,而国内则侧重于土壤中大孔隙流现象的观测和分析,两者殊途同归,均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土壤中大孔隙流的存在、发生和发展过程;分析近期研究土壤中大孔隙流所提出的数值模型、改进后的两域模型、混合随机模型和基于孔隙的垂直入渗模型的使用范围和存在问题;最后指出了研究土壤中大孔隙流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是以高科技手段为依托,发展和健全适用于连续观测和分析土壤中大孔隙流的特制试验仪器,进而提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数值模型。(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大孔隙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阐明大孔隙丰富且孔径呈两极分化的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大孔隙流的运移规律,通过室内土柱试验获取耕作层0~20 cm、非耕作层20~40 cm原状土柱和填装土柱的穿透曲线,分析饱和条件下土壤大孔隙流发生规律,并采用解析法CXTFIT软件拟合了水分优先运移参数,PFSP指标(大孔隙流引起的穿透曲线延展量与水动力弥散作用及两区作用引起的延展量的比值)定量评价土壤大孔隙流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以填装土柱水流为平衡基质流计算,耕作层0~20 cm原状土柱中大孔隙流的导水贡献率为66.2%~68.5%,而Br-累积淋出量占总淋出量的62.3%~66.1%。对于非耕作层20~40 cm,土壤大孔隙流导水贡献率为0.2%~1.7%,而Br-随大孔隙流运移的比例却达14.5%~20.5%。说明耕作层土壤中大孔隙流现象远比在非耕作层土壤中更为显着;2)PFSP值结果表明大孔隙流作用对穿透曲线延展量的贡献率最大,两区交换运移作用次之,水动力弥散作用的最小。即PFSP值越大,大孔隙流对总水流通量的贡献率越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孔隙流论文参考文献
[1].聂锦杰,李明思,梁萌帆,秦文豹.一种基于大孔隙流理论的农田排水暗管的工作性能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8
[2].王红兰,蒋舜媛,崔俊芳,唐翔宇.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大孔隙流的定量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7
[3].曾强,徐则民,张有为,张惠宁,梅雪峰.不同植被群落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流试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
[4].刘祥宏,刘伟,张楚涵,田飞,田晓明.基于土壤大孔隙流提升城市园林绿地土壤入渗能力的思考[J].北方园艺.2017
[5].徐宗恒,徐则民,王志良.格子Boltzmann方法在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流研究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17
[6].高朝侠.黄土区土壤大孔隙流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4
[7].高朝侠,徐学选,赵娇娜,赵传普,张少妮.土壤大孔隙流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生态学报.2014
[8].赵娇娜.长武塬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大孔隙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
[9].吴继强.非饱和土壤中大孔隙流及溶质优先迁移基本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10].吴继强,张建丰,高瑞.土壤大孔隙流试验和模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