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酰胺修饰碳糊pH电极测定高酸溶液中的氢(论文文献综述)
靳亚峰[1](2020)在《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药物检测作为分析化学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对于药物质量控制、药剂研发、药代动力学研究、环境监测以及食品分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众多的药物检测方法中,电化学传感器法因操作简便、响应快、易于实现在线分析等优势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对电化学传感器来说,开发新型、高效的电极修饰材料是改善电化学传感器性能的关键。金属有机框架(MOFs)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含丰富的不饱和活性位点很适合用作电极修饰材料,但大部分MOFs的导电性都很差,不具有氧化还原活性,MOFs基电极的制备方式也不完善,故这些缺点大大限制了 MOFs在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应用。为提高大部分MOFs的导电性和氧化还原活性,改善MOFs基电极的制备方式,我们将电化学技术与MOFs材料相结合,一方面通过不同的衍生化法或电极修饰法将导电性良好的乙炔黑(AB)、金纳米颗粒(Au NPs)、3-噻吩丙二酸(3-TPA)与MOFs或者碳化的MOFs复合构筑新型的、性能优异的MOFs衍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另一方面通过混合金属-阴极还原电合成法来构筑新型的、性能优良的MOFs电化学传感器。根据电极在修饰过程中是否使用粘结剂,所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可分为有粘结剂型和无粘结剂型两类。此外,研究内容还包括考察目标药物分子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作用机理、优化测定条件、评价电极的选择性、重现性与稳定性以及建立实际样品的测定方法等几个方面。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ZIF-8-AB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检测芦丁。通过物理混合法将导电性良好的AB与水热法制备的ZIF-8复合,借助壳聚糖粘结剂,利用滴涂法构筑ZIF-8-AB/GCE电极。物理表征证明ZIF-8与AB得到了均匀的复合,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图谱证明该电极对芦丁有优异的电催化作用,原因应归结于ZIF-8与AB的共同作用,在最佳的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1~10 μM,检出限为0.004 μM,实现了芦丁药片中的芦丁的高灵敏测定。2.核壳式ZIF-8@ZIF-67衍生的Co-N掺杂的碳纳米管中空多面体(Co-NCNHP)复合Au NPs伏安法检测对乙酰基氨基酚。以ZIF-8为种子,制备了核壳式的ZIF-8@ZIF-67,通过溶剂热-裂解法将其衍生化为Co-NCNHP,对比研究了三种碳化的MOFs(碳化的ZIF-8、碳化的ZIF-67和Co-NCNHP)的物理性质及电化学活性;借助壳聚糖粘结剂,利用滴涂法与电沉积相结合的方式构筑了 Au NPs/Co-NCNHP/GCE电极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o-NCNHP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较好,原因是由于其高的比表面以及富含Co、N元素和碳纳米管。所构筑的Au NPs/Co-NCNHP/GCE对对乙酰氨基酚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行为,线性范围为0.1~40μM、40~250μM,检出限为0.05 μM,能够成功地用于药片和加标尿液中对乙酰氨基酚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测定。3.电聚合法制备Co-NCNHP/3-TPA/GCE电极检测甲硝唑。为规避粘结剂对电极修饰材料的影响,利用两步电聚合法制备无粘结剂的Co-NCNHP/3-TPA/GCE电极。物理表征证明3-TPA和Co-NCNHP已经均匀的聚合到玻碳电极表面,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图谱表明Co-NCNHP/3-TPA的电化学活性最佳,对甲硝唑的还原有优异的促进作用。电极拥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对甲硝唑测定的线性范围宽至0.1~20 μM、20~800 μM,检出限低达0.024 μM,能够实现对加标湖水和尿液中甲硝唑的高效测定。4.原位电沉积多孔、无粘结剂的Co掺杂的Ni-MOF(Co/Ni-MOF)膜电化学检测左氧氟沙星。为进一步简化电极制备过程,通过混合金属-阴极还原电沉积法原位构筑了多孔、无粘结剂Co/Ni-MOF/GCE电极。物理表征证明所制备的MOFs为Co2+替代部分Ni2+的Ni-MOF膜,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图谱证明Co/Ni-MOF对左氧氟沙星的氧化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原因应是Co与Ni的复合提高了导电性。特别是该电极拥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长期稳定性,对左氧氟沙星的线性范围为0.1~500 μM,检出限为0.022 μM,成功地实现滴眼液和加标牛奶中左氧氟沙星的高效测定。综上,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四种MOFs和MOFs衍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分别对药物分子芦丁、对乙酰基氨基酚、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能够用于实际样品中目标药物分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测定。特别地,所制备的无粘结剂电化学传感器还获得了较高的长期稳定性。该论文为以上药物分子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为MOFs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张苗[2](2013)在《氮杂蒽型染料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及电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中性红(Neutral Red, NR)、硫堇(Thionine, TH)在碳糊电极(Carbon Paste Electrode, CPE)上的电化学聚合及性质,以及在聚合过程中分别掺杂镍离子(Ni2+)与亚铁氰根(Fe(CN)64-)的聚合物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能。论文可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化学修饰碳糊电极(Chemically Modified Carbon PasteElectrode, CMCPE)的制备、表征方法、应用及发展;然后介绍了聚合物修饰电极的类型、性质、制备方法及发展等;最后分别对聚合物掺杂和有机染料作为修饰剂在电极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同时提出了有机染料聚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通过中性红在CPE上的电化学聚合制备了聚中性红膜修饰碳糊电极(PNR/CPE)。研究了PNR/CPE的制备方法及最佳聚合条件,通过循环伏安法(CV)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PNR/CPE对盐酸异丙嗪(Promethazine Hydrochloride, PZ)具有很强的电催化活性。其含量分析的浓度范围为1.0×1-6~1.0×10-3mol·L-1,检出限为2.0×10-7mol·L-1。PNR/CPE有着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第三部分采用CV法制备了聚硫堇修饰碳糊电极(PTH/CPE)。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聚合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观测分析,研究了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X)与依诺沙星(Enoxacin, ENX)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优化了测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硫堇可通过CV法在CPE表面形成一层蓝色的聚硫堇薄膜,该聚合膜对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计算了OFLX和ENX在PTH/CPE上的部分动力学参数:电荷转移系数、电极反应扩散系数D及反应速率常数kf。PTH/CPE用于实际样品中OFLX和ENX的测定,可得到满意的结果。第四部分在CPE上通过共聚的方式电聚合制备了聚中性红/Ni2+修饰碳糊电极(Ni2+/PNR/CPE)。在0.1mol/LNaOH溶液中扫描活化后,与裸碳糊电极相比,该修饰电极在0.531V/0.348V处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表明Ni2+离子已掺杂于聚合膜中。分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谱仪(EDS)对聚合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i2+/PNR/CPE在碱性介质中对葡萄糖的氧化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计算了葡萄糖的部分动力学参数;葡萄糖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浓度检测范围为1.0×10-51.0×10-2mol/L,检出限为5×1-6mol/L (S/N=3),该修饰电极制备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测定实际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第五部分采用CV法在CPE上以共聚电化学聚合的方式制备了聚硫堇/亚铁氰根修饰碳糊电极(PTH/Fe(CN)64-/CPE),优化了电极制备条件。与PTH/CPE相比,该修饰电极在4.5mol/L HAc空白底液中,新产生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即Fe2+离子已成功掺杂于聚硫堇薄膜中。实验结果显示:PTH/Fe(CN)64-/CPE对维生素B6(Vitamin B6, VB6)的氧化具有电催化作用。计算了VB6在PTH/Fe(CN)6/CPE上的部分动力学参数。对VB6进行含量分析的浓度范围为3.0×10-51.0×10-3mol/L,其检测限可达6.0×1-6mol/L(S/N=3),因此,PTH/Fe(CN)64-/CPE可用于药物分析中VB6含量的测定。
顾兴宝[3](2013)在《支化聚酰胺的制备及其客体包覆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支化聚酰胺和两亲性聚酰胺等具有支化结构的化合物,由于其特异性的结构和良好的性能而受到科研界广泛关注。支化结构的存在,使得聚合物的溶解性良好、流变性及化学反应性变强,在涂料、胶粘剂、聚合物共混改性、生物医用材料以及光电材料等领域显示出很好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利用丙烯腈与二乙烯三胺的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端基为腈基的化合物N,N,N’,N",N"-五(2-氰基乙基)二乙烯三胺,对其进行催化加氢,即可得到多胺基化合物N,N,N’,N",N"-五(3-氨基丙基)二乙烯三胺,最后利用胺基与二聚酸中的羧基之间的酰胺聚合反应,制备一种超支化的聚酰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投料的酸胺摩尔比等因素对终产物的各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聚酰胺的碘值影响最大,而对酸值、胺值以及皂化值影响最大的是酸胺摩尔比的大小。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得出缩聚反应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投料酸胺摩尔比为1:1.5,反应时间为2h。通过IR、1HNMR、13CNMR、ES-MS等表征手段对所得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结构与预期产物的结构相一致。以氨为引发核,利用发散法合成了1.0代树枝状分子,并对端基为胺基的整代产品进行了化学酸碱滴定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整代分子中伯胺基与叔胺基数量之比为3:1,与预期一致;然后在端基为胺基的整代聚酰胺上引入长链的硬脂酸,制备一种具有两亲性结构的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合成工艺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n(硬脂酰氯):n(一代聚酰胺)=4:1,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0h。采用IR、1HNMR和13C NMR等方法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化合物结构正确。以该两亲性化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可明显增加水在甲苯中的溶解量。用制备的超支化聚酰胺对客体药物分子进行包覆改性,对改性前后药物的表面形貌和红外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药物成功被包覆改性,超支化聚酰胺可在药物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吸附层;红外图谱解析发现,药物的S-H与超支化聚酰胺上含有孤对电子的C-N键之间形成了氢键作用。
文阳平[4](2013)在《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生化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目前,农业污染问题不仅直接威胁着农业安全,还严重危害农业生态环境与影响人体健康水平。与此同时,威胁人类健康的很多非遗传疾病多与摄入的营养有关,使得农业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粮食、蔬菜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营养问题备受关注。传统检测方法诸如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及其联用方法虽然灵敏准确,但需要繁琐费时的样品预处理,且仪器昂贵笨重,需专业人员维护与使用,不适于现场在线检测分析。因此,建立快速、可靠、灵敏和实用的监测/检测技术与方法,对农业安全和营养健康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传感技术是现代分析检测中的重要技术,由于其价格低廉、制备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微型化和连续现场检测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物工程、食品工业和环境检测等领域。然而,在生化传感器的构建中,如何选择有效的固定方法和合适的材料决定着生化传感器的稳定性、灵敏度和选择性等重要性能参数。电子型导电高分子(ECPs),尤其是聚苯胺(PANi)、聚吡咯(PPy)、聚噻吩(PTh)及其衍生物或复合材料由于其可逆的电化学掺杂与去掺杂、高而稳定的电导率、分子导线效应、可与其它不同固定方法结合及可与多种固定化材料共聚或复合等独特优势已在高效生化传感器的应用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基于此,本论文合成了不同新型ECPs传感材料或制备了ECPs复合传感材料,结合各种电化学或光学检测方法,研究了基于不同ECPs的生化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及其农业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了各种基于PPy、聚3-噻吩乙酸(PTAA)、聚(3,4-乙撑二氧噻)(PEDOT)等ECPs及其衍生物或复合材料的酶传感器。通过引入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ILs)、粘合剂、纳米材料、亲水基团等可不同程度改善酶传感电极的性能。尤其是ECPs纳米复合材料,能很好的发挥其协同生物电催化效应,表面活性剂可改善单体的水溶解性和聚合电位,ILs能为不溶于水的单体同时提供良好的溶剂体系和支持电解质。粘合剂等高分子膜能很好的提供生物兼容性和改善PEDOT: PSS膜的水稳定性。抗坏血酸氧化酶(AO)由于其长的寿命和高而稳定的生物活性可作为酶传感器固定生物组分研究的模式生物材料。更为重要的是,PEDOT及其性能优良的功能化衍生物或它们的复合材料也为生物活性组分的固定和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优异的载体材料或传感材料。(2)以AO为模式酶,PEDOT为的固定化载体,构建各种基于PEDOT的电化学AO生物传感器并应用于农业基础探索研究。通过生物兼容性表面活性、磺基阴离子基ILs、Nafion、碳纳米材料和金属纳米颗粒、亲水基团等引入,改善了PEDOT及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性能。①生物兼容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和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的掺入不仅改善了3,4-乙撑二氧噻(EDOT)的溶解性和聚合电位及其聚合物膜的生物兼容性,而且获得的生物兼容性PEDOT酶膜有利于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并应用于蔬菜作物和商业饮料中的VC检测;②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是良好的“绿色”溶剂和支持电解质,它不仅可以解决单体溶解性问题,还可通过掺入PEDOT改善其导电性和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检测限和抗干扰性;③Nafion可改善生物传感电极的稳定性和生物兼容性及其抗干扰性;④纳米材料如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金属纳米颗粒、石墨烯及其氧化物可改善PEDOT膜的电子传递、电催化性能、防止生物分子的泄露;增强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检测限、选择性、稳定性等;⑤EDOT衍生物,尤其是羟甲基化EDOT(EDOTM)和羧基化EDOT(EDOT-C4-COOH)不仅有良好的水溶解性和类似EDOT的聚合电位,而且获得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可通过功能基团进行生物活性组分的共价固定;⑥通过掺入黏附性聚合物如Nafion、聚乙烯醇等可改善PEDOT:PSS水溶胀性和易分解性等问题,还可解决其构建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问题,是自制电极开发与商业化应用的良好候选者。(3)构建基于PEDOT及其衍生物或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农业基础探索研究。通过引入碳材料、金属颗粒、亲水基团等改善PEDOT的性能,构建电化学化学传感电极。PEDOT复合传感电极不仅可解决PEDOT修饰电极弱的电催化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而且也提高了其灵敏度、检测限和稳定性。尤其是PEDOTM和PEDOT-C4-COOH不仅可以和不同材料共沉积或复合,还有利于纳米材料的自组装。已构建的PEDOT-C4-COOH/Cu电化学传感器可实现农作物和粮食中马来酰肼的检测。改良后的高水稳定性PEDOT:PSS复合电极为电极材料提供了最有前景的平台。(4)构建ECPs荧光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农业基础探索研究。ECPs的分子线放大效应可增强荧光传感器的灵敏度,而且醇/水溶性ECPs是开发“绿色”荧光传感器的优异材料。醇溶性PBA荧光传感器能高效、特异性识别Pd2+,可实现农作物或农业环境Pd2+的检测。水溶性P9AF荧光传感器可检测Fe3+和不同羧基化合物,通过磷酸盐对其Fe3+猝灭体系进行恢复,可实现二者的区分。通过进一步改良获得的醇溶性PFCA荧光传感器只对Fe3+有高效的特异性识别作用,这有利于进一步应用于农业中对Fe3+的感测。
薛永亮[5](2012)在《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电化学传感器电极的研究》文中提出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农药带来的安全问题。有机磷农药是现今农药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因蔬菜具有时效性,往往喷洒过有机磷农药的蔬菜未被充分降解时即被输送至各个蔬菜市场,进而流入餐桌对人类身体产生危害。气象色谱等传统的检测技术不适合快速、现场检测,生物传感器因制备简单,反应快速、灵敏,低成本和等优点,为检测有机磷农药提过便捷的途径。本文利用厚膜技术制备石墨-磷化铁复合电极,讨论醋酸纤维素,石墨,磷化铁等制备条件的选择,它们对电极电阻率的影响,以及复合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化学性能稳定、重现性。通过用亚铁氰化钾表征复合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和复合电极对对苯二酚的电催化性能,其检出限为9.76x10-7mol/L。泡沫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塑性,应用TCNQ加入到石墨和醋酸纤维素粘结剂中并填充泡沫镍制备应检测氯化乙酰胆碱的一次性传感器,通过戊二醛交联法将乙酰胆碱酯酶固定在修饰电极表面,制备了可用于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电流型生物传感器,并确定了此生物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条件。首次采用壳聚糖固定TCNQ于载体电极表面,并利用壳聚糖包埋酶制备成一次的胆碱酯酶电极,壳聚糖的三维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极大地减少了酶活性的损失,增强TCNQ同酶催化底物的接触几率,实验确定了胆碱酯酶电极的最佳工作条件。将制备好的分别使用了戊二醛和壳聚糖两种粘结剂的胆碱酯酶电极用于毒死蜱农药的检测,两种胆碱酯酶电极在一定的范围内与农药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和壳聚糖包埋法的胆碱酯酶电极对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的检测限分别为5.67x10-11mol/L 和 6.95x10-11mol/L。
徐佳[6](2012)在《玫红酸盐对钡餐中游离钡离子的电化学固相微萃取以及荧光光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钡是一种无毒性的金属,但是可溶性的钡盐,例如硝酸钡、氯化钡等(碳酸钡遇到胃酸后会形成可溶性的氯化钡,可以经过消化道被人体所吸收)却有剧毒,食用后可发生严重的中毒。如果长期接触,或吸入也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伤害。但是元素钡在自然界中却广泛的存在着,包括水、空气、以及食物,因此,对钡离子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电化学固相微萃取循环伏安法和荧光光谱法两种方法对钡餐中的游离钡离子进行研究,获得了如下的结果。电化学固相微萃取是一项重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并可用于电化学非活性物质的电化学测定。以电化学活性的玫红酸钠修饰碳糊电极,利用玫红酸盐与钡离子的络合效应,实现钡离子的电化学固相微萃取。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钡离子的固相微萃取及其最佳实验条件。固相微萃取的动力学符合S形曲线模型,获得表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2.183min-1。固相微萃取的热力学遵循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常数为n=11.4,k=1.025。此研究为电化学测定钡离子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前理论提出后,以电化学固相微萃取循环伏安法方法测定了钡餐中游离钡离子的浓度,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pH=12,扫速为0.008V/s,静止时间为50s,碳粉中修饰玫红酸钠的比例为5%,测得钡餐中游离钡离子的浓度为1.046×10-5mol/L,检测限为1.05×10-5mol/L~1.08×10-10mol/L。此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的结果一致。此方法检测限低,灵敏度较高,可以用于微量钡离子的检测。又以荧光衍生光谱法研究了氯化钡与玫红酸形成络合物的荧光光谱建立了钡离子的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在优化条件下:溶液的pH=11.2,反应时间是5min,乙醇与水溶剂的比例为15%。在2.5×10-11~5.0×10-5mol/L的范围内,络合物的荧光强度与钡离子浓度存在两段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2.5×10-11mol/L。该方法用于钡餐在水中溶解度的测定,测得的结果与文献报道值结果保持一致。
张晓文[7](2012)在《杂多酸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化学修饰电极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有目的地将具有优良物理化学性质的分子、离子、聚合物、纳米材料等固定在电极表面,从而得到的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一类电极。化学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优越的选择性,现已被广泛的用于电分析测试中。因而选用不同材料、不同修饰方法构筑的新型化学修饰电极必将为其在传感器、催化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杂多酸是一类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的金属氧簇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可以经历一系列可逆的、多步的多电子转移过程。杂多酸具有丰富的氧化还原性质,非常适合作为修饰电极的材料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催化剂。在溶液中杂多酸是一种大阴离子,酸性溶液中能够与质子化的导电聚合物通过静电键合、包埋或掺杂而将杂多酸固定在电极表面上。与其他方法相比,导电聚合物固定杂多酸的方法简便、快速,膜厚均一、稳定且厚度可控、重现性好。碳纳米管作为一种纳米材料,具有很多特殊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其中sp2与sp3杂化的碳原子,可以作为电子的受体和授体而发生掺杂。与导电聚合物掺杂形成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得到提高。因此,利用碳纳米管、杂多酸及导电聚合物制备导电复合材料,设计和开发基于杂多酸催化性能的修饰电极,对于扩展杂多酸修饰电极在电化学催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杂多酸为活性组分,结合碳纳米管和导电聚合物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通过电聚合方法构筑了杂多酸-碳纳米管-导电聚合物膜化学修饰电极,并将其应用于无机物和生物活性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还原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将磷钼杂多酸(PMo12)和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并可以保持良好的电化学和电催化活性。将多壁碳纳米管进行酸化回流处理,使其表面及两端羟基、羧基化,分散在水中,通过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了磷钼杂多酸-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PMo12-MWCNT-PAn)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和稳态安培法研究了该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碘酸根的电催化作用。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增强了膜的导电性,增大了电极的比表面积,提高了PMo12的表面覆盖度。2.利用杂多酸丰富的氧化还原性质和良好的电催化能力以及碳纳米管优良的导电性,用电聚合法构建了基于硅钨杂多酸-单壁碳纳米管-聚苯胺(SiW12-CNT-PAn)的复合膜修饰电极:以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为分散剂,得到了稳定的单壁碳纳米管-聚苯乙烯磺酸钠复合物,然后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将含有Keggin型硅钨杂多酸(H2SiW12O40)和碳纳米管的苯胺溶液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采用循环伏安法对该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可以明显降低抗坏血酸(AA)的氧化过电位,碳纳米管的加入,使杂多酸的峰简单化,得到的修饰电极稳定性高,重现性好,并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3.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一种磷钨杂多酸-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PW12-MWCNT-PPy/GC)修饰电极,研究了其在亚硝酸盐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该修饰电极将磷钨杂多酸和多壁碳纳米管掺杂到导电聚合物聚吡咯中,相对于聚苯胺来说,聚吡咯更易于聚合,且具有对环境友好,稳定性更好,电导率更高等优点。本文结合聚吡咯在固定杂多酸与碳纳米管上的特点,利用杂多酸与碳纳米管在催化还原亚硝酸根(NO2-)时的协同作用,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PW12-MWCNT-PPy/GC修饰电极对NO2-的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并能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4.聚苯胺负载的磷钨杂多酸不溶于水,利用这个性质,将该种杂多酸与石墨粉均匀混合,滴入石蜡油,制备成聚苯胺负载磷钨杂多酸碳糊修饰电极。实验讨论了底液pH值和扫速对修饰电极催化还原的影响,用循环伏安法和稳态安培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同时讨论了电极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朱莉莉[8](2012)在《过氧化氢和细胞色素c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文中提出本文综述了电化学传感器的类型、制备方法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优选多种电极修饰材料和修饰方法,研制了一系列性能良好的细胞色素c及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索。各项研究工作简述如下:1.锗钨酸盐的电化学性能及GeW11Co/P-oPD/GC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首先探索了杂多酸-钴取代的三聚Keggin结构锗钨酸盐([Co(H2O)3(α-GeW11CoO38)3]10-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锗钨酸盐在玻碳(GC)电极上有两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差分别为31mV和35mV,分别对应于2电子4质子和2电子3质子电极反应过程,且该过程受吸附控制。并进一步通过电聚合将GeW11Co修饰于聚邻苯二胺(P-oPD/GC)电极上,制得GeW11Co/P-oPD/GC电极。研究表明,该电极对过氧化氢(H2O2)的还原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且电极制作简便、性能稳定,响应快速。2.聚L-赖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过氧化氢采用电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L-赖氨酸(PLL)-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玻碳电极(GC),并用该电极对过氧化氢(H2O2)进行测定,探讨了最佳实验条件。实验表明,在pH7.10.05mol/L PBS中,H2O2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3×10-2~4.3×10-4mol/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10-4mol/L,并且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制备简便,响应快速。3.细胞色素c在纳米金膜电极上的有效固定及其直接电化学研究用自组装的方法把壳聚糖-纳米金(Cs-NanoAu)修饰在金(Au)电极上,并进一步自组装细胞色素c(Cyt c),制得自组装膜电极Cyt c/Cs-NanoAu/Au。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Cyt c的有效固定,并实现其直接电子转移反应。循环伏安曲线(CV)表明,Cyt c在0.130.28V之间表现出一对明显的可逆氧化还原峰,并且峰电流与扫速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ipc=0.06364+0.00351υ,相关系数为r=0.9972,表明该电极过程受吸附控制。该膜电极稳定性良好,为第三代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4.细胞色素c在核壳结构的Fe3O4@Au纳米粒子上的直接电化学及其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研究基于一种新颖的羧基化的核壳结构的Fe3O4@Au纳米粒子,制备了纳米修饰电极,该电极可以实现Cyt c和GC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进一步通过循环伏安扫描将Cytc固定到该修饰电极表面,成功制备了Cyt c/Fe3O4@Au/PDDA/GC传感器,该电极实现Cyt c直接电子转移反应的同时,对过氧化氢电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可作为一种新的过氧化氢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进行更深入的开发和应用。
陈振兴[9](2012)在《纳米钯、铂复合物制备2,6-二氯苯酚和CO2电化学传感器》文中指出利用纳米钯/β-环糊精复合物修饰镍钢电极(Pd/β-CD/TCh/Ni-Fe)制备了2,6-二氯苯酚(2,6-DCP)传感器。修饰电极的制备通过三个步骤:采用电化学方法将带正电的硫胆碱共价修饰到镍钢表面(TCh/Ni-Fe);将β-环糊精(β-CD)通过静电吸附自组装在TCh/Ni-Fe表面(β-CD/TCh/Ni-Fe);通过双电位阶跃法,将纳米钯沉积在β-CD/TCh/Ni-Fe表面。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晶体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电化学技术表征了该修饰电极的特性。结果显示:纳米钯呈麦穗状,均匀地沉积在电极表面,粒径为17.2±4nm。Pd/β-CD/TCh/Ni-Fe电极对2,6-DCP的氧化还原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在1×10-61×10-4mol·L-1的浓度范围内,2,6-DCP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增长关系[i(A)=2.8×10-3+11.9Cx(mol·L-1),R=0.996,检测限:1×10-9mol·L-1(3σ)]。采用超声合成法制备了纳米铂/多壁碳纳米碳管复合催化剂(Pt/MWCNTs),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晶体衍射(XRD)及电化学技术表征了该催化剂的性质。结果表明:纳米Pt均匀地镶嵌在MWCNTs表面,粒径为40±20nm。该催化剂对CO2的还原呈现良好的催化作用,可用作制备CO2电化学传感器,CO2在纳米铂/多壁碳纳米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还原电流响应(Pt/MWCNTs/GCE),分别在1×10-61×10-5mol·L-1和1×10-51×10-4mol·L-1两个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10-6mol·L-1。
申风婷[10](2012)在《基于BDD的抗坏血酸氧化酶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金刚石薄膜、生物传感器、化学修饰电极为理论基础,将掺硼金刚石(BDD)薄膜优异的性质和酶的催化能力结合起来,以BDD薄膜电极为基底,分别采用共价键合/交联法、包埋法、电化学聚合法把抗坏血酸氧化酶修饰于BDD薄膜电极表面,制得抗坏血酸氧化酶生物传感器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对三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定和表征,对比分析三者对抗坏血酸的检测效果。较未修饰的BDD薄膜电极,修饰后的电极峰电流增大且峰电位减小,表明经化学修饰后,该电极降低了检测抗坏血酸的过电位,灵敏度提高,最高检测限达1×10-11mol/L。共价键合/交联法通过酰胺键的连接使抗坏血酸氧化酶固定在氨基化的金刚石表面,修饰剂接着牢固,电极可洗涤、浸泡,导电性、反复性优于电化学聚合型和包埋型修饰电极,检测限为1×10-10mol/L。包埋法将含酶的壳聚糖溶液涂覆在电极表面,含酶的溶质涂层干燥后形成壳聚糖酶膜。该电极制备简单,但稳定性和反复性较电化学聚合型、共价键合/交联型电极差,检测限为1×10-10mol/L。电化学聚合法是在邻苯二胺的氧化聚合过程中将酶嵌入载体材料,固化过程一次性完成,可通过控制聚合过程中电位值来控制嵌入的酶量,所得的酶层浓度均匀。该电极电化学响应速度、灵敏度比共价键合型、包埋型修饰电极快,检测限达1×10-11mol/L。
二、聚酰胺修饰碳糊pH电极测定高酸溶液中的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酰胺修饰碳糊pH电极测定高酸溶液中的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药物检测 |
1.1.1 药物检测的意义 |
1.1.2 药物检测的方法 |
1.2 电化学传感器 |
1.2.1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 |
1.2.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1.2.3 电化学传感器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
1.3 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物 |
1.3.1 金属有机框架概述 |
1.3.2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概述 |
1.3.3 单纯金属有机框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4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ZIF-8-乙炔黑纳米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高灵敏检测芦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ZIF-8的制备 |
2.2.3 ZIF-8-AB/GCE的制备 |
2.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2.5 样品前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结构和形貌表征 |
2.3.2 芦丁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作用机理 |
2.3.3 条件优化 |
2.3.4 芦丁的测定 |
2.3.5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2.3.6 实际样品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壳式ZIF-8@ZIF-67衍生的Co-N掺杂的碳纳米管中空多面体复合金纳米颗粒伏安法检测对乙酰基氨基酚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材料的制备 |
3.2.3 Co-NCNHP/GCE的制备 |
3.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3.2.5 样品前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结构和形貌表征 |
3.3.2 电化学表征 |
3.3.3 对乙酰基氨基酚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作用机理 |
3.3.4 条件优化 |
3.3.5 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 |
3.3.6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3.3.7 实际样品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聚合制备Co-N掺杂的碳纳米管中空多面体/3-噻吩丙二酸/玻碳电极检测甲硝唑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Co-NCNHP的制备 |
4.2.3 Co-NCNHP/3-TPA/GCE电极的制备 |
4.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4.2.5 样品前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结构和形貌表征 |
4.3.2 电化学表征 |
4.3.3 甲硝唑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作用机理 |
4.3.4 条件优化 |
4.3.5 甲硝唑的测定 |
4.3.6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4.3.7 实际样品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位电沉积多孔、无粘结剂的Co掺杂的Ni-MOF膜电化学检测左氧氟沙星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仪器 |
5.2.2 Co/Ni-MOF/GCE的制备 |
5.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5.2.4 样品前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
5.3.2 电化学表征 |
5.3.3 左氧氟沙星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作用机理 |
5.3.4 条件优化 |
5.3.5 左氧氟沙星的测定 |
5.3.6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5.3.7 实际样品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2)氮杂蒽型染料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及电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
1.1.1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 |
1.1.2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表征方法 |
1.1.3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应用及发展 |
1.2 聚合物修饰电极概述 |
1.2.1 聚合物修饰电极的种类 |
1.2.2 聚合物修饰电极的性质及特点 |
1.2.3 聚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 |
1.2.4 聚合物修饰电极的应用 |
1.3 聚合物掺杂修饰电极的研究进展 |
1.4 有机染料在修饰电极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2. 盐酸异丙嗪在聚中性红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2 CPE 的制备方法 |
2.1.3 PNR/CPE 的制备方法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NR 在 CPE 上的电聚合方法与条件 |
2.2.2 聚中性红膜的电化学性质 |
2.2.3 盐酸异丙嗪在 PNR/CPE 上的电化学特性 |
2.2.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2.2.5 PNR/CPE 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2.2.6 干扰实验 |
2.3 样品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喹诺酮类药物在聚硫堇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2 PTH/CPE 的制备方法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TH 在 CPE 上的电化学聚合及 CV 表征 |
3.2.2 PTH/CPE 的 SEM 形貌 |
3.2.3 硫堇在碳糊电极上聚合条件的优化 |
3.2.4 PTH/CPE 的电化学性质 |
3.2.5 喹诺酮类药物在 PTH/CPE 上的电化学性质 |
3.3 电化学参数的测定 |
3.3.1 电荷转移系数的测定 |
3.3.2 扩散系数 D 的测定 |
3.3.3 电极反应速率常数 kf的测定 |
3.4 干扰实验 |
3.5 PTH/CPE 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3.6 样品含量及回收率的测定 |
3.7 本章小结 |
4. 聚中性红/ Ni~(2+)修饰碳糊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1.2 Ni~(2+)/PNR/CPE 的制备方法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Ni~(2+)/PNR/CPE 的 CV 表征 |
4.2.2 Ni~(2+)/PNR/CPE 的 SEM 形貌及 EDS 分析 |
4.2.3 Ni~(2+)/PNR/CPE 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催化作用 |
4.2.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2.5 葡萄糖在 Ni~(2+)/PNR/CPE 上的动力学研究 |
4.2.6 葡萄糖在 Ni~(2+)/PNR/CPE 电极上的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4.3 Ni~(2+)/PNR/CPE 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4.4 干扰实验 |
4.5 样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聚硫堇/亚铁氰根修饰碳糊电极对维生素 B_6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1.2 PTH/Fe(CN)_6~(4-)/CPE、PTH/CPE 的制备 |
5.1.3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PTH/Fe(CN)_6~(4-)/CPE 的聚合过程及 CV 表征 |
5.2.2 PTH/Fe(CN)_6~(4-)/CPE 电极对 VB_6的电催化作用 |
5.2.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5.2.4 VB_6在 PTH/Fe(CN)_6~(4-)/CPE 上的动力学研究 |
5.3 VB_6在 PTH/Fe(CN)_6~(4-)/CPE 上的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5.4 PTH/Fe(CN)_6~(4-)/CPE 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5.5 干扰实验 |
5.6 样品含量及回收率的测定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支化聚酰胺的制备及其客体包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支化聚酰胺的发展 |
1.1.1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性能及应用 |
1.1.2 支化聚酰胺的合成研究进展 |
1.2 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研究动态 |
1.2.1 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
1.2.2 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的溶液性质 |
1.2.3 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研究 |
1.3 支化聚酰胺作为药物载体应用研究进展 |
1.3.1 支化聚酰胺化合物的载药机制 |
1.3.2 支化聚酰胺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支化聚酰胺的分子设计、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N,N,N',N",N"-五(2-氰基乙基)二乙烯三胺的合成 |
2.1.4 N,N,N',N",N"-五(3-氨基丙基)二乙烯三胺的合成 |
2.1.5 支化聚酰胺的合成 |
2.1.6 红外吸收光谱 |
2.1.7 核磁共振测试 |
2.1.8 质谱分析 |
2.1.9 热重分析测试 |
2.1.10 支化聚酰胺酸值、碘值、胺值、皂化值的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氰基乙基化亲核加成反应工艺路线的确定 |
2.2.2 氰基乙基化反应原料配比的确定 |
2.2.3 催化加氢工艺路线的确定 |
2.2.4 红外光谱分析 |
2.2.5 核磁光谱分析 |
2.2.6 质谱及元素分析 |
2.2.7 正交试验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两亲性聚酰胺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3.1 仪器与试剂 |
3.1.1 仪器 |
3.1.2 药品与试剂 |
3.2 两亲性聚酰胺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3.2.1 半代聚酰胺的合成 |
3.2.2 端基为三个胺基的整代聚酰胺G(NH_2)_3的合成 |
3.2.3 硬脂酰氯(SC)的合成 |
3.2.4 两亲性支化聚酰胺GS(NH_2)_3的合成 |
3.2.5 结构表征 |
3.2.6 表面活性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整代聚酰胺的电位滴定分析 |
3.3.2 两亲性支化聚酰胺GS(NH_2)_3的红外光谱表征 |
3.3.3 两亲性支化聚酰胺GS(NH_2)_3的核磁光谱表征 |
3.3.4 物料比对GS(NH_2)_3产率的影响 |
3.3.5 反应温度对GS(NH_2)_3产率的影响 |
3.3.6 反应时间对GS(NH_2)_3产率的影响 |
3.3.7 表面活性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支化聚酰胺对客体药物分子的包覆研究 |
4.1 仪器与试剂 |
4.1.1 仪器 |
4.1.2 药品与试剂 |
4.2 超支化聚酰胺对客体药物分子的包覆 |
4.2.1 包覆改性药物的制备 |
4.2.2 包覆改性药物的形貌 |
4.2.3 包覆改性药物的红外光谱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包覆改性后药物的表面形貌 |
4.3.2 包覆改性后药物的红外图谱解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生化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农业中营养物质与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
1.1.1 营养物质的检测方法 |
1.1.2 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
1.1.3 现存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生化物传感器简介 |
1.2.1 传感器的概念与分类 |
1.2.2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历史 |
1.2.3 生化传感器的组成与原理 |
1.2.4 生化传感器的类型 |
1.2.5 生化传感器的制备 |
1.2.6 生化传感器的应用 |
1.2.7 生化传感器的现状与前景 |
第三节 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简介 |
1.3.1 CPs 的概念与特点 |
1.3.2 CPs 的分类 |
1.3.3 ECPs 的导电机理 |
1.3.4 ECPs 的制备方法与机理 |
1.3.5 ECPs 的表征方法 |
1.3.6 ECPs 的性能与应用 |
1.3.7 ECPs 的挑战与机遇 |
第四节 本论文工作的提出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基于ECPs电化学酶传感复合电极的设计与构建 |
第一节PPy-MWCNTs安培型AO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 |
2.1.1 实验部分 |
2.1.1.1 试剂 |
2.1.1.2 电化学实验 |
2.1.1.3 酶电极的制备 |
2.1.1.4 仪器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2.1 生物传感电极的电化学制备 |
2.1.2.2 生物传感电极的生物电催化行为 |
2.1.2.3 生物传感器的参数优化 |
2.1.2.4 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
2.1.3 结论 |
第二节 PEDOT-MWCNTs的安培型GO传感器的制备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试剂与仪器 |
2.2.1.2 生物电极的制备 |
2.2.1.3 谷氨酸的安培检测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生物传感电极的伏安行为 |
2.2.2.2 生物传感电极的阻抗图谱 |
2.2.2.3 生物传感电极的参数优化 |
2.2.2.4 生物传感电极的性能分析 |
2.2.2.5 生物传感电极的稳定性 |
2.2.3 结论 |
第三节 基于PEDOT及其羟甲基衍生物的电化学AO传感电极的设计与构建 |
2.3.1 实验部分 |
2.3.1.1 试剂与仪器 |
2.3.1.2 EDOTM 的合成 |
2.3.1.3 电化学实验 |
2.3.1.4 酶电极的构建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2.1 EDOT 和 EDOTM 在[Emim][EtSO4] 中的电聚合 |
2.3.2.2 PEDOT 和 PEDOTM 膜的电化学性质 |
2.3.2.3 PEDOT 和 PEDOTM 酶电极的生物电催化 |
2.3.2.4 PEDOT 和 PEDOTM 生物电极的 VC 电化学检测 |
2.3.2.5 PEDOT 和 PEDOTM 生物电极的生物亲和性 |
2.3.2.6 PEDOT 和 PEDOTM 生物电极的特异性 |
2.3.3 结论 |
第四节 基于PEDOT:PSS电化学HRP复合传感电极的设计与开发 |
2.4.1 实验部分 |
2.4.1.1 药品与仪器 |
2.4.1.2 电化学实验 |
2.4.1.3 复合电极的制备 |
2.4.2 结果与讨论 |
2.4.2.1 PEDOT:PSS 复合膜的表面形貌 |
2.4.2.2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2.4.2.3 pH 值的优化 |
2.4.2.4 H2O2的电催化还原 |
2.4.2.5 稳定性 |
2.4.3 结论 |
第五节 PTh类衍生物安培型酶传感器的设计与改良 |
2.5.1 实验部分 |
2.5.1.1 试剂与仪器 |
2.5.1.2 EDOT-C_4-COOH 的合成 |
2.5.1.3 电化学实验 |
2.5.1.4 酶电极的构建 |
2.5.2 结果与讨论 |
2.5.2.1 PTAA/AO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
2.5.2.2 PTAA/GO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
2.5.2.3 PEDOTM-MWCNTs/GOD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
2.5.2.4 PEDOT-C4-COOH/AO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
2.5.2.5 其它 PEDOT 衍生物安培型 AO 生物传感器 |
2.5.3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农业应用基础探索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生物兼容性表面活性剂修饰PEDOT的安培型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
3.1.1 实验部分 |
3.1.1.1 试剂与仪器 |
3.1.1.2 电化学实验 |
3.1.1.3 酶电极的电化学制备 |
3.1.1.4 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测试 |
3.1.1.5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1.1.6 商业果汁中 VC 含量测定 |
3.1.1.7 蔬菜作物中 VC 含量测定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2.1 AO 复合电极的电化学制备 |
3.1.2.2 生物传感器的参数优化 |
3.1.2.3 VC 的检测与分析 |
3.1.2.4 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3.1.2.5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3.1.3 结论 |
第二节 基于硫酸酯类离子液体修饰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传感应用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试剂与仪器 |
3.2.1.2 电化学测量 |
3.2.1.3 PEDOT-EtSO4基底的电化学制备 |
3.2.1.4 GCE/PEDOT-EtSO4/AO/Nafion 的制备 |
3.2.1.5 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测量 |
3.2.1.6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2.1.7 商业果汁中 VC 含量的测定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Emim][EtSO_4]浓度对 EDOT 电化学聚合的影响 |
3.2.2.2 PEDOT-EtSO_4膜的电化学行为 |
3.2.2.3 VC 检测 |
3.2.2.4 VC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
3.2.2.5 商业果汁中 VC 的检测 |
3.2.3 结论 |
第三节 基于离子液体微乳液修饰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结论 |
第四节 基于PEDOT三明治复合膜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传感应用 |
3.4.1 实验部分 |
3.4.1.1 试剂与仪器 |
3.4.1.2 AO 三明治复合电极的构建 |
3.4.1.3 标样和实际样品中 VC 的检测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2.1 自备电极的表面形貌 |
3.4.2.2 AO 复合修饰电极的生物电催化性能 |
3.4.2.3 AO 合修饰电极的的工作机理 |
3.4.2.4 AO 复合修饰电极的工作电位 |
3.4.2.5 VC 的检测 |
3.4.2.6 AO 复合修饰电极的动力学 |
3.4.2.7 复合修饰电极的生物兼容性 |
3.4.2.8 AO 酶复合修饰电极的稳定性 |
3.4.2.9 AO 酶复合修饰电极的专一性 |
3.4.2.10 实际样品分析应用 |
3.4.3 结论 |
第五节 基于商业化PEDOT:PSS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设计与开发及其传感应用 |
3.5.1 实验部分 |
3.5.1.1 试剂与仪器 |
3.5.1.2 PEDOT:PSS 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和表征 |
3.5.1.3 电化学测量和实际样品中的 VC 含量检测 |
3.5.1.4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检测 |
3.5.2 结果与讨论 |
3.5.2.1 PEDOT:PSS-Nafion 膜的二次电化学掺杂 |
3.5.2.2 Nafion 在 PEDOT:PSS 复合膜修饰电极的作用 |
3.5.2.3 PEDOT:PSS 复合膜修饰电极的水稳定性 |
3.5.2.4 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电化学催化活性 |
3.5.2.5 生物传感器的线性关系和动力学 |
3.5.2.6 生物传感器的操作稳定性 |
3.5.2.7 生物传感器的保存稳定性 |
3.5.2.8 生物传感器的特定性 |
3.5.2.9 生物传感器在商业果汁中的应用 |
3.5.3 结论 |
第六节 基于生物兼容性功能化基团修饰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设计与改良 |
3.6.1 实验部分 |
3.6.1.1 试剂和电化学测量 |
3.6.1.3 PEDOTM 膜的电化学制备 |
3.6.1.4 复合生物电极的制备 |
3.6.1.5 实际样品的制备与仪器 |
3.6.2 结果与讨论 |
3.6.2.1 EDOTM 的电化学聚合 |
3.6.2.2 PEDOTM 的阻抗图 |
3.6.2.3 VC 的生物电催化 |
3.6.2.4 VC 的检测 |
3.6.2.5 生物传感器的动力学 |
3.6.2.6 生物传感器的操作稳定性 |
3.6.2.7 生物传感器的特异性 |
3.6.2.8 商业果汁中 VC 含量的测定 |
3.6.3 基于 PEDOTM 的电化学 AO 生物传感器的改良 |
3.6.4 基于其它生物兼容性基团修饰的 PEDOT 电化学 AO 传感器 |
3.6.5 结论 |
第七节 基于纳米材料修饰PEDOT的安培型AO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 |
3.7.1 实验部分 |
3.7.1.1 试剂与仪器 |
3.7.1.2 电化学实验 |
3.7.1.3 酶电极的制备 |
3.7.2 结果与讨论 |
3.7.2.1 MWCNTs-PEDOT-AO 安培生物传感器 |
3.7.2.2 SWCNTs-PEDOT/AO/Nafion 安培生物传感器 |
3.7.2.3 AuNPs-PEDOT-AO 安培生物传感器 |
3.7.2.4 Graphene-PEDOT-AO 安培生物传感器 |
3.7.3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EDOT及其衍生物的电化学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及其农业应用探索研究 |
第一节 基于PEDOT-C4-COOH纳米复合材料的马来酰肼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
4.1.1 实验部分 |
4.1.1.1 试剂与仪器 |
4.1.1.2 EDOT-C4-COOH 的合成 |
4.1.1.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1.1.4 传感电极的制备 |
4.1.1.5 实际样品的制备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2.1 复合电极的制备 |
4.1.2.2 复合电极的性能与形貌 |
4.1.2.3 MH 的电化学行为 |
4.1.2.4 MH 的检测分析 |
4.1.2.5 传感电极的稳定性与选择性 |
4.1.2.6 传感电极的农业应用 |
4.1.3 结论 |
第二节 基于PEDOT:PSS复合电极的儿茶酚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改良185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试剂和仪器 |
4.2.1.2 PEDOT:PSS 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1.3 PEDOT:PSS 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1.4 PEDOT:PSS 传感复合电极的制备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PEDOT:PSS 修饰电极对 CC 的电化学检测 |
4.2.2.2 PEDOT:PSS 复合修饰电极对 CC 干扰物的区分测定 |
4.2.3 结论 |
第三节 基于PEDOT及其衍生物纳米复合传感电极的设计与改良 |
4.3.1 实验部分 |
4.3.1.1 试剂与仪器 |
4.3.1.2 电化学实验 |
4.3.1.3 电极的构建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2.1 亚硝酸盐的电化学检测 |
4.3.2.2 3-吲哚乙酸的电化学检测 |
4.3.2.3 色氨酸的电化学检测 |
4.3.2.4 贝螺杀的电化学检测 |
4.3.3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ECPs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探索研究 |
第一节 基于聚苯绕蒽酮的Pd~(2+)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
5.1.1 实验部分 |
5.1.1.1 材料 |
5.1.1.2 电化学制备与后处理 |
5.1.1.3 PBA 膜的电化学制备 |
5.1.1.4 实际样品的制备 |
5.1.1.5 PBA 对 Pd2+的荧光传感机理 |
5.1.1.6 仪器 |
5.1.2 结果与讨论 |
5.1.2.1 PBA 对 Pd~(2+)的传感检测 |
5.1.2.2 PBA 对 Pd~(2+)的特异性识别 |
5.1.2.3 农业应用 |
5.1.3 结论 |
第二节 基于聚芴衍生物的Fe~(3+)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改良 |
5.2.1 实验部分 |
5.2.1.1 材料与仪器 |
5.2.1.2 电化学制备与后处理 |
5.2.1.3 荧光 ECPs 的制备 |
5.2.2 结果与讨论 |
5.2.2.1 荧光 P9AF 溶液的 pH 影响 |
5.2.2.2 基于 P9AF 溶液的 Fe~(3+)检测 |
5.2.2.3 P9AF 荧光传感器的选择性 |
5.2.2.4 P9AF 荧光传感机理 |
5.2.2.5 基于 PFCA 溶液的 Fe~(3+)检测 |
5.2.2.6 PFCA 荧光传感器的选择性 |
5.2.2.7 PFCA 荧光传感机理 |
5.2.2.8 Fe~(3+)荧光传感性能评估 |
5.2.3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3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的科研成绩 |
致谢 |
(5)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电化学传感器电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磷农药 |
1.2.1 有机磷农药的种类 |
1.2.2 有机磷农药的毒性作用 |
1.3 电化学胆碱酯酶传感器 |
1.3.1 电位型胆碱酯酶电化学传感器 |
1.3.2 电流型胆碱酯酶电化学传感器 |
1.4 生物酶固定化方法 |
1.4.1 吸附法 |
1.4.2 交联法 |
1.4.3 共价结合法 |
1.4.4 包埋法 |
1.4.5 层层自组装技术 |
1.5 电子媒介体在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 |
1.5.1 有机低分子媒介体 |
1.5.2 高分子媒介体 |
1.5.3 电子媒介体的固定方法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材料设备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主要溶液的配置 |
2.2.2 电极的制备 |
2.2.3 实验方法 |
第3章 磷化铁复合碳膜电极的制备及研究 |
3.0 引言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石墨形状和粒径的选择 |
3.1.2 粘结剂中醋酸纤维含量对碳膜电阻率的影响 |
3.1.3 消泡剂的添加量对碳电极性能的影响 |
3.1.4 导电填料填充量对电极电阻的影响 |
3.2 磷化铁复合碳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3.2.1 亚铁氰化钾在复合电极表面的循环伏安性能 |
3.2.2 复合电极对对苯二酚的电催化性能 |
3.2.3 对苯二酚的检测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2.4 对苯二酚在复合电极表面的重现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戊二醛交联法乙酰胆碱酯酶电流型生物传感器制备与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和讨论 |
4.2.1 泡沫镍基TCNQ修饰电极对胆碱的催化作用 |
4.2.2 固定化酶膜电极的循环伏安性能 |
4.2.3 固定化酶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
4.2.4 TCNQ的用量 |
4.2.5 酶的用量 |
4.2.6 戊二醛的用量 |
4.2.7 待测溶液的pH值对响应电流的影响 |
4.2.8 底物浓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 |
4.2.9 固定化酶电极的存储稳定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壳聚糖-戊二醛固定乙酰胆碱酯酶电流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泡沫镍基TCNQ修饰电极对胆碱的催化作用 |
5.2.2 固定化酶电极的循环伏安性能 |
5.2.3 固定化酶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
5.2.4 TCNQ用量 |
5.2.5 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值对响应电流的影响 |
5.2.6 壳聚糖与酶溶液的比例对响应电流的影响 |
5.2.7 酶电极的储存稳定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乙酰胆碱酯醇生物传感器法对有机磷农药的检测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毒死蜱农药对胆碱酯酶电极的抑制作用 |
6.2.2 检测溶液底物的确定 |
6.2.3 抑制作用时间对抑制率的影响 |
6.2.4 农药浓度与抑制率的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6)玫红酸盐对钡餐中游离钡离子的电化学固相微萃取以及荧光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0 钡离子简介 |
1.0.1 钡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1.0.2 钡在环境中分布情况 |
1.0.3 钡的生理功能 |
1.0.4 钡的毒性 |
1.0.5 钡的用途 |
1.0.6 钡的相关环保标准 |
1.0.7 钡离子小结 |
1.1 钡餐 |
1.1.1 钡餐简介 |
1.1.2 钡餐的理化性质及主要用途 |
1.1.3 钡餐造影原理 |
1.1.4 钡餐造影适用范围 |
1.2 玫红酸盐 |
1.2.1 玫红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质 |
1.2.2 玫红酸盐的用途 |
1.3 固相微萃取 |
1.3.1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结构和原理 |
1.3.2 固相微萃取技术操作条件的影响因素 |
1.3.2.1 固相涂层的性质及厚度 |
1.3.2.2 固相微萃取的温度 |
1.3.2.3 固相微萃取的时间 |
1.3.2.4 其他影响因素 |
1.3.3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应用 |
1.4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
1.4.1 化学修饰电极 |
1.4.2 碳糊电极 |
1.4.3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
1.4.4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修饰剂 |
1.4.5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 |
1.4.5.1 直接混合法 |
1.4.5.2 溶解法 |
1.4.5.3 直接浸入法 |
1.4.6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活化和再生 |
1.4.6.1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活化处理 |
1.4.6.2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再生处理 |
1.5 荧光分析法 |
1.5.1 直接检测法 |
1.5.2 间接检测法 |
1.6 钡离子分析检测方法研究 |
1.6.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1.6.1.1 火焰原子吸收法 |
1.6.1.2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
1.6.2 离子色谱法 |
1.6.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1.6.4 铬酸盐间接分光光度法 |
1.6.5 电位滴定法 |
1.6.6 沉淀重量分析法 |
1.6.7 电化学方法 |
1.6.8 荧光间接检测法 |
第二章 钡离子在玫红酸钠修饰碳糊电极上电化学固相微萃取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石墨基础电极的制备 |
2.2.4 碳糊电极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玫红酸盐修饰碳糊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2.3.2 扫速的影响 |
2.3.3 修饰物比例的影响 |
2.3.4 pH 的影响 |
2.3.5 静止时间的影响 |
2.3.6 固相微萃取的动力学 |
2.3.7 钡离子固相微萃取的热力学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玫红酸钠修饰碳糊电极固相微萃取钡餐中游离钡离子的循环伏安法测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步骤 |
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1 放置时间的选择 |
3.3.2 静止时间的选择 |
3.3.3 pH 的选择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钡餐中游离钡离子在玫红酸盐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3.4.2 实际钡餐样品的游离钡离子的测定 |
3.4.3 钡餐中游离钡离子的加标回收率 |
3.4 小结 |
第四章 钡餐在水中溶解的钡-玫红酸络合物荧光光谱测定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1.1 实验仪器 |
4.2.1.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玫红酸二钠盐与氯化钡络合物的荧光光谱 |
4.3.2 pH 的影响 |
4.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4 乙醇比例的影响 |
4.3.5 不同浓度的钡离子的荧光强度关系曲线 |
4.3.6 实际钡餐样品的游离钡离子的测定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杂多酸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多酸电化学研究概况 |
1.2 碳纳米管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1.3 论文的选题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磷钼酸-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硅钨酸-单壁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磷钨酸-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聚苯胺负载磷钨杂多酸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论与讨论 |
5.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会议论文 |
(8)过氧化氢和细胞色素c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电化学传感器的简介 |
1.1.1 电化学传感器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
1.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及制备 |
1.2.1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 |
1.2.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
1.3 电化学传感器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1.3.1 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
1.3.2 在医药卫生中的应用 |
1.3.3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3.4 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 |
1.4 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前景 |
1.5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锗钨酸盐的电化学性能及 GeW_(11)Co/P-oPD/GC 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杂多酸修饰电极的制备 |
2.2.3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锗钨杂多酸溶液的电化学性质 |
2.3.2 P-oPD/GC 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
2.3.3 GeW_(11)Co/P-oPD/GC 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 L-赖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过氧化氢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PLL/MWCNTs/GC 电极的制备 |
3.2.3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L-赖氨酸电聚合 |
3.3.2 PLL/MWCNTs/GC 电极对 H_2O_2的电催化 |
3.3.3 MWCNTs 用量的选择 |
3.3.4 底液浓度和 pH 值的影响 |
3.3.5 峰电流和扫描速率的关系 |
3.3.6 稳定性 |
3.3.7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细胞色素 c 在纳米膜电极上的有效固定及其直接电化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Cyt c/Cs-NanoAu/Au 电极的制备 |
4.2.3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s-NanoAu 溶胶的表征 |
4.3.2 Cyt c 在自组装电极上的有效固定及其直接电化学 |
4.3.3 峰电流和扫速的关系 |
4.3.4 Cyt c 自组装膜电极的稳定性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细胞色素 c 在核壳结构的 Fe_3O_4@Au 纳米粒子上的直接电化学及其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Fe_3O_4@Au/PDDA/GC 电极的制备 |
5.2.3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yt c 在 Fe_3O_4@Au/PDDA/GC 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
5.3.2 Cyt c 在 Fe_3O_4@Au/PDDA/GC 电极上的有效固定 |
5.3.3 Cyt c/Fe_3O_4@Au/PDDA/GC 电极的电催化性质 |
5.3.4 Cyt c/Fe_3O_4@Au/PDDA/GC 电极的稳定性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束语 |
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硕士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
致谢 |
(9)纳米钯、铂复合物制备2,6-二氯苯酚和CO2电化学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插图清单 |
机理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金属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简介与分类 |
1.1.1 简介 |
1.1.2 纳米金属复合物修饰电极分类 |
1.2 纳米金属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
1.3 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的表征方法 |
1.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
1.3.2 电化学方法表征 |
1.4 纳米金属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应用 |
1.4.1 燃料电池方面的应用 |
1.4.2 生物医学分析方面的应用 |
1.4.3 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
1.5 展望 |
第二章 纳米钯/β-环糊精复合物修饰镍钢电极制备 2,6-二氯苯酚传感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电极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d/β-CD/TCh/Ni-Fe 的 FE-SEM |
2.3.2 Pd/β-CD/TCh/Ni-Fe 的 XRD 和 XPS |
2.3.3 Pd/β-CD/TCh/Ni-Fe 的电化学行为 |
2.3.4 2,6-DCP 在 Pd/β-CD/TCh/Ni-Fe 上的电化学行为 |
2.3.5 电化学检测 |
2.3.6 干扰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法制备纳米 Pt/MWCNTs 复合物检测 CO_2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Pt/MWCNTs 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3.2.4 CO_2电化学传感器的制作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Pt/MWCNTs 纳米复合物的 FE-SEM |
3.3.2 Pt/MWCNTs 纳米复合物的 XRD |
3.3.3 Pt/MWCNTs 纳米复合物的 XPS |
3.3.4 CO_2在 Pt/MWCNTs/GCE 上的电化学响应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和成果 |
(10)基于BDD的抗坏血酸氧化酶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生物传感器 |
2.1 生物传感器简介 |
2.1.1 生物传感器的概念 |
2.1.2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
2.1.3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2.2 酶传感器 |
2.2.1 酶的固定化要求 |
2.3 酶的固定化方法 |
2.3.1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3.2 酶电极的分类 |
2.3.3 酶的催化特性 |
2.3.4 酶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
2.4 化学修饰电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 |
3.1 BDD 薄膜电极的性能 |
3.2 热丝 CVD 法制备掺硼金刚石膜简介 |
3.2.1 合成机理 |
3.2.2 HFCVD 沉积过程 |
3.2.3 金刚石与无序碳的竞争生长过程 |
3.3 金刚石的表征 |
3.3.1 SEM 和拉曼光谱 |
3.3.2 BDD 薄膜的氢端基和氧端基结构 |
3.4 BDD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3.4.1 循环伏安法测试体系 |
3.4.2 BDD 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曲线 |
3.5 掺硼金刚石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
3.5.1 电极材料 |
3.5.2 对有毒的有机化合物的电化学处理 |
3.5.3 有机物成分的痕量检测 |
3.5.4 微电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价键合/交联法修饰 BDD 电极 |
4.1 BDD 薄膜的氨基化修饰方法 |
4.2 共价键合/交联法制备抗坏血酸氧化酶电极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电极的预处理 |
4.2.3 氨基修饰 |
4.2.4 交联法固定酶 |
4.2.5 测定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抗坏血酸检测机理 |
4.3.2 对掺硼金刚石的氨基修饰 |
4.3.3 抗坏血酸检测的 CV 曲线 |
4.3.4 pH 值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4.3.5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4.3.6 干扰实验 |
4.3.7 重复性和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包埋法修饰 BDD 电极 |
5.1 壳聚糖概述 |
5.1.1 壳聚糖简介 |
5.1.2 壳聚糖溶液的性质 |
5.1.3 壳聚糖的结构 |
5.2 包埋法制备抗坏血酸氧化酶传感器电极 |
5.2.1 仪器和试剂 |
5.2.2 电极的预处理 |
5.2.3 制备方法 |
5.2.4 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抗坏血酸检测的 CV 曲线 |
5.3.2 壳聚糖浓度对电极响应的影响 |
5.3.3 pH 值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5.3.4 干扰实验 |
5.3.5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5.3.6 重复性和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化学聚合法修饰 BDD 电极 |
6.1 聚邻苯二胺的特性及应用 |
6.1.1 聚邻苯二胺的特性 |
6.1.2 聚邻苯二胺的聚合机理和结构 |
6.1.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特征 |
6.2 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抗坏血酸氧化酶传感器电极 |
6.2.1 仪器和试剂 |
6.2.2 电极的预处理 |
6.2.3 制备方法 |
6.2.4 测定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传感器检测原理 |
6.3.2 邻苯二胺的聚合机制 |
6.3.3 邻苯二胺溶液浓度的选择 |
6.3.4 抗坏血酸检测的循环伏安曲线 |
6.3.5 pH 值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6.3.6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6.3.7 干扰实验 |
6.3.8 重复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聚酰胺修饰碳糊pH电极测定高酸溶液中的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D]. 靳亚峰. 延边大学, 2020(05)
- [2]氮杂蒽型染料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及电催化性能研究[D]. 张苗. 陕西科技大学, 2013(S2)
- [3]支化聚酰胺的制备及其客体包覆性能研究[D]. 顾兴宝.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
- [4]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生化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研究[D]. 文阳平. 江西农业大学, 2013(12)
- [5]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电化学传感器电极的研究[D]. 薛永亮.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
- [6]玫红酸盐对钡餐中游离钡离子的电化学固相微萃取以及荧光光谱研究[D]. 徐佳. 沈阳师范大学, 2012(09)
- [7]杂多酸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 张晓文. 湖北师范学院, 2012(10)
- [8]过氧化氢和细胞色素c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D]. 朱莉莉. 河南大学, 2012(10)
- [9]纳米钯、铂复合物制备2,6-二氯苯酚和CO2电化学传感器[D]. 陈振兴.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 [10]基于BDD的抗坏血酸氧化酶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申风婷. 天津理工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