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前列腺腺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腺癌,前列腺,受体,蛋白酶,免疫,链式反应,组织。
前列腺腺癌论文文献综述
何尧林,谢海辉,何娟[1](2019)在《高危型HPV在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危型HPV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50例前列腺腺癌组织标本(Pca组和52例前列腺增生组织(BPH组),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反向点杂交(RDB)技术检测17种高危型HPV (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8、73、83、MM4)的表达情况。结果 5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7例患者存在高危型HPV阳性表达,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4例存在高危型HPV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P=0.001)。HPV16的阳性表达率最高,前列腺癌组阳性表达11例(22.0%),前列腺增生组中阳性表达3例(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671,P=0.017);HPV18阳性表达率次之,前列腺癌组阳性表达9例(18.0%),前列腺增生组中阳性表达2例(3.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307,P=0.021)。结论高危型HPV在前列腺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提示高危型HPV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26期)
马凤艳,黄炳臣,黄小英,龙喜带,成迎迎[2](2019)在《CD44和LRP表达与前列腺腺癌发病风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D44与肺耐药蛋白(LRP)在前列腺腺癌(PAC)中的表达及其关联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和LRP在92例PAC和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通过Spearman’s等级相关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D44和LRP表达的关联性及其对PAC发病的影响。结果 CD44和LRP在PAC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7%和42.4%,高于BPH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0.0%和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D44和LRP表达增加PAC发病风险,对应风险值分别为3.51和2.54; PAC肿瘤组织中CD44与LRP表达呈正相关(r=0.39,P<0.01)。结论 CD44与LRP的异常表达可能与PAC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在PAC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右江医学》期刊2019年01期)
王钱虎[3](2018)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Atg5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Atg5在前列腺腺癌(PCa)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PCa标本(观察组)和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本15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Ca组织和BPH组织中Beclin1、LC3-Ⅱ、Atg5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分析PCa组织中Beclin1、LC3-Ⅱ、Atg5蛋白的表达情况与PCa的Gleason评分、血清PSA水平、淋巴结转移、骨转移等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PCa组织中Beclin1、LC3-Ⅱ阳性表达率(38.3%、33.3%)明显低于BPH组织(60.0%、53.3%),而PCa组织中Atg5阳性表达率(83.3%)显着高于BPH组织(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eclin1与LC3-Ⅱ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与Gleason评分、血清PSA水平、淋巴结转移、骨转移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Atg5的表达与年龄、Gleason评分、血清PSA水平、淋巴结转移、骨转移均无关(均P>0.05)。结论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Atg5在PCa中的异常表达,提示自噬活动增强和自噬体形成增多在PCa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8年16期)
时俊,何华,许超,邱龙龙,贾我增[4](2018)在《经尿道120W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腺癌导致膀胱出口梗阻的效果及其对性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与探讨将不经尿道120W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腺癌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经江汉油田总医院临床确诊为后进行治疗的84例患者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120W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前列腺症状评分情况、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量以及性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PSS评分(5.56±2.33)分、最大尿流率(23.51±3.79)mL/s、膀胱残余量(21.71±2.63)mL、阴茎勃起功能障碍(9.52%)、射精异常(4.76%)、射精疼痛(0.00%)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IPSS评分(6.72±2.28)分、最大尿流率(21.71±2.63)mL/s、膀胱残余量(24.84±2.48)mL、阴茎勃起功能障碍(28.57%)、射精异常(21.43%)、射精疼痛(14.29%)情况,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120W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腺癌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显着改善患者梗阻情况,同时对性功能影响较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性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黄卓雅,陈思,钟鸣,廖鹏娟,谢骐同[5](2018)在《ER、AR、PR、MMP-2、COX-2在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列腺腺癌是前列腺最常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占前列腺恶性肿瘤的95%以上~([1])。近年来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前列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其中MMP-2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能够促进肿瘤侵袭、转移,而COX-2则在肿瘤细胞的增生、凋亡抑制、肿瘤(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张丽,何洪敏,张楠[6](2018)在《SFRP1蛋白在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s 1,SFRP1)在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52例前列腺腺癌和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SFRP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SFRP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3.08%,显着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的80.88%(X~2=39.928,P<0.001)。SFRP1蛋白的失表达与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术前血PSA值、TNM分期、是否有骨转移均无关(X~2=0.177、1.915、0.751、1.631,P=0.739、0.200、0.513、0.300)。结论:SFRP1蛋白表达的降低及其对Wnt信号通路抑制作用的减弱,与前列腺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8年09期)
邸彦橙,田河,陈蕾,闫本纯[7](2018)在《前列腺腺癌中组织蛋白酶-B、-D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前列腺腺癌中组织蛋白酶(Cath)-B、-D表达,分析二者关系及意义。方法确诊为前列腺腺癌的患者67例为观察组,前列腺增生患者3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并留取术后石蜡包埋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Cath-B和Cath-D的表达。结果观察组Cath-B和Cath-D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Cath-B和Cath-D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增殖指数、转移密切相关,Cath-D表达与肿瘤Gleason评分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ath-B和Cath-D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前列腺腺癌术后组织中Cath-B和Cath-D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对病变的进展有促进作用;Cath-D作用可能更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杨湘彬[8](2017)在《p-Rb在Ⅳ期前列腺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前列腺癌是影响男性健康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约2/5的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与早期前列腺癌相比其生存期明显缩短。目前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分期、Gleason评分、基线PSA水平、治疗后PSA最低值、到达PSA最低值时间、激素敏感持续时间及系统炎症反应等,但尚缺乏客观、敏感的生存预测指标及可干预的有效治疗靶点或手段。因此,寻找晚期前列腺癌的预后指标可能是改善前列腺癌生存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表明癌组织中Rb基因的异常表达及Rb蛋白的磷酸化状态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但Rb尤其是磷酸化Rb(p-Rb)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较为少见。目的:探讨Ⅳ期前列腺腺癌组织中p-Rb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为晚期前列腺腺癌的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被确诊为IV期前列腺癌的5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初诊时均经手术或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腺癌并后续接受去势治疗后出现去势抵抗(CRPC)。选择同期于我院获取的正常前列腺组织20例作对照。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p-Rb的表达,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蛋白表达与Ⅳ期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两者与至去势抵抗时间(TTCRPC)、CRPC后PFS、CRPC后OS和总OS等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0例患者,中位年龄72岁(50-89岁)。中位TTCRPC17.3个月(1.4-105.7个月),CRPC后中位PFS为3.9个月(1-40.4个月),CRPC后中位OS为16.7个月(2.4-62.9个月),总中位OS为48.1个月(6.3-120.2个月)。1.前列腺腺癌患者中p-Rb阳性率(88%)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20%),同时其高表达率(46%)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b表达情况与Gleason评分、治疗后PSA最低值、到达PSA最低值时间以及TTCRPC显着相关(p<0.05)。与年龄、初始治疗方式、基线PSA值、ALP、LDH、血小板计数、PLR、HGB、转移部位等未见明显关系,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单因素分析示p-Rb表达情况、Gleason评分、到达PSA最低值时间及HGB与TTCRPC显着相关(p<0.05)。而年龄、初始治疗方式、基线PSA值、治疗后PSA最低值、ALP、LDH、血小板计数、PLR及转移部位与TTCRPC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Rb表达情况、Gleason评分及HGB为影响Ⅳ前列腺腺癌患者TTCRPC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3.单因素分析示p-Rb表达情况、Gleason评分、到达PSA最低值时间及TTCRPC与CRPC后PFS显着相关(p<0.05)。而年龄、初始治疗方式、基线PSA值、治疗后PSA最低值、ALP、LDH、血小板计数、PLR、HGB、转移部位及化疗与CRPC后PFS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TCRPC为影响Ⅳ前列腺腺癌患者CRPC后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4.单因素分析示Gleason评分、到达PSA最低值时间、LDH及TTCRPC与CRPC后OS显着相关(p<0.05)。而p-Rb表达情况、年龄、初始治疗方式、基线PSA值、ALP、治疗后PSA最低值、血小板计数、PLR、HGB、转移部位及化疗与CRPC后OS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LDH及TTCRPC为影响Ⅳ前列腺腺癌患者CRPC后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5.单因素分析示Gleason评分、到达PSA最低值时间、LDH、化疗及TTCRPC与总OS显着相关(p<0.05)。而p-Rb表达情况、年龄、初始治疗方式、基线PSA值、ALP、治疗后PSA最低值、血小板计数、PLR、HGB及转移部位与总OS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LDH及TTCRPC为影响Ⅳ前列腺腺癌患者总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1.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p-Rb在Ⅳ期前列腺腺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前列腺腺癌发生发展。p-Rb与肿瘤的Gleason评分、治疗后PSA最低值、到达PSA最低值时间以及TTCRPC相关,提示其可反映Ⅳ期前列腺腺癌的生物学行为。2.p-Rb表达可以做为Ⅳ期前列腺腺癌患者TTCRPC的预测因子。3.Ⅳ期前列腺腺癌患者CRPC后OS及总OS与p-Rb表达无关,与Gleason评分、LDH及TTCRPC有关,CRPC后PFS仅与TTCRPC有关。(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张晓毅,孙家各,裴雪枫,李书飞,孙博[9](2016)在《前列腺腺癌转变为前列腺小细胞癌个案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患者男,80岁。2015年11月体检时发现PSA升高,血清PSA 98.5 ng/ml,直肠指诊:前列腺Ⅲ度大,质硬,表面欠光滑。MRI提示前列腺癌局部浸润。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腺癌,确诊后给予"戈舍瑞林、比卡鲁胺"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PSA进行性下降,2016年3月复查PSA0.191 ng/ml。其后反复出现暗红色全程肉眼血尿,伴大量不规则血凝块,排尿不下,给予"留置导尿管,持续膀胱冲洗,药物止血"等治疗,术前查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26.50 ng/ml,腹部彩超提示肝多发低回声结节,膀胱壁中等回声,前列腺实质回声欠均匀,泌尿系CT提示:前列腺恶性病变伴膀胱、精囊腺、乙状结肠受累,盆腔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患者于2016年5月30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膀胱全切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双侧输尿管皮肤造瘘。术后恢复良好,复查PSA 0.019 ng/ml,NSE 237.40 ng/ml。患者目前进行EP(顺铂+依托泊苷)方案化疗。结果术后病理诊断:(前列腺、膀胱、双侧精囊)小细胞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肿瘤侵及前列腺、膀胱、双侧精囊、双侧输尿管切缘、下尿道未见肿瘤组织,盆腔淋巴结(8/10)【膀胱旁淋巴结(2/2)、左侧盆腔淋巴结(6/6)、右盆腔淋巴结(0/2)】。免疫组化:CK19(-),CK20(+),CD56(+),CgA(-),Syn(+),NSE(+),P63(-),P504S(-),PSA(-),PSAP(-),Ki-67(70%),34βE12(-),CK7(-),CK18(+)。结论前列腺小细胞癌少见,确诊主要依据临床及病理表现,前列腺小细胞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浸润和转移,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内分泌治疗无效。本例患者前列腺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出现向小细胞癌转变,腺癌和小细胞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暨2016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9-09)
任黎刚,张心男[10](2016)在《年轻前列腺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年轻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1例37岁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结合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2010年5月因血尿发现前列腺腺癌伴膀胱颈口浸润,分期T4N2M0,活检提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5+4分。当时PSA 52μg/L。内分泌治疗半年后PSA 2μg/L,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术后PSA最低达到0.1μg/L。术后经历放疗、内分泌治疗、二线内分泌治疗和化疗,67个月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应提高对男性前列腺癌年轻化的警惕性,建议PSA检查提前介入青年人群,治疗方面倡导内分泌、手术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本文来源于《临床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前列腺腺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CD44与肺耐药蛋白(LRP)在前列腺腺癌(PAC)中的表达及其关联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和LRP在92例PAC和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通过Spearman’s等级相关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D44和LRP表达的关联性及其对PAC发病的影响。结果 CD44和LRP在PAC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7%和42.4%,高于BPH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0.0%和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D44和LRP表达增加PAC发病风险,对应风险值分别为3.51和2.54; PAC肿瘤组织中CD44与LRP表达呈正相关(r=0.39,P<0.01)。结论 CD44与LRP的异常表达可能与PAC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在PAC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列腺腺癌论文参考文献
[1].何尧林,谢海辉,何娟.高危型HPV在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9
[2].马凤艳,黄炳臣,黄小英,龙喜带,成迎迎.CD44和LRP表达与前列腺腺癌发病风险的研究[J].右江医学.2019
[3].王钱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Atg5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浙江医学.2018
[4].时俊,何华,许超,邱龙龙,贾我增.经尿道120W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腺癌导致膀胱出口梗阻的效果及其对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8
[5].黄卓雅,陈思,钟鸣,廖鹏娟,谢骐同.ER、AR、PR、MMP-2、COX-2在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8
[6].张丽,何洪敏,张楠.SFRP1蛋白在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8
[7].邸彦橙,田河,陈蕾,闫本纯.前列腺腺癌中组织蛋白酶-B、-D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8].杨湘彬.p-Rb在Ⅳ期前列腺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7
[9].张晓毅,孙家各,裴雪枫,李书飞,孙博.前列腺腺癌转变为前列腺小细胞癌个案报告[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暨2016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10].任黎刚,张心男.年轻前列腺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