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氧化锆论文_范长颉,李鑫,许西庆,张鑫,牛书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化铝氧化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氧化铝,氧化锆,晶粒,陶瓷,纳米,熔剂,尺寸。

氧化铝氧化锆论文文献综述

范长颉,李鑫,许西庆,张鑫,牛书鑫[1](2019)在《初始粉体状态对氧化铝/氧化锆纳米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分别以纳米多晶粉体和非晶粉体作为原料制备了Al2O3-ZrO2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初始粉体状态对致密化过程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将纳米多晶粉体通过SPS烧结为致密的纳米块体,所需的最低烧结温度为1 400℃,所得产品的晶粒尺寸约为320nm;非晶粉体完全致密所需的SPS温度为1 200℃,所得产品的晶粒尺寸约为150nm。相比于纳米多晶粉体,非晶粉体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成为致密纳米块体,我们将这一现象归结为非晶粉体在烧结中的相转变。这一发现为纳米陶瓷块体的低温烧结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甘学贤,张小珍,宋秀梅,张清河[2](2019)在《微量纳米氧化铝掺杂强化氧化锆陶瓷材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纳米氧化铝制备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陶瓷,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能谱,烧结密度,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等测试技术对试样进行表征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湿法粉碎工艺成功实现了微量纳米氧化铝对YSZ材料的掺杂改性,掺杂后的样品,氧化锆陶瓷晶粒细小,断裂主要以穿晶断裂为主,这可能是由于纳米氧化铝颗粒对氧化锆材料颗粒晶界产生了钉扎作用,有效抑制了氧化锆基体晶粒的异常长大,同时有利于减小基体中各种缺陷尺寸,使得基体材料具有更加均匀的微观结构。当氧化铝掺杂量为0.25wt.%时,烧结致密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99.6%、1206 MPa和9.4 MPa·m~(1/2),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本文来源于《陶瓷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赵英海,高岗,王桂香[3](2019)在《稳定剂Na_2HPO_4对氧化铝/氧化铈复合膜耐蚀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阳极氧化和化学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铝/氧化铈复合膜。研究了稳定剂Na_2HPO_4的质量浓度对氧化铝/氧化铈复合膜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_2HPO_4的质量浓度为0.10 g/L时,氧化铝/氧化铈复合膜在基体上的沉积更加均匀,裂纹最少,耐蚀性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9年04期)

刘继光[4](2019)在《氧化铝、氧化钙和氧化硅对制备铁酸锌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高温焙烧法以纯矿物氧化锌、氧化铁制备铁酸锌,结合XRD分析、SEM分析、BET分析等先进分析测试手段,主要研究锌铁矿物反应行为特征,以及氧化铝、氧化钙和氧化硅杂质矿物对生成铁酸锌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的反应物配比、活化时间、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生性特征的影响,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验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成物含量及物(1)氧化锌、氧化铁和氧化铝混合物反应过程中,氧化铝会优先与氧化锌焙烧生成铝酸锌。活化时间活对焙烧生成铁酸锌和铁酸铝影响比较小,活化时间60min就可以满足生成铁酸锌的要求。同样,焙烧时间会影响铁酸锌的生成,焙烧时间120min就能使反应顺利进行且铁酸锌含量最大。(2)氧化锌、氧化铁和氧化铝混合物反应过程中,焙烧温度是影响混合物反应及产物性状的主要因素。当焙烧温度高于850℃时,氧化铝会生成铝酸铁和铝酸锌,生成铁酸锌的含量减少;在750℃时焙烧生成铁酸锌的量最大。此外,在焙烧温度750℃~850℃、焙烧时间120min时,产物颗粒的尺寸小于3μm,其颗粒表现为球形、椭球形或不规则形状,颗粒表面光滑,伴有团聚现象。在ZnO、Fe203和A1203摩尔比1:1:1、活化时间60min、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120min条件下产物BET比表面积49.43m2·g-1,总孔容积0.12m3·g-1,平均孔径9.54nm。(3)氧化锌、氧化铁和氧化铝混合物中,600℃~1000℃温度范围内各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均为负,生成FeA1204的吉布斯自由能最小,生成ZJnA1204的吉布斯自由能次之,生成ZnFe204的吉布斯自由能最大。当焙烧温度达到950℃时有部分的FeA1204生成,其原因是高温下部分Fe203分解生成FeO,首先生成FeA1204。(4)氧化锌、氧化铁和氧化钙混合物焙烧过程中,反应物配比、活化时间、焙烧时间对焙烧反应的进行影响较小,焙烧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较大。ZnO、Fe2O3和CaO摩尔比为1:1:1、活化时间为60min、焙烧时间为120min、焙烧温度750℃时所制得的产物,结晶程度较好,颗粒表面光滑,粒度大小较为均匀;产物的BET比表面积59.69m2·g-1,总孔容积0.08m3·g-1,平均孔径5.51nm。(5)氧化锌、氧化铁和氧化钙混合物焙烧过程中,氧化钙的存在对于铁酸锌的生成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氧化钙与氧化铁首先反应生成铁酸钙,使得ZnO不能完全与Fe203焙烧生成铁酸锌。(6)热力学分析可知,生成CaFe2O4的吉布斯自由能明显小于ZnFe2O4,故在理论反应过程中CaO—定会优先反应完全;同时,焙烧温度的升高,生成铁酸锌的吉布斯自由能越小,反应的进行越有利于生成铁酸锌,这与在实际反应结果相吻合。(7)氧化锌、氧化铁和氧化硅焙烧过程中,氧化硅含量的变化,不会影响铁酸锌的生成。由于氧化硅结构性质稳定,活化时间的变化对反应的进行生成铁酸锌的影响也较小。焙烧温度是影响焙烧生成铁酸锌的重要因素,在750℃时焙烧生成的铁酸锌的量最大。焙烧时间对于混合物焙烧生成铁酸锌影响较小,在120min时,生成的铁酸锌的量最大。(8)氧化锌、氧化铁和氧化硅混合物摩尔比1:1:1、活化时间60min、焙烧时间120min、焙烧温度750℃时,所生成的铁酸锌产品颗粒大小均匀,形貌较好,其孔径主要为10nm~50nm介孔,BET比表面积为72.33m2·g-1,总孔容积0.34m3·g-1,平均孔径17.95nm。综上,本论文以氧化锌和氧化铁为锌铁来源,研究了纯矿物体系下杂质矿物氧化铝、氧化钙和氧化硅对氧化锌和氧化铁焙烧制备铁酸锌的影响,阐明了叁种杂质矿物对生成铁酸锌的影响规律及矿物物相转化特征等,为后续研究硫化矿锌矿床铁帽矿石矿物物相转化制备铁酸锌新工艺新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王丽媛[5](2019)在《基于改良SEVNB法铈稳定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断裂韧性及相变增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力诱导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韧是ZTA复相陶瓷材料的两种主要增韧机制,对于不含稳定剂的ZTA材料,微裂纹增韧是材料韧性提高的主要机制,对于含稳定剂的ZTA材料,应力诱导相变增韧是材料韧性提高的主要机制,而且二者能够迭加共同增韧材料。因此这两种增韧机制对提高ZTA陶瓷材料韧性的作用一直广受研究者们的关注,而准确、可靠的断裂韧性值是客观分析ZTA陶瓷材料中增韧机理及其增韧效果的重要基础,现行用于韧性测试的方法有着诸多的缺点:测试结果偏大、不稳定以及制样困难等。本课题将利用飞秒激光加工获得切口尖端半径小于0.5 μm的超尖V型切口,用以改良SEVNB法对Ce-ZTA材料的真实断裂韧性的测试,并基于测试结果评价不同氧化铈、氧化锆掺杂含量以及晶粒尺寸等因素对Ce-ZTA试样材料的真实断裂韧性的影响,深入研究氧化锆的相变增韧对复相Ce-ZTA材料断裂韧性提高的贡献大小,同时总结对比了不同材料间SENB法测量韧性值相对误差的差异,研究了相对误差变化的原因及规律。为了研究氧化铈、氧化锆掺杂含量对Ce-ZTA试样中的断口相变量、氧化锆相变增韧作用以及试样真实断裂韧性的影响,制备了六种不同氧化铈、氧化锆含量的铈稳定氧化锆增韧氧化铝测试试样,测试结果得到试样8D-80、10D-80、12D-80、8D-85、10D-85、12D-85在韧性测试中断口氧化锆的相变量体积分数分别为12.3%、5.0%、3.8%、8.0%、4.0%、2.9%;真实断裂韧性分别为 5.2±0.1 MPa·m1/2、4.9±0.1 MPa·m1/2、4.3±0.1 MPa·m1/2、5.2±0.1MPa·m1/2、5.7±0.1MPa·m1/2、4.4±0.1 MPa·m1/2,实验结果表明:Ce-ZTA试样中氧化锆的相变增韧及微裂纹增韧两种机制迭加作用、共同提高复相Ce-ZTA材料的断裂韧性,其中韧性最高的试样10D-85相对于纯氧化铝的真实断裂韧性(3.94±0.13MPa·m1/2)提高了 45%。为了研究晶粒尺寸对Ce-ZTA试样中氧化锆相变增韧及材料真实断裂韧性的影响,以试样8D-80为参照,通过改变试样的材料组成及基体氧化铝的原料分别制备了另外两种试样:8D-90、8S-80,试样8D-80、8S-80、8D-90的Zr02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0.37 μμm、0.57 μm、0.42 μm,Al2O3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0.69 μm、1.28 μm、1.01μm;相变量体积分数相变量体积分数分别为12.3%、3.7%、9.8%;真实断裂韧性分别为5.2±0.1 MPa·m1/2、3.8±0.1MPa·m1/2、4.9±0.1MPa·m1/2。改良 SEVNB 法及 SENB 法的测试结果均表明Ce-ZTA试样的断口氧化锆相变量随晶粒尺寸的增加而减少,其真实断裂韧性主要随ZrO2平均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受Al2O3晶粒尺寸影响则较小。最后为了探究引起不同材料间SENB法测量韧性值相对误差的差异的原因,对多种陶瓷试样的SENB法测量韧性值的相对误差、改良SEVNB法及SENB法测试下的断口相变量体积分数做了统计分析,归纳了相对误差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实验结果表明:SENB法测量韧性的相对误差值跟试样在SENB法和改良SEVNB法下的断口相变量体积分数的差值有关。本实验采用可准确测试细晶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改良SEVNB法测试表征了多个组分下Ce-ZTA材料的真实断裂韧性,研究了氧化铈、氧化锆掺杂量及晶粒尺寸对Ce-ZTA试样材料的真实断裂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对了解复相Ce-ZTA材料中氧化锆的相变增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其次,归纳分析了不同材料的SENB法相对于真实断裂韧性的误差变化的规律及来源,对进一步了解改良SEVNB法测试材料断裂韧性的可靠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1)

吕谦[6](2018)在《钎焊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的组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纯银基钎料,在空气条件下对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进行钎焊。以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为主要工艺参数,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试验,研究工艺参数对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钎焊温度升高会使反应剧烈,保温时间延长会使反应程度加深,钎焊温度升高与保温时间延长在一定范围内均有利于提升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期刊2018年12期)

刘振英,张锐,郭正函,任倩,郝自胜[7](2018)在《烧成温度对氧化铝——氧化锆复相粉体结晶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以八水合氧氯化锆、六水合氯化铝为主要原料,氨水作为沉淀剂,采用液相法制备氧化铝—氧化锆复合粉体。研究烧成温度对氧化铝—氧化锆复相粉体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粉体在1 200℃烧成后主要生成四方氧化锆,从高温冷却到室温过程四方相转化成单斜相,伴随着体积膨胀,随着烧结温度增加,经1 590℃烧成后氧化铝由立方相转化为六方相,全部生成了α-氧化铝,相变的发生对粉体的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粉体具有较高的烧结活性,晶相分布均匀。(本文来源于《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期刊2018年04期)

葛欣国,刘微,张秉浩,尹朝露,李平立[8](2018)在《氧化铝/氧化硼对陶瓷化耐火硅橡胶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氧化铝为成瓷材料、氧化硼为助熔剂,制备了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并用其制成电缆,研究了耐火硅橡胶的高温瓷化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热稳定性以及电缆的耐火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铝含量的增加,硅橡胶的高温瓷化性能和热稳定性提高,拉伸强度有所降低,邵尔A硬度变化不大,而氧化硼可起到助熔作用,改善成瓷能力,大幅度降低拉伸强度和热稳定性,稍有提高邵尔A硬度;所制得耐火电缆的线路完整性符合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8年06期)

邓茂盛[9](2018)在《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复合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以纳米3Y-TZP和微米Al2O3为主要原料,采用常压烧结法制备致密的纳米ZTA复相陶瓷材料。当3Y-TZP含量为30wt%时,其相对密度达到最高,如烧结温度为1 400℃,试样的相对密度高达96.35%。在烧结温度范围内,试样中的颗粒会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l2O3颗粒随着3Y-TZP含量的增加而变小。纳米级的3Y-TZP颗粒会形成"内晶型"结构。在烧结温度为1 450℃时,含30wt%3Y-TZP的试样抗弯强度高达441.22MPa。(本文来源于《陶瓷》期刊2018年10期)

[10](2018)在《问:什么是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其增韧机理是什么?制备工艺有哪些?》一文中研究指出答:1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材料简介氧化铝陶瓷具有优良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陶瓷材料之一。但其断裂韧性较低,一般为2.5~4.5MPa·m,严重地限制了它在更广泛领域中的应用,从而增强氧化铝陶瓷断裂韧性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Toughened Aluminum,ZTA)陶瓷材料,它是在氧化铝母相基质中引入(本文来源于《陶瓷》期刊2018年05期)

氧化铝氧化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纳米氧化铝制备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陶瓷,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能谱,烧结密度,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等测试技术对试样进行表征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湿法粉碎工艺成功实现了微量纳米氧化铝对YSZ材料的掺杂改性,掺杂后的样品,氧化锆陶瓷晶粒细小,断裂主要以穿晶断裂为主,这可能是由于纳米氧化铝颗粒对氧化锆材料颗粒晶界产生了钉扎作用,有效抑制了氧化锆基体晶粒的异常长大,同时有利于减小基体中各种缺陷尺寸,使得基体材料具有更加均匀的微观结构。当氧化铝掺杂量为0.25wt.%时,烧结致密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99.6%、1206 MPa和9.4 MPa·m~(1/2),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化铝氧化锆论文参考文献

[1].范长颉,李鑫,许西庆,张鑫,牛书鑫.初始粉体状态对氧化铝/氧化锆纳米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2019

[2].甘学贤,张小珍,宋秀梅,张清河.微量纳米氧化铝掺杂强化氧化锆陶瓷材料研究[J].陶瓷学报.2019

[3].赵英海,高岗,王桂香.稳定剂Na_2HPO_4对氧化铝/氧化铈复合膜耐蚀性的影响[J].电镀与环保.2019

[4].刘继光.氧化铝、氧化钙和氧化硅对制备铁酸锌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9

[5].王丽媛.基于改良SEVNB法铈稳定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断裂韧性及相变增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6].吕谦.钎焊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的组织与性能研究[J].机械制造.2018

[7].刘振英,张锐,郭正函,任倩,郝自胜.烧成温度对氧化铝——氧化锆复相粉体结晶性能的影响[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8

[8].葛欣国,刘微,张秉浩,尹朝露,李平立.氧化铝/氧化硼对陶瓷化耐火硅橡胶性能的影响[J].合成橡胶工业.2018

[9].邓茂盛.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复合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J].陶瓷.2018

[10]..问:什么是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其增韧机理是什么?制备工艺有哪些?[J].陶瓷.2018

论文知识图

(a,b)单次浸渗制备的材料A的显微组...浸渗引入的ZrO2在氮化硅中的分布氧化锆改性AKP50氧化铝(800℃预烧坯...本课题研究的口腔修复CAM原型系统不同种类添加剂改性AM997氧化铝陶瓷...4-6不同氧化铝氧化锆质量比下试...

标签:;  ;  ;  ;  ;  ;  ;  

氧化铝氧化锆论文_范长颉,李鑫,许西庆,张鑫,牛书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